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杨维中: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形而上特征   2020年11月12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摘要:中国佛教把心性问题的探讨提升至本体论的高度。“心体”理体”是中国佛教心性论建构其形而上学体系时最为重要的思维层面。以心体为基点,将理体落实于心体就形成心性本体,这是中国化佛教诸宗心性论的要点之一。天台宗确立的心性本体为一念无明法性心,华严宗确立的心性本体为“自性清净圆明体”即一真法界,禅宗的心性本体为自心。而法相唯识宗则持心体与理体两分的立场,其心体即阿赖耶识本体内含的无漏种子是连接心体与理体的媒介。上述四宗的心性本体都具有实体化倾向——将心性本体当作确定的、真实的存在,但与将实体视为独立存在、没有活动的“绝对”的西方哲学,迥然不同。既是众生解脱成佛的主体,也是世间“诸法”之所以生起”“存在的最终根据。因此,隋唐佛教诸宗所确立的心性本体便一身兼二任,既是人本和修行意义上的本体,也是现象世界的本体。

 

关键词:佛教心性论;理体;心体;形而上学;本体论

 

作者:杨维中,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期刊:《哲学分析》2019年第3

 

附件: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形而上特征.pdf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