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安伦:基督宗教中国化的四个层面    2019年7月19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基督宗教的中国化,笔者认为是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必行之路。这既关系到基督宗教在中国社会的长期生存发展,也关系到基督宗教能否真正被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从而成功融入中国社会。基督宗教的中国化,笔者看来应该分为4个层面,第一个是政治层面,第二个是社会层面,第三个是宗教关系层面,第四个是神学层面,也可称做教理层面。

 

首先,在政治层面上,中国历来有这样的传统:不依国主,法事难立。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不久就领会到,进而对自身作出很大的调整以适应政治统治者的主导权和政治治理需求,因而在执政者的认可下成功融入中国社会。相比之下,基督宗教到现在为止似乎还没有完全领悟这一点,一定程度上仍旧维持了与中国政治的张力。其表现如外国传教团体在华的顶风传教活动、“中华归主”的强势主张、地下教会、基督宗教的维权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虽然看似具有很强的活力,但效果是加强了与政府间的张力,增加了自身生存发展的阻力,对基督宗教自身并不一定是好事。一般说来,张力越大,反作用力就越大,反之亦然。这是基督宗教必须考虑的问题。佛教中国化和清朝康熙年间的礼仪之争的案例都可以作为基督宗教在华选择发展方向的正反参照。

  

第二是社会层面。基督宗教作为一个在西方列强强势时期扩张到中国的宗教,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是一种洋教,还是与以前的列强入侵有很大关系,所以并不是整个中国社会都能够真正接受它,其中包括很多知识分子。当然,这其中既有基督宗教本身的问题,也有国人缺乏对它了解的问题。其实,基督宗教只是一种宗教信仰,与西方列强并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但关键是中国社会并没有义务去主动了解、理解和接受基督宗教,要做到这一点,基督宗教必须以自身的行动向中国社会和民众证明它是一种有益无害的宗教信仰,能够提升国人的精神信仰境界,提高社会的价值伦理水平,提供慈善公益服务,维护社会和谐安定,满足国人的精神需求等等,而不是一种旨在征服的外来宗教。例如,基督宗教在清末民初曾经在华开办过大量的学校、医院、孤儿院、养老院等公益慈善机构,在改善中国社会的公益慈善福利的同时,也改善了基督宗教自身的形象、社会认知和民众接受程度。因为种种原因,这个传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基督宗教要获得中国社会的普遍接受,尚需在这些真正能造福中国社会、感动和感化人心的方面下功夫。当然,中国社会目前缺乏客观求实的宗教通识教育,也是造成包括基督宗教在内的所有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不被理解和接受的重要原因。

  

第三,宗教关系层面。基督宗教作为一种建制性的宗教,对其他宗教有很强的排他性,这不仅表现在与其他宗教的关系上,而且表现在基督宗教内部的教派关系上。这与中国社会宗教信仰多元包容、兼收并蓄的传统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对抗,违背了中国人的信仰传统和普遍持有的信仰理念,也给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隐患。有学者认为,排他性是基督宗教生命力的来源和不可或缺的禀赋,但笔者看来,排他性恰恰是基督宗教的一大缺点,不仅对其他宗教形成敌对张力,而且阻碍了其自身的包容发展,也是基督宗教不能被国人完全接受、顺利实现本土化的重要原因。在宗教关系上,排他只能造成“他排”,从而引起宗教间的纷争和冲突,进而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力图在异国生存发展的基督宗教来说,这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基督宗教信仰的是天主上帝,而不是排他,所以将排他性当做基督宗教生命力的来源和不可或缺的禀赋,是缺乏根据的,也是难以成立的。因此,基督宗教要做到中国化,首先需要降低自己的排他性,以适合中国社会多元通和、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宗教关系传统和信仰环境理念。尤其是中国的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基督宗教相比,基要性和排他性都显得更强、更加保守。如果维持如此明显的基要性和排他性,基督宗教的中国化就难以实现,对其自身也十分不利。

  

第四是神学层面,也就是教理层面。基督宗教如果要实现中国化,让更多的中国人接受,就应该在教义教理的构建层面主动寻找与儒、道、佛传统中华文化的共同点,做到求同存异,而不是求异存同。人类的宗教信仰,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但因为妄自尊大和片面狭隘等原因,以往许多人总是努力强调各种宗教信仰的差异,甚至将各宗教相同的要素说成是完全不同,徒然加剧了各宗教间的隔阂和抗争。例如,19世纪末有数十名在华传教的神父和牧师,联名给宗教学创始人麦克斯·穆勒写了一封信,抗议他主编的《东方圣书》收载的一篇文章中,把中国人的上天与基督宗教的上帝等同为一。在他们看来,将东方劣等文化中信仰的上天与基督宗教的God(天主、上帝)等同,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穆勒毫不犹豫地驳斥了这封抗议信及其观点,指出中国人的上天与基督宗教的上帝完全是一回事。实现本土化的诀窍在于与本土文化寻找等同而不是寻找不同,如果努力寻找不同,在许多基要派的信徒看来,基督新教的上帝和天主教的天主也是不同的。二者使用的是同一本《圣经》,崇信的是同一位God,但是只因为翻译不同,人为认定不同,就成了不同的信仰对象,是十分荒谬的。基督宗教如果追求在教义教理上维持优越于中华文化的差异,就永远难以做到中国本土化。

  

那么,基督宗教到底已经中国化了还是没有中国化?从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能一概而论。笼统谈论基督宗教是否已经中国化,容易掩盖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复杂性,落入概念化的窠臼。问题可能不是基督宗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还是完全没有中国化,而是哪些方面已经中国化了,哪些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进一步完成。

 

(作者系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理事会主任、教授)

(来源:2015421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 【 打印 】 【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