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2年8月16日

 

作者:潘显一、李裴、申喜萍等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5

 

成果简介: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潘显一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是潘显一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四川大学国家“985”工程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211”工程重点支持的研究成果,正文分6个部分、11章、74节,共80万字,以先秦道家及其他重要思想流派对后世道教美学思想影响说起,从汉末直至清代,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勾勒出1800年中国道教美学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线索。该专著为潘显一教授及李裴、申喜萍等8位作者,历时10余年潜心研究取得的重大学术精品,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985”工程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卿希泰教授为之作序。

 

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填补了中国道教思想史研究的部分空白,将中国道教思想史中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内容独立成书,在国内外的道教思想研究中别树一帜充实、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美学思想史体系,使儒、释、道为主干共同支撑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因道教美学思想的补充而第一次展现其完整的面貌,是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重要突破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是国家社科基金标志性工程。该项工程于2006年启动以来,国家社科规划办从历年度资助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中精选质量上乘、分量厚重、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高、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优秀成果纳入《文库》,并资助出版。潘显一教授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是四川大学第四部入选该文库的优秀成果。

 

目录:

 


前言 道教美学思想史在中国传统美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道教美学思想的文化史价值
 
二、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三、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绪论 道教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嬗变
  一、道教美学思想的渊源
 
二、美学思想从道家到道教的嬗变
 
三、道教美学思想及审美文化的成熟
 
四、道教美学思想三教融合趋向的形成
 
五、道教美学思想的鼎盛与分化
 
六、明清道教美学思想的世俗化及提升

 

第一章 道教美学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前道教时期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至道-至美:道教核心美学观渊源
  
一、-:道教美学的核心范畴
  
二、-不可见可见
  
三、-之别称
  第二节 大德日生:道家-观的宗教化
  
一、道在养生大德曰生的通俗的美学解释
  
二、贵生乐活:追求生命现实美的观点
  
三、从惜生畏死养气全身-的主观性
  第三节 至善-至美:儒道互补的伦理美学观的形成
  
一、:道家伦理美学思想及其宗教化
  
二、:道教伦理美学的核心
  
三、仁慈博爱:道教人格美、心灵美的观点
  第四节 道家仙真到道教神仙:美学人格理想的蜕变
  
一、:可学致的美学理想人格
  
二、:道教理想人格美
  
三、:到达道教人格美的阶梯
  第五节 先秦其他思想派别与道家美学思想
  
一、墨子非乐美学思想
  
二、韩非子画犬马难艺术美学观
  
三、《乐记》的音生人心艺术美论
  第六节 《易经》美学对道教美学的影响
  
一、对举的美学观
  
二、相推的形象说
  
三、统一的美学论
  
四、相交织的美学思维论
  
五、为中心的平衡美
   
六、统一的美学观
  第七节 《淮南子》的汉代新道家美学思想
  
一、为至:美的本体论
  
二、西施毛嫱,其好美均:多样美论
  
三、靥确在颊则好:适宜美论
  
四、小恶不足妨大美:美的本质与加工
  
五、形、气、神艺术美论
  第八节 《河上公章句》与《想尔注》美学思想之一:道家人格美到道教仙格美的嬗变
  
一、内藏美好,外在质朴:道家-道教人格美
  
二、文饰质朴-人格差异
  
三、除嗜欲、守清静:道人审美心理修养
  
四、五色五音:与仙人格相悖
  第九节 《河上公章句》与《想尔注》美学思想之二:-妙不可言
  
一、道美大之:道美的非感性特点
  
二、-:无形无象且难得
  
三、浮华之文:有悖-
  
四、情欲文饰:大乱之源
  
五、-:文艺的无用之用

 

第二章 道教美学思想的形成:魏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一节 《太平经》的寿-思想
  
一、以寿”(),以的美学观
  
二、与元气比其德寿-之最高目标
  
三、爱气,尊神,重精:修道与审美双重超越
  第二节 《太平经》的伦理美学思想
  
一、道即:伦理的人()格美观点
  
二、喜乐者,乃道德之门:伦理化美感论
  
三、天地之至情:伦理化美学情趣论
  第三节 《太平经》的文艺美学思想
   
一、出真文:对真善美的呼唤
  
二、弃除邪文巧伪:对假恶丑的批判
  
三、乐盛刑绝:文艺美学价值观
  
四、音声者,乐之语谈:艺术美规律探索
  第四节 葛洪的神仙美学思想
  
一、:可学致的理想美人格
  
二、:神仙品格之美
  
三、绝迹幽隐:融冶自然美与神性美之途
  第五节 葛洪的-
  
一、以之美学史意义
  
二、之美:物性到神性
  
三、大德日生:生命的美学解释
  第六节 葛洪的道教文艺美学思想
  
一、文非余事:以的主张
  
二、古书未必尽美:文艺美学发展观
  
三、众色乖而皆丽:文艺美的多样性观点
  第七节 陶弘景道教美学思想
  
一、炼形莹神:陶弘景的-
  
二、游心忘形:陶弘景的环境美学思想
  
三、手随意运:陶弘景的文艺美学思想

 

第三章 道教美学思想的兴盛之一:隋及初唐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一节 成玄英美学思想之一:生命美学思想
  
一、虚通至道,无始无终道美的特点
  
二、道通生万物-的实质
  第二节 成玄英美学思想之二:知足止分的内在修养美
  
一、形逸神凝:人格美的追求
  
二、养中和臻长生:平和的心性美
  
三、积德与得道:内在美要求
  第三节 成玄英美学思想之三:自然大冶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天道运转,覆育苍生:自然之
  
二、物我平等:天道之
   
三、人天不二:和谐美
  第四节 成玄英美学思想之四:文艺美学思想
  
一、物我兼忘:审美观照活动
  
二、言以传意妙理文质观
  
三、动乐音以和性:音乐美学思想

……

第四章 道教美学思想的兴盛之二:盛唐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五章 道教美学思想的兴盛之三:唐末五代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六章三教融合的趋势:北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七章 道教美学思想的深入及分化之一:南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

第八章 道教美学思想的深入及分化之二:金元时期的全真教美学思想

第九章 道教美学思想的深入及分化之三:金元时期的正一派美学思想

第十章 道教美学思想的深入及分化之四:南宋金元时期的绘画美学思想

第十一章 道教美学思想的世俗化及提升: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

 

结语 道教美学思想的文化史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如果说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创始人,庄子就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伟大的庄子,以自己浪漫的气质、丰富的想象和文学化的语言,在继承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富于创新地建构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并看似不经意地在其中突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趣味,客观上建立了道家美学思想框架,奠定了道家-道教一脉美学思想发展的基础。庄子代表的古代学者型美学思想,经过数百年流传和再造,经过早期道教各派的宗教化处理,经过葛洪以及众多魏晋玄学家、神仙家和道教学者的改造、创新、推展,到隋唐时期,终于百川归海,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道教美学思想系统。并且,这条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线索,一直贯串于整个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史之中。

 

本书研究工作的重点,一是勾勒道家-道教一系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线索,填补中国美学思想史研究的空白;二是开掘道教思想文化史之意义和价值,理清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儒、释、道三条主干的发展脉络及其关系,填补道教思想史中道教审美思维和美学思想史空白;三是重新认识和评价道教美学思想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和地位,给予道教思想文化中这个最特别、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思想板块恰当的评价,使之在当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古为今用的借鉴作用。

 

                          卿希泰

 

后记

 

做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本来就是辛苦而孤寂的事,何况是如此冷僻的中国传统文化选题。自十年前国家社科基金和八年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立项研究以来,我就深感任务之艰巨。所幸我指导的宗教学道教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和部分中国哲学中国美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有人愿意陪我坐冷板凳,愿意真正从古代文献原典出发来做艰苦细致的学术劳动。他们的加入,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增添了生力军。我欣慰近些年这项关于道教美学和道教审美文化的研究,可以说后继有人。通过这个项目以及相关项目的研究,一些青年学者在学术研究的实践中成长起来,他们不但用承担的研究之成果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还在csscI期刊上发表了系列学术文章,出版了个人学术著作,有的进入了博士后流动站,继续拓展和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有的晋升了副教授、教授,在自己的单位成为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有的还作为负责人承担了省部级研究项目、甚至国家社科项目,获得了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走到了学术研究的前沿。

 

我本人做总体设计构思和统审稿,承担前言、后记、绪论、前道教时期的美学思想、魏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以及其他阶段部分内容如谭峭、白玉蟾等章节的撰写,李裴博士、申喜萍博士除完成自己撰写的内容之外,协助我对全书进行统稿、审稿、改稿,最后我本人审改通读三过。除我们三人之外,担任各个部分撰写任务的有:李珉博士、李雄燕博士、李知恕编审、张崇富博士、雷晓鹏博士。他们的相关研究,都给本书提供了更广阔的联系和更多的预研成果,在祝贺他们的同时感谢他们为道教美学思想研究做出的贡献。书稿字数从40余万增加到80余万又删改到70余万。内容的增删,甚至以章节为单位,有的章节的初稿与定稿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

异,一切以全书内容、体例的统一和较高的质量、水平为标准,在此不再一一说明。

 

                           潘显一

 

内容简介: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是四川大学潘显一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教美学思想通史研究》(批准号为97BZJ006)的最终研究成果,80万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一、该成果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道教前美学思想史,或称前道教美学思想史。这个部分主要研究了上古神话美学思想、《周易》的朴素辨证美学思想,以及先秦诸子如孔、孟、荀、墨、韩非等美学思想、特别是道家老、庄的美学思想,寻找道教美学思想产生及其发展的文化根源和思想依据。同时,还研究了西汉以来的“天人感应”神学-美学思想、黄老道家生命美学思想,探索东汉末年产生民间道教及其美学思想的文化历史根源,着重探讨道家美学思想衍变为道教美学思想的原因和脉络。

 

��早期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主要勾画和分析五斗米道、太平道等民间道教富于民众性、民间性的美学思想;分析学者化的“玄学”派美学思想,及其所受到的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的重大而根本的影响;分析“魏晋风度及文章”中道家道教美学思想意识之地位和价值;分析文学、书法、绘画等文艺美学思想中道家道教美学思想潜在的影响;分析对自然美的欣赏从自在演变为自觉的过程,并注意分析在此过程中道教思想所发挥的作用;分析道教产生以后的学者所受道教影响,特别注意分析葛洪为代表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及其在整个道教美学思想史和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等等。这部分内容,突出勾画阐述早期道教美学思想的主要范畴和基本特点,划定道教美学思想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奠定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作为中国道教美学思想史的第一个阶段,唐代以前的道教美学思想史和前道教美学思想史,实际上就是阐发中国美学思想史上“道家-道教”一脉,从哲学到宗教的衍化历程。纵观这一漫长的衍化过程,无疑可以证明道教美学思想前承道家美学思想,怎样广泛地吸取上古以来美学思想精华,并加以改造加工而成为一条独特的传统美学思想线索。在此后一千多年的发展变化中,虽时隐时显、有曲有折,这条“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线索却从未中断过。它不但影响当时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活动,而且对今天的审美意识、审美活动产生着潜在的或显性的影响。这样一条既独特又代表民族文化之根的线索,应该被清理勾画出来,纳入中国道教思想史的长河,以充实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史。

 

��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探讨了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认为这一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和审美文化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准备,进入成熟期,特点是观点丰富、大家纷呈。论述的方面广泛涉及到美的本质、美感、审美心态、美丑辩证观、人格美学、生态美学、美育等重要问题。同时,由于道教在唐代的兴盛,道教的美学思想、审美趣味也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文化思潮。这为道教美学思想在宋代的继续深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两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北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以其含量丰富和表现形式多样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从其发展的人物群体来看,有两条大的线索:道教中人即职业道士和一些具有道家情怀的文人士大夫乃至王室贵族。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着道教的审美追求,主要有周敦颐、邵雍、苏轼、黄庭坚,还有宋徽宗等。非道教人士对道教美学阐发贡献,这是北宋时代的一大特点。南宋时期,外丹术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内丹的形成和兴盛。在修炼内丹的过程中,修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修性和美学之间又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使两宋道教美学延续隋唐美学继续向前深入发展。

 

��金元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这一时期民间道教和上层道教的有机结合,使得道教美学思想在诗歌中呈现出书面语和口语化并重的局面。同时,道教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当时发展达到极致的绘画美学。总之,金元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研究意义,它上承隋唐美学思想,下启明清美学思潮,是一种非官方的、民间的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以一种暗流形式存在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大多体现在当时最盛的全真教美学思想中。

 

��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这一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一方面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产生了提升的要求。同时,明清的道教美学思想也在明清文学作品和园林艺术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形成了这一阶段道教美学的重要特征。

 

二、该成果内容基本反映出整个中国道教美学思想及其发展历史的民族文化特点:

 

��道教美学思想十分强调生命之美。道教强调此岸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总是在求道、修道、证道过程中证明生命和此岸生活的美好,得到生命的乐趣和对生命过程的审美愉悦。这是宗教美学思想形态的“灵魂-肉体”统一论。这与其他宗教特别是国外宗教之哲学、美学思想不同,与大多数西方神学宗教美学将此生丑与彼岸美相对立的思想也大相径庭。太平道、早期天师道以及葛洪为代表的上层化神仙道教,无论它们是强调救人还是强调救世,都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蓝本来构思得道成仙后的快乐与逍遥。活着,就是美,就是快乐;快乐和美,就在生命过程中找寻,此岸生命的无限延续,就是美好的神仙生活。可以说,道教所追求的“大美”即“道”之美,就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生命形态本身。

 

��道教美学理想人格的特点明显。不但明显区别于儒家的“仁者”“圣贤”风范,而且也明显区别于中国佛教循“空”“无”而得大“悟”的佛菩萨形象,是独特的由“人”而“仙”即身成仙的“神仙”人格。道教的美学人格,以“真”、“朴”为理想,特别强调“素朴”之美,即所谓天性中的人性美。充分发扬和锻炼这种“素朴”美,就会达到神仙境界,成为超凡的“仙”和“真”。作为一种传承近两千年的宗教,道教宗教思想的每一部分都与修炼得道、长生成仙有关,因此,其美学思想、美学人格理想也就是一种“神仙”理想人格。

 

��道教美学思想具有强烈的中国传统伦理化色彩。早期道教认为,肉体生命的无限延续,即长生久视、得道成仙,就是修成或达到了与“至道”合一的“至美”境界。而隋唐以后,道教逐渐将得道成仙的标准改变为心、性修炼,以获得精神生命的绝对自由。在这种漫长的历史和思想变化中,作为浸透了中华民族伦理主义传统的道教,自始至终都十分强调人与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的伦理原则,都十分看重修道者道德品行的修养在整个修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道教美学思想中出现将“至善”等于“至美”的观点,出现将“善”、“忠”、“孝”、“仁”、“慈”、“爱”等世俗化伦理标准等同于道教“宗教的”审美判断标准的观点,也就不足为奇了。求道即是求美,求美即是求善,因为善本身就是修道人道德品行或宗教伦理意义上的人性美。求道过程中对于"至道"的美学判断,归根到底还是修道者人格和人性美的伦理判断。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美学是道教研究中的一个分支,也是道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道教美学思想史的整理、研究,有利于推动道教学研究。

 

李肖、谢路军:析道教之理,判天地之美��《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述评

 

由四川大学道教研究所的潘显一先生主持,李裴、申喜萍等参与撰写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一书,装帧精美,分量厚重,洋洋洒洒,总计70万字。细细品读,觉得该书是一部下了大功夫的学术著作,资料取舍严谨,观点论证严密,筚路蓝缕,填漏补缺,析道教之理,判天地之美,自成一家之言。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审美方法独特,一直以宗教文化形态的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学思想、美学意识和美学趣味。而宗教美学作为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门新学科,其思维方式、审美标准、价值取向都与中国人的审美方法、审美标准、审美思维有很大的区别,路径对接十分困难。要想在这样一个缺乏理论框架、缺乏路径对接、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全新领域,把道教中蕴藏的美学思想,耙梳整理,勾勒出道教美学思想的范畴,形成清晰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理论体系,绝非易事。

 

潘显一先生和他的学术团队,不畏艰辛,参阅大量了文献资料,经过10年多的打拼,终于完成了《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撰写工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奉献了一部难得的学术精品。该书的特色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通过对道教史、道教思想史与美学思想史的立体交叉研究,拓展了道教研究的新领域、新视野,填补了道教思想史研究中道教审美思维和美学思想史的空白,使它更多地保持了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原生态形式。

 

在道教的典籍中,道教美学思想是零散的、潜在的、隐含的和曲折的。但从它所涉及的广泛程度来说,道教美学思想又是复杂的、丰富的、有特点的、有体系的。作者若要从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道教资料中,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归纳、总结、提炼、整理出有价值的道教美学思想,的确很有难度。但是,该学术团队硬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烹制成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学术大餐”,用“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形容这部学术专著非常准确。正如著名道教学者卿希泰先生评价所言“这是一部填补中国道教研究空白的优秀作品……说这部书已经达到了国内道教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是不为过的,至少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别开生面的。”

 

从现有的道教学术研究现状看,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确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从道教原典出发,对道教美学思想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本身,进行系统研究和描绘,的确是前人未曾做过的,也没有一个现成的理论框架可以依傍。所以,这部书能勾画出清晰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线索,本身就是重大的创新,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其二,在道教美学思想史体系建设、美学理论阐述、美学特征表述、宗教美学学科建设等方面,该书有许多学术创新,有一定的研究突破;其学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道教美学思想、美学思维方式的探索之中。例如作者提出的道教美学“四核心”论,即“道-美”论、“生-美”论、“善-美”论、“真朴”人格美论、“至善-至美”论,就非常富有创意。该论不仅观点新颖,分析深刻,而且诠释合理,令人信服。

 

作者把先秦道家哲学、美学理论,如何逐步演变为汉魏之后的道教宗教哲学、美学理论,给予了集中探讨,把道家和道教美学思想间的思想文化的血缘关系,表述得深入浅出,文从字顺,并从中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史上“道家-道教”这一系统产生的历史必然及其思想文化史基础,形成了整个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理论核心。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在论述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美学时,也是高潮迭起,妙论迭出。隋唐五代是道教美学思想及审美文化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资料丰富,人物各有千秋,是最容易出精品、出经典的章节。如果把中国的道教美学思想比作一个少女,秦汉就是她纯真可爱的青春期,宋元是她烂熟的更年期,隋唐则是她最靓丽、最迷人的成熟期。她宛如一个风姿卓越、雍容华贵的少妇,处处洋溢着迷人的魅力。作者倾尽笔墨,集中才思,把隋唐五代的宗教美学思想,表现得酣畅淋漓,特色鲜明,很有功力。例如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以及各种思想的碰撞,使道教学者援佛入道,形成了独特的重玄美学思想;政治家在治国理身中,也引道入政,体现出道家、道教的美学智慧,为道教美学思想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从盛唐至中唐,道教美学思想异彩纷呈,审美心态、审美标准、审美时空观、道教伦理美学、服饰美学以及美感教育等,把道教美学思想推向丰富、成熟的新阶段。作者由表及里,不仅勾勒出这一时期道教美学思想及审美文化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而且对道教在这一时期所走的上层化道路,道教美学思想、美学趣味成为当时社会美学思潮及审美文化的主流原因,也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思辨分析,深刻揭示了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文化开放、国力强盛,文学艺术作品繁多,道教文化繁荣的盛大气象。

 

其三,用自然主义的审美情趣,探究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最大限度地展示中国人的道教文化价值观念和人生信仰。

 

《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只有德高望重的圣人,才能“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作者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也很好地体现了“道教美学”的审美方法和审美情趣,“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把道家和道教最纯真、最美丽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观念,用最朴实、最自然的方式表述出来,奉献给读者,让我们有幸欣赏到道教美学思想中最原生态的东西。

 

潘先生等人认为“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的实质就是“真”,“清真”之美,美在艺术家情感的真诚、心地的真诚。无论是“西施毛嫱,其好美均”的“多样美论”、“酒窝长在面颊则好,长在额头则丑”的“适宜美论”、“小恶不足妨大美”的“主体美论”,虽然都是审美研究中的小话题,却是道教美学中很有原始审美情趣的东西,无不贯穿着“清真”之美。作者将这些美学论点,与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行为、人格养成、处事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相互参照,小题大做,博引旁征,归纳推理,深度挖掘,从中分析中国人审美活动背后隐藏着的一整套深刻的道教文化价值观念和人生信仰,并以多姿多彩的审美文化形态显现出来,使之成为道教审美文化精神的一种映证,的确是作者长期独立思考的智慧的结晶。

 

其四,“弃除邪文巧伪”,追求自然玄真。道教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及其思想的兼容并蓄特点,使之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矛盾、变化多端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鱼目混杂,真伪难辨。作者充分继承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批判精神,“弃除邪文巧伪”,对假丑恶进行文化批判,将历史上反对“邪言、邪文、邪说、邪教”的思想,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整理。例如《太平经》关于“邪文、邪说”的批判,就弘扬了人间正气,体现了道教的真谛。“邪文、伪道”进入道教经书,它不仅会引起道教思想的混乱,而且会造成“天文地理”的混乱,治国国乱,治家家乱,对政治、社会、伦理产生极大负面影响。所以说:“真道德多,则正气多;邪伪文多,则邪恶多。”“邪文邪言”虽然属于道教“文书”,其结果和效用却是灾难性的。它的最大危险和威胁,就是来自内部、打着道教旗号的“浮文外学”,将“浮文”之害,提到了是否以“真道”治世的高度。这种“弃除邪文巧伪”的思想,开辟了宗教美学批判的先河,对于我们当前的反邪教运动的深入开展,认清邪教反传统、反社会、反人类的丑恶本质,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五,博采众长,旁征博引,博古通今,融汇中西,既实现了“成一家之言”的追求,也体现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夙愿。据粗略统计,《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共引用了157种中外文资料,其中外文资料9种,占5%;译著19种,占12%;原典资料34种,占21%;道教及哲学、历史著作49种,占31%;美学、艺术研究著作46种,占29%。各个章节,详略得当,结构合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内容涉及宗教、艺术、哲学、历史、服饰、饮食、建筑、神话、音乐、文学、诗歌、伦理学、生态学等十几个门类,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哲学批判》、尼采《权力的意志》、黑格尔《美学》、克罗齐《美学原理》、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到王夫之《船山全书》、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鲁迅《破恶声论》、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可谓是博古通今,融汇中西,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然天成,浑然一体。既形成了具有自己写作特色的学术专著,又实现了“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的学术追求。

 

其六,《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用文学的笔法、历史学的考证、哲学的思辨、美学的分析、逻辑学的严谨、宗教学的虔诚,建构道教美学思想发展的框架结构,勾勒道家和道教从产生到成熟的思想脉络,表述准确,论证充分,具有哲学的深邃、史学的睿智、文学的浪漫、美学的华丽、宗教学的空灵,能够给人以多层次、宽领域的精神享受。

 

总之,《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是一部开拓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其“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的良好文风,都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后人的继续研究铺平了道路;该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道教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宗教美学思想史的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作者李肖,博士,副教授,北方工业大学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谢路军,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期)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