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近十年来儒学研究趋势之回顾与前瞻(笔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要求/陈来
学术中国化的转向与十年来的儒学研究新向度/陈卫平
近十年来儒学研究的客观评估/黄玉顺
全面恢复经学教育,真正落实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舒大刚
继续讲清楚,用心做扎实/杨朝明
守正训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朱小健
加强词语溯源研究,为儒学文明做出贡献/王云路
近十年儒学发展的趋势和瞻望/吕文明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从思维方式看孟、荀王霸思想的殊与同/马秋丽
孟子思想中民心与民意的差异——探究孟子民本论的深层意涵/李慧子
家国一体的天下秩序及其理论逻辑——以《白虎通》为中心的考察/左康华 朱林锋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
何以修己以安民?——人的需要与孔子儒家修已安民之道的深层意蕴/林存光 蔡鱼游
仁智并显与旁通时行——试论焦循《孟子正义》的人性论和政治思想/王沁凌
原典新诠
儒者柔也——礼乐之师与儒之本色/武树臣
《春秋》“序辞”的微言大义——董仲舒对《春秋》《公羊传》的诠释/刘国民
“默识”如何成为一种工夫?——基于历史与哲学的考察/鹿博
儒学源流
《周易》经、传与《墨子》关系发微——兼论战国时期的儒、墨关系/王长红
畿南王学的四书学建构——以鹿善继、孙奇逢为中心的考察/李会富
宋代子思道统地位的确立/郭畑
宋明理学
胡渭《大学翼真》与明清之际的“朱、王之争”/李敬峰
康有为视界中的二程/魏义霞
《孔子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论孔子律法——以《孝经》五刑章为中心的讨论/唐文明
德治与无为:法治视野下的儒道治理思想互补/李德嘉
“天子一爵”论——公羊家对君天关系的设计与处理/余治平
杜预对《春秋》政治合法性的重建——以《春秋左氏传序》为中心/张立恩
原典新诠
儒家生活中的小事大孝——以《孟子·尽心下·曾皙嗜羊枣章》为中心/杨海文
命运:孔子的一个隐性关切——以“与命与仁”及“性与天道”章的诠释为中心/陈晨捷
孔子论“君子”的“学而成人”与“中道而行”/唐梵凌
观德与修己:商周大射礼的演变与成熟——以儒家对礼乐文化的阐释与旨归/张磊 王绍之
儒学源流
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与儒道的碰撞统合/孙宝山
《庄子》的心论、性论及荀子之融摄/孙伟
《礼记·乐记》篇的文本传承及作者问题再辨析——兼论《乐记》作者与编者的区分/张道奎
简帛研究
论安大简《仲尼曰》的思想主旨及其“慎独”思想/袁青
安大简《仲尼曰》与《论语》的形成/余建平
中西文化
由儒家观念透视中国文化——明恩溥对中国文化特性的剖析/程志华 张新
理念、话语与模式:跨文化语境下儒家文化国际传播的当代进路/赵跃
青年论坛
“修己以安人”之我见/廖浩
《孔子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
生命、价值与自我——儒家亲子伦理的价值基础及其现代境遇/王楷
儒医会通:论元代大儒朱丹溪“理学化”的中医哲学/王锟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儒家的经济干预主义及其限度/孔祥来
儒学源流
孟荀合论——先秦儒学新解/宋志明
孔子治道中的道家因素/赵卫东
海外儒学
艮斋经学思想的特色及其意义/景海峰
退溪李滉对阳明“知行合一”之批判及其回响/王超 [韩]梁承武
原典新诠
荀子对孟子“推恩”说的演进/李记芬
“致知”与“无知”的和鸣:儒道知识论的实践智慧之维/李富强
现代新儒家
圆教形态下的道德情感问题/谢远笋
“心性论”视域下梁漱溟伦理思想论析/刘伟
圣裔研究
清代儒家先贤奉祀型家族的生成与扩张/贺晏然
明清曾氏袭封五经博士考/周海生 徐国峰
青年论坛
牟宗三对胡宏哲学心性结构的继承与转化/李健源
《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
中国哲学
理想论/张立文
知识论对良知学的补充——以方以智“知”论为中心/郭振香
从《中庸》看中国文化的宗教性和超越性/温海明
学术争鸣
独知能避免自欺吗?——康德哲学视域下的儒家诚意说/蔡祥元
王弼对儒家道德哲学的重建——以“德”为中心的探讨/刘勰娇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大一统”与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政治合法性理论构建/孙磊
仁治与无治:梁启超论儒家与道家政治思想/蔡杰
儒学源流
《庄子》内篇孔子形象辨析/崔树芝
儒家人性论的基本内涵及其逻辑演变/任鹏程
“曰若稽古”的理解与《尧典》的开端意义/白发红
原典新诠
论孔子仁的实现方式/冯晨
《春秋》“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的何、郑之争及其诠释学缘由/闫春新
宋明理学
泰州学派乐学思想省察/唐东辉
自然与人文的贯通——朱熹易学视野下的礼学思想/杨静
《孔子研究》2024年第5期目录
学术争鸣
孟子“井地”非三代井田,而是为滕国设计的土地制度——一个误读的仁政理想/梁涛
略论颜之推的人格操守及其评价——从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叙录》说起/颜炳罡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
伴侣机器人:一种儒家辩护/方旭东
积极老龄化的儒家叙事及其孝养困境/张容南
“破家”与“立家”:熊十力和梁漱溟的家庭观之比较研究/吴根友 傅佳一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制礼与化民:《大清通礼》与清代基层社会秩序构建/贾安琪
荀子的政治正当性理论:国家的证成与君权的正当/余金刚
中国哲学
张载“知”论存在两重性吗?——从“知”的生成谈起/吴瑶
人性论与历史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以牟宗三哲学为例/段重阳
儒学源流
弘道以儒:《庄子》的孔门师徒问答艺术论析/田胜利
弦外之音:侯外庐对章太炎经史之论的理解/秦行国
海外儒学
真知的修习与生命之道——程艾蓝论儒道互通/姜丹丹
儒家如何定位道德情感?——以朝鲜前期的“四七论辩”为中心/卢兴
青年论坛
“人化的社会科学”:潘光旦人文史观与儒学结合路径研究/王露晗
《孔子研究》2024年第6期目录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
机器人养老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出路吗?——基于儒家角色伦理学的视域/王珏
超越帝国迷思:钱穆秩序论述的三重异议/任锋 杜立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本土资源:儒家性善论及其司法面向/向达
论天下为公的思想谱系、历史逻辑及其实践旨向/颜景高 王永灿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礼”与“法”:中国与西方两种政治世界观的差异与汇通/陈祥勤
国家治理视域下唐代皇太子释奠孔宣父的运行实践与仪式展示/张琛
海外儒学
埃兹拉·庞德笔下的孔子形象/谭小翠
儒学源流
思想史视阈中的孔子仁学/孔德立
由安大简《仲尼曰》重论“慎独”/李锐
张之洞与儒学的近代转型——以《劝学篇》为中心/王玉彬
艮背行庭:论程颐与朱子对艮卦的异读/于超艺
原典新诠
先秦儒家人性论缺环补苴及对汉魏六朝的沾溉——以佚文献为中心/杨柳青
孔子“无间”思想的认识论意涵解析/林孝斌
《乐记》的文本渊源与思想主旨——基于类书佚文与出土文献的互证研究/高晓锋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