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研究》2020年第4期目录
文化
饮食人类学视域下宁夏吴忠早茶文化探析/海涛
非遗语境中回族传统舞蹈的地方表述与传承实践——基于槐店文狮舞的田野观察/梁莉莉
嵌入与交融——义乌回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迁移、融入与整合研究/史诗悦|倪佳瑜
明刊《金子有集》考/张冬冬
当代宁夏回族作家的生态文学写作探析/乌兰其木格
关于近现代报刊文献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丁劼|马金宝
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慈善实践研究/马晓翠
历史
《战功私录》发覆/纪海龙
抗日战争中的贵州回族社会团体与爱国人士/卯丹
中国回教协会与民国时期的马印华侨保护/李天宇
革故鼎新:成都回族与成都解放/苏杰
“伊儒会通”研究
《真境花园》与《孟子》人道主义思想比较研究/冯峰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
宁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第三方测评实效性调查研究/杨文笔
宁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模式探析/马敏
经济
西部民族地区精准脱贫面临的困境和对策研究/孙苗苗
“一带一路”研究
古代阿拉伯著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以《中国印度见闻录》为中心的考察/母仕洪
述评
《回族研究》创刊三十年述评/和侃|朱晓莉
(编辑:许津然)
《回族研究》2020年第3期目录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回族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启示与时代意义/马广德
试论中国共产党对回族抗战的组织和领导/马丽慧
陶行知与马坚的抗日爱国精神/冯成
“伊儒会通”研究
略论汉文译著对“存在”的翻译和理解——以《昭元秘诀》和《真境昭微》为例/王希
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与刘智“最初无称”之比较研究/董起帆
历史
爱国主义与民族振兴:“五四”时期回族国家意识研究/沙彦奋|丁永安
中华老字号“白敬宇”的爱国和慈善传统考述/罗彦慧
红军西征期间民族政策的探索与实践/刘伟
人物
明代陈埭丁氏回族进士家族成因与贡献述论/时亮
红34师参谋长袁良惠烈士相关问题研究/海俊亮|王姗
尹光宇的民族观念及其救国实践/马晓舟
马汝为及其《马悔斋先生遗集》考/王婧哲|胡玉冰
经济·文化
宁夏回族的商贸活动及其历史贡献/田晓娟
“武”还是“舞”:回族踏脚的身份界定研究/殷鼎|史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
试论国庆纪念活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张天浩
互嵌式社区治理:宁夏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有效选择/宋晓明
本刊声明
(编辑:许津然)
《回族研究》2020年第2期目录
“伊儒会通”研究
以儒诠经:伊儒会通的成功典范/马晓琴
历史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回族工作/刘本森|燕美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青年服务团战地服务活动考论——以武汉沦陷前后为中心/谢忠强
文化
马知遥小说论/白草
论《月华》的当代多样文献形态/何秀林
宁夏红色文献的价值探析/张玉梅
人物
近代陇南学术谱系与西北社会中的哈锐/张致和|撒海涛
麻贵军旅行实考析/纪海龙
武术教育家张登魁/杨韦雷|罗川
济宁米氏回族与近代中国矿业发展——基于“中兴矿局”和“华丰煤矿”的历史考察/马维新
“一带一路”研究
《南村辍耕录》中的西域医药文化考述/罗彦慧
重读伊朗作家萨迪克·赫达亚特/沈一鸣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媒体民族团结建构中情感和理性的分析——以《人民日报》民族团结(2012-2018)文章为例/马广军
新时代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伟大实践——以民族团结月为例/马强|刘珏滢
田野调查
从市场聚落到集镇社会:甘南藏区一个回族聚落的社会生成/王亚涛
虚拟空间与个体关系重构:对一个移民村的“微信”生活民族志研究/崔莉
致富之途:一个回族聚居村落生计变迁的人类学解读/牛凌燕|徐俊六
(编辑:许津然)
《回族研究》2020年第1期目录
历史
清末白话报与王静斋的思想启蒙——以《正宗爱国报》为例/马景
追踪、诠释与体认:《申报》对达浦生的报道分析/金强|白贵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关于回族报道的研究/范文爽
伊斯兰教中国化研究
“以儒诠经”文本中伊斯兰教中国化义理辑录与解读/冯杰文
文化
保存与传承:山东泰安五庄院回族同胞的红色记忆/金坡
论文狮子舞保护和传承的困境及策略/崔晨涛
浅析民间传统运动石锁在回族中的发展与传承/王咏梅
碑刻文献所见回族历史上的国家认同/钟银梅
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家族堂号特点探析/马丽慧
文学
反思与建构:白崇人的文学批评透视/黄昭霞
论木斧诗歌创作的诗学特征/张羽华
麻城与李贽思想的形成/马琪
人物
顾颉刚与回族学人黎光明的师生情谊与学术传承——以《顾颉刚日记》《顾颉刚书信集》为中心的考察/苏杰
马福龙爱国思想及实践探析/马金虎|马永龙
近代武术家杨松山/马燕|马廉祯
杨怀中先生及其《回族史散论》/马斌斌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试析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杨文笔|马素珍
书评
“伊儒会通”研究的探索之作——评《伊儒会通研究》/马淑梅|丁钰梅
更正说明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