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宗教文化》杂志2013年第五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3年11月4日

中文目录

特稿

保护公民信仰自由,促进宗教服务社会/卓新平

简析各国对宗教团体的登记管理/宋明军

理论前沿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法研究的问题与反思——兼议伊斯兰教法研究的两大学术传统/李林

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膜拜教徒自杀类型及其归因机制/陈青萍

专家论坛   台湾宗教研究 

当代台湾新儒学宗教向度的多元诠释与建构者:杨儒宾教授的研究特色和方法学的检讨/林永胜|赖锡三

台湾新兴宗教理论建构的检讨和反省/保良

当代台湾天主教的宗教交谈:历史–现况–展望/黄怀秋

当代台湾道教文化诠释的典范学者:李丰楙的研究特色及其方法学的相关检讨/张超然

学术空间  

对话神圣与世俗/李向平|赵广明|宗树人|赵法生|郑筱筠

学术专题   萨满教研究  

交流与融合萨米人萨满教与斯堪的纳维亚宗教的互动/吴凤玲

南阿拉斯加的古萨满/李楠 

通古斯人萨满教的几个特征/于洋 

适应与反抗——苏维埃时期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萨满教/苑杰

从“萨满”思想解读亚欧草原石人及其手中杯/包桂红

国际视野   欧洲宗教研究

中世纪西欧卡塔尔教派问题辨析/王首贞

古罗马传统宗教与元首崇拜的构建/宋凤英|何立波

古道教刍议/ 巫能昌 

实证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裕固族藏传佛教信仰变迁及原因探析/贾学锋|钟梅燕

深度解读

汉族宗教发生学研究:颛顼改革与上古创世说空白的因果联系/曹兴

论汉民族的宗教信仰特点/刘伟

神圣生活:儒家宗教观的另一种诠释——译读《孔学古微》的几点体会/李文彬

学海扬帆

信息时代下的佛教传播——新媒体与中国当代佛教传播之道/李一苇

 

中文摘要

特稿

保护公民信仰自由,促进宗教服务社会          

卓新平

内容提要:中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保护,尊重这种信仰自由是中国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础之一,而这种保护则需要人们在认识上真正体会,在行动上得以具体落实,由此方可促进宗教服务当今中国社会,在社会稳定及和谐的维系上做出贡献。本文将对当前人们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加以阐述,对如何积极促进宗教服务中国社会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公民 宗教 信仰自由 社会

简析各国对宗教团体的登记管理                

宋明军

内容提要:对宗教团体实行登记管理是许多国家依法宗教事务管理的重要方式。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外宗教团体登记的类型、条件和程序,介绍了部分国家对登记的宗教团体进行监督管理的措施,列举了部分国家通过对宗教团体登记管理处理新兴宗教问题的做法;认为,虽然各国对宗教团体登记管理的具体实践不尽相同,但都设定宗教团体登记的条件,宗教团体登记后都要接受国家的监管。

关键词:国家   宗教团体   登记   管理

理论前沿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法研究的问题与反思——兼议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法研究中的两大学术传统         

李林

内容摘要:伊斯兰教法研究历来是是伊斯兰教研究的重要领域。当代中国的伊斯兰教法学研究自1949年至今经历了“草创-停滞”、“重兴-繁荣”、“发展-转型”三个时期,由最初的起步阶段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专门研究领域,形成了以注重中国特色与现实纬度为主要特点的伊斯兰教法研究学科体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受传统的伊斯兰教法学家与现代西方伊斯兰教法研究学者影响,从伊斯兰教法研究的当代中国学者也形成了两大学术传统,即“传统派”与“学院派”。未来中国伊斯兰教法研究应当超越“传统派”与“学院派”的分歧,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法研究体系。

词:学术史 伊斯兰教法 传统派 学院派

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膜拜教徒自杀类型及其归因机制 

陈青萍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社会支持评定、一般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状态特质焦虑这四项心理测验工具,对30名膜拜教徒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膜拜教徒的心理测验数据均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从而揭示其高自杀行为的心理活动背景因素。膜拜教徒的社会功能不足诱发逃避式、传染式和工具式自杀;自我效能感错乱诱发夸大式、殉道式和被动式自杀;情绪障碍诱发恐惧式、焦虑式和神经质式自杀;归因方式不良诱发宿命式、受虐式和扩大式自杀。干预模式主要采用:社会模式、心理模式和平衡模式。

关键词:破坏性 膜拜教徒 自杀 心理学分析

专家论坛   台湾宗教研究 

当代台湾新儒学宗教向度的多元诠释与建构者:杨儒宾教授的研究特色和方法学的检讨

林永胜|赖锡三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作为当代台湾儒学之宗教向度的多元诠释建构者:杨儒宾教授的研究特色与方法学之相关问题。本文论述要点有五:一、杨儒宾多元诠释学的提出背景与研究起点;二、占卜、炼丹术与儒家思想的关连性;三、“冥契主义”与儒家的“体证经验”;四、气论、工夫论与儒家的身体观;五、结语:当代台湾新儒学宗教向度的多元诠释与建构。

关键词:杨儒宾 牟宗三 冥契主义 气论 身体观 工夫论 多元诠释建构者

台湾新兴宗教理论建构的检讨和反省      

保良

内容提要:过去20多年,台湾学界在新兴宗教研究方面已经累积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不但将台湾的所有新兴宗教团体几乎全数调查完毕,而且开始建构台湾自己的新兴宗教理论。本文以社会现象研究的三个层面:整体社会宏观层面、介中组织层面和个人微观层面,检视台湾三位学者提出来的理论或者解释架构。

关键词:台湾 新兴宗教 瞿海源 郑志明 丁仁杰

当代台湾天主教的宗教交谈:历史–现况–展望  

黄怀秋

内容摘要:本文分三部分即台湾天主教会的对话组织、当代台湾天主教宗教交谈的三位代表人物、当代台湾天主教宗教交谈值得思考的问题,扼要探讨当代台湾天主教宗教交谈的历史、现况,并对未来提出尝试性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台湾 天主教 宗教交谈

当代台湾道教文化诠释的典范学者:李丰楙的研究特色及其方法学的相关检讨  

张超然

内容摘要:李丰楙在道教研究上,横跨文学、文化与宗教等领域,其研究方法综合历史、文献与实地调查等,又强调亲自“实践”,以求掌握道教的文化底蕴。这种研究态度与方法贯串他所投入的学术领域。本文试从道教文学、文化思维、道教教义与实践、中国宗教中的道教等方面,评介其研究方法与特色。

关键词:道教文化 台湾 李丰楙

学术空间  

对话神圣与世俗    李向平 赵广明 宗树人 赵法生 郑筱筠

学术专题       萨满教研究  

交流与融合: 萨米人萨满教与斯堪的纳维亚宗教的互动  

吴凤玲

内容提要:萨米人的萨满教作为世界萨满教核心分布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具有与其他组成部分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本文将在萨米人萨满教和斯堪的纳维亚宗教的互动中,探讨萨米人萨满教的独特性的产生。

关 键 词:萨米人 萨满教   斯堪的纳维亚宗教

南阿拉斯加的古萨满          

 S. A. Mousalimas著,李楠 

内容提要:本文以南阿拉斯加的古萨满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文化与社会两种视角对其萨满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二者的对比指出,文化的视角聚焦于萨满与精灵之间的联系,而社会的视角则偏重于萨满的社会角色与任务,这对于回答萨满的定义、理解萨满教的传承与地域差异等问题大有裨益。

关 键 词:萨满 精灵 文化特征 社会特征

通古斯人萨满教的几个特征     

[]史禄国(S.M.Shirokogoroff)著,于洋译

内容提要: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学家史禄国对通古斯人的萨满教特征进行了概括。该文认为,具备完备功能的萨满教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萨满是神灵的掌控者;萨满要拥有一定数量的被其掌控的神灵;在萨满教中,有一套与神灵交往的方式以及神器,萨满展现的知识为其所属的人群所认同,并被传承下去;萨满知晓一套其实践所依凭的理论;萨满承担特殊的社会作用。

关 键 词:通古斯人 萨满教特征

适应与反抗——苏维埃时期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萨满教   

苑杰

内容提要: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各民族在历史上世代传承着古老的萨满教传统,在前苏联统治时期,该地区萨满教曾经遭受过沉重的打击。在这个过程中,萨满教通过一系列调适和反抗,为自身的延续谋得了一定的空间。走过这一历程的萨满教是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萨满教文化遗产面貌的重要基础。

关 键 词:“无神论” 萨满教 适应 反抗

从“萨满”思想解读亚欧草原石人及其手中杯

包桂红

内容提要:石人是一个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原始艺术形式,石人的起源与原始宗教观念密不可分,尤其是萨满思想成为其宗教信仰的基础。从原始宗教萨满思想角度解读在不同时空状态下石人的角色涵义及文化现象,可以揭示出石人从“自然崇拜”即“多神崇拜”到“祖先崇拜”的内涵演变和文化脉络。

词:萨满 万物有灵 石人 手中杯

国际视野    欧洲宗教研究

中世纪西欧卡塔尔教派问题辨析

王首贞

内容提要:本文重新审视了学术界有关中世纪西欧卡塔尔教派研究的传统认识,主张长期以来为一些学者接受的卡塔尔教派“两元论异端”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中世纪西欧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历史与学术建构。卡塔尔教派问题是西欧社会转型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典型体现,具有鲜明的世俗化特征。卡塔尔教派的兴起是西欧天主教世界内部变动的产物,该教派在南部法国地区的兴衰恰恰是西欧社会在文化差异、宗教矛盾、政治纷争等方面长期演变的结果。

关键词:卡塔尔教派 两元论 异端 建构 世俗化 社会转型

古罗马传统宗教与元首崇拜的构建   

宋凤英|何立波

内容提要:罗马帝国建立伊始,罗马传统宗教就成为确立元首在罗马精神领域的统治权和巩固元首统治的工具。在法律基础以外,罗马元首替其权力找寻求理论基础,于是依靠罗马传统宗教推行对元首的宗教崇拜,并使之成为一种国家制度。帝国初期的元首通过在行省大力普及罗马传统宗教,在行省乃至整个帝国境内构建了元首崇拜。罗马统治者把宗教和政治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了元首在罗马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元首崇拜 元首制 弗拉维王朝  克劳狄王朝 奥古斯都

古道教刍议                               

 巫能昌

内容提要:此文为法国著名汉学社会学家葛兰言所著,主要探讨了禹步。原文于1925年发表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的Asia Major期刊之上。作者在其所处的年代就已注意到禹步的重要性,足见其敏锐的洞察力。此文考察的不仅仅是道教作为宗教的历史。正如葛氏已经提到的,文章还包含了其论著《中国古代的舞蹈与传说》(Danses et légendes de la Chine ancienne, 1926)的一些思考,即考察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有关禹步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大都还是主要在巫术或道术的层面进行讨论的。可以说,葛氏的这篇文章对当今学界的研究仍是有其启发意义的。

关键词:道教   禹步   宗教    政治

实证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裕固族藏传佛教信仰变迁及原因探析   

贾学锋|钟梅燕

内容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裕固族藏传佛教信仰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表现出由全民信教变为基本全民信教、信仰的目的和对象趋于多元化、寺院规模变小、信仰却不出家等诸特征。民族化过程不彻底、宗教传承破坏、文化环境变化等是变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裕固族 藏传佛教信仰 变迁

深度解读

汉族宗教发生学研究:颛顼改革与上古创世说空白的因果联系 

曹兴

内容提要:女娲补天和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普遍被认为是汉族的创世说。其实,这是一种重大误判。本文不仅识别了这种误判,而且从历史文献上论证了汉族原始神话创世说空白的现象,进而发现了汉族宗教发展中的诸多因果联系。本文的创见是,颛顼宗教改革决定了汉族原始神话创世说空白,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某种因果联系。正是基于这一因果关系,对汉族文化的后来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关键 词:汉族宗教   原始神话  创世纪

论汉民族的宗教信仰特点                    

刘伟

内容提要:“信而不虔”、“教而不专”是汉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官方宗教信仰侧重形式化、学者宗教信仰侧重哲学化、民间宗教信仰侧重功利化”是其特点的主要表现形式。“敬天法祖”的核心信仰引导汉民族坚持以祖先为根本,注重家族和血统,不至于失去本色;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儒家思想引导汉民族注重现实,关注今生,保持理性,充满灵活与智慧,不至于在“彼岸”中迷失。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是其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 键 词:汉民族 宗教信仰 特点

神圣生活:儒家宗教观的另一种诠释——译读《孔学古微》的几点体会

李文彬

内容提要:精神性是指“心灵”、“性灵”,在孔子则表之以“仁”的观念,是宇宙万事万物的中心原则。它为我们的认知提供了一“球形思维”的模式:透明、转活、有机、协调。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解,这一中心原则,在政治系统中指“人君”,在大《易》哲学中表人极,在人际关系中推君子。而彻上彻下,只是一整体和谐原则。

关键词:精神性 球形思维 仁的观念 整体和谐

学海扬帆

信息时代下的佛教传播——新媒体与中国当代佛教传播之道 

 李一苇

内容提要:传播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分别为:传播者、信息和受众。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的(To 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含括了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也意味着同一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只一种。以此传播范式理论可以这样解释“佛教传播”:佛法的现代传播者把佛教的教义、教规和价值理念,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传播给大众,使其普遍接受佛教思想的信仰与观念。佛教传播从发展初始时期的口口相传,到当下新媒体的多渠道融合,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的佛教传播,现代性特征与传统宗教意识的碰撞、互动和交融吸引了来自各个领域的关注。

关键词: 佛教 现代传播新媒体 新宗教形式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