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向平、杨杨:从空间定位到空间错位——城镇化过程中民间信仰方式的转型    2019年11月7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摘要:从乡土中国到城镇中国,是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亘古未有之大变局。民间信仰作为中国漫长农业社会的产物,与中国乡土社会以血缘、地缘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互生互长,呈现为祖宗崇拜与地方性神灵信仰两大系统。信仰层面的人神关系与实践层面的人人关系有着内在的同构性,具有显著的在地依赖关系,呈现为“空间定位”的特征。城镇化从人地关系上对现有社会结构发起了变革,随着民间信仰主体从乡土向城镇的转移,静态社会结构转向流动社会结构,基于中国民间社会的人地关系、人神关系的民间信仰方式必然发生相应改变,由此呈现民间信仰的空间错位现象。因此,从空间定位到空间错位,构成了民间信仰方式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核心转型过程,其最终所指就是一种超人际、超空间、社团化的信仰方式。

 

关键词:民间信仰;空间定位;空间错位;城镇化

 

作者: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社会学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

 

期刊:《东南学术》2019年第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宗教社会学话语体系及其本土知识结构研究(项目编号:18ZDA2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建设与宗教关系研究(项目编号: 18CZJ026)2019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中华文明信仰与当代中国心态秩序重建

 

附件:从空间定位到空间错位——城镇化过程中民间信仰方式的转型.pdf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 【 打印 】 【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