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王志成教授到西北大学谈印度瑜伽与中国文化的相遇
王志成教授做讲座
听众认真聆听讲座
2015年5月17日上午,浙江大学王志成教授应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的邀请,到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作了题为“瑜伽在当代能解决什么问题?——比较视角”的讲座。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李海波教授、白冰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周玉茹副研究员,西北大学宗教学及历史学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瑜伽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此次讲座。
浙江大学王志成教授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了此次讲座:
第一,瑜伽的全球化
印度托钵僧辨喜(Vivekananda,1863-1902)于1893年世界宗教议会上第一次把印度的瑜伽思想传播到西方。当然,辨喜传播的瑜伽不是现在流行的瑜伽体式,而是吠檀多哲学,可这对于西方人了解、认识瑜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印度总理莫迪于2014年9月27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提议设立“国际瑜伽日”,为瑜伽代言,将瑜伽做到了由宗教到非宗教的转化。从此,瑜伽成为印度民族自信的象征,让印度文化走上了全球化。
其实,传统的印度文化并不重视身体,他们关注的是精神的解脱、心灵的自由。然而,瑜伽传到西方后发生了变化,西方人学习瑜伽不是为了解脱,而是为了身体本身,健康、养生、发挥潜能是人们追逐的目标。因此,瑜伽的现代化就是非宗教化,这是瑜伽得以全球化的基础。当然,这种成功的自我转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印度人呼吁回到瑜伽的本源,即印度教中的样态。
第二,瑜伽能解决的问题
瑜伽解决的是身、心、灵三个层面的问题。现在,瑜伽主要解决的是身体层面的问题,当然,不同的瑜伽流派对人的影响不同,有的让你更加有力量,有的让你更加柔软。瑜伽第二个要解决的是情绪、心理方面的问题,这需要瑜伽哲学的普及。瑜伽也讲观想,可是与佛教的不净观迥异,瑜伽观的是美好的事物,即便不美好的东西也要观成美好的。之所以有这种差异,不是孰对孰错的问题,而是二者的角度不同,佛教是强调出世的,所以观不净是必要而有效的途径,而瑜伽则是教给入世的人如何过好每一天。因此,瑜伽和佛教有相互借鉴、学习的地方,佛教可以借鉴瑜伽对于身体的重视、肯定,而瑜伽可以向佛教学习对心、灵方面的关注。因为瑜伽要解决身、心的问题,因此,瑜伽特别强调对身心的净化,有很多种清洁法,包括对身体的、生理的,精神的、心理的等。瑜伽第三个方面要解决的是安身立命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部分的,而是整体的。王教授认为,瑜伽以一种开放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身体健康、心智健康和精神健康的讯息,而且这种透露是整体的。
第三,瑜伽与中国文化的对接
中国佛教起源于印度,里面有与瑜伽相类似的禅定等修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汉传佛教并不注重挖掘这种实践资源。相较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这方面要突出的多。藏传佛教重视身体,他们会修脉轮等,因此,我们遇见一些藏传佛教的僧人往往身体非常好,王教授总结了三个原因:一是信仰很虔诚,二是行动很卖力,例如大拜等;三是有供养,这就保障了衣食无忧。而南传佛教内观禅这几年在大陆的时兴也是因为他让你当即就做,这对于很多人是新鲜而有吸引力的。
中国的基督徒基本上是不允许练瑜伽的。王教授说,他曾经遇到一个中国基督徒带一位外国基督徒游杭州,这位外国基督徒进入灵隐寺观看,而这位中国基督徒则坚决不进去。中国的基督徒整体上是保守的,他们的这种文化心态和信仰心态导致了文化之间的张力。而佛教徒虽然也有比较保守的,但整体上是开放包容的心态,王教授也曾遇到一位自己出资学习瑜伽的法师,当然,他的目的还是为了传播佛教。
这次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掀起了中国太极与印度瑜伽的相遇热。王教授说,相比于印度人重视瑜伽来说,中国的太极是“被重视”的。人家整天提瑜伽,我们总得找一个相对应的东西,于是太极就被踢出来了,这不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一种不稳定性,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自然就会有问题。印度人对于他们的传统文化认知非常清楚,如果有错误他们会批评、承认,可是即便否定了东西他们也会继承。我们中国有中庸的哲学理论,却没有中庸的实践,这是需要注意的。王教授说,瑜伽的全球化是因为实现了自我转化,太极在今天的推广和普及也需要现代转型,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太极?这是值得研究的。
王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中与瑜伽最能对接的是气功。气功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有一些是气功化了的新宗教,中国对气功的打压助长了瑜伽的流行。如果,中国气功能够自由发展、遍地开花,瑜伽很难有市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气功的结合,瑜伽界一直有人在做,像太极瑜伽等。王教授强调,二者有相通之处,但话语系统存在差别,中国文化对于瑜伽应该持一种接纳和融合的态度。而瑜伽在中国的普及也应该注意两点,第一就是非宗教化,第二就是不涉入政治,第二点是印度瑜伽的一贯传统。
关于中国目前瑜伽界的状况,王教授指出,主要表现为民间性。当然,真正有动力和活力的东西往往也来自于民间。人类文明史不是学者史,学者是近代以来的产物。有许多人不是学者却成为了学者关注和讨论的对象,这非常有意思。
最后,对于东西方文化,王教授谈到,东方文化在修行方面是强调个体的,只要个体做好了,社会自然也就好了。可是西方在近代以来则强调由社会及个人,只有制度好了,个体才会好。当然,西方在古代也是强调个体的,基督徒对于上帝的追随也讲个体,而且也是身心灵全部的追随。在今天,印度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的璀璨明珠依然保有极大的魅力,如何互相借鉴、吸取,共同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文:茹薏)
(来源:中国佛学网)
(编辑:霍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