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孔子研究》2020年目录   2021年1月27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孔子研究》2020年第6期目录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礼法相济、礼主法辅——《周礼》所体现的社会治理思想/丁鼎

经义、君德与治道——宋代《论语》经筵讲义研究/王琦

吕留良《论语讲义》的经世致用特色/唐明贵

治体论能否克服政学失衡?——《立国思想家与治体代兴》的“已发”与“未发”/张舒

康有为“大同之世”的理论建构及其现代价值/刘星

 

当代儒学名家研究

方克立与现代新儒家/徐庆文

 

原典新诠

论孔颜之乐与儒家美善相乐的道德哲学/刘云超

“学而时习之”发微/陈晨捷

 

礼学与礼制

论儒家仁、礼关系:基于符号学的考察/祝东

学术与经世——顾炎武的礼俗观及其与清代学术的关系/潘斌

 

现代新儒家

熊十力“致知格物”新训及其意义——以《读经示要》为中心/刘元青

“理一分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刘述先跨文化思想研究/刘建平

 

中西文化

犹太人是否也讲究“孝”——一个犹太教与儒学互鉴的视角/王强伟

佛教的本土化:儒家思想对敦煌壁画的影响/叶素

从袁了凡到罗有高——明清理学家围绕善书的争论及其意义/朱新屋

 

宋明理学

阳明学中“无”的思想探析——以查铎《水西会语》为例/陈伟良

论作为过恶根源的“妄”——刘宗周之过恶思想新探/江刚

 

书评

字里乾坤大郁郁皆文化——评《汉字中国》丛书/刘乾阳

 

(编辑:许津然)

 

《孔子研究》2020年第5期目录

 

中西文化

感通成象与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根基——兼论中西哲理差异的根源/蔡祥元

荀子:后果论者,抑或德性论者?/张新

 

原典新诠

郭店简《尊德义》篇是孔子本人著作/丁四新

儒家乐教本义——释“广博易良”/张小雨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分节探析/杜以恒

 

子学探微

学术史视野下的“评法批儒”运动研究——以南京大学《韩非子》校注组为中心/陈闯

尚高与致中:先秦子学学术图景的两种结构——以《庄子·天下》与《荀子·非十二子》为线索/张耀

 

现代新儒家

牟宗三语言哲学思想探微/林合华

唯识学与梁漱溟对儒学认识论的影响/黄敏

 

海外儒学

《朱子语类》在韩国的传播与影响/张品端

《论语》在西班牙的译介传播及多向阐释/左雅|李彼蔚

 

儒士品格

先秦儒道仕隐观再探——从伯夷与叔齐归隐事件切入/李芙馥

秦汉之际士子的皇权、皇帝印象与游离心态略论/韦春喜

 

家风家训

范式突破与方式创新——《颜氏家训》在中国家训文化史上的地位/颜炳罡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民间渗透探析/孙顺华

 

书评

多种视域下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探究/施保国

一多不分,融通中西——《安乐哲儒家哲学研究》评介/涂可国

 

(编辑:许津然)

 

《孔子研究》2020年第4期目录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柔性智慧:中国文化的主线——以《论语》为中心考察/何中华

人格、人伦与风尚——儒家“贵”观念的伦理维度论析/邓立

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历程及其当代启示/申圣超|舒大刚

 

当代儒学名家研究

情感儒学:当代哲学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黄玉顺

 

宋明理学

朱熹的形上学:解释性的还是基础主义的?/张新国

道德意志视角下的朱子诚意观——以朱子对《大学》《中庸》中“慎独”“诚意”的诠释为中心/陈岘

孝宗中兴与庆元党禁视域下的南宋儒学走向——以朱熹与陈傅良交游为中心的考察/陈劲

 

地域儒学

朱松与河洛之学/王建生

 

海外儒学

现代化浪潮中的儒学德育实践——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研究述评/张华|严春宝

日本崎门学派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接受与传承/刘金|邓洪波

 

儒学史

论朱次琦对康有为思想之影响/李辰

陈庆镛与道咸学术/陈友良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先秦分工正义考论/栗振风

“起礼义,制法度”——从“礼”的结构与功能探讨荀子对法家思想的吸收与改造/王进文

 

圣裔研究

阙里伪孔案考辨/赵文坦

 

(编辑:许津然) 

 

《孔子研究》2020年第3期目录

 

原典新诠

《尚书》“肇称殷礼”的涵义与周初礼制变革/胡新生

 

宋明理学

论阳明心学及其诗学与诗教/刘强

“居敬”与“行简”:宋明理学中的事功面向之检讨/王宇丰

 

学术争鸣

《论语·阳货》篇“女子与小人”新解/吴天明

哲学史研究的实在性:基于“三方互动”的新考量——《性善与治教》作者对陈少明教授方法论审查的有限回应/邹晓东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从价值源头看国学的当代意义/张践

 

海外儒学

儒学传播与古代日本的国家教育/陶金

日朝通信使笔谈中的朱子学辩论/金镛镇

 

中国哲学

20世纪孟子学研究现代转型的四种进路/张少恩

晚明清初儒学转型中的性命论演进/鹿博|邓国宏

先秦儒家天命思想的三重境界/潘虹

1959曹操论战与儒家伦理史学/张晓鹏

 

现代新儒家

动态“良知”与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张海燕

“理学救国”:抗战时期钱穆的学术转向/朱斌

 

儒家道统

韩愈“道统”建构与荀孟地位变迁——中晚唐儒学之变革与结局/张明

孟子升格运动与《孟子注疏》的编纂、刊刻与流传/巩本栋|王冉

 

圣裔研究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周流之图》初探/陈东

 

书评

《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评介/武宁

 

(编辑:许津然)

 

《孔子研究》2020年第2期目录

 

中国哲学

诠释的偏移与义理的变形——庄子“小大之辩”及“逍遥”义理迁变之省思/罗祥相

感而遂通、化成天下——《周易》中的感通思想探微/张文智

儒道边界的内生性与流动性——魏晋时期“经玄”关系之辨证性研究/周海天

 

儒学的现代性

论康有为、谭嗣同的《论语》观/魏义霞

清季经史关系变迁中的意义转化——以章学诚、章太炎《原道》篇为中心的考察/高思达

儒家经济思想的现代诠释——以《孔门理财学》为中心/袁子悦

 

中西文化

体用兼赅:贺麟会通西学的理念与方法/王志捷

孔子与柏拉图治国思想之比较互鉴/刘丹忱

 

传统观念与核心价值观

“大同小康”之论提出者诸说辨误/裴传永

论经学阐释视角下的束帛聘贤说/种方

普遍性的追寻:何谓孟子的“侧隐之心”?/王开元

 

圣裔研究

身当无奈何将隐 事在莫须有更悲——孔尚任罢官疑案的历史底蕴/姜维枫

 

宋明理学

王船山礼学的双重建构——明末儒学平民化道路的反思/田丰

兼祧思孟告荀:二程性论的多维面相/张恒

 

(编辑:许津然)

 

《孔子研究》2020年第1期目录

 

中国哲学

《论语》之《公冶长》《阳货》《雍也》等出现的性说——兼论与“性三品说”的关系/池田知久 |西山尚志

 

传统伦理研究

三分法:儒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儒家生生伦理学对孔子思想诠释引生的变革/杨泽波

周代士婚礼对中国古代王室婚礼的影响/瞿明安

 

海外儒学

儒家君子人格的跨语际旅行——兼与Gentleman(绅士)比较/庞秀成|刘连朋

理雅各的儒学教育观/陈谷鋆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天生人成——儒家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丁为祥|孙德仁

孟子与三代时期的小共同体治理/李竞恒

从孝道看传统礼治在乡村社会的运行及其当代启示/刘芳

 

儒学史

康有为、梁漱溟的儒佛观与人类终极存在之想象/翟奎凤|朱琳

明代孔、颜、孟三氏家族志修纂中的“群聚现象”/仝晰纲|郑立娟

井田制研究理学化典范的宋代生成/孙顺顺

正德九年朱陆之辩与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关系新探/张倩茹

晚明“经世致用”内涵的革新与突破——兼论儒学与科学的关系/王静

 

简帛研究

论竹书筮占材料对《左传》签例研究的意义/张毅

《淮南子·缪称》与郭店简儒家佚籍的学术关联/杨栋

清华简《心是谓中》“断命在天”章发覆——兼论其所反映的儒家命论/郭成磊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