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今方兴未艾的中国文化建设中,如何在注重“有形”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归纳提炼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关键词,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是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3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就此采访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
归纳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意识、文化精神的“关键词”
记者: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您在今年的“两会”中提倡要归纳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关键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样做的重要性吗?
卓新平:我认为,为了以比较简捷的方式使中华文化意识及文化精神让广大民众耳熟能详,应该在总结、归纳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关键词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弘扬优秀传统、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创新意义的“关键词”来加以宣传和推广。在中华文化传统中,这些“关键词”包括仁义礼智信,仁爱、和谐、包容、诚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海纳百川、中和融贯等等。目前各地在提其地方的“精神”特色,这从地域文化来看固然重要,但不能太泛、太多,而以北京这样作为首都、代表中国的地方所提出的相关“精神”,则应有更广泛的蕴涵和代表性;其实,“北京精神”所提出的那种高度提炼、浓缩的“关键词”,实际上就应该代表中国、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关键词”来推出和推广,而不必让各省市都来搞其各个地方“精神”的“关键词”。这种表达中华文化精神的“关键词”也应尽量控制在10字之内,便于记忆和流传。
我们提倡中华文化意识及文化精神的旨归,是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形成中华文化统一的观念、意识和精神,以便能达多元通“和”、民族求“同”之目的,而不应该由于这种“精神”、“意识”的分散影响到我们的凝聚力及统一思想。我们今天提出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实际上就是在倡导体现高度集中、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精神。为此,应该在宣传“中国梦”时对其精神蕴涵有简洁、凝练的说明,有一种体现其典型意义、升华意境的表达。如果只是众口不一地各谈自己的“梦”,把“中国梦”解读得过于随意性、多样性、甚至庸俗性,而没有一种相对集中、概括、整合的表述,那么有可能使点燃中国人激情的“中国梦”在这种普泛化中嬗变、消散。我们的媒体宣传应该吸取以前在报道中国人的“幸福感”时的经验教训。
所以,我们所表达、追求的“中国梦”,应该也能给人们一种神圣感、崇高感,有一种汇集、共构和提升,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同时也不要给外界带来平庸、功利或所谓“中国威胁”的误解。为此,有必要将中国文化精神的高扬与追寻“中国梦”的当代潮流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文化战略意义上的认真思考和准备,而不要流于随意性、短暂性的媒体炒作。我们应争取让当前人们热议的“中国梦”体现出既有深厚历史积淀、又有迫切时代需求、更有未来发展理想的中国文化精神。这是我们考虑和构设文化战略、推动中国文化发展时理应注意的。
核心价值观要以中华文化的精华元素为条件和积淀
记者:您认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卓新平:我们在政治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有必要建基于中华文化的厚重土壤中,以中华文化的精华元素为条件和积淀。如果仅以一种政治主张作为我们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则会缺乏厚重感和持久力。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传统、其和谐通融的基本精神,为我们今天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养分和环境。因此,在找出中华民族文化意识、文化精神“关键词”的同时,我们的文化工程还必须注意构设体现中华文化核心精神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学说。在宣传、解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时,应该将优秀中华文化精神的相关内容融合在其中,达其有机结合,体现中国特色。我们政治指导的核心思想应该有中国内容、反映中华意识,这是我们共建精神家园理应考虑的。历史上,一种政治理念或政治主张能否长久,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其能否融入相关民族的文化,并成为其文化精神的重要构成、甚至成为其核心;这种政治与文化的结合在我们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尤为重要。
所以,应组织人员、加大力度,展开对中华文化核心精神的理论体系构建,形成当前能够承前启后、博古通今、开放开拓的中国文化精神学说。当前社会上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视、以及相关联的“国学热”,值得我们积极引导和因势利导,使之成为我们今天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对我有利的作用。这样,我们的道德教育、精神境界的提升,就不会显得空洞或生硬。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一定要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应是其传承、延续、开拓、创新的融贯。
我们当前的文化建设应该包括继承、弘扬我们中华精神传统的内容,应当梳理出其基本内核和发展思路,形成具有条理性、逻辑性、思想性的相关学说体系,为我们当今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历史铺垫和文化素材。建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建设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中注意对中华文化内容的有机结合,探讨这种指导性理论如何也能鲜明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可能性,从而使我们的指导思想更加具有文化性、针对性和现实性,能够真正引领我们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繁荣。为此,建议有关部门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和中国“国学”体系建设、以构建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系统理论为题来组织理论界、学术界开展有相当规模的“中国文化精神建设”学术课题或理论工程,以能尽早形成这种既有历史底蕴、又能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精神理论体系。
建立能凸显中华文化意识及文化精神的教育及研究场所
记者:我们应当如何促进中华文化意识及文化精神的传播?
卓新平:在国内,我们应该充分用好我们的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搞好相关的文化遗址保护和建设工作,应使相应的馆所、遗迹主题突出,特色明了,布局合理,使之能够起到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振兴中国文化精神、提高国民文化意识的积极作用。此外,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应结合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的特点和侧重来编写合适的教材及普及读物,从而使我们的教育体系及教育路线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道路。我们要努力探索、逐渐改变目前过于实用、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现状,使我们的教育体制在凸显中华文化之魂、展示我们的文化智慧上能有质的推进或改进,提升具有鲜活文化精神的素质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理想及信仰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改进和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及人格修养,增强我们的文化凝聚力,凸显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推动中国文化意识及精神的教育中应允许多种形式、不同探索,以便能总结经验、达成共识。
在国外,我们则应以一种中华文化意识和精神来办好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使其从简单的汉语教学机构发展为真正能够感受中华文化气息、获得中华文化精神熏陶的场所。为此,我们应该有相应的中华文史知识、哲学思想、艺术智慧(包括书法、武术、音乐、戏剧、茶艺、养生等)的跟进,让孔子学院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和中国精神的吸引力。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在遍布海外的孔子学院中根据需要或必要、且条件比较成熟等情况来打造一批“精品”级的孔子学院,在国内亦相应地在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创办或扶持一批以重点研究中华文化意识及文化精神为目的、任务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如相关的国学院和中国文化研究所等,并注意对民间自办或联合公办的文化书院有积极引导和帮助,从而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精神教育及研究场所。
总之,这种中华文化精神的培育及形成应立足于海内外华人,使大家共有一种“文化中国”的意识,共享同样的“中华文化精神家园”,逐渐达成中国人对中华文化及其核心精神的自知、自觉、自信、自强。如果心中有了这条中华文化精神的连线,那么全世界的华人就有可能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共同朝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中国文化理想,在激烈的国际政治及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方鸿琴;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