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四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3年9月9日

中文目录

特稿

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中国宗教学——纪念毛泽东主席关于开展宗教研究重要批示50周年|卓新平

专稿

中国佛教的“戒德”思想研究|黄夏年

佛教研究

西夏佛教之“系统性”初探|[俄罗斯]索罗宁

伊犁河谷藏传佛教寺院考察——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圣祐寺为中心|胡方艳

藏传佛教前弘期“顿渐之诤”再考释|孙悟湖

智憬与《起信论同异略章》、《一心二门大意》——中日韩佛教思想交流的“边地情绪”和“伪托现象”|圣凯

道教研究

房山隆阳宫与明代北方全真道|张方

基督宗教研究

古代犹太教与早期基督教:希腊哲学观照下的两种释经理念|梁工

希伯来圣经上帝称谓的谱系学研究|舒也

古克尔的形式批判及其对圣经诠释的贡献|田海华

“虑以下人”与基督的谦卑——从理雅各对“虑以下人”的译解谈起|邱业祥

伊斯兰教研究

真主与代治:一个伊斯兰教团体的生态实践与信仰表述|王正儒\敏俊卿

从黄钺书牍解析辛亥前后马元章的安民护教|马英杰

试析政治伊斯兰力量未在中东剧变中发挥突出作用的原因|曾向红

安萨里——在赞美与批评之间|潘世昌

其他宗教研究

波塞冬崇拜起源论考|朱毅璋

从匹兹堡到哥伦布:论犹太教改革运动从激进向保守的嬗变|杨帆

论萨满教对北方初民性关系的规范|王海冬

综述与书评

俄国的莫斯科伊斯兰学研究|张来仪

2013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马桂芬

菩萨信仰研究的拓展与深入——评《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王鹤琴


英文目录

 

Feature

Study on Marxist Religions and Develop Chinese Religious Studies:In Memory of 50th Anniversary about the Important Directives of Religious Studies by Chairman Mao Zedong | Zhuo Xinping

Special Research on the Thought of Jie De’in Chinese Buddhism | Huang Xiannian

Buddhist Studies

First Exploration of’Systematicness’in Buddhism Western Xia | Suo Luoning

Investig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Temples in Ili Valley | Hu Fangyan

Textual Research on’Dun Jian Zhi Zheng’ in Qianhong Period of Tibetan Buddhism | Sun Wuhu

The’Borderland Emotion’and’WeiTuo Phenomenon’in Buddhist Thought Exchange among China,Japan and Korea | Sheng Kai

Taoist Studies

Study on the Longyang Palace in Fangshan and Northern Quanzheng Taoism in Ming | Zhang Fang

Christian Studies

Ancient Judaism vs. Early Christianity: Two Hermeneutical Ideas in Comparison with Greek Philosophy | Liang Gong

Genealogy Research on the Title of God in Hebrew Bible | Shu Ye

Gunkel’s Form Criticism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 Tian Haihua

‘Lv Yi Xia Ren’ and Christ’s Humility | Qiu Yexiang

Islamic Studies

Allah and the Proxy Ruling:An Islamic Group’s Ecological Practice and Faith Statement | Wang Zhengru, Min Junqing

Study on Ma Yuanzhang’s Apologetics and Quiet the People Policy Around Xinhai from Huang Yue’s Letters | Ma Yingjie

Research on the Reason Why Islamic Political Force didn’t Play a Role in the Upheavals of Middle East | Zeng Xianghong

Ghazali-between praise and criticism | Pan Shichang

Studies on Other Religions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Archeology of Poseidon Worship |Zhu Yihang

From Pittsburgh to Columbus: A Probe into the Transition from Progressive to Conservative of the Reform Movement in Judaism | Yan Fan

Study on the Norm of Shamanism to Primitive People’s Sexual Relationships | Wang Haidong

Summarize & Book review

 

 摘要

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中国宗教学——纪念毛泽东主席关于开展宗教研究重要批示50周年

卓新平

本文探究了毛泽东主席1963年做出开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宗教研究重要批示,回顾了近5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以及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分析了目前在宗教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分歧,并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指导的中国宗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相应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中国宗教学 无神论

作者 卓新平,1955年生,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

 

中国佛教的“戒德”思想研究

黄夏年

佛教的戒学必然会提出戒德的要求,出家人的行为要规范,不能离开道德伦理思想的指导。作为戒学的指导思想,对中国佛教戒律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中国佛教戒学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国佛教的戒德思想既是在印度佛教戒德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思想之后相结合产物。戒德思想在中国佛教里是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变化,凡是在中国佛教发展的良性时期,戒德思想的讨论就进入了高峰,反之就会受到人们的忽视。

关键词:戒律 戒德 道宣 元照

作者 黄夏年,195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西夏佛教之“系统性”初探

[俄罗斯]索罗宁

本文试图重构“西夏汉传佛教系统”,认为西夏佛教基础是辽代“圆教”信仰。此信仰基础来自于晚唐华严思想,可见西夏汉传佛教以“华严信仰”为主。西夏有两个佛教传统,即是“官方”佛教与“民间”佛教。前者最早传入西夏,思想基础为汉传佛教;藏传传统传入时代较晚,最初流传在民间。在西夏“判教”体系中,语言标准需要由“官方/民间”的标准加以补充。“官方/民间”佛教成为西夏佛教之“大传统”。

关键词:西夏佛教系统 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 圆教 辽代佛教 华严信仰

作者 索罗宁,1969年生,俄罗斯东方研究所教授,台湾佛光大学佛教系应聘教授。

 

伊犁河谷藏传佛教寺院考察——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为中心

胡方艳

伊犁河谷在准噶尔汗国和清朝统治时曾是藏传佛教信仰比较活跃的地区。准噶尔时期北疆以伊犁为中心逐渐成为藏传佛教信仰为主的地区,而南疆则以伊斯兰教为盛。清同治动乱前后,伊犁地区的信仰格局开始发生此消彼长的转换。本文以昭苏圣祐寺为中心的这次考察,在梳理其扑朔迷离的历史同时也可体察这种转换过程。

关键词:藏传佛教 昭苏 圣祐寺

作者 胡方艳,1971年生,历史学博士,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讲师。

 

藏传佛教前弘期“顿渐之诤”再考释

孙悟湖

发生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的汉、藏、印僧人之间的“顿渐之诤”,作为信史,已成定论。但近年来在“顿渐之诤”的辩论形式、历史真实性及对摩诃衍的评价等问题上,有些学者产生了质疑,提出了所谓“顿渐之诤”只是书信辩论说,甚至认为这段历史都是“建构的”以及摩诃衍被“妖魔化”了。本文仔细研读相关藏汉文文献基础上,认为“顿渐之诤”乃汉、藏、印学者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从辩论的形式、内容到摩诃衍的历史作用,其真实性和正面性皆毋庸置疑、无可厚非。

关键词:藏传佛教 顿渐之诤 禅宗 建构;

作者孙悟湖,1971年生,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智憬与《起信论同异略章》、《一心二门大意》——中日韩佛教思想交流的“边地情结”和“伪托现象”

现存《续藏经》中保存的“扬州智恺作”《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和“青丘沙门见登之补”《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是研究《起信论》在中日韩佛教流传形态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考察《同异略集》的“序”、“后记”以及著作形态,确定为日本奈良东大寺华严宗僧人智憬的作品。其次,对《一心二门大意》和《同异略集》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语句和叙述口气皆一致;而且,前者依华严思想诠释《起信论》,亦符合智憬的学术背景,故亦为智憬的作品。“智憬”的音读与“智恺”相似,所以智憬可能自己伪托为智恺,亦可能后来抄写的错误。最后,本文指出日本和韩国佛教的“伪托”现象,亦可能是二国佛教的“边地情结”所导致。

关键词:智憬 智恺 同异略章 一心二门大意 边地情结 伪托现象

作者 圣凯,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房山隆阳宫与明代北方全真道

本文将新发现的碑石资料与方志、笔记文献相互印证,发现在明代前中期有一支全真道,起自北京房山隆阳宫,在明正统前后进驻全真祖庭白云观管理钵堂,后又发展到河南王屋山地区,在陕西终南山一带亦有传播。此系从“常”字辈开始传续龙门派字谱,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使用龙门派字谱的全真教团,对于研究明代北方全真道极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明代 隆阳宫 全真道 龙门派

作者 张方,1982年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博士生。

 

古代犹太教与早期基督教:希腊哲学观照下的两种释经理念

在希腊哲学的观照下精心辨析、正确把握犹太拉比与早期基督教各具特色的释经理念,不仅有助于从源头上厘清阐释学的基本性质,而且能对后世西方文化—文学理论的某些动向形成深层次认知。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表面的物质性文字是暂时的,其内在的精神性真理才是永恒的,要想还文本以其固有之义,须借助于由表及里的精神性阅读和阐释。犹太拉比则相信语言与存在同等重要,上帝之言或经文等同于上帝本身,由此其释经理念表现出对文本神力的推崇,及其对阐释之无限可能性的强调。从保罗以灵义废除字义的主张那里,能发现早期基督教释经学对犹太释经理论的背离,及其对希腊语言学的传承。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大胆挑战希腊—基督教阐释传统的犹太裔批评家已然崛起,显示出蒸蒸日上的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犹太拉比 早期基督教 释经理念 希腊哲学

作者 梁工,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Ancient Judaism vsEarly Christianity:Two Hermeneutical Ideas in Comparison with Greek Philosophy

Liang Gong

Carefully analyzing and correctly grasping two kinds of hermeneutical ideas of ancient Judaism and early Christianity,is not only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hermeneutics at the source,but also beneficial to form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n certain features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culture-literary theory.In the works of Plato and Aristotle,material characters in surface are temporary,but spiritual truth of inherence is everlasting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trinsic meaning of the text,one has to do spiritual reading and interpretation from surface to inherence. Jewish Rabbi had faith in that there is the same significance in language as in being,the word of the God or the text is the same as the God himself.Through this their hermeneutical ideas express the respect for holy text,and the emphasis on boundless possibility of interpretation. From Paul’s opinion that spiritual meaning should abolish literal meaning,one could find the departure of early Christian hermeneutics from Jewish theory,and its inheritance to Greek linguistics. Since the middle of 20th century,some Jewish critics have risen up who audacious challenge Greek-Christian tradition.They have shown more and more cultural influence.

 

希伯来圣经上帝称谓的谱系学研究

在希伯来神经中,上帝有着雅威(YHWH)、埃尔(El)、埃洛希姆(Elohim)、埃洛阿赫(Eloah)、埃拉(Elah)、阿东乃(Adonai)等称谓和表述。本文基于希伯来圣经文本对上帝的称谓进行了神话谱系学的研究,间接地证实希伯来圣经的底本假说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雅威”崇拜不单是希伯来人的信仰,它是古代迦南地区人们共同的宗教信仰;古代希伯来宗教曾经有着一段崇拜多神信仰的时期;在一神化的过程中,它排除了“雅威”的配偶亚舍拉等其它一些神灵。通过对希伯来圣经上帝称谓的谱系学研究,本文揭示了希伯来圣经与古代近东地区神话之间的复杂的神话谱系,这一神话谱系体现出希伯来圣经对古代迦南、古代近东文化的吸纳和包容。

关键词:圣经  上帝 称谓 神话 谱系学

作者 舒也,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Genealogy Research on the Title of God in Hebrew Bible

Shu Ye

This dissertation probes into the Hebrew names of God-YHWH,El,ElohimEloahElah,Adonai,etc.,in the Hebrew Bible stating that the documentary theory is partially correct as far as the Hebrew names are concerned. By examining the mythical genealogy of the Hebrew Bible,this dissertation states that the YHWH worship is the common belief of the Canaanite religionThe names of God in the Hebrew Bible also reveal that the ancient Hebrew religion has a period of polytheism. During the process of absorption and compilation the Hebrew Bible assimilated some Canaanite Gods while the Canaanite gods of Baal and Asherah were rejectedThe names of God reveal the complex and tangling mythical genealogy between ancient Hebrew religion and Canaanite religion,showing the Hebrew Bibles absorption of mythical elements from Canaanite and Ancient Near Eastern culture.

 

古克尔的形式批判及其对圣经诠释的贡献

田海华

形式批判是二十世纪初产生的重要的圣经诠释方法。古克尔作为代表人物,关注圣经文本的口述传统,说明圣经是历经漫长的著述与流传过程的产物,将威尔豪森的来源批判推至更为宽广的视域。本文论述古克尔的形式批判方法及其对圣经诠释的贡献,亦作出述评。

关键词:古克尔 形式批判 口述传统 圣经诠释

作者田海华,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宗教所教授。

 

“虑以下人”与基督的谦卑——从理雅各对“虑以下人”的译解谈起

邱业祥

处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之交叉点上的理雅各译解蕴藏“儒耶对话”的丰富资源和重要意义。理雅各以“humble”翻译《论语·颜渊篇》第二十五章“虑以下人”中的“下”时,便是有意识地将孔子此语对应于基督宗教思想中的“谦卑”,从而在《论语》和《圣经》两种经典之间开辟出了崭新的思想关联点。在此关联中,我们不但能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虑以下人”与“达”之间内在的必然关联,而且能够进一步反思基督永恒的“谦卑”和“虚己”特质。

关键词:理雅各 “虑以下人” 否定的辩证法 谦卑 基督

作者 邱业祥,1980年生,博士,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讲师。

 

真主与代治:一个伊斯兰教团体的生态实践与信仰表述

王正儒 敏俊卿

伊斯兰教认为,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实践不仅反映了穆斯林“认主独一”世界观的信仰过程,而且呈现了人类作为真主代治者的社会善功价值。本文通过呈现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一的西道堂的生态实践,试图阐释在伊斯兰教信仰体系中真主、人、社区和自然之间复杂、多重的互惠关系。本文认为,穆斯林的生态实践不仅基于对真主的信仰表述,而且透过宗教仪式赋予其神圣性和文化意义,并产生实际的生态效应,展示出伊斯兰教“两世并重”的生命本质。

关键词:伊斯兰教 西道堂 生态实践 信仰表述

作者 王正儒,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研究员;敏俊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

 

从黄钺书牍解析辛亥前后马元章的安民护教

马英杰

清末民初,哲赫忍耶门宦第七辈穆热什德马元章的“复教”方略对该教群有着深远影响。《陇右光复记》中收录了秦州起义领导人黄钺致马元章的两封书牍,表明黄钺深谙哲赫忍耶门宦及其马元章的宗教情结。书牍内容解开了宁夏辛亥起义间马元章“出兵灵武”之谜;还原了川军进入徽县时由地方民团对抗所引发的“毁回房屋七百有奇”的事件真相;也为兰州赵惟熙与天水黄钺“争夺”甘肃光复成果的历史疑案增添佐证。面对清末民初的时代大变革,马元章竭诚保持中立,坚守其“振兴教道”“惟在安民”的宗教主张。解析此事件对于认识当下哲赫忍耶教群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书牍 秦州起义 黄钺 马元章

作者 马英杰,1979年生,西北民族大学讲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中心博士研究生。

 

试析政治伊斯兰力量未在中东剧变中发挥突出作用的原因

曾向红

2010年底至今发生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剧变,并非一场伊斯兰革命。本文认为,能力的不足和意愿的缺乏,是中东地区政治伊斯兰力量未在中东剧变中发挥突出作用的两个基本原因。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这些政治力量与低收入阶层相脱离,而意愿的缺乏是指这些政治力量长期坚持体制内的政治参与战略使它们对参与体制外的抗争行为持消极态度。尽管各种政治伊斯兰力量在剧变后的中东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不解决脱离下层民众的问题和不能消除西方国家对它们政治意图的疑惑,中东政治伊斯兰力量的发展仍将会受到限制。

关键词:中东剧变 伊斯兰革命 穆斯林兄弟会 动员能力 动员意愿

作者 曾向红,1982年生,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博士。

 

安萨里——在赞美与批评之间

潘世昌

安萨里作为一位集大成的伊斯兰学者,不仅对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在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哲学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跨越近千年而绵延不绝,被冠以“伊斯兰教的复兴家”之称号。对安萨里赞美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反对与批评的声音亦鲜明刺耳,本文本着客观、严谨的学术精神,把对安萨里的赞美与批评进行比较评述,以期走近真实的安萨里。

关键词:安萨里 复兴家 赞美 批评

作者 潘世昌,1971年生,西北民族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博士、副教授。

 

Ghazali-between praise and criticism

Pan Shichang

As an encyclopedic scholar,His thoughts have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slamic world and the West,and also had a board impact on the all of the Muslim that lives in the worldIts impact lasts nearly a thousand years unbroken. He is well-deserved as theIslamic revivalist.You can always hear the sound of his endless praise,and,of course,also the voice of criticismIn this paper,the views of the praise and criticism were listed,While approaching to the real Ghazali,you can also recognized why Ghazali is been called as the“Islamic revivalist”.

 

从匹兹堡到哥伦布:论犹太教改革运动从激进向保守的嬗变

早期的犹太教改革运动对犹太传统宗教文化和犹太复国运动持激烈反叛态度,此立场至1885年的《匹兹堡纲领》达到顶峰;然而1937年的《哥伦布纲领》对犹太传统宗教文化和犹太复国运动的立场却戏剧性地由排斥转为支持,如此根本变化使之成为犹太教改革运动由激进转向保守的分水岭。本文引进了约翰·贝瑞(John Berry)的文化适应双向模型(TwoDimensional Models of Acculturation)理论,以论证犹太教改革派从激进转向保守的根本动因,在于反犹主义造成的心灵震撼,重新唤醒了改革派集体无意识中的民族情感。

关键词:犹太教改革 戏剧性转变 反犹主义 文化适应双向模型 民族情感

作者 杨帆,1986年生,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

 

From Pittsburgh to Columbus:A Probe into the Transition from Progressive to Conservative of the Reform Movement in Judaism

Yang Fan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Jewish Reform Movement,it held a strong position against traditional Jewish religious conventions as well as Zionism. That radical position reached its peak in 1885 when thePittsburgh Platformwas passed. However,since theColumbus Platformin 1937,the reform Jews dramatically shift to support traditional Jewish religious conventions and Zionism. Such fundamental transition makes theColumbus Platformthe watershed of the movement’s transition from progressive to conservativ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key dynamic of the sheer transition is the rise of Anti-Semitism, which re-aroused the Jewish national pride hidden unconsciously in the minds of the left-winged Jewish elite. John Berry’sTwo-Dimensional Models of Acculturationis introduced to buttress the argument.

 

论萨满教对北方初民性关系的规范

王海冬

人类的氏族组织,与其它所有动物群体有质的区别,它不仅是一个社会性的生产、消费单位,而且承担着人类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传承。此外,维护氏族外婚制度是其持久不衰、一刻不得松懈的文化功能——使人类健康繁衍,因此,氏族的延续与发展,需要意识形态的保障,而这种意识形态保障在地球的北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由萨满教提供的。

关键词:萨满教 性关系 氏族外婚 早期人类

作者 王海冬,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