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二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2年7月3日
目录

宗教学原理

多元视域下的宗教观念评析——郭长刚、张凤梅1

美南浸信会与广州东山——一个历史宗教地理学的典型范例——叶农10

论社会转型与当代大学生的宗教皈依——王康22

 

佛教研究

佛教生态德性论研究——陈红兵33

永明延寿的因明现量论解析——张爱林42

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与龟兹密教——杜斗城、任曜新51

张浚与佛学——金生杨58

 

道教研究

明代武当山志著录疏误补正——张全晓66

先秦时期山东地区的巫文化与山东道教的产生——赵芃、刘燕妮74

加强民间宗教信仰管理促进宗教文化生态平衡——以福建为考察中心——俞黎媛80

水神萧公信仰的形成与地域扩展——王元林、郭学飞90

 

基督宗教研究

卡尔·拉纳的先验形而上学——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认识论表述——车桂98

论梅列日科夫斯基新基督教思想中的历史和文化哲学问题——刘锟106

论谢扶雅对怀特海宗教哲学的吸收和融会——兼与怀特海上帝观之比较——王锟112

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朝两国初始传播研究——廉松心120

 

伊斯兰教研究

泰卜里厄哲玛提研究述评——马强126

玛哈图木·阿杂木后裔在中国的活动与文化变迁

——兼论清代民族宗教政策的包容性——王希隆136

明武宗回教信仰考——纳巨峰143

霍梅尼伊斯兰革命思想研究——蒋真158

 

其它宗教研究

除夕“卖冷”习俗源流新探——蒋明智167

试论古代埃及阿玛纳宗教产生的主要原因——李模174

 

Contents

 

Studies on Religious Philosophy

Study on Religious Concepts with Multi-perspectivesGuo Changgang | Zhang Fengmei1

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of Dong Shan Kou District in the Eastern Suburban of Guangzhou City | Ye Nong10

Essay o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onvert to Religion | Wang Kang22

 

Buddhist Studies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Dharma of Buddhism | Chen Hongbing33

Study on Yongming Yanshous Hetuvidya and Partyaksa | Zhang Ailin42
Kujaku Sutra Mantras of The Bower Manuscript and Qiuci Esoteric Buddhism | Du DouchengRen Yaoxin51

Zhang Jun and Buddhism | Jin Shengyang58

 

Taoist and Folk Religious Studies

Supplement and Study on the Record of Wudang Mountain in the Ming Dynasty | Zhang Quanxiao66

The Wu Culture and Taoist Produce in Shandong in the Pre-Qin Period | Zhao FanLiu Yanni74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Folk Religion, Promote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Religious Cultural ——Focus on Fujian | Yu Liyuan80

The formation of worship of God of Water and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 Wang Yuanlin Guo Xuefei90

 

Christian Studies

Karl Rahner’s Transcendental Metaphysics

——The Epistemological Expression for Ontological Argument of the Existence of God | Che Gui98

Study o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Philosophy Issues by Merezhkovskys Neo-Christianity | Liu Kun106

The absorption of Whiteheads Philosophy by Xie Fuya——Compare with Notion of God by Whitehead | Wang Kun112

The Study on the Catholic transmission in China and Korea During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 Lian songxin120

 

Islamic Studies

Review on the Study of Tablīghī Jamā‘at | Ma Qiang126

The Activity and Culture Change by Descendants of Makhdum al—A‘zam——And

Study on the Inclusiveness of Religion and Nationality Policies in Qing Dynasty | Wang Xilong136

Research on Zhengde Emperors Islam Belief | Na Jufeng143

Theory of Khomeinis Islamic Revolution | Jiang Zhen158

 

Studies on Other Religions

New Research on the Origins of Extricate Somebody from Cold and Evil by Witchcraft Custom on New Year's Eve | Jiang Mingzhi167

On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ppearance of Amarna Religion in Ancient Egypt | Li Mo174

 

Review and Information

摘要

多元视域下的宗教观念评析

郭长刚 张凤梅

在西方语境下,宗教因其组织化的结构而成为教会的代名词。与此相对照,宗教这一概念在传统中国社会并未一神化、体制化,因而各种宗教呈现出“多元通和”的局面。中国的传统宗教存在方式是世界宗教的一种常态。近年来,西方社会制度性宗教呈衰落之势,追求灵性的人数则持续上升,反映出“宗教性”或“个体化宗教”这一宗教观念意识的增强。

关键词:政教关系 体制宗教 个人宗教 灵性

作者:郭长刚,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张凤梅,安徽工程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美南浸信会与广州东山口——一个历史宗教地理学的典型范例

叶 农

宗教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宗教起源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研究内容有宗教对政治经济、人口分布、聚落形式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利用在广东省档案馆等处所收藏的档案及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研究浸信会开发广州东山口地区的过程,包括:一、教堂的建设与传教:基督教东山堂;二、教育机构的开设:培正小学、培正中学;三、出版机构的设立:美华书局;四、慈善机构的开办:恤孤院;五、东山口城区的开发与形成:高尚住宅区。

关键词:宗教地理学 浸信会 广州东山口 城市发展

作者:叶农,1964年生,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教授。

 

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of

Dong Shan Kou District in the Eastern Suburban of Guangzhou City

 

Ye Nong

Geography of Religions is a branch of learning of the Human Geography. It researches the religions’ affection in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etc. This article takes use of the archives being stored in the Guangdong Province’s Archives Museum and related materials, field investigation, to study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Baptist Churches and urban development of Dong Shan Kou District in Guangzhou City. They include the Church buildings and preaching; establishment of educational, publishing and charity institutes; the development of Dong Shan Kou District.

 

论社会转型与当代大学生的宗教皈依

王 康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大学校园中已然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宗教徒群体,这是建国以来高等院校中出现的新现象。文章从当代大学生的内在缺失与宗教的契合两个维度,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宗教皈依发生之根据。

关键词:社会转型 大学生 宗教皈依

作者:王康,1968年生,杭州师范大学社科部教授,法学博士。

 

佛教生态德性论研究

陈红兵

佛教生态哲学的德性论研究是当前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重要趋势,其本身包含多方面内容。心性论是佛教生态德性论的人性论基础,佛教心性染净说对于克服建立在物欲基础上的现代自然主义人性论具有借鉴意义,佛教心性智慧说则能为生态智慧提供人性论基础;佛教“净佛世界”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建立在主体净化身心、度化众生的德性修养实践基础上的;佛教德性论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德体系,佛教美德具有丰富的生态环保意蕴。

关键词:佛教 生态哲学 德性论 心性论 生态环境 美德

作者:陈红兵,1966年生,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生态哲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哲学博士。

 

永明延寿的因明现量论解析

张爱林

  以现量和比量为基本认知方式的因明学是佛教独特的认识论系统,但是因明学并没有发展如西方那样追求绝对客观知识的认识论,而是发展起了以破解异说和悟道解脱为宗旨的量论,特别是因明现量论,融合了直观认知和圣谛现观的双重功能。但是,从汉传佛教的传统看,现量的解脱道意蕴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多数学者把因明学作为一种纯粹逻辑来解读。中国陈隋之际的永明延寿以“一心万法”的基本理路,发掘了因明现量的出世内涵,成为汉传佛教因明学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永明延寿 因明 现量 解脱

作者:张爱林,1972年生,西南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副教授,哲学博士。

 

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与龟兹密教◎

杜斗城 任曜新

  龟兹密教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20世纪初问题提出,近百年的时间,学术界对龟兹曾有密教流行,尤其早期有杂密思想的存在和影响的结论,几乎达成一致。但在论据和论证中却始终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直到季羡林的《龟兹之密宗》将中原文献与西域佛教考古结合起来,从西域出土文献资料出发,提出极具权威的证据。但是季羡林的论文也只是说明79世纪时龟兹有密教流传,属于纯密阶段。关于37世纪的龟兹早期密教(杂密)流传情况学术界仍然没有确定的证据。本文回顾了这一过程,并从新疆库车佛塔出土的46世纪梵语婆罗谜文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的角度提出龟兹早期杂密流行的新证据。

关键词:鲍威尔写本 《孔雀王咒经》 龟兹 密教

作者:杜斗城,1951年生,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曜新,1984年生,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生。 

 

张浚与佛学

金生杨

  张浚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既引荐洛学之士,又曾禁止洛学,晚年则终信道学,著书立说,于道学多有阐发,对宋代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张浚终生信佛,长期与圆悟克勤、大慧宗杲等禅师交往,深研佛理,认为佛教有益于世教,提倡以诚来修心养性。在他的影响下,其母计氏、兄张滉、子张栻皆信佛,在当时影响很大,人所共知。其佛学还影响了他的洛学思想的发展,甚至对张栻的学术思想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张浚佛学克勤宗杲

作者:金生杨,1974年生,历史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明代武当山志著录疏误补正

张全晓

明代是武当山和武当道教最为鼎盛的历史时期,武当山志的编修也蔚为大观。明代武当山志是武当道教的生动写照,也是道教宫观山志的杰出代表,但明代武当山志的著录却屡有疏误,即使是《明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新编天一阁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权威目录学著作对明代武当山志的著录也多有不尽人意之处,需要加以补充和订正。

关键词:明代 武当山 武当山志 补正

作者:张全晓,1975年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先秦时期山东地区的巫文化与山东道教的产生

 刘燕妮

远古中国“巫风”盛行,道教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延续、承袭了远古时代的神道巫风。山东是中国道教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均反映出东周之前山东巫文化的“繁荣昌盛”。至春秋战国,随着理性思潮的高涨,巫逐渐丧失了其政治地位,渐次下移到民间,有的则演变为方士,这便促进了山东道教的前身——方仙道在燕、齐沿海地区的兴起。可以说,先秦时期山东巫文化的发展流变过程,乃为山东道教产生前的酝酿、准备阶段。

关键词:山东 巫文化 道教

作者:赵芃,1958年生,博士,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燕妮,1979年生,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讲师。

 

加强民间宗教信仰管理促进宗教文化生态平衡

——以福建为考察中心

俞黎媛

改革开放后,大陆民间宗教信仰本文不再探讨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的概念,为行文叙述把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统称为民间宗教信仰,以区别于政府认定的五大宗教、在民众中广泛流传的宗教信仰。的复兴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历史悠久、数量庞大、影响深远的民间宫庙成为有关部门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在长期跟踪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以福建为中心,介绍当前民间宫庙不同的管理模式,指出其管理中存在难度,并就如何完善管理提出建言对策,首先必须要摘除对民间宗教信仰的歧视、尊重民间宗教信仰的历史传统和客观存在,并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给予民间宗教信仰以合理、合法的生存空间,因为保证宗教文化生态的和谐平衡不仅是政府部门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必要前提,也是从宗教生态和谐平衡的角度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民间宗教信仰 依法管理 宗教生态平衡 宗教渗透

作者:俞黎媛,1978年生,福建莆田学院副教授。

 

水神萧公信仰的形成与地域扩展

王元林 郭学飞

萧公信仰肇迹于江西新淦大洋洲,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历史上萧公信仰的形成与新淦的自然环境、萧氏宗族密切相关。明代萧公神在与国家、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中获得两次国家加封赐号,使自身演变为国家正统神灵。伴随着萧公神地位的不断提高,其影响力与日俱增,萧公信仰开始对外传播,地域扩展的范围越来越广,最终萧公神成为民众广泛奉祀于江河湖泊的一位水神。

关键词:萧公信仰 国家赐封 地方社会 地域扩展

作者:王元林,1968年生,历史学博士,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郭学飞,1986年生,暨南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The formation of worship of God of Water and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Wang Yuanlin and Guo Xuefei

 

Worship of Xiao Gong came into being in Dayangzhou, Xinjan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became prevalen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temples where people worship were widespread all over the nation. The formation of worship of Xiao Gong during the histor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clan of family whose surnames are Xiao.In the Ming dynasty, more titles were conferred on him twice by the nation because of his contribution in the regional areas as well as the whole nation, thus making him become the orthodoxy spirit. Xiao Gong’s status was raised increasingly, his influence becoming stronger at the same time. The worship of Xiao Gong began to become widespread and the geographical areas where it spread became broader, finally making him a God of Water that the public honored in rivers and lakes.

 

卡尔·拉纳的先验形而上学——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认识论表述

车 桂

卡尔·拉纳先验形而上学的鹄的,在于奠定启示神学的知识论根基和真理规范。卡尔·拉纳确证,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上帝的先验把握,揭示着作为神圣奥秘的上帝在此在意识中的临在。先验形而上学所论证的此在的普世而先验的上帝知识,是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认识论表述,毋宁说,是以形而上学的先验认识论术语表述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作为精神的此在对于上帝的先验把握,作为上帝普世而先验的启示,是上帝在历史中作为神圣逻各斯-言辞形式的特殊的范畴启示的形而上学根基。一方面,托马斯·席瀚对卡尔·拉纳的哲学诠释是值得商榷的,但另一方面,拉纳关于上帝存在本体论的证明面对托马斯和康德的高尼罗式的诘问也依然是无力还击的。

关键词:神圣奥秘 先验把握 神圣临在 超自然的实存 存在和思维的同一

作者:车桂,1958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副教授。

 

论梅列日科夫斯基新基督教思想中的历史和文化哲学问题

刘 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西方文化领域的精神危机相适应,俄罗斯思想界出现了复兴宗教精神的思潮。以梅列日科夫斯基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应该对基督教做文化人类学的解读,因为文化属于人的积极性创造范畴,而人如果与超验的宗教本原相脱离,就会离开文化创造的神秘根基,以致于把文明引向绝境。梅列日科夫斯基通过对尼采思想进行思辨,并在索洛维约夫神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他独特的三段论的、关于圣灵基督教的历史文化哲学观。 

关键词:梅列日科夫斯基 新基督教意识 圣灵王国 历史哲学

作者:刘锟,1971年,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论谢扶雅对怀特海宗教哲学的吸收和融会

——兼与怀特海上帝观之比较

王 锟

受怀特海宗教哲学的影响,谢扶雅转向个人内在的宗教体验和沉思,逐渐形成自己的宗教思想。谢扶雅的宗教思想,大体可分为“宗教的哲学反省”与“神学思想的综合创新”两个阶段。19261946是“由社会倾向而至个独沉思”时期,此即“宗教的哲学反省”阶段,他对宗教的本质、演进及理性化等问题的思考,其中可见怀特海宗教哲学的清晰烙印。1946年之后的阶段是“由沉思而更至综合”时期,此即“综合创新阶段”,他把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与怀特海的“过程上帝观”相互融会而形成“中和神学”, 这是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理论之一。就上帝观来说,谢扶雅与怀特海之间有很大的相契性。

关键词:谢扶雅 怀特海 宗教哲学 中和神学 上帝观

作者:王锟,1973年生,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朝两国初始传播研究

廉松心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中国,天主教在中朝两国都经历了传入、发展及衰弱的过程,但由于两国地理位置及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同,在传入时间及途径、传播过程及遭遇、发展状况等方面都呈现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明末清初 天主教传播 中国 朝鲜

作者:廉松心,1964年生,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导师。

  

泰卜里厄哲玛提研究述评

马强

泰卜里厄哲玛提是目前最大的跨国伊斯兰宣教运动,其以松散的组织化形式,以成员的流动性宣教而流布于很多地区。学术界主要从历史学、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视角,关注了其起源、背景、领导人、思想、组织、成员、工作方式、使用文本、本土化、与政治的关系、社会影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活动等。研究者以西方学者为主,个别观点值得商榷。研究困难在于多学科知识、研究资料、语言三个方面。研究视野和范围仍有限,特别是缺乏深入的田野调查个案,对这一运动在不同地域中的本土化问题关照不够,同时应该重视研究的伦理和价值问题。

 关键词:Tablīghī Jamā‘at 研究 述评

作者:马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Review on the Study of Tablīghī Jamā‘at

Ma Qiang

 

Tablīghī Jamā‘at, namely which is the strongest transnational Islamic preaching movement in the world, spreads in many countries with loose organizations and the mobility of adherents. Academically, scholars in different subjects, such as history, comparative religions,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tudied its origins, emerging background, leaders, theology, organization, membership, preaching activities, using texts, localization, relations with politics, social impact, and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states and areas, etc.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are westerners whereas some of their conclusions still deserved to be discussed in details. The contemporary studying difficulties lie in three aspects as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languages. The studying perspectives and scopes are still limited, among which shorting of profound case exploration through fieldwork and adequate academic attentions on its localization contextually of different areas. And studying ethnics and valu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simultaneously.

   

玛哈图木·阿杂木后裔在中国的活动与文化变迁

——兼论清代民族宗教政策的包容性

王希隆

 

中亚纳和什班底教团教长玛哈图木·阿杂木之后裔自明代后期进入中国境内传教,新疆、甘肃、北京都留下了他们活动的历史记忆。直至民国时期,他们的活动尚有明显的轨迹可寻。在新疆、甘肃,尤其是在北京,他们经历了本土化的漫长过程,文化发生了变迁。他们的活动与际遇是中国穆斯林民族源流的一个个案,也反映出清代民族宗教政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关键词:玛哈图木·阿杂木后裔 文化变迁  民族宗教政策 包容性

作者:王希隆,1950年生,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明武宗回教信仰考

纳巨峰

1516年写成的波斯文史籍《中国纪行》曾记载当时有位中国皇帝秘密地信仰了伊斯兰教,但相关记述在中国史乘几佚。笔者最近发现一系列证据:文物方面从北京故宫的红彩回回文盘上重新释读出明武宗的回教署名“苏莱曼国王 / Shah Suleiman,及甘肃省博物馆的回回文铜香炉的铭文;文献方面有中国和朝鲜的几份史料予以支持,如《回回馆来文》、朝鲜《李朝实录》和《清真指南》的相关记载;以及对正德圣旨的重新解读,从而形成以波斯语铭文为核心的一系列文物~文献证据链,基本可以确认《中国纪行》记载的真实性。至于他对藏传佛教的尊崇,应是在非信仰层面,即对房中术的迷恋而已。明武宗的宗教信仰应是伊斯兰教。此种历史景象的出现,凸显出中世纪中国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曾达到何等的广度。

关键词:明武宗波斯语铭文回回文瓷器回回文铜香炉伊斯兰教《中国纪行》

作者:纳巨峰,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博士生。

 

霍梅尼伊斯兰革命思想研究

蒋 真

霍梅尼伊斯兰革命思想是在伊朗反对君主专制、反帝反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并形成的。霍梅尼对伊斯兰教什叶派传统教义的创新,既体现了他对君主专制和政教关系的看法,也包括了他对教法学家社会地位的思考,以及未来国家治理机制的构思。霍梅尼关于建立伊斯兰政府、改革伊斯兰教育以及输出伊斯兰革命等思想,对伊朗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在教育上的主张,对革命后初期伊朗的文化和科学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政治纲领,奠定了伊朗政教关系的基调,也给伊朗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争论。

关键词:霍梅尼伊斯兰革命思想教法学家伊斯兰政府

作者:蒋真,1979年生,史学博士,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Theory of Khomeini’s Islamic Revolution

Jiang Zhen

Theory of Khomeinis Islamic Revolution resulted from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anti-monarchy, anti-imperialism, anti-colonialism, which embodied his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igion and state, the status of the jurists, and the model of the governance in the future. Building the Islamic government, reforming the Islamic education, and exporting the Islamic revolution supported by Khomeini, mad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Iran. The policy on the Islamic education resulted in a passive impacts on Iran’s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science. The authority of the jurist provided a found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igion and state in Iran, and brought about the disputes as well.

除夕“卖冷”习俗源流新探

蒋明智

以往学者们大都将岭南“卖冷”习俗说成是“卖懒”,对“卖冷”、“卖痴呆”、“卖懒”等习俗亦缺乏历史的考察。其实,卖冷习俗并非卖懒,而是一种祓除寒气的巫术仪式,目的在于祈求新春回暖、健康吉祥。至晋代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卖冷习俗与“打灰堆”相结合,使原初单纯的祓除寒气仪式向祈求财富的世俗需求转变。宋时,由“打灰堆”又衍生出“卖痴呆”的祈年习俗,由原来的祈求财富向祈求智慧和勤劳转化。明清时期岭南出现的“卖懒”习俗来源于卖痴呆习俗,它们的本质都是儿童在辞旧迎新之际,期望卖掉呆懒的过去,迎来勤劳和智慧的未来。岭南的卖懒习俗由于尚保留有远古的巫术仪式,至今仍在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除夕卖冷 打灰堆 卖痴呆 卖懒

作者:蒋明智,1966年生,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

 

试论古代埃及阿玛纳宗教产生的主要原因

李 模

兴盛于公元前14世纪的阿玛纳宗教是古代埃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埃及第18王朝中后期复杂的政治和宗教斗争的产物,而非埃及宗教自然发展的结果;它在客观上正好与这一时期埃及世界性帝国的现实相适应,而非埃及世界性帝国的产物。

关键词:古代埃及 阿玛纳宗教 阿吞

作者:李模,1971年生,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