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丝路文明与佛教造像艺术”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美国圣达菲艺术设计大学、河北文物部门等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佛像艺术源于印度,发展繁荣于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是丝路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体现了不同文明与民族文化的交互融合,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承办的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佛教造像艺术与中印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凸显佛教造像艺术在中印文明交流互鉴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积极推动佛教造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传承佛教造像艺术的文化精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成建华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宗旨主要是为了弘扬丝路文明,传承东方文化,彰显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华,有效推动佛像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翎称,古代造像艺术中工匠往往不被人知:“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的工匠精神令人感动,希望可以留下关于佛造像制作技艺等一系列文字资料,记录这一过程,对于后人和研究者非常重要。”
研讨会承办方、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相关人士透露,该馆以继承中华古代雕塑“塑绘合一”的传统技艺与佛教造像仪轨相融合,历经12年,制作了世界各时期佛像优秀代表作,其中浮雕形象设计1693个,木刻形象设计1693个,圆雕677尊,为建立中华造像文化基因库奠定了基础。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即日起开馆试运行,免费向公众开放,大众可通过扫描博物馆官网二维码预约参观。(记者/黄蓥)
(来源:2018年11月13日《石家庄日报》)
(编辑:霍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