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宗教学家吕大吉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作为他的学生,终生难忘恩师对我的教诲和扶持。吕先生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学界公认的。本文仅评述一下他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重大贡献,以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
一、走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主要是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基本观点,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苏联的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忽视中国宗教国情,忽视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宗教状况发生的巨大变化,采取了教条主义甚至是断章取义的态度,发展到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精神主要归结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个别论断,而且对这一论断的阐释又离开了马克思的原意,并进一步发展为宗教政治上是反动的错误。这在理论上严重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实践上导致尽快削弱乃至消灭宗教,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危害。从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和国家都遭受了劫难,宗教、宗教工作、宗教研究领域同样如此。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阐释更是歪曲到了极端。
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具有真正科学意义的研究则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其基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时任所长的任继愈先生统领,具体任务则落到宗教学理论研究室(当时称科学无神论研究室),由时任研究室主任的吕大吉牵头。
二、主持编辑《马恩列论宗教》
编辑出版《马恩列论宗教》是当时世界宗教研究所为宗教学术研究提供基础理论的头等大事。宗教所全所人员集体出动,摘抄马恩列斯论宗教的语录。在此资料基础上,由吕大吉、雷镇锠、谢雨春负责分类整理,编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一书,经过试编阶段,于1979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内部出版。
该书是在重新阅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宗教问题的全部著作基础上,以30多万字的篇幅精心概括提炼出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性著作的汇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者第一部全面展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丰富内容的学术资料性专著。全书第一部分以专题摘编的形式详尽收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论述,涉及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的指导思想、宗教的本质、宗教存在的根源、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宗教的社会作用、宗教的消亡、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问题的态度和原则、对神学信条和宗教世界观的批判、对历史上无神论思想的评述等等。第二部分,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宗教的代表性著作。从这本书中,人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并非仅仅如“文化大革命”期间鼓吹的宗教都是反动的“鸦片论”,需要研究的领域还很多。这本书虽然现在看来,在归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内容的表述上尚未彻底摆脱当时极左的某些影响,但是总的来说这本书为学术界后来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奠定了比较翔实的资料基础。
三、率先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在完成编辑《马恩列论宗教》以后,1985年,吕大吉在《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的理论和著作历史概述》。1986年又在《宗教学研究》第一、二期连续发表了《论列宁的宗教观》,从研究的角度详尽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宗教观的全貌,并给予了科学的分析评价。上述论文在当时学术界初步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鲜明地提出中国的宗教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在“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过程中,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左”的年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问题,恰恰是我们没有真正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批判对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清除“左”的影响是对的,但又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否认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原理的科学指导作用。
当代中国的宗教研究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这方面,吕大吉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在自己主编的《宗教学通论·导言》(1989年版)中专门阐述了唯物史观与宗教研究方法论的关系。他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我们不能持宗教徒式的迷信态度,不能用经典作家的语录去代替对宗教现象的具体分析。但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经受了历史实践的检验,至今仍是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以下四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原则。一是不要从宗教本身的历史去说明宗教,也不要用人类的其他精神因素去说明宗教的本质。二是宗教是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只有在社会经济基础中才能找到宗教的根据和本质。三是宗教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所决定,只有从上层建筑如何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过程着手分析,才能找到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四是在阶级社会中需要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说明阶级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去说明和解释人与神的宗教关系,正确揭示宗教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应该说在当时宗教学界以如此鲜明的态度表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坚持是不多见的,而且他一直坚持着这一理念。
五、对恩格斯关于宗教本质论断的新认识
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论述中,有不少“宗教是……”的论断。多数学者赞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那段名言,即“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认为是对宗教本质的最科学的揭示。不少人则认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定义。
恩格斯的论断能否作为宗教的科学定义,吕大吉经过自己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恩格斯的这个论断,严格说来只涉及宗教的“神”的观念的本质,视为对于神观念的定义尚可考虑,但如视为整个“宗教”的定义,仍有不足。因为神的观念固然是宗教的核心,但整个宗教并不等于就是一个“神”观念。因为宗教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社会体系。正是在恩格斯论断基础上,吕大吉提出了自己关于宗教的定义: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宗教学界的主流观点。
六、从学术角度确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西方宗教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果说建国以来相当长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主要还是围绕着它是党和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导而限于阐释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90年代,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则表明该领域研究的思想解放和深化。
1994年,吕大吉著的《西方宗教学说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作为西方宗教学说的一个发展阶段来考察他们的宗教观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作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学说是有其自身的特色的,这就是它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说明有关宗教的各种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宗教学说也因而具有马克思主义所独有的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可以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或“历史唯物主义的无神论”。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最彻底的无神论,因而是最科学的无神论。它丢掉了过去无神论所保留的任何神学的尾巴,不仅不为统治阶级保留宗教,更不为社会大众保留宗教;不仅否定自然神论者那个拱默无为的理性上帝,也否定泛神论者那个泛存于宇宙万物之中的神性,而且还否定费尔巴哈那个建立在纯粹的人性之上的“爱的宗教”。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充分表现出他们在理论上的彻底性和政治上的无畏精神。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和他们的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一样,在全世界许多民族中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影响之巨大和深远,自古至今,旷所未有。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上述特色的形成,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西方宗教学说漫长发展历程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七、主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当代中国宗教卷》
2007年12月,民族出版社又出版了吕大吉主编的《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当代中国宗教卷》。《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是2006年民族出版社重点策划的系列丛书,除了在国内推介外,还要向国外推介。丛书共8卷,其中一卷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主编者自然非吕大吉莫属。该卷精选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涉及对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概述;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宗教观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研究;以及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宗教社会性质与社会作用等内容。这本书对于社会各界比较全面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总结性的思考��以理性态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
2011年5月,吕大吉、高师宁著《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随后又收入该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该书是吕大吉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是吕大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总结性著作。
该书的内容涉及到从马克思到列宁宗教观的全部,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详实而又深入的阐述。主要是:以理性的态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18世纪法国的启蒙宗教学说��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历史背景之一;19世纪德国青年黑格尔派发动的宗教批判运动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历史背景之二;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运动时期的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形成;《共产党宣言》之后的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列宁的宗教观;苏联时代的宗教理论、政策、实践与反思等。
该书的绪论表明吕大吉多年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的新认识。他认为,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宗教问题的论述,总体上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部分展开的。他们对于宗教问题的研究,是其走上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步”,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主义体系的创立,具有特殊的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学者,应该深刻了解马、恩的宗教理论的这一特殊意义。第二、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本质上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上的宗教和现实生活中的宗教问题进行理性分析的结果。今天,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作为学术研讨的对象时,也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之进行历史的唯物的分析。因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提出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十分重要。因为正是这些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具体内容,也决定了他的应用条件和范围。但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历史具体性并不意味着不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和价值。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宗教理论也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他们对于宗教问题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改变、修正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既有其历史具体性,又有其历史发展性的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历史发展中的全部过程,才能真正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真谛。
对于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成就,吕大吉先生一直抱着谦逊的态度,并不认为自己的成果就是最好的。他常常反思并公开承认自己的一些不足。他经常强调,主观上,我们力求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我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但在客观上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那就超出主观预期的范围。只有社会实践历史发展才能给出正确的评判。这也是对于我们后人的珍贵启示。
(作者为中央党校教授、中国统战研究会民族宗教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
(来源:《中国宗教》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