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代宗教社会学之经典 ——《宗教之未来》   世界宗教文化

宗教之未来如何?宗教之前景怎样?这应是研究宗教历史、关心宗教现状、想要了解宗教问题的人希望知道和愿意考虑的主题之一。《宗教之未来》一书用大量翔实的材料,展现了几乎是全球性的一幅宗教图景,描绘了宗教在现代社会的状况,对宗教的未来作出了乐观的预测。
   《宗教之未来》(The Futureof Religion)系美国当今最为著名的宗教社会学家斯塔克(Rodney Stark)与本布里奇(William Sims Bainbridge)所著,1985年出版。全书分为6个部分,宗教的本质、宗教组织、教派运动、膜拜运动、新成员问题、宗教运动的源泉,共22章,571页,中文大约为42万字。
   宗教社会学的发展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到本世纪80年代为止,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1、宏观理论确立阶段;2、实用阶段;3、理论研究复苏阶段。从时间上来看,第一阶段大约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上半叶;第二阶段从本世纪50年代到60 年代后期;第三阶段从60年代后期开始,几乎持续了近20年。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也与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杜尔凯姆与韦伯分别从理论上论述了宗教与社会整合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这两种理论的继承与应用。许多宗教社会学家运用这两种基本理论,探讨了宗教与人生,宗教与家庭、婚姻,宗教与社会思潮等的关系,还有一些宗教社会学家则是用这些理论为宗教组织服务,因此而出现了所谓的“宗教的社会学”;第三个阶段以美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等人为代表,对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变化和作用从理论上重新进行论述,研究了社会世俗化和多元化与宗教的关系,得出了世俗化程度与宗教发展成反比的结论,也就是说,社会的世俗化程度越深,宗教的社会地位越低,宗教的衰落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而对宗教在现代社会的未来持一种悲观态度。自此之后,宗教的未来引起了该学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宗教之未来》一书出版后,很快在宗教社会学界掀起一种对以贝格尔为代表的世俗化理论重新反思与批评的热潮。该书提供的大量事实说明,世俗化与宗教发展成反比的结论大大值得怀疑,一种重新看待现代社会中的宗教未来,即宗教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巨大活力,新兴宗教的出现是对世俗化的一种挑战的看法,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认可。此后,评论界将此书带来的对现代社会中宗教出现的新现象——新兴宗教研究热视为“新阶段”,把《宗教之未来》开拓的研究路径誉为宗教社会学的“新模式”,斯塔克等人遂被视为新模式的代表人物和研究新兴宗教的权威人士,而《宗教之未来》则被列为该学科的当代最新的“经典”,成为该学科的必读之书。《宗教之未来》之所以成为宗教社会学之“新经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是对宗教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以往的宗教社会学对宗教一般都从宗教对社会秩序的建造与维系功能(杜尔凯姆、贝格尔等)、宗教在人类生存中的功能(英格、奥戴等)来界定宗教。《宗教之未来》一书则另辟蹊径,从人的价值取向方面来界定宗教:宗教是“主要从事以超自然的假设为基础的一般补偿的人类组织”。此定义的基础在于作者观察到的人类日常生活的原则:人总是追求其认为是可以得到报酬的东西,总是尽量避免其认为是要付出的东西。在考察这个原则时,作者发现两个重要的关键,第一,在任何社会,回报都是稀少而分配不均的,许多人得到的回报都比他们设想的少,而且一些人又比另一些人更少。无论是绝对还是相对,稀少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第二,有一些非常渴望的回报似乎是根本不可得到的。例如,没有人知道死后生命是否存在,而且,每个人都明白永生不可能在此生此世实现,然而,这种得不到的永生并没有使人们放弃对它的追求。相反,它也许是人们最迫切的愿望。由于回报的不均和某些回报的不可能,人类会创造补偿物和交换补偿物,而且只相信补偿者。因此,补偿物就是一种信仰,即相信回报将在不久的将来或者在不可能立即被证实的境况中获得。在此,补偿一词不是贬意。它只是简单地意指,当渴望的回报似乎不可能通过直接的手段获得时,人们倾向于发展出一种解释,解释他们如何能够在以后或者在其他地方获得这种回报。因此补偿物就有了借据的形式,它们许诺回报最终将会获得。为此人们必须经常有规律地付出,以保持补偿物有效,这样一来,也使人们长时期地卷入作为补偿源泉的组织。换言之,人们要长期地、经常地为补偿交换有价值的回报,希望换取更大价值的回报。补偿物在其性质上说,并非绝对或首先是宗教性的。特殊的补偿许诺的是特殊的、有限的回报。而作者考察人的渴望时,发现人经常寻求巨大的而且显然不可能获得的回报,以致于只有通过假定超自然者的存在,才能创造出一种可信赖的补偿物。
   第二是材料来源广泛。此书搜集整理了美国本土50个州和加拿大、欧洲、亚洲(包括中国)、非州几乎所有的传统宗教和新兴宗教的资料,详细地讨论了宗教与现代社会之间张力的变化,新兴宗教的来源、生存条件、发展状况以及前途,得出了与第三阶段理论代表完全不同的结论:在现代社会,传统宗教的复兴与新兴宗教的出现是与社会世俗化同步进行的,它们是对世俗化的反动,是世俗化的一种自我限制。
   第三是研究方法有新的开拓,此书一反所谓第三阶段以思辩为主对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前景作理论推测的手法,完全应用统计学的方法,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数字比较来说明结论。全书有图表几十个,许多是作者多年来亲自收集和跟踪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通过对比、统计等社会学方法,作者开辟了宗教研究中一种最符合“宗教社会学”一词之本意的路径。

   此书对我们建设中国的宗教社会学体系,对宗教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意义。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拓宽,不仅可以了解世界范围内宗教发展的最新动向,特别是新兴宗教的变化,而且可以学到如何应用社会学方法来进行宗教研究。                                                                    (作者:高师宁)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