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曹振明:东方哲学与宗教的全面呈现和系统解读——读洪修平先生主编《东方哲学与东方宗教》   2018年7月10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东方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当前,东方世界的日渐发展正在使世界格局发生新的深刻变化,特别是正在迈入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代中国,如何打破近现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主导下的传统“东方学”的偏见和逻辑,更好地呈现和审视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古老东方文明的发展历史、精神内涵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与价值,推进自身学术由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向世界表达自己声音、参与世界多元文明对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

 

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和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洪修平先生主编的《东方哲学与东方宗教》(上、下册),近期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上述重大问题意识导向下的南京大学优势学科资源整合所创立的“东方哲学与宗教”学科骨干教师协同努力的新成果,首次对构成东方文化“精神主体”的东方哲学与宗教的历史面貌、文化特点与价值及其现代性意义等作出全面论述和系统解读,在推进东方文化综合研究的拓展深化方面具有积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具体来说,该书至少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依托南大“东方哲学与宗教”学科综合优势,首次对东方哲学与宗教作出完整论述和全面呈现,开辟东方文化综合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

 

目前,开展东方文化的综合研究成为国内一流高校或科研机构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如有关东方文化的研究或教育机构陆续成立,以东方文化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多次召开,涉及东方文化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版等。但是,我国的东方文化综合研究依然存在相当的不足。除过多地表现出国别与区域下的专题和分科研究的特点外,以往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对东方语言、文献或实物等的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或文化学等的研究。然而,哲学与宗教是构成东方文化最重要的文明形态,如何更加全面地认知和系统地把握东方文化的思想世界和精神品格?如何对共同构成东方文化“精神主体”的哲学与宗教作出较高水准的系统解读和整体研究?这涉及如何推进我国东方文化综合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问题,不仅需要广阔的学术视野,更需要相关学科的交叉综合优势和长期深厚的学术积淀。

 

近年来,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在相关优势学科资源整合基础上成立了以洪修平先生为学科带头人的“东方哲学与宗教”学科专业和“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开辟跨学科和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培育综合研究的新优势、开拓新的学科增长点。该书正是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综合学科平台骨干教师协同努力的新成果。它采用广义“东方”概念,将从非洲北部埃及、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一直到太平洋的广袤地区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纳入自己的视野,内容涵盖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古埃及宗教、印度哲学与宗教、东亚儒学、佛教、道家与道教、神道教、波斯宗教与哲学、犹太教、伊斯兰教等诸多领域,在详实论述东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各种哲学与宗教的产生、发展、传播、演变、内容及贡献等具体面貌的同时,为我们展示出东方哲学与宗教的历史悠久、纷繁多样、相互影响和思想生命力的整体画卷,首次对共同构成东方文化“精神主体”的东方哲学与宗教作出完整论述和全面呈现,是全面而系统地认知和把握东方文化的思想世界和精神品格的标志性力作,为东方文化的综合研究开辟出新的方向和领域。笔者相信,在我国东方文化综合研究处于亟待深入开展和提升的关键时期,该书的出版将在推动我国东方文化综合研究的拓展深化以及国内外影响力的提升方面发挥出积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第二,发掘东方哲学与宗教的自身特点和精神内涵,呈现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解构西方主导下传统“东方学”的偏见和逻辑。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张和介入,所谓的“东方”其实被西方“东方化”了,成为“西方中心主义”主导下供西方主观构建、随意刻画的“他者”,包括中国思想文化在内的古老东方文明的自身特点、精神内涵和历史地位未得到充分彰显甚至还被误解。该书突破并解构了西方主导下传统“东方学”的偏见和逻辑,体现了中国学者由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转变的学术诉求,彰显出我国东方文化综合研究进一步提升和深化所应秉持的基本导向。

 

东方文化综合研究的深入推进,应在保持“主体性”自觉的基础上,以文化多元主义的基本立场、东西文化比较和东方跨文化比较的多重维度,努力探寻东方哲学与宗教的自身特点和精神内涵。在编著者看来,东方哲学与宗教具有突出的原创性特征,它们是东方古老民族探索自然世界和人类本身的发明创造成果,大多是人类文明中最古老、最悠久的哲学与宗教,尽管其中有些在历史长河中成为“失落”的辉煌,但它们确是人类文明发展繁荣的重要源头。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哲学与宗教从始至终都表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特点,东方不同的甚至同一的国家、地区和民族拥有或信仰着并不相同的哲学与宗教,它们在多神崇拜还是一神崇拜、世界是一元还是多元、神(天)人合一还是分立乃至宇宙是否由实体创生等基本问题上有着不同见解,展现出思想内容的丰富多彩。但与过多偏重认识和解释世界的西方文化不同,东方哲学与宗教自产生以来就始终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它们创造的冥府神话、洪水神话、来世信仰、业报轮回、仁义礼乐、超脱生死、神人契约、末日审判、律法思想等等理论学说,都倾注了对人的问题及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与关注,只是在人的价值取向与实现途径等方面表现出不同倾向。事实上,东方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恰恰为彼此的相互补充与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机,孕育出东方文明包容互鉴和共同发展的文化品格,也令东方哲学与宗教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纷繁厚重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作为东方文化的一朵瑰丽奇葩,绵延数千年发展而未断并孕育出“东亚文化圈”的中国思想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中国思想何以产生如此强大生命力?如何更好地透视中国思想的内涵和特点?该书呈现出的在“主体性”自觉基础上的文化多元主义基本立场、东西文化比较和东方跨文化比较的多重维度,为反思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域:与西方文化不同而与东方文明相似,中国思想始终表现出浓厚的人文特质,尤其是在儒家影响下形成了重视现实人生与内在超越的品格,同时道家又给中国思想注入了开放的胸襟和玄远的追求;而外来的宗教特别是东方的佛教,一方面与中国固有文化寻找融合契机而步入中国化发展轨道,另一方面其将人生扩大到“生死”“六合”之外的思想品格及其“卓越的理论思辨”又给中国固有思想以恰当补充。在保持自身文化精神和对域外文化兼收并蓄基础上形成的儒佛道三家的相互争鸣与相互借鉴,是中国思想文化之所以具有丰富内涵和强大生命力的主要根据所在。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西方从来都不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东方哲学与宗教不仅是人类最古老的原创性文明而为人类文明的创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更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乃至后来的基督教文化等西方文明的发展,也都离不开东方哲学与宗教的熏陶和影响。该书对此作了着重展示。如在论述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原创性神话中的哲学思想时贯穿着其对犹太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影响的揭示,在叙述古埃及宗教时贯穿着其与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等文明复杂关系的论述,在考察犹太教时贯穿着其与基督教文化、西方“强调物质”和“重视精神”两大文明传统的深层渊源关系的分析等等,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追根溯源地讲,“我们有时甚至很难简单地把某种宗教或哲学划归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文明是在多种文明的交互影响中发展起来的”。[2]“西方中心主义”不过是西方主导下的主观构建,是难以站住脚的。

 

第三,在论述东方哲学与宗教的古代历史外,解读东方哲学与宗教的近现代发展变革与影响,彰显其在回应世界文化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中的现代性意义。

 

东方哲学与宗教大都历经了上千年甚至更长的发展历史,至今仍是主导世界不同国家和区域人们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主要文明形态(其中包括“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伊斯兰教和佛教),甚至对当今国际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而与国际对抗、地区动荡和恐怖袭击发生密切关联。因此,该书不仅对东方哲学与宗教的古代发展历史进行完整论述,并且对古老的东方哲学与宗教在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近现代发展变革和影响给予相当分量的篇幅加以解读,彰显东方哲学与宗教在回应当前世界文化发展大势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现代性意义。

 

从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角度看,作为东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原创性文明,具有古老传统的东方哲学与宗教在向外传播过程中大部分表现出本土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向,特别是在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和思想文化冲击下经历了曲折复杂的演变历程。随着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如何在更为广阔的文明视野下真正面向现代和未来,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特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寻求自身新的突破与发展以更好地融入世界多元文明,依然是东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就此而言,该书认为,东方哲学与宗教发展历史中所体现出的人类多元文明的“交互影响”进程,无疑为当前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多元文明的互相尊重、互鉴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了宝贵的历史启示和智慧源泉。

 

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看,历史上东方不同哲学与宗教如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尤其是儒学、道家与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的相互传播与影响,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和民族复杂关系的重要内容,该书对这些哲学与宗教的互动进程作了专门考察和论述,彰显出编著者对我国日渐凸显的民族与宗教问题、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复杂关系问题的文化向度的关注;特别是对“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地区和民族纷繁多样的哲学与宗教的历史与现状所作的系统解读,呈现出“一路一带”沿线地带所存在过和正在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宗教文化形势,表明了“一路一带”并非仅仅是单一的政治或经济行为,而应是包括底蕴更深、涵盖更广、持久力更强的丰富文化内容,为更好地实施“一路一带”国家战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向度和文明视野。

 

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角度看,现代科技在极大丰富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人们精神世界日渐突显的物欲膨胀、精神迷失、心灵空虚等危机及其带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面对这一新课题,该书强调,蕴含丰富人文内涵的东方哲学与宗教在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重建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特别是以儒佛道为三大主干的中国思想文化所蕴含的东方人文智慧,已引起包括西方在内的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瞩目,中国思想文化正迎来重新振兴的重大机遇。因此,中国学者应勇于推动自身学术由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承担起激活包括中国思想文化在内的东方哲学与宗教现代生命力的历史使命,在当今“文明对话”世界论坛上更多发出自己声音,为人类文明健康、和谐、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之,作为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综合学科平台骨干教师协同努力的新成果,该书首次对构成东方文化“精神主体”的东方哲学与宗教的历史面貌、文化特点与价值及其现代性意义等作出全面论述和系统解读,为东方文化综合研究开辟出新的方向和领域,突显在保持“主体性”自觉基础上的文化多元主义基本立场、东西文化比较和东方跨文化比较的多重维度,解构西方主导下传统“东方学”的偏见和逻辑,推动中国学术由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的转变,以对东方哲学与宗教的现代解读回应当前世界文化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在推进东方文化综合研究的拓展深化以及国内外影响力的提升方面具有积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注释:

 

[1][2]洪修平主编:《东方哲学与东方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页。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2016级博士研究生)

(来源:《宗教学研究》2018年第1期》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