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2020年第六期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陈进国研究员做了主题为“信俗主义与精准分类——中国民间信仰发展分析”的精彩讲座。
讲座主要围绕非遗化的“信俗”与信仰民俗主义的实践、精准化的民间信仰治理工作等方面开展阐述与论证。
陈进国指出,近年来中国民间信仰存在样态和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一是形成了“政规教(信)随”的基本格局。各类立基于民间信仰平台的民俗展演和跨境网络持续发酵,出现了一种以“非遗化”为特征的“信俗共建”(因此也属于一种迈向现代性或当下性的“民俗共建”)的文化现象。“非遗化”进程持续刺激了民间信仰形态的分化,出现了被阶序化、标准化、世俗化的隐忧。而非遗化的“信俗”也是多样化的“信仰民俗主义(信俗主义)”实践的产物,其中主要表现为政治化、族群化、商业化三种当代性的民俗实践形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和“信仰民俗主义”浪潮的刺激下,社会对民间信仰的“文化尊重”也在累加。几个涉及民间信仰工作的政府权威文件的颁布,表明民间信仰工作正在走出“运动式治理机制”的历史惯性,朝精细化、网格化、精准化的“制度性治理机制”方向迈进。其中作为与“法律治理”配套的“文件治理”路径也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走向现代转型的一个侧影。
伴随着中国城乡快速走向现代化、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宗教多元化格局也在发展变化之中。而各类政治化、族群化、商业化的“信仰民俗主义”的实践,包括各层级的“非遗化”实践,显示了中国民间信仰与当代的基层社会和政治制度、族群关系、跨境网络的紧密关系。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民间信仰积极走向弱化宗教性的民俗主义实践虽有其历史的惯性和内生的动力,但难免也陷入了“宗教内卷化”的处境,比如反复出现了一些刚性化、边界化、修饰化的模式;只能靠复制或扩大其固有的、确定性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没有实际发展的过密型增长。如何理解中国民间信仰在宗教多元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观察它在社会转型中的发展态势,进而精准地认识国家和地方的宗教治理政策的演进,也在考验我们的学术洞察力。
陈进国指出,在讨论非遗化的信俗与信仰民俗主义的实践形态时,我们还应关注一个非常有趣的社会文化变迁现象,即有些地区因宗教生态平衡格局的长期被耗损,宗教信仰形态的更替进程也在持续地演变之中。局部地区宗教形态出现了从“祭祀圈”“信仰圈”让渡于基督宗教的“礼拜圈”的信仰格局。特别是礼拜圈开始镶嵌在地方社会制度和惯习之中,并借助地方社会的“礼俗框架”开展相关的活动。这种“旧形式新内容”的当代宗教信仰变迁,亦堪称是一种文化变迁中的“叠合记忆”,而非纯粹是宏观暨历史大视野中的“零和扩张”,很值得我们继续关注。而“礼拜圈”的初步形成,同样预示着,地方社会除了风风火火的信仰民俗主义实践外,还有大量的民间信仰形态由于种种原因正在走向“文化中断”或“文化死亡”之路上。
精彩的报告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学者们踊跃参与讨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供稿:世界宗教研究所科研处)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