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宗教人类学讲座”第22讲   2019年9月19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宗教人类学讲座”第22讲。法国多学科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学院社会学教授、法国大学院青年院士汲喆主讲:“汉传佛教全球化的历程与趋势”。

 

讲座伊始,汲喆教授谈及中国宗教的海外传播在二十年间的变迁,以及关于这一主题的最新学术进展。他则试图在更具普遍性的理论和方法的意义上,对中国宗教全球化这一既成事实展开研究。

 

在关于全球化的大量研究中,全球化一般来说被看作是源自西方的现代体制,特别是经济体制向全球不断扩张的过程,其与现代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汲喆教授以两项关于全球化的研究为例,即拉杜什(Serge Latouche)的“世界的经济化”和瑟伯恩(Goran Therborn)的“新自由主义的普遍化”,指出二者都是以一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看待全球化过程,但此种反转的西方中心主义与其所试图批判的对象一样,都没有在世界史当中给非西方留出充分的位置和角色。

 

由此,主讲人指出宗教研究是世界史的多元书写的一个重要入口。这一观点由三个方面的基本论述支撑:1、宗教具有向外扩张的本性,使其倾向于跨越语言和社会的边界,在民族国家之外起作用;2、宗教的发展并不完全受制于全球化理论通常特别关注的以政治经济力量为基础的世界格局,而认识到全球化的文化维度与政治—经济维度之间的断裂,有助于我们摆脱西方中心论叙事或经济中心叙事的陷阱;3、宗教的全球化在生产出同质性的同时,还生产出大量差异性、多样性甚至冲突,因此全球史视野下的宗教研究有助于我们避免各种各样的历史决定论。

 

 

 

接着,汲喆教授介绍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汉传佛教跨国传播的历史,以及传播的主要途径。他将汉传佛教的全球化划分为四个阶段:119世纪到20世纪初,帝国晚期以及民国初年形成的一些佛教力量随着华人移民的步伐向东南亚扩展;2195070年代,僧俗佛教徒经由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前往北美华人社区;319708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起飞、政治转型,独立的跨国佛教组织在全球扩展;419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向海外的移民稳定增长,大陆僧团的经济实力和对外交往能力增加,而借助新的即时通讯技术,源自中国大陆的佛教团体网络开始在海外出现。

 

在接下来的讲述中,汲喆教授以不同阶段汉传佛教全球化的相关案例,揭示了宗教全球化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如何在全球化脉络中理解跨国的新兴佛教运动?主讲人认为需要一种将现代性与全球化关联起来的的分析框架。现代性的根本特征是自我否定,不断产生出内在矛盾,那么与现代性密切相关的全球化实际上也可以被视为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从自反性现代性到自反性全球化,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1、移民和宗教向西方传播;2、被西方重构的非西方向西方扩张(比如印度的瑜伽和日本的禅);3、反宗教全球化的宗教内容向全球扩张。

 

在总结中,汲喆教授谈到自反性全球化不仅具有政治-经济意涵,更涉及意识形态的分歧。就华人佛教而言,在全球的层面上,20世纪上半叶占支配地位的世界主义和理性主义话语,正面临着或隐或显的民族主义和反智主义的挑战,一些新兴佛教运动的扩展策略就包含了这种矛盾。通过符号和仪式,它们在“全球社会”中勾勒出小共同体的文化边界,建立了一种特殊主义的救赎秩序,同时又能借用“多元主义” “传统文化”等修辞应对全球化所蕴含的普遍主义压力。这些运动体现了一种与“人间佛教”所代表的“西化”或“理性化”不同的全球化范式,正在重塑华人佛教与世界的关系。

 

 

 

与谈人北京大学渠敬东教授提出把太平天国这一兼具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内生运动当作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的可能性,其体现了主讲人所说的内在矛盾性之所在。在他看来,主讲人对汉传佛教全球化过程的考察,以社会学为出发点,其前提不是以一个纯粹的正当性进行判断,而是首先介入到一个实际发展的过程看待问题。相关案例则揭示了的全球化的悖论,表明了天生具有普遍扩张性的宗教,是应对包括资本主义体系和现代世俗化民主政治的普遍化体制的最重要的甚至是最有效的手段,其重要性在于具有现代政治所没有的力量,即它重新带领人们回到一个所谓的纯的信仰和精神世界。而在这个意义上,宗教学以及与宗教相关的学科,可以成为面对未来世界的最重要的研究手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建欣研究员谈到主讲人从社会学角度切入佛教研究,以宏大的国际视野关注当代中国佛教,对我们反思一直以来以历史和哲学方向为主流的国内佛教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此外,这一研究的意义不仅限于学术研究,对于当下国内寺庙的海外宏发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谈及体制性佛教与新兴佛教在传播模式上的相异,认为主讲人揭示的在后一模式中具有的内在矛盾性,即西方化与反西方化、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共存,兼具学术和现实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赵丙祥教授则认为主讲人对海外中国宗教传播的考察,延续和深化了20世纪上半期人类学、社会学关于本土主义和复兴运动的相关研究,并且其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内的各种类似现象。

 

最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研究员的主持下,与会学者和同学展开了热烈的问答和讨论。

 

 

 

 

 

汲喆,男,1974年生,2007年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教授、法国多学科佛教研究中心(CEIB)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汉传佛教与社会变迁、宗教教育、宗教全球化以及宗教社会学理论。过去二十年间,他透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中国大陆佛教重建的动力、过程与后果,并主持了多个有关当代汉传佛教的国际研究项目。2014年,他以对当代中国大陆佛教及政教关系的研究被选为法国大学研究院(IUF)青年院士(membre junior)。近著有《宗教、现代性与时间性:当代禅宗的社会学》(法文,CNRS2016),主编或合编有《现代中国的宗教、教育与政治》(英法文,PUV2011)、《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两次复兴》(中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得道与成圣:现代中国宗教权威的建构》(英文,Oxford2017)、《当代中国的汉传佛教:调试、继承与创新》(英文,UH Press2019)。译著包括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的重要作品,如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合译)、莫斯的《礼物》、涂尔干与莫斯合著的《原始分类》等。

 

“宗教人类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重点扶持的院级“交叉学科”,系由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和陈进国博士共同主持,共举办了五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和“宗教人类学工作坊”,学术辑刊《宗教人类学》(已出七辑)已纳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核心期刊。“宗教人类学名家讲座”不定期在京举办,系列演讲集将会结集出版。现受邀之讲座者有:Robert P. Weller(魏乐博)、王铭铭、罗红光、渠敬东、Hirochika NAKAMAKI(中牧弘允)、张珣、梁永佳、David A. Palmer(宗树人)、范丽珠、王建新、Roberto Malighetti(马力罗)、黄剑波、张小军、庄孔韶、李天纲、Kristofer M. Schipper(施舟人)、吴重庆、赵丙祥、Barend J. ter Haar(田海)、张泽洪、汪毅夫等学者。(供稿:王超文)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