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学者合影 主办方供图
9月13日,第三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在京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市佛教协会、陕西省佛教协会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佛教界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唐晓峰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致开幕词,她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表示欢迎,并回顾了佛教发展的脉络和中国与南亚、东亚在佛教文化上交流的意义。她表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贸往来之路,同时也是文明互鉴、文化交流之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佛教促进着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佛教自公元前六世纪在印度产生后,发展至今,作为世界性的宗教逐渐成为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文化“公约数”。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各国在文化交流方面日益深入,佛教文化为促进亚洲地区的文化融合与文明互鉴发挥着作用。
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仁钦扎木苏向各位学者介绍了内蒙古佛教界对“一带一路”建设和民族团结、爱国爱教所做出的贡献。
中国宗教学会曹中建副会长阐释了“佛教中国化”的路径和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哲学、艺术、民族团结等诸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嘉木扬•凯朝代表会议承办方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提出,佛教文化交流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友谊的重要桥梁,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在佛教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艺术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承办,北京天坛艺术馆协办,同时得到北京天坛艺术馆等单位和个人的支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