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新闻
“送王船仪式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泉州顺利召开   2020年12月24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送王船仪式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学术研讨在泉州召开

 

20201217日晚,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起海内外相关各界广泛关注。该项目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组织,福建省文旅厅协调推进落实申报工作,申报文本包括福建泉州、厦门、漳州三地的多个代表性社区及群体。以此为契机,送王船仪式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学术研讨会于1221—23日在福建泉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中国宗教学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民俗学会、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师范学院中国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及泉州市区民间信仰研究会协办,由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泉州富美宫董事会承办。

 

1222号上午9时,会议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一层学术报告厅开幕。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筱筠研究员,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杨文法所长,泉州富美宫董事会董事长陈淑贤以及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陈惠平局长分别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筱筠研究员致辞

 

郑筱筠在致辞中对“送王船”项目申遗成功以及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地区以其自身的地理区位、历史积淀、文化多元等优势为支撑,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倡议以及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充分挖掘王爷信仰、送王船仪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是福建在当代新经济带和文化带的一个新增长点,对于推进全球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杨文法所长致辞

 

杨文法认为,“送王船”项目的申遗成果,充分体现了王爷信俗及相关仪式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他指出,福建近年来在民间信仰领域总体上呈现和谐、平稳、有序的状态。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指示精神为指南,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弘扬其中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内容。

 

泉州富美宫董事会董事长陈淑贤致辞

 

陈淑贤回顾了富美宫自明清以来的发展历史,以及王爷信仰从闽台传播至南洋的历史过程,并对三十多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富美宫的学术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陈惠平局长致辞

 

陈惠平介绍了近年来泉州市坚持保护传承优秀文化的理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区保护方面所做的许多有益探索,指出本次会议为与“送王船”项目相关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提供了交流展示机会,同时也为泉州深化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会议学术研讨现场

 

来自省市区有关部门领导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三亚学院、莆田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福建省教育电视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市艺术馆、石狮市博物馆及泉州、福州、龙海等地研究协会和宫庙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出席本次盛会,并共同观看了纪录片《神船通天:富美宫送王船仪式》。该片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程俏俏拍摄,内容为乙亥年(2019年)三朝祈安王醮暨富美宫送王船仪式。

 

学术研讨会分为四大板块,主题涉及王爷信俗的跨境传播、王爷信俗的功能与特征、王爷信俗的田野研究以及泉州富美宫的王爷信俗传承,参会专家学者发表了24篇相关论文。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先生引古论今,分别阐述了古人对疫鬼的认知、情感和动作,对其态度的古今变化,以及王爷信俗由闽入台的历史过程,并着重指出顺了它的演进的历史去解释(顾颉刚语),我们对王爷信俗及其送王船仪式方能有更好的了解和理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明史学会会长陈支平教授撰文强调,民间信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以“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为原则,从文化的高度对闽台王爷信仰进行全面的审视与诠释,将王爷信仰中所发挥出来的教化社会、端正民风的道德精神意义进一步发扬光大。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者”王琛发教授则聚焦闽南王爷信俗的儒学渊源与丝路传播。泉州师范学院吴幼雄教授从“驱瘟”与“和瘟”之对立统一关系出发,分析比较了儒、释、道三家对二者的认知差异,指出三者之间的差异体现了今日闽南文化里“送王船”文化的本质。

 

与会专家学者不仅从王爷信俗的文本、流布、变迁、功能等方面对信俗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深刻详实的研究汇报,探讨了王爷信俗及相关仪式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而且还基于田野调查对厦漳泉等多地的王爷信仰、送王船仪式、抢孤习俗等进行了学术呈现。

 

泉州富美宫及送王船仪式活动

 

1223日上午,与会代表将前往富美宫所在的历史文化街区参观考察。作为新晋列入非遗名录的泉州富美宫,拥有悠久的送王船历史传统,被闽台民间尊称为王爷总庙。现宫内还存有清道光辛巳年(1821)立的《重建鳌旋富美境武圣殿萧王府行宫》碑。近来,在清末泉州城南一家名为新协丰的账本文献上发现了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初三捐富美送船彩的记录。这比日本人前岛信次所记录的1903年漂至苗栗县的富美王船还要早。这些史实都充分证明了泉州送王船仪式的年代久远。

 

会议现场

 

“送王船仪式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学术研讨会的顺利举办,标志着厦漳泉等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进入崭新的阶段,标志着从闽南驶出的王爷船成为受世界瞩目的人类共同文化记忆与遗产。“送王船”项目是福建省的第8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项目的申遗成功见证了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共享的历史记忆、传统智慧、仪式实践在新时代的蓬勃活力,体现了我国从国家到地方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对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本次在福建泉州市举行的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参与主办的第四届民间信仰研究高端论坛。首届论坛于2014年在北京市举行,主题为中国民间信仰的当代处境与发展前瞻;第二届论坛于2016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行,主题为比较视野与跨界研究;第三届论坛于2019年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主题为泰山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民间信仰研究高端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打造的学术品牌之一,该系列论坛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并由叶涛、陈进国两位专家具体推动,是该所当代宗教研究室的创新工程项目——“当代宗教发展态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记者:曾江、武勇  通讯员、供图:王超文)

(来源:2020122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