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三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2年7月26日

目录

宗教学原理

论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一种方法论的探讨|白建灵

论中国基督宗教“有限自养”说的历史背景及政治实质|段德智

 

佛教研究

充分发挥佛教对外服务的民间外交功能|黄夏年

印度佛教金刚乘成就师坎诃巴|薛克翘

晚明南京地区的寺院等级与寺院经济——以《金陵梵刹志》为中心的考察|欧阳楠

智缘及其与北宋熙河地区汉藏关系|朱丽霞

 

道教研究

初期全真道的自由平等观念|强昱

《清诗铎》祈雨术初探|王焕然

山西乡村社会的村际神亲与交往 | 王守恩

 

基督宗教研究

冯至与基督教浪漫主义|李枫

明末地方教化“引耶入儒”的现实考量——耶稣会士高一志晚年译著(1630-1640)背景初探|金文兵

“长白云国度”海外传教运动视野下的对华传教——新西兰赴华传教士(1877-1952|

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与巴敦调查团来华的酝酿|张龙平

新中国的宗教政策与基督教教会的因应|邓杰

 

伊斯兰教研究

《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中国已知最早《古兰经》小经汉语通译本介绍|丁士仁\罗小芳

从“教团”到“门宦”——哲赫忍耶宗教组织制度化的历史进程|杨文笔

印度穆斯林种姓摭议|蔡晶

 

其它宗教研究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竹王神话与竹崇拜|张泽洪

也论祆神与火神之融合——以小说《封神演义》为例|刘海威

 

摩尼教研究

霞浦科仪本《下部赞》诗文辨异|林悟殊

 

信息与评论

一部“研究之研究”的力作——读《信仰的内在超越与多元统一——史密斯宗教学思想研究》|穆宏燕

发掘文明史的精神隐构——姜生教授论宗教起源的三点启示|冯渝杰

一部明代佛教史研究的力作——读陈玉女先生的《明代的佛教与社会|卢忠帅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积极应对当代宗教问题——“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宗教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黄铭

全真道与老庄学研究的新进展——第二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刘固盛

“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专家座谈会综述|王帅

 

Contents

 

Studies on Religious Philosophy

A Methodological 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and Distinction of Religion | Bai Jianling

The Political Essence and the Historical Revel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the Limited Self-support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in Perspective of Resisting on Religious Infiltration| Duan Dezhi

 

Buddhist Studi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Buddhism of its Unofficial Diplomatic Functions | Huang Xianian

On Indian Buddhist Vajrayani Siddha Kanhapa | Xie Keqiao

Temples' Hierarchy and Economy in Nanjing Area of Late Qing | Ouyang Nan

Monk Zhiyuan and His Connections between Han and Tibetans in Xihe Area, Earlier Song | Zhu Lixia

 

Taoist and Folk Religious Studies

Freedom and Equality Theories of Early Quanzhen Taoism | Qiang Yu

Study on the Ways of Praying for Rain in Qing Poetry Duo | Wang Huanran

The network of religion in the cultural in Shanxi Rural Society | Wang Shouen

 

Christian Studies

The Most Outstanding Chinese Romantic Poet Feng Zhi and Christian Romanticism | Li Feng

Th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of Lead Christian into Confucianism in Local Education in Late Ming | Jin Wenbing

Mission to China in the Aotearoa Context of Foreign Missionary Movement——New Zealand Missionaries in China (1877-1952) | Sylvia Y Yuan

China Christi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and the origin of Burton Commission | Zhang Longping

New Chinas Religious Policies and Christian churches Coping | Deng Jie

 

Islamic Studies

Study on the Xiaojing-Han Translation of the Earliest-known Koran in China | Ding Shiren Luo Xiaofang

From the Religious community to Men huan——Historical process about the institutionalized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of Zheherenye | Yang Wenbi

Some Dimensions of Muslim Caste in India | Cai Jing

 

Studies on Other Religions

Bamboo King myths and bamboo worship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 Zhang Zehong

Study on the Fusion between the God of Sky and the God of Fire: As an Example of Hoshin Engi | Liu Haiwei

 

Studies on Manichaeism

Studying on Xia Bu Zan, the Template of Xiapu Manichaeism | Lin Wushu

Review and Information

 

摘要


论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一种方法论的探讨

白建灵

在人类的群体性划分中,民族是一个基础性概念;民族是人类生存的一般规则和普遍现象。任何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通过内部认同和外部别异实现的,这使任何民族都具有认同性和别异性。纵观各民族的发展史,每个民族在实现内部认同和外部别异的过程中,宗教都发挥有重要的作用。就宗教而言,它自身也具有认同性和别异性。宗教在民族认同和别异中的作用,可以表述为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对民族认同和别异的神圣化。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是个“中性”的概念,普遍适用于每个民族,因此,它也具有了认识各民族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价值。

关键词:宗教  认同性  别异性  方法论

作者:白建灵,1974年生,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宗教学博士。

 

Abstracts of the Major Articles

A Methodological 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and Distinction of Religion

Bai Jianling

The nation is a basic concept in division the groups of human being. That is, nation is a general rule and a popular phenomenon of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 Relig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sanctification in every nation’s internal identification and external distinction. Religion bear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identification and distinction which applies universally to every nation as a neutral concept. Thus religion has a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nations.

 

论中国基督宗教“有限自养”说的历史背景及政治实质

段德智

大多数近代西方传教士都提及中国基督宗教自养,但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本文将在尝试解答中国基督宗教自养问题的这一历史之谜中,从抵制宗教渗透的角度,依次对“有限自养”说的提出、政治实质和历史启示作出说明,强调“有限自养”说的政治实质是“他治”,走全面自养之路、反对宗教干涉主义才是中国基督宗教的历史正道。

关键词:宗教渗透  有限自养  全面自养  他治  宗教干涉主义

作者:段德智,1945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

 

充分发挥佛教对外服务的民间外交功能

黄夏年

佛教民间外交是中国佛教的传统之一,也是官方外交的拾遗补缺。本文系统地考察了佛教民间外交的发展,指出唐代以后,中国的民间外交开始发生变化,佛教向外传播成为后来的主流。在盛世大国佛教的背景下,宗教信仰市场决定了佛教民间外交必须走出去,文化输出作为佛教民间外交的一个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现在我们重新进入了盛世,大国中国的佛教民间外交再次有了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利用佛教民间外交的传统,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关键词:佛教民间外交  山头佛教  大国佛教  宗教信仰市场  宗教竞争

作者:作者黄夏年,195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印度佛教金刚乘成就师坎诃巴

薛克翘

本文介绍了印度佛教金刚乘成就师坎诃巴的生平传说,并通过其《双行诗库》和修行诗,分析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和教派归属,最后评价了他的佛教史地位,并讨论了佛教金刚乘与印度教湿婆派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印度密教  金刚乘  成就师  坎诃巴

作者:薛克翘,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与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

 

晚明南京地区的寺院等级与寺院经济

——以《金陵梵刹志》为中心的考察

欧阳楠

本文利用葛寅亮所著《金陵梵刹志》讨论晚明南京地区的寺院地理分布、寺院等级状况,以及前述两要素对寺院经济的影响。具体而言,南京地区大寺、次大寺的寺产基本上远离本寺,管理不易。在葛氏的规划下,当时其寺产分配为“公产”与“禅堂”两部分,分别供应学问僧和应付僧。中、小寺院寺产构成的差异主要源于都城和乡村地理位置的差异。此外,各等级寺院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有所发展,下院与别院之关系的出现为低等级寺院解决经济和管理的困境提供了新途径。最后,以葛寅亮清理南京寺产的事件为切入点,讨论在管理寺院这一公共空间过程中,官方力量与地方士绅的冲突。

关键词:明代  南京  寺院等级  寺院经济  地理因素

作者:欧阳楠,1986年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生。

 

智缘及其与北宋熙河地区汉藏关系

朱丽霞

智缘是北宋时活动在汉藏边界的一个著名的汉族僧人,在当时的汉藏关系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智缘在前往熙河地区之前,以擅长医理蜚声于京师,尤其擅长以“太素脉”诊病,曾为宋仁宗、宋英宗诊治病情,并与王安石的私交甚好。北宋时代青唐唃厮啰政权中佛教盛行,因而智缘得以和王韶同往藏汉边界,利用僧人的有利身份,顺利招附了藏僧结吴叱腊部落。另一方面,瞎药、木征、裕勒藏等当时汉藏边区重要藏族部落领袖或谋士的归附,也与智缘的活动密不可分。智缘最后因卷入边将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而被召回,并以右街首座的身份卒于熙宁七年。

关键词:智缘  熙河  招抚  汉藏关系

作者:朱丽霞,1970年生,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博士。

 

初期全真道的自由平等观念

强昱

全真道对平等自由问题的广泛关注,是中国哲学发展到宋金元时期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而倡导三教合一的全真道能够迅速崛起、发展,同王重阳开创的被七真光大的思想主张密不可分。考察新兴道教派别的精神创造的内容,将是揭示中国哲学与宗教发展成长进程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关键词:自由  平等  真性  清净  生死

作者:强昱,1964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清诗铎》祈雨术初探

王焕然

《清诗铎》呈现了禁屠、打旱骨、暴巫、焚巫、鞭石以及求龙降雨法术,特别是以舞龙为中心的多种法术的杂揉,成为各地的主要祈雨术。诗人对祈雨法术的仪式及效果进行了深刻反思。

关键词:《清诗铎》  祈雨  法术

作者:王焕然,1970年生,文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

 

山西乡村社会的村际神亲与交往

王守恩

本文初步探讨了山西民间信仰中神亲关系缔结的因缘、概况及此关系的属性与功能。村际神亲在山西普遍存在,它是村落之间以共同信奉的民间神灵为纽带而形成的一种虚拟亲属关系。这种文化建构将村际的地缘关系亲缘化、世俗联系神圣化。本无亲缘关系的不同村落群体由此成为亲属集团,在信仰领域保持了联系,其世俗交往也从无到有或由少到多。既维系了共同信仰、又培养了亲属感情的神亲关系是乡村社会整合、凝聚、和谐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山西  乡村社会  民间信仰  神亲链  虚拟亲属  村际关系

作者:王守恩,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冯至与基督教浪漫主义

李枫

本文以冯至诗作为例,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折射出的基督教浪漫主义思潮。本文认为:情感与想象力是连接二者的桥梁;独特的抒情风格与气质使冯至诗作与基督教浪漫主义话语产生了若隐若现的关联。由这样的一种关联,能够回溯至欧洲浪漫主义诗人与神学家们在构建“诗化神学”时的一些追寻与思考,本文据此提出:神学不必局限于高堂讲章,神学完全可以以诗意之思去开启新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冯至  基督教浪漫主义  “诗化神学”

作者:李枫,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The Most Outstanding Chinese Romantic Poet Feng Zhi

and Christian Romanticism

Li Feng

Using Feng Zhi’s poems as examples, this article is a discussion on the trend of thought in Christian Romanticism refracted in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emotion and imagination are the internal motives for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Christian Romanticism to form. Feng Zhi’s early life experience had led to his characteristically strong and gloomy lyric style and unique lyric temperament, on the basis of which his empathy with German Romantic poets, and thus a partly hidden and partly visible connection with Christian Romanticism could be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Christian Romanticism as embodied by Feng Zhi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uropean poets and theologians, whose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etic theology” have indicated that theology does not have to be confined to grand halls and lectures; with poetic thinking, theology can also explore new possibilities and reveal new modes of being.

 

明末地方教化“引耶入儒”的现实考量

——耶稣会士高一志晚年译著(1630-1640)背景初探

金文兵

高一志译著集中完成在晚年(1630-1640),与耶稣会士进入历局、雷翀告示“尊天辟邪”有着密切联系。历局为南京教案之后陷入困境的耶稣会以新的生机,雷翀告示为以官府之名公开支持耶稣会传教开启先例。二者均为高一志所著义礼西学从塾学到社学再到乡约的步步渗透创造有利外部条件,并由此形成一种以儒学为主神学为辅的地方教化模式。地方官绅“引耶入儒”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末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社会关系日趋紧张,超出了儒家教化思想所能承当范围。取神学伦理思想之长,引导地方教化,维护政治秩序,实为迫于现实考量的结果。

关键词:高一志  历局  雷翀告示  地方教化

作者:金文兵,1968年生,厦门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长白云国度”海外传教运动视野下的对华传教

——新西兰赴华传教士(1877-1952)

Sylvia Y Yuan

新西兰对华传教史至今尚被忽略,本文尝试在国际差传体系的大视野下检视新西兰赴华传教的个案,先就人数、差会、性别比例、阶段性发展等因素作通史性勾勒,再以“英属殖民地差传国”、“小型次传教国”和“对华传教对新西兰本土的反向影响”为理论进路挖掘一些易为“外史型”学者所忽略的问题。在海内外中国教会史研究日臻细化的趋势下,新西兰兼具“中心”与“边缘”、“接收”与“差派”的双重属性,加上国土之“小”、人口之“少”、教会史之“短”、宗派之“简”等特点,皆增添了这一课题所潜藏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传教士  新西兰  海外差传  中国教会史  次传教国

作者:袁瑒(Sylvia Y Yuan),1975年生,新西兰籍留学生,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与巴敦调查团来华的酝酿

张龙平

巴敦调查团(China Educational Commission)来华是1920年代中国基督教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自1914年中华基督教教育会首倡调查团来华,至19219月正式来华,中西基督教界为此前后酝酿了7年之久。在此期间,以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为首,在调查团来华的人事安排、经费落实、先期调查、资料整理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其价值是将中国基督教教育的现状及未来走向通过调查团之口传达给西方,进而影响中西基督教界。

关键词:中华基督教教育会  巴敦调查团 1920年代  酝酿

作者:张龙平,历史学博士,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

 

新中国的宗教政策与基督教教会的因应

——以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为例

邓杰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宗教政策。作为因应,吴耀宗与基督教其他领袖人物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由于新中国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及中美关系的恶化,基督教在川康边地的工作难以为继,基督教将在华事工逐步停办或移交政府接办。

关键词:新中国  基督教  边疆服务  川康地区  因应

作者:邓杰,1973年生,历史学博士,四川文理学院副教授。

 

《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

——中国已知最早《古兰经》小经汉语通译本介绍

丁士仁 罗小芳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伊斯兰的经典《古兰经》。从唐朝到民国的1200多年中,《古兰经》始终没有被完整地翻译成汉语,不为广大中国人了解。目前学术界已知我国最早《古兰经》汉译本出版于民国十六年(1927),是我国汉族学者铁铮从日文转译过来的。然而,笔者在整理伊斯兰文献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1912年由两位甘肃籍阿訇用“小经”文字以经堂语翻译了《古兰经》全文,命名为《天方尊大真经中华明文注解》。这一发现刷新了我国《古兰经》翻译的历史纪录,将中国汉语通译《古兰经》的历史提前了近15年。该译本对研究我国经堂教育的发展和经堂语的应用,以及明清时期的汉语言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中国穆斯林用“小经”字母拼写汉语,是伊斯兰文化中国化或本土化的重大尝试,是对汉文化认可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中国穆斯林对汉文化产生向心力的一个标志。

关键词:《古兰经》翻译  小经 经堂语

作者:丁士仁,1966年生,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博士;罗小芳,1987年生,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

 

从“教团”到“门宦”

——哲赫忍耶宗教组织制度化的历史进程

杨文笔

门宦是中亚苏菲神秘主义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其过程也可以视为苏菲教团组织世俗化与制度化的演进历程,形成中国苏菲门宦组织的自身特性。本文以四大门宦中的哲赫忍耶为例,将其宗教组织制度化演进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作为苏菲教团的哲赫忍耶,哲赫忍耶门宦的雏形,哲赫忍耶门宦的形成与定型,在对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回溯中,观照哲赫忍耶宗教组织制度化构建的历史境遇,以及作为宗教族群建设中形成的门宦显性特征。

关键词:哲赫忍耶  教团  门宦  制度化

作者:杨文笔,1981年生,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宁夏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

 

印度穆斯林种姓摭议◎

蔡晶

穆斯林种姓是印度乃至南亚地区的特殊历史文化现象,它形成于中世纪时的印度,经历一定的发展变化后,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呈现。从构成形式上来讲,印度穆斯林种姓依出身尊卑划分为阿什拉夫、阿吉拉夫和阿贾尔;各种姓集团也具有传统的印度教种姓制度的一些基本特征,即存在等级秩序、流行内婚的习俗、部分种姓与世袭的职业有传统的关联。印度穆斯林种姓与印度教种姓制度并不具有同等意义。种姓作为印度穆斯林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呈现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从整体结构来看,印度穆斯林种姓分为两大部分,即源于穆斯林群体特有的等级关系和源于种姓制度的等级关系,因而体现出混合文化的特质。

关键词:种姓  种姓制度  印度穆斯林

作者:蔡晶,1981年生,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博士。

 

Some Dimensions of Muslim Caste in India

Cai Jing

Muslim caste is a special social - cultural phenomenon in India and even in South Asia. It appeared under a given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background, experienced certain development, then presented in a hidden way. The caste among Muslims in India is comprised of Ashraf, Ajraf and Azal in structure. Certain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Hindu caste system are also found among Indian Muslimsnamely, a hierarchically order operates among Indian Muslims, the various groups in the hierarchy are endogamous, some of the castes have traditional links with hereditary occupations, etc. Muslim caste in India differs from the Hindu caste model in certain details. Muslim caste in India constituted of two parts, which epitomizes mixed culture attributes.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竹王神话与竹崇拜

张泽洪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竹王神话,多维度反映出西南各族群的宗教观念。本文详细考察竹王神话的流播及其影响,分析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仪式所体现的竹崇拜。认为具有原始思维特色的西南少数民族竹王神话,蕴涵着西南少数民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要素。竹王神话和竹崇拜长期影响着西南各族群的社会生活,其神话思维模式反映出各族先民的宗教情结和自然生态意识。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  竹王神话  竹王仪式  竹崇拜

作者:张泽洪,1955年生,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西藏民族学院兼职教授。

 

Some Dimensions of Muslim Caste in India

Cai Jing

Muslim caste is a special social - cultural phenomenon in India and even in South Asia. It appeared under a given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background, experienced certain development, then presented in a hidden way. The caste among Muslims in India is comprised of Ashraf, Ajraf and Azal in structure. Certain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Hindu caste system are also found among Indian Muslimsnamely, a hierarchically order operates among Indian Muslims, the various groups in the hierarchy are endogamous, some of the castes have traditional links with hereditary occupations, etc. Muslim caste in India differs from the Hindu caste model in certain details. Muslim caste in India constituted of two parts, which epitomizes mixed culture attributes.

 

也论祆神与火神之融合

——以小说《封神演义》为例

刘海威

本文以小说《封神演义》中所载的火神为考察点,将其形象与文献和考古发掘中出现之祆神相比较,证明了小说中之火神与文献记载之祆神在形象、姓名和文化意义方面十分相似。因此佐证了陈垣先生的结论,宋元以后祆神与中国火神信仰已经融合。本文还引用佛经记载,解决了为何唐宋典籍均将祆神比附与摩醯首罗之疑问。

关键词:火神  祆神  罗宣  摩醯首罗  封神演义

作者:刘海威,1977年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霞浦科仪本《下部赞》诗文辨异

林悟殊

新近由林鋆先生主导的霞浦明教遗迹田野调查,发现当地民间法师所保存的某些科仪本,间杂摩尼教词章,若干《下部赞》诗文更是赫然可见。是次调查成果,为揭示摩尼教在华的归宿,追踪佚失的摩尼教、明教经典做出重大贡献。本文拟就该等抄本中所采录《下部赞》诗文,与敦煌发见的写本作比较,辨其异同,释其差异产生之原因,冀有助于解开该等科仪本形成之谜。

关键词:下部赞科仪本明教霞浦敦煌

作者:林悟殊,1943年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