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一带一路五周年!今天,大咖学者齐聚张掖弘扬丝路佛教文化精神   2018年9月17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一带一路”提出五周年了

从理念建构走向实际行动

收获了丰硕的文化经济成果

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张掖

 

 

 

翻开中国的地图

你可以看到泱泱大国的雄奇与秀美

而在辽阔悠远的西部地区

蔓延千里的河西走廊连接着中原与西域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张掖就在这里

 

2000多年前的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走过这条美丽的峡谷

霍去病在这里大破匈奴建军马场

张掖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颗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

更有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佛教文化

东晋高僧法显、唐代玄奘大师

都经由这里去往天竺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

 

在河西走廊重镇张掖流传着

哪些佛教历史文化的故事?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

这里又有哪些文化成果值得关注?

 

 

 

今天在张掖举办的这场

首届丝路·张掖河西走廊佛教文化论坛

为大家做深入解读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壹、沿着河西走廊  佛教走入中国

 

 

 

河西走廊地区包括今天的敦煌、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等地,其中,张掖是河西走廊的咽喉,也是这里最为富庶的城市,人称“金张掖”。

 

在张掖市山丹县的嘹高山下,有一座始建于北魏、距今已1500多年的佛教古刹──山丹大佛寺。千年的风沙洗礼、数代的兵火战乱,饱经沧桑的山丹大佛寺在兴衰中见证着河西走廊的历史发展。

 

 

 

如今,山丹大佛寺依然屹立在这片土地上,还完好地保存着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泥塑坐佛。不得不说,河西走廊的佛教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

 

那么,在今天“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人们来到河西走廊可以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生命力呢?

 

 

 

可以说,河西走廊佛教文化的基础是往来丝绸之路上的高僧,他们建造的许多佛教道场则在千年的风霜磨砺中,成为世界瞩目的珍贵文化遗产

 

历史上著名的佛教翻译大家中,有许多是在河西走廊地区译经弘法。如人称“敦煌菩萨”竺法护、中国佛教三大译经家之一的鸠摩罗什、“北凉天竺三藏 ”昙无谶等都与这里结下甚深法缘。

 

 

 

 

 

而西行求法的如法显、智严、僧绍、宝云等僧人更是在当时形成了一股对外文化交流高潮。高僧法显更是在到了张掖后与僧人一起“坐夏”。唐代玄奘大师去往西域同样经过了河西走廊。

 

如今这里更为现代人所知的恐怕非石窟寺莫属。敦煌莫高窟早已是闻名世界的佛教文化遗产,而这里还有更早期的炳灵寺石窟、天梯山石窟、马蹄寺石窟等。

 

 

 

其中,位于张掖的马蹄寺石窟群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因第九窟内的马蹄印而得名,是河西走廊规模较大、年代较早、延续时间较长的重要石窟。

 

丝路高僧在这里翻译、注疏佛教经典,建寺安僧、弘法利生,开凿石窟、铸造佛塔,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文化艺术宝贵财富。

 

 

 

作为丝绸之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走廊佛教文化融汇了中外高僧的智慧和璀璨的佛教艺术,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更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典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也可以发挥独特的价值。

 

 

贰、河西走廊佛教文化论坛

 

 

 

今天举办的这场以“河西走廊佛教文化”为主题的论坛,正是要总结张掖乃至河西走廊佛教文化对中国佛教文明发展史产生的影响,以促进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明交流与互鉴,促进中国与丝绸之路等国的文化交流发展。

 

 

 

因而,论坛汇聚了1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人士参加,共同探讨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文化、佛教与古代张掖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清华大学佛学文化研究中心和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桑吉扎西主持。甘肃省政协常委、科教文体委员会主任管钰年,山丹县委书记刘晓云,县委副书记、县长陆思东和甘肃省政协、省宗教局,张掖市旅发委、市民族宗教委及山丹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郑筱筠在致辞中说到,解读丝绸之路、重走河西走廊,挖掘张掖乃至河西走廊佛教文化底蕴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佛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董士伟表示,张掖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与佛教传播的重要节点,研讨丝路之上的佛学传播和特质,既是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也有助于佛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张掖市副市长王海峰在开幕致辞中也强调,张掖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战略要地,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推动河西佛教文化的纵深发展。

 

 

现场展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为本次论坛题写的墨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郑筱筠作主旨演讲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桑吉扎西作主旨演讲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任、教授杜斗城作主旨演讲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杨富学作主旨演讲

 

 

河西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教授高荣作主旨演讲

 

随后,五位嘉宾学者上台作主旨演讲,他们分别就河西走廊佛教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建设、河西学的建构和发展等多方面的议题进行分享。

 

 

 

 

 

 

 

叁、八大议题研讨河西佛教文化

 

张掖作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佛教文化传播重地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因而本次论坛分设八大议题,集中研讨交流河西走廊佛教文化。

 

1.主题: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文化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陈永革发表论题《从“河西佛教”的三大关键词看佛教中国化的初期展开》,重点分析了河西佛教石窟群、河西沙门、河西佛教的中国化。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景天星发表论题《丝绸之路视阈下的河西佛教文化》,对丝绸之路上的河西佛教文化做了概念性的界定。

 

2.主题:佛教与古代张掖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董群教授论文主题为《河西谶译<涅槃经>与建康涅槃学的转变》,重点论述了河西佛教对汉传佛教的影响。

 

3.主题:张掖古代佛教寺院与高僧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成水论题为《张掖大佛寺释迦涅槃造像艺术》。

 

 

西北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李海波讲述《试论安息僧人安世高对中国佛教禅学的贡献》。

 

4.主题:河西走廊石窟寺造像壁画艺术与新疆及中原石窟寺的关系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教授杨雄分享了《盛唐佛教造像的境界——以敦煌为例》,运用美学的方法研究佛教造像。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永明论题为《略论敦煌道教研究的意义》。

 

5.主题:“河西学”研究的提出及未来发展

 

 

 

 

 

6.主题:古代诗歌意象中的河西走廊

 

 

 

 

 

7.主题:张掖佛教文化遗产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

 

 

 

 

 

8.主题: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

 

 

 

 

 

最后,桑吉扎西主持论坛闭幕式。在闭幕式上,郑筱筠教授致辞表示本次论坛的讨论有深度、广度、热度,不仅讨论主题集中、观点明确、论述深刻,而且学者们的研究角度都很丰富,既有微观的个案分析又有宏观的整体性研究,对推动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发展有很大价值。

 

 

 

 

 

董士伟教授在闭幕辞中谈到,他认为本次论坛涉及的问题很广泛,新见迭出,还具有国际化视野,如非洲佛教的讨论;一些议题开拓了佛教研究的新局面,如水利、金属冶炼与佛教的关系等。此外,河西学这一新学科的提出也有重大历史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已经五年了,在这个时候探讨古代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的佛教文化,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但望这颗丝路明珠可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来源:禅风网)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