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宗教理论研究
杜威、罗素宗教观在“五四”时期的影响——姚兴富1
旅游表述语境下的中国宗教文化商品化解析——黄秀琳7
佛教研究
论中国佛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洪修平 陈红兵13
金朝临济宗源流考——李 辉22
雪峰义存生平再研究
——兼与日本学者铃木哲雄商榷——王荣国30
“八敬法”的中国女性伦理遭遇论——王水根41
关于内齐托音一世的几个问题——王 力50
“人间佛教”的问题及都市佛教研究——刘 旭59
道教与民间信仰研究
古回鹘文易经与道教因素之西传——问永宁67
赵宜真、刘渊然与明清净明道——郭 武77
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研究——看本加87
族群变迁与文化融合
——关于梅山教的调查与研究——倪彩霞97
基督宗教研究
论拉纳“匿名基督徒”观念在“梵二会议”语境中的意义——王新生106
梵蒂冈网络传播态势——许正林 乔金星113
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与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陈才俊120
基督教与川康民族地区的禁毒努力(1939-1949)——邓杰132
伊斯兰教研究
安萨里论真主的本质和属性——王 希139
明清之际的伊斯兰教与基督教——许淑杰149
其它
宇宙生成论的中西比较——以朱熹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例——刘光顺154
修心、修炼、修道:清末民初民间儒教的修行观——钟云莺164
信息与评论
道教生命哲学的系统诠释
——读李刚教授《何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刘 志174
十五卷本《中国佛教通史》出版——黄夏年175
一部体现地理特色的地方道教史力作——《西北道教史》述评——李海林178
走进多面的宗教世界——《宗教人类学》第二辑评介——乌 媛180
“2010’中国梵净山弥勒道场金玉弥勒开光仪式暨佛教文化研讨会”综述——张 明183
“历史与现状——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与对话”国际研讨会综述——丁锐中185
乐山大佛研究中心“首届弥勒大佛学术研讨会”召开——铂 净187
“首届圆悟克勤暨‘禅茶一味,国际研讨会”在成都昭觉寺举行——文 博188
首届湖北“黄梅禅文化高层论坛”召开——芒 仁190
“中世纪哲学:立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袁朝晖191
Contents
Studies on Religious Philosophy
The Influence of Dewey and Russell’s Religions in the May 4th Movement period \ Yao Xingfu(1)
Study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Chinese Religion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rave l \ Huang Xiulin(7)
Buddhist Studies
The Spiri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Buddhism \ Hong XiupingChen Hongbing(13)
Study on the Origin of Rinzai Buddhism in Jin Dynasty \ Li Hui(22)
In-depth Study on Dhyana Master Yicun Xuefeng——And Discuss with Japanese Scholar Suzuki Tetsuo \ Wang Rongguo(30)
Study on the Ethics Encounter Theory of Chinese Women in ‘Eight Worship Method’ \ Wang Shuigen(41)
A Few Questions about Neici Toyin I \ Wang Li(50)
Some Issues about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Study on Urban Buddhism \ Liu Xu(59)
Taoist and Folk Religious Studies
The Book of Changes in Ancient Uighur Script and Taoist Elements Spread to West \ Wen Yongning(67)
Zhao Yizhen, Liu Yuanran and Jingmingdao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 Guo Wu(77)
Research on Belief in the God of Literati in Amdo Tibetan-inhabited Area \ Kan Benjia(87)
Ethnic Changes and Cultural Fuses——Inquiry and Research of the Meishan Religious Sect \ Ni Caixia(97)
Christian Studi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nonymous Christian” of Karl Rahner in the Context of Vatican II \ Wang Xinsheng(106)
The Vatican Catholicism Network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and its Impact Analysis \ Xu Zhenglin Qiao Jinxing(113)
Early American Missionaries and US Opium Trade Policy to China \ Chen Caijun(120)
Christianity and Anti-drug Efforts in Sichuan and Xi Kang Areas of Ethnic Minority(1939-1949)\ Deng Jie(132)
Islamic Studies
Al-Ghazali on Essence and Attributes of Allah \ Wang Xi(139)
Islamism and Christianit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 Xu Shujie(149)
Studies on Other Religions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n Theory of Cosmogony——As an Example of Zhu Xi and Thomas Aquinas \ Liu Guangshun(154)
Cultivate the Heart, Cultivate Energy, Cultivate the Way: The folk Confucianism Concepts of Practice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 Zhong Yunying(164)
Review and Information
.
杜威、罗素宗教观在“五四”时期的影响
姚兴富
“五四”时期,杜威和罗素的学说风靡一时,对当时文化思潮有重要影响。他们在宗教方面的言论,特别是针对基督教的看法产生了一些明显的效果。杜威与罗素都是无神论者,与杜威相比,罗素的反基督教立场更为鲜明。他们的宗教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者对宗教的看法,同时,也受到了赵紫宸、徐宝谦等基督教学者的批评。杜威和罗素的宗教观引起那个时代与今天的学者们思考和争论这样几个问题:“信仰”的内涵应如何界定;宗教活动与政治运动在性质上有无相关性;怎样评价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等。
关键词:杜威 罗素 宗教观 “五四”时期
作者:姚兴富,1965年生,哲学博士,苏州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副教授。
旅游表述语境下的中国宗教文化商品化解析
黄秀琳
中国的宗教文化尤其是道佛教文化作为一种优质的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表述过程中商品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旅游表述语境下解释分析我国宗教文化的商品化特征,有助于我们今后在旅游发展中本真表述宗教文化,维护宗教文化自觉。一些传承于历史的物化宗教文化事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以商品化的,而一些承载异质宗教特性的文化元素,作为该宗教地旅游符号标志的文化事项则需本真展示。
关键词:宗教文化 旅游表述 文化商品化 旅游本真性
作者:黄秀琳,1971年生,福建莆田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论中国佛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洪修平 陈红兵
中国佛学的精神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外来佛教与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碰撞、冲突、交流、融合的产物,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文化在中国佛学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国佛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圆融精神是佛教调和其内部思想学说及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关系的产物,对不同思想学说的调和、包容和融合态度以及圆融性的理论是其基本内涵;伦理精神融合吸收了与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相适应的儒家世俗伦理,具有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相结合的特征;人文精神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社会人生的精神特质,从而使出世的宗教融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人心、人生、人间的思想内容。中国佛学的精神对于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当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等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佛学的精神 佛教中国化 圆融精神 伦理精神 人文精神
作者:洪修平,1954年生,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红兵,1966年生,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金朝临济宗源流考
李 辉
由于史料阙失,金朝临济宗的传承在元明之时已经不很清楚,故诸家灯录、近现代禅宗诸书仅提及海云印简一系,对其宗派的传承往往语焉不详。本文主要利用石刻资料,对临济宗在金朝的传承发展进行疏理与考证。金朝临济宗承北宋,其法脉主要有三支,一支是琅琊慧觉的法脉,另两支分别是杨岐方会再传弟子五祖法演的法脉及黄龙慧南的法脉。其中以五祖法演这一支脉影响最大。
关键词:临济宗 金朝 法脉 传承
作者:李辉,1973年生,史学博士,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中心副研究员。
雪峰义存生平再研究——兼与日本学者铃木哲雄商榷
王荣国
义存出家的玉涧寺在唐莆田县城西北,铃木哲雄说的“城西三里”为明后期兴化府城与“玉涧寺址”的距离。铃木认为“芙蓉院”创于唐太和七年,然其使用资料、论证等存在问题。会昌法难后,义存于大中四年在幽州受戒,铃木认为“幽州未得戒”,其所据资料属伪作。义存于法难前参盐官,法难后参杭州大慈山(今西湖虎跑寺)寰中、江西仰山慧寂,“九上洞山”参良价,未“三到投子”。义存于咸通二年参宣鉴而承其旨,咸通六年秋冬间,别宣鉴,与全豁游方,途中“鹅山成道”,而非“鳌山成道”。义存于咸通七年回福州芙蓉山,未在建安结庵。以考古出土的唐翁承赞《闽王墓志》订正黄滔《真觉大师碑铭》的错讹。对《雪峰志》、《年谱》、蓝文卿“遗嘱”作辨误。
关键词:雪峰义存 蓝文卿舍田为梵宇遗嘱 鹅山成道 王审知 铃木哲雄
作者:王荣国,1955年生,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八敬法”的中国女性伦理遭遇论
王水根
随着佛教的入住中国,“八敬法”在具体宗教实践中必然遭遇于中国女性伦理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遭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八敬法”与比丘尼的前身份遭遇、“八敬法”与“男女有别”伦理的遭遇、“八敬法”与比丘尼独立意识与实践的遭遇。而上述遭遇发生改变的表征及其实质,均不得不受制于封建专制统治在世俗内外的双重至尊性。
关键词:八敬法 前身份 男女有别 比丘尼
作者:王水根,1973年生,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宜春学院讲师。
关于内齐托音一世的几个问题
王 力
本文结合汉、藏、蒙等各种文献,探讨了藏传佛教传入卫拉特蒙古的时间、内齐托音一世在蒙古地区传教的特点及其对世俗权力阶层的矛盾心理和与萨迦法王的争斗等问题。从中不仅可以了解藏传佛教在蒙古社会传播的情况,更有助于具体认识蒙藏关系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内齐托音一世 藏传佛教 格鲁派 萨迦法王
作者:王力,1976年生,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
“人间佛教”的问题及都市佛教研究
刘 旭
20世纪初,太虚大师等人倡导的“人间佛教”运动警醒了明清至民国陷于腐败、堕落的中国佛教,开始了近一个世纪的“人间佛教”运动。进入新世纪,回头分析“人间佛教”的发展,可以从中吸取很多经验,同时也可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 “都市佛教”理念,以期通过它为“人间佛教”的发展瓶颈找到解决之策。
关键词:太虚 人间佛教 都市佛教 两岸
作者:刘旭,法名觉醒,1970年生,现为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在读研究生。
古回鹘文易经与道教因素之西传
问永宁
古回鹘文易经是作为道教文献传播到回鹘地区的。道教传到了高昌等地,其中的一些因素,如桃符治鬼等,在新疆还有流传。道教其他的一些因素,如九宫图、内丹、外丹等,在印度、欧洲和中亚地区都有影响。道教西传的载体,主要是留住西域的汉人、东来的胡商和一些神职人员;道教主要经过西域和西藏西传。这和宗教与文化的融合、宗教自身之间的融合与吸收、苏非思想的包容性以及信众信仰的复杂性都有关系。
关键词:古回鹘文易经 道教因素西传 西域 西藏 宗教融合
作者:问永宁, 1970年生,哲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赵宜真、刘渊然与明清净明道
郭 武
本文通过对有关材料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明代高道赵宜真与刘渊然虽然兼传全真、正一、清微、净明道法,但其信仰归宿却多属净明道。与以往的认识不同,本文发现赵宜真所传净明学说并非来自清微派宗师曾贵宽,而是来自李玄一与冯外史;同时,刘渊然及其弟子邵以正也曾依赖高超的道法和渊博的学识,通过济民利物、结交权贵而为净明道的发展做过很多贡献。由于赵宜真、刘渊然等人过于偏重融摄诸家道法而较为缺少自身的显著特征,以致其法裔逐渐融入其他道派,终令这一系统在清代以后渐趋湮没无闻。
关键词:赵宜真 刘渊然 净明道 明清道教
作者:郭武,1966年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研究
看本加
文昌神是道教神灵之一,然而在安多藏区也普遍信仰文昌神,形成了佛道整合、多元文化并行不悖的宗教文化体系,颇具特色。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及民间口述资料,对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安多藏区 文昌神 道教神灵 地方保护神 人类学
作者:看本加,1975年生,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族群变迁与文化聚合——关于梅山教的调查与研究
倪彩霞
20世纪30年代,在瑶族传抄文献中发现“梅山教”的存在,由此展开了梅山教的研究。湘中雪峰山脉,古梅山地,是苗瑶祖居地之一,梅山教的发源地。魏晋以来,这里生活着荆蛮部落,巫信仰盛行。唐宋之际,梅山猎人张五郎到龙虎山学习道法,开创“梅山教”。宋熙宁间,朝廷开发梅山,汉族大批移居梅山,梅山蛮主体逐渐迁离梅山,梅山教随之流播各地。在梅山地区,梅山教奉地方神祇张五郎为教主,到了广东瑶区,奉应三郎、黄三郎、李三郎为“三元法主”,进入广西十万大山以后,奉道教神“三元将军”为祖师神。梅山教在族群迁徙过程中,逐渐在南方山地民族地区发展成为民间道教的一个流派。而另一方面,在汉人佛、道、民间宗教的影响下,梅山地区的宗教信仰在数百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梅山师公教已经迥异于“梅山教”,而是以汉族宗教信仰为主,留存了“梅山教”部分成分的民间宗教。
关键词:梅山蛮 民族结构 盘古法 梅山教 玉虚派
作者:倪彩霞,1973年生,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
Ethnic changes and cultural fuses
——Inquiry and research of the Meishan religious sect
Ni Caixia
In the 20th century 30 years, senior scholars found “Meishan religious sect” in the literature of Yao nationality, and started the research on it. Xue Feng mountain chain which in the middle of Hunan province, is Mei mountainous region in the ancient times, one of Yao and Miao nationalities' ancestors residentially, and headstream of the Meishan religious sect. Since Wei Jin Dynasties, Jing Man tribe had been lived here and they believed in the witchcraft. At Tang Song Dynasties, Zhangwulang, a hunter of here who had learned Taoism magic arts from Long Hu mountain, founded Meishan religious sect. During Xi Ning period of Song Dynasty, the royal developed Mei mountainous region, large amounts of Han nationalities immigrated into. The main of Mei mountain Barbarians moved out gradually following that Meishan religious sect spread out. At Mei mountainous region, people believed in Zhang Wu Lang as their leader, to Guangdong Yao district, changed to Yingsanlang, Huangsanlang and Lisanlang, when entered Guangxi Great mountain, changed to “Sanyuan Generals”, the Taoist god. Meishan religious sect developed into a folk Taoist sect among southern mountainous nationalities. On the other hand,under the influence of Buddha, Taoism and Popular religion of Han nationality, the religions of Mei mountainous region had taken place tremendous changes for hundreds of years. Nowadays Mei mountain witch sect has been quite different from Meishan religious sect, which is preserved mainly with the religious belief of Han nationality but retained some components of Mei mountain religious sect.
论拉纳“匿名基督徒”观念在“梵二会议”语境中的意义
王新生
本文基于拉纳的文本证据和思想脉络,论证拉纳争议性的“匿名基督徒”观念其实是他的先验人学思想的必然延伸,是他有关“超自然的实存”以及相关的上帝普救恩典观的一种继续,是对利玛窦当年立场的一种再肯定,更是他为当代天主教跟上时代和向世界开放所搭建的一种对话平台。其立意不在于贬低其他宗教,而是力图端正天主教的这样一种态度,就是立足潜在的“天生基督徒”和已经认信的“显明的基督徒”,认可和宽容现实中的“匿名的基督徒”,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破除固步自封的传统天主教有关“教会之外无救恩”的论调。拉纳在教会和神学方面的开放主张和观点正是其“匿名基督徒”之说为代表的宽容精神的一种贯彻,他对社会的人性基础的重视,以及对于和平、对话等价值的强调,则是这种精神的进一步体现。拉纳之所以被尊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天主教思想家,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归因于他的“匿名基督徒”思想在实质上奠定了“梵二会议”改革精神的主调,实践上影响到“梵二会议”前后天主教的走向。
关键词:拉纳 匿名基督徒 梵二会议 对话
作者:王新生,1963年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nonymous Christian” of Karl
Rahner in the Context of Vatican II
Wang Xinsheng
Based on Rahner’s own texts and following his thought cours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ntroversial idea of “Anonymous Christian” actually is the logical extension of his “transcendental anthropology”, the sequel to his “transcendental existential” and his universalism of grace, the reaffirmation of Mathew Ricci’s position, as well as a dialogue platform he built, on which the contemporary Roman Catholic Church can exhibit its policies such as “adaption of the church to the world” (aggiornamento) and “openness of the church to the world.” His intention by this theory is not to derogate other religions but to establish such an attitude for the Church as to base the Church on the potential “Natural Christian” and confessed “Explicit Christian”, recognize and tolerate the anonymous Christians in reality, thus theoretically an practically discard the stuffy old-fashioned doctrine of “there is no grace out of the Church.” The tolerance spirit represented by Rahner’s “Anonymous Christian” is just the source from which his open idea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fields of theology and ecclesiology gush out, along with its further embodiments of such emphases as on the foundations of humanistic society and on the values of peace and dialogue. To the author, the reason why Rahner is respected as the greatest Catholic theology in the twenty century is simply thanks to the role of this theory playing in nourishing the transformation spirit of the Vatican II and the influence of this theory on the trend of the Church before and after the Council
梵蒂冈网络传播态势
许正林 乔金星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传播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媒体也成为传统宗教在世俗社会中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梵蒂冈也积极利用网络来传播教义、发展信众,发挥着天主教乃至整个西方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梵蒂冈 宗教传播 网络传播 全球化
作者:许正林,1958年生,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乔金星,1984年生,上海大学传播学研究生。
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与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
陈才俊
1844年7月3日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此与其时英国政府所持对华鸦片贸易问题的态度与政策迥异。由于《望厦条约》之前美国政府处理对华事务以及制定对华政策,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通晓中国语言、谙熟中国文化的早期美国在华传教士,所以,美国政府当时禁令本国商人从事对华鸦片走私活动,亦主要起因于这些传教士的极力反对。而这些传教士之所以反对鸦片贸易,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贸易不仅有悖于基督宗教的伦理道德,而且会严重破坏福音在中国的广泛传布。
关键词:美国传教士 鸦片贸易政策 中美关系 《望厦条约》
作者:陈才俊: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
基督教与川康民族地区的禁毒努力(1939-1949)
邓 杰
川康地区是近代中国烟毒泛滥的重灾区,在该地区从事传教活动的基督教传教士,不仅致力于禁烟的宣传工作,还采取积极措施劝导边民及协助政府禁烟。传教士不仅帮助政府对边地烟毒屡禁不止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参与到禁烟的具体行动中,而且还帮助政府处理与禁戒烟毒有关的善后事宜。传教士的禁烟措施改变了边地民众吸食大烟的恶习,促进了边民的身体健康,有利于边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改善了政府与边地的紧张关系,使边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强;密切了边民与基督教的关系,便于基督教会各种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基督教 川康 烟毒 禁烟
作者:邓杰,1973年生,历史学博士,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安萨里论真主的本质和属性
王 希
真主的本质与属性问题是伊斯兰教义学当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安萨里在《信仰之中道》中对这一问题有详细阐述。他不仅论证了真主本质的存在及相关特性,说明了真主属性的共同特点,还指出了本质与属性关系上的相对二元化特征。其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以理性的方式论证了真主对世界万物的直接创造和绝对支配。安萨里的很多重要思想如宇宙论、因果论、获得说、以及他同哲学家的一系列争论,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伊斯兰教 安萨里 真主的本质 真主的属性
作者:王希,1972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Al-Ghazali on Essence and Attributes of Allah
Wang Xi
The question of the Essence and Attributes of Allah is the core issue in Islamic Theology. In Median in Belief , al-Ghazali carefully examined this question. He not only expounded the Existence of Allah, Its Essential Properties and Its major Attributes, but also clarified a relative dualism in the relation of Essence and Attributes. The most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his theological thought is that he proved by dint of rational demonstrations that Allah absolutely controls and immediately creates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ts academic influence is far-reaching. From this angle, many of his important doctrines about cosmology, causality, acquirement of action, and his serial disputes with philosophers, will be understood properly and easily.
明清之际的伊斯兰教与基督教
许淑杰
明清之际,以天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第三次入华,由于伊斯兰教与基督教长期对立的历史背景,再次入华的基督教与中国伊斯兰教的关系颇为复杂,这既表现于基督教对中国伊斯兰教的敌视,也表现于二者在统治机构中的权利争夺,这些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明清 伊斯兰教 基督教
作者:许淑杰,1971年生,历史学博士,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宇宙生成论的中西比较 ——以朱熹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例
刘光顺
朱熹和托马斯·阿奎那作为中西不同文化儒家和基督教发展史中重要的两个人物,对所针对的文化受众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他们的伦理学说实际上是建立在他们的宇宙生成论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比较了两人在最高的本体范畴、理(念)的具体化、世界的形成过程以及世界形成发展的动力来源等方面的异同,试图找出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朱熹 托马斯 最高本体 伦理 基督教 儒家
作者:刘光顺,1974年生,哲学博士。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讲师。
修心、修炼、修道:清末民初民间儒教的修行观
钟云莺
本文藉清末民初民间儒教的典籍,探讨民间儒教的修行观。指出,“修心、修炼、修道”是民间儒教修行观的轴心思想,三者间在最初阶有次序、层级之分,但进入真实的修行后,三者之间是连续的整体,呈现出民间儒教关照部分与整体,不偏一隅的修行观。
关键词:民间儒教 修行观 修心 修炼 修道
作者:钟云莺,1968年生,文学博士,台湾元智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信息与评论◎
道教生命哲学的系统诠释——读李刚教授《何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刘 志
道教生命哲学是道教重人贵生的思想主张在哲学领域的集中体现,是道教哲学的核心内容。以此关注道教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影响,将有助于认识道教的思想实质是什么,以至中国文化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的思想根源何在。李刚教授所著《何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8年11月出版)通过对道教生命哲学的系统研究,力图为读者建立一个从哲学思想层面了解道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著作由十篇哲学论稿组成,共46万字,其中汇集了作者多年来从事道教哲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且多是道教生命哲学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通览全书,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以生命哲学关照“中国根柢”,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著作的选题正是以哲学问题的形式对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致许寿裳》,见《鲁迅书信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18页)的深入思考。所谓根柢,是使生命能够生生不息、发展变化的根源所在,而道教生命哲学所诠释的就是道教从根本上对生命的认识和把握。对生命、长生的关注是道教思想的本质特征,作者于此对道教作了简单地概括:“道教就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道教之道的核心在于生命、长生。道教的一贯主张是‘天地之间人为贵、唯生重生、神仙长生’”(第3页)。从这种意义上讲,道教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宗教”。道教不但继承、发挥了先秦以来古人渴求长生不死、仰慕神仙的文化传统,并且对形神关系、修道成仙、道性遍存等问题不畏艰辛地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内容庞杂的理论和方法。所谓根柢,又指植物生长于土壤、地下,不浮于表面的部分,而其作用却是生命的根基。以此形象地比喻道教生命哲学在历史上对中国人文化心态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可以说我国古代民间关于长寿、长生的求福心态主要是受道教文化的影响,而这又深深地埋藏于得道长生的神仙信仰上。民间以神仙信仰的形式所寄托的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向往。那么作者诠释的道教生命哲学,也是在解读一种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似曾熟知、又倍感陌生的关于生命认知的思维方式。以此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道教生命哲学为构建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把握道教生命哲学的时代特征,清晰地梳理出道教生命哲学形成、分化、
发展及转型的脉络
道教对生命、长生的认知和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且形成的思想学说也极为庞杂,这给道教生命哲学发展历史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对此作者围绕道教生命哲学讨论的主题,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思想特征进行了梳理、分析,准确而清晰地梳理出道教生命哲学形成、发展的脉络。例如,以道教之“道”对生命哲学考镜源流,作者从《太平经》、《河上公章句》等汉代道教经典的研究中发现,把“道”诠解为不死之道的思想在这一时期是较为普遍的。也就是说早期道教讨论长生、成仙问题往往与对“道”的解释结合起来进行,如书中所讲,“以‘生’作为‘道’的‘别体’”(第89页)。以此可以看到在道教之道的根本信仰中包含着道教生命哲学的萌芽。南北朝隋唐五代是道教生命哲学的分化发展时期。由于受佛教生命哲学“无生无灭”思想的影响,道教生命哲学出现了不同的流派。作者依据道教生命哲学的这一时代特征,将其分为三派:传统派、半传统派和反传统派。这种思想流派的分类清楚地说明,道教传统的肉体成仙说的地位发生动摇,出现了追求精神永恒的倾向,呈现出分化发展的势头。著作还把道教生命哲学置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中进行考察,指出面对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道教生命哲学应当和最新的高科技结合起来,不断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延长人类的寿命。道教生命哲学也应该具备科学实验这样一些优秀的品格,以促进自身完成现代化转型。
三、从比较研究的方法入手,深度解析道教生命哲学主体论的独特品质
道教生命哲学主体论不仅在道教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也有着特殊的贡献。因此如何发现道教生命哲学主体论的独特品质,成为进行深入研究的关键。著作首先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提炼出道教生命主体论的独特品质,指出与儒家的群体主义不同,道教注重个体自我的自由选择,与道家顺从自然生死不同,道教主张逆反自然,把握生命。特别是“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这一哲学命题, 主张通过存道纳气的修炼延长自我生命,表达了道教对儒家命定论、天命论和道家生死自然观的强烈否定,鲜明而又集中地体现了道教生命哲学的主体性。然后通过对基本概念的分析进一步深度解读道教重视主体性的发挥,例如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所讲“节护”,蕴含着主体论的内在结构,包括生理卫生、心理卫生、道德主体性等内容。再如李筌《黄帝阴符经疏》的“盗机”思想则具有主体论深厚的天人关系理论背景,认为人掌握了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就能盗取天机,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由此可以看出道教生命哲学主体性的发挥既着力于自我的内在修养,又积极探索、改造外在的处境,是把握自我与效法自然、控制自然的统一。作者在论述中选择、运用了大量的道教文献,予以说明古代道教人物和道教学者所具有的那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其中有:《西升经集注》、《黄帝阴符经疏》、《云笈七籤》、《修真十书》、《悟真篇》、《朗然子进道诗》、《王重阳集》、《张三丰集》、《碧苑坛经》等。这些道教经典及注疏、文集、诗词、类书,从文献角度说明道教重视主体的思想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而且思想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是研究道教如何重视主体、把握生命的珍贵宝藏。
四、以道教之道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为基础,阐述道教生命哲学的丰富内涵
道教生命哲学并非只关注个体生命如何超越死亡、得道长生,道教之道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特别是整体性思维方式,使道教生命哲学从广义上具备了更为庞大的具有独特品质的思想体系。这种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实质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主旨在道教生命哲学上的体现。作者以此为基础对道教生命伦理学和生命政治学进行了解读,使读者领略到道教生命哲学如何关注人生、自然和社会。
在道教生命伦理学中,道教之道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表现为把自我得道成仙与对他人的善行密切联系起来,如著作中总结道教生命伦理学的主题是劝善成仙。道教所讲善行也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布施贫困、救济穷急、乐生恶杀、慈心为大等,这些做人之道的善行被道教看作是个体自我的长生之本。在道教生态伦理学中,道教之道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表现为把道作为万物化生的源头,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因而具有道德关系,并因此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互补,共生共在,即所谓天人一体。可以说这种生态伦理思想时至今日对人们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道教生命政治学是生命哲学的发挥,作者将其称之为外王之用,这里道教之道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表现为身国同治论。著作用大量篇幅对道教身国同治的规则进行了梳理、介绍,通过作者的解析、归纳使这些原本复杂的思想学说有了更为明确的统一性原则。在道教看来长生与治国的统一性在于无为之道的运用,由个体养生、长生转向外用于治国安邦,只是应用的对象、范围不同,二者是融会贯通的。
总之,《何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围绕道教生命哲学的主题和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解读,使读者从哲学思想层面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和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之所在。著作见解深刻、分析透彻、视域开阔、结构严谨、资料翔实,是从事道教生命哲学和中国道教史研究的一部重要的参考书。
(作者刘志,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十五卷本《中国佛教通史》出版
黄夏年
佛教创生于印度,传入中国已有2000年。佛教传入中国,全面地影响了中国社会方方面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可以说改变了中国社会,中国佛教徒在弘扬佛教中充分吸收与改造外来佛教,又结合中国传统思想做了创造性地发挥,撰写大量经书,建造大量寺院,创立中国宗派,为繁荣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并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虽然中国佛教的历史已经有2000年,但是对中国佛教的研究也就不过百余年,在这方面,日本佛教学者一直走在中国学术界前面,并且影响了中国佛学研究。百年来日本学者对中国佛教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出版了长篇巨著,但是在撰写多卷本的中国佛教通史方面,日本学者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就,日本著名佛教史学者镰田茂雄生前曾经想撰写8卷本《中国佛教通史》,但是在撰写完第五卷之后,就没有再进行下去,殊为可惜,这说明要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一部长达2000年的中国佛教历史著作之撰写,并非易事。
改革开放的中国,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学术研究也开始崛起。特别是佛教研究已经成为中国人文科学的显学之一,涉及了多种领域,而且拓展到与之有关的边缘学科。但是与日本学术界一样,中国学者同样也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编纂一套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通史著作,撰写多卷本《中国佛教通史》同样成为中国学者的最大愿望。已经故去的中国著名佛教学者任继愈先生生前就制订要撰写8卷本的《中国通史》,惜此书也在出版三卷之后,续卷一直没有出版(第四卷与第五卷应是已经完成)。与任继愈先生同天去世的季羡林先生也在生前组织了编纂12卷本的中国佛教通史工作,但是此书现在也没有看到出版。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是著名佛学家郭朋先生的佛教思想通史系列。他著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隋唐佛教》、《宋元佛教》、《明清佛教》、《中国近代佛学思想史稿》(与张新鹰、廖自力合作),由此构架了一套以分析佛教思想为特色的中国佛教思想史著作集。他所撰写的佛教断代史系列,勾勒出中国佛教的基本线索和各个时代的特点。他认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是为隋唐佛教作准备的,隋唐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中心,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因此了解了隋唐佛教,也就基本上了解了中国的佛教。在中国近代佛学思想中,虽然有继承以往佛学思想的一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显明不同以往佛学思想的新时代特征。这些特征既有某些目睹时艰,忧心国事的志士仁人想从佛学思想中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的苦心探索,又有“西风东渐”在佛学内的若干反映,以及某些佛学大师基于紧迫的时代感,以改革者的姿态,力图给予佛学思想的创新。其精华浓缩在三卷本的《中国佛教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出版。里。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时代,佛教学术研究也随着这一东风,开始进入了新的阶段。盛世修志,佛教文化事业的繁荣进入盛期,大部头的佛教研究著作,也开始出版。作为大国,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大国地位决定中国学者要在当今盛世推出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前几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曾经出版了方立天先生的佛学著作六本一套,2010年孙昌武先生的《中国佛教文化史》5卷本也由中华书局出版,但是作为较为全面的佛教通史性著作还是没有面世,毕竟通史的涵盖面太广,时限太长,资料太多,头绪亦繁,所以要想写一套内容比较全面的多卷本《中国佛教通史》,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
可喜的是这件工作已经由南京大学宗教研究中心主任赖永海教授完成了,他主编的15卷《中国佛教通史》现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此书完稿,标志着中国佛教学者最终攀上了世界佛教研究的顶峰,填补了中外佛学研究空白,实现许多人宿愿和理想,对世界佛学与中国佛学,也为世界佛教界与中国佛教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当然也成为南京大学文科发展的亮点之一。
15卷《中国佛教通史》,洋洋大观,内容丰瞻,从佛教传入一直介绍到1949年为止,几乎涵括了2000年的佛教。就其内容而言,涉及了佛教的历史、思想、经典、人物、文学、仪式、宗派、民族、艺术、建筑等等,取材丰富,论述全面,叹为观止。
纵观全书的写作体例,仍然是以传统的历史为经,事件与人物为纬的写法。以断代史的佛教历史发展为线索,勾勒了不同时期的佛教发展过程,同时抓住每个时期的重心,结合已有的学界定论之研究成果,并尽可能给予较深入与较全面的论述,做到了重点突出,颇有代表性。全书创新之意甚多,有很多内容弥补了以往史家研究的不足。例如魏晋南北朝佛教研究历来是中日佛教学者治学的重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还有许多领域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像南北朝时期佛教学派,研究者往往留连于表面介绍,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本书将南北朝时期学派作了全面介绍,特别是把这些学派的理论特点予以详细介绍出来,这对了解为什么在那个战火纷飞的背景下,佛学的理论如此繁荣,作了更好的阐述。又如史家们在研究这一时期的佛教时,往往重视长江以南与黄河以北的南北两地的佛教,而对我国处于西南一隅的四川等地的佛教重视不够,本书专列一节“蜀汉佛教”,对佛教初传时期的四川佛教做了介绍,吸收了我国学术界研究佛教南传的学术成果,因之尤为重要。还有,书中介绍的十六国时期的“三燕社会与佛教传播”,这也是吸收了近年来我国辽宁朝阳地区佛教研究的成果之后,再推出的成果,特别是书中对至今仍持有异议的一些学术观点,作者不作轻易地判断,而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再作出决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总之,能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再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地把它们补充到书里,体现了该书的新意,这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佛教通史》的最重要部分是在第九卷以后,对中国宋代佛教及其后来的各朝佛教之论述。百年来,隋唐以前的佛教一直是中国佛教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关研究的成果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但是作为中国佛教由鼎盛期之后转衰的宋以后佛教研究,只是在近20年来才开始引起佛学界的重视,以往的中国佛教史在写作这方面内容时,往往显得支离,不能较为全面反映这一转型时期的全貌,殊为可惜。本书的写作适逢学术界的研究中心已经开始转移,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之后,才开始的,因此能够充分利用学界的成果,将这些成果吸收到书中,弥补了这方面的研究不足,更完全、更正确的体现出中国佛教的全面性与丰富性。例如本书对宋代律宗和密宗的介绍,以及元代的华严宗与天台宗的论述,都是以往过去撰写中国佛教史所忽视的内容,本书的写作者利用已有成果,补足了整个中国佛教史的完整之描述。
明清两代佛教是现今我国佛学界最值得重视与研究的地方,因为这一时期的佛教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当前的中国佛教现状继承了明清佛教特征,可以被看作是明清佛教的延续,特别是大部分佛教仪式皆为明清所传,所以研究明清佛教实为研究当代佛教之先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明清两代是中国佛教著述最多的时代,特别是诸家语录不断推出,丰富了佛教文化的宝库。但是这时也是佛教研究最薄弱的地方,资料太多,没有得到整理,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以往研究明代佛教,主要集中在明末四大高僧的身上,对明初,特别是明中叶以来的佛教研究成果甚少。本书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范围,对明初和明中叶的佛教研究作了较多的分析与描述,史论并重,同样又做了填补空白的工作。
对清代的佛教,本书也有较多的论述。清代是一个专制的时代,也是对佛教控制很严的时代,特别是清代的佛教政策与现代的宗教管理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凡是研究清代佛教的学者,都会注意到这个问题。本书对此问题有过较多的笔墨,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清代的佛教已经非常衰落,如何让清代的衰落佛教重新振兴,这是当时佛教界的一个重大的任务,本书对清代佛教以及民国佛教的宗派重振做了较多分析,做了很多思想上的探讨,虽然不能够完全厘清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应该说做了较系统的梳理,同时也为现代佛教的复兴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书在民国佛教方面的研究也有独到之处,除了对民国时期佛教界的所作所为,救教去弊的思想进行介绍之外,尤其是将民国时期居士佛教的发展作为一个重点而加以阐述。居士佛教自清代以后就成为与僧伽并驾齐驱的另一股佛教势力,但是在民国期间,居士佛教更多的是表现在佛教文化与研究的创造方面,对民国佛学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将此作为民国佛教研究的重点,可以说抓住了民国佛教的发展方向,也就较好地说明了民国佛教的基本样态。书中将台湾佛教专列一章,加以论述,这也是现代学者根据当代佛教研究的成果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更加全面地体现了中国佛教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特点,这是值得加以肯定的工作。
此外,书中对各朝的佛教政策、佛教仪轨,以及寺院管理和佛教艺术方面的论述,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总之,本书内容丰富,体系宏大,论述有据,分析深入,是一套具有创新意义的创新之作。作为教育部“985工程”重点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通史”,应该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为学术版的中国佛教通史著作,面对如此庞大的中国佛教的内容,此书虽然不能做到全面完整,但是其独有特点是显明的。参与该书的作者都是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这也成为该书写作的基本要求。教理结合,注意佛教义理的探讨,将汉传、藏传和南传三传都涵盖在内,这也是撰写当代中国佛教通史的必然共识。
当然,中国佛教历史悠久,涉及面广,既使是15卷的宏幅巨著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佛教全部讲完,此既与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有关,也与当前研究的现状有密切关系。作为一套讲述中国佛教通史的著作,有一些瑕漏和不足也是存在的,例如,作为中国佛教三大语系的完整概念,除汉地佛教之外,对其它的南传与藏传佛教的叙述略显淡薄,特别是把云南上座部佛教称为“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似有不妥,因为这是区域性佛教,仅流传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是称“云南上座部佛教”为妥。其次,作为中国佛教的体系之一,其最重要的是在思想性阐发,而在这方面没有任何说明,使这一派的佛教地位明显下降。佛教是以经典、人物和寺院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在介绍南传佛教里面,不讲经典,不讲人物这是明显的缺失。对明清时代的中国佛教的发展线索,本书中也应该加以强调,特别是对宗派佛教的发展走向,例如自明代以后,中国佛教禅宗一统天下,七分临济与三分曹洞的局面应该充分论述,虽然在明清时代各宗有兴起或复兴的趋势,但是这些都是反映在思想层面,作为中国佛教宗门传统,仍然是恪守了宗派的传承,并且根据这种传承划分出几大块有影响的地区,像福建、四川(含贵州和云南),江浙、北方、广东等几个地区都具有明显的宗派与地域性特点,这些发展线索应该给予描述出来。此外,作为民国佛教的最大事件是在保护庙产和人才培养方面,由于保护庙产,佛教界才开始联合,争取宗教信仰自由,提出佛教革命理论。由于人才缺乏,佛教才受到威胁,在社会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佛教界一直把培养人才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佛教教育成为近现代佛教复兴的主题,这部分内容可以给予更多的笔墨。最后,中国佛教发展到后期时,除了走上三教合一的思潮之外,对佛教的民间化,与民间信仰相结合也是中国佛教后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厘清这部分内容,对中国佛教的衰落就不能讲清楚,而这部分内容也没有在书中更多的体现出来,应该加以适当的叙述为好。
《中国佛教通史》的出版,改变了中国佛教研究的局面,我们为之击节叫好,但是并不意味着现有的研究已经走到了顶峰,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佛教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续编,撰写出更多卷本的中国佛教通史。
(作者黄夏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一部体现地理特色的地方道教史力作——《西北道教史》述评
李海林
西北道教的历史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早期的道教正式形成于今天西北境内,而且近世道教的主要宗派也源于西北,即便是在整个道教衰微的近现代,西北道教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由于我国道教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目前海内外道教学术研究日渐兴盛,但区域道教史研究仍然为薄弱环节,研究成果和西北道教的地位很不相符。而最近出版的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樊光春研究员所著的《西北道教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3月第1版)是该领域的一项开拓性成果,实在可喜可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亲自为该书作序。《西北道教史》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课题,樊光春为该课题负责人。樊先生长期从事区域道教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与调查,成果颇丰,此书可谓樊先生多年来治道教学的又一结晶。纵观全书,翔实的文献考证与深入的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浓郁地理特色是该书亮点和特色。
一、地域视角 开疆辟土
目前我国对道教地方史研究非常薄弱,对西北地区道教研究尤其不足,研究成果不多且分散。作者是从事西北地区道教研究的先驱之一,目前已有《陕西道教两千年》、《长安道教与道观》、《长安·终南山道教史略》三本专著出版。遗憾的是,除此之外,目前关于西北地区道教研究成果不多,而且大多局限于某个省市,或者是某个道教宗派在某个区域的现状、历史。把“西北道教”作为专题研究还是第一次,至少是如此系统地、完备地阐述“西北道教”还是第一次。
全书共设置八卷二十九章,另附三个附录。作者从纵横两个两方面系统阐述了西北地区道教的历史和现状。在纵向上,以时间为主线,运用文献检索方法,梳理了西北道教发展轨迹与脉络,分早期西北道教、隋唐西北道教、宋-西夏西北道教、金元西北道教和明代以后西北道教五个部分。涉及材料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在其他同类著作中极为少见,其中关于西北道教研究文献著作55种、论文534篇;碑石、铭文1181篇;道藏、地方志等典籍几十部;记载西北道教大事件共620件,可以说基本上穷尽了西北道教研究的所有资料。在横向上,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对地理分布、风土人情、仙真圣迹进行实地考察。作者多年来爬山涉水、探幽访胜,全书涉及到很多宫观、道教人物、道派传承和大量数据图表的资料都是来自民间的第一手资料。
二、金石为证 斟古酌今
道教碑(金)石文献,是研究道教历史的重要信息资源。该书附录西北道教碑(金)石目录,共计收录西北历代碑石、铭文1181篇,其中未见著录190件。这些珍贵的道教金石资料,在对证明重大的道教历史事件、梳理宗派传承、文献与实物结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者在研究西北地区道教有关问题上,注意从金石文献记载中发现新资料,有力论证道教历史的有关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碑石反映西北道教历史。佛道造像碑石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宗教文化遗产,该造像碑绝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区。这些造像碑的题名和发愿文是这一时期道教历史文献及造像艺术的特殊形式,这无疑是研究道教史、佛教史、佛教与道教关系史、美术史不可忽视的宝藏。作者从相关的刊物进行全面的检索,并作了一些现场考察,共获得北魏至隋朝期间造像碑题名和发愿文79篇,其中佛道混合造像23篇。作者研究发现:第一,制作造像的供养人大多是氐、羌少数名族,而且许多是东汉末年由汉中迁往关中的五斗米道民,这对研究张鲁降曹以后五斗米道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第二,大量佛道混合像表明,很多供养人从单纯的道教信仰,逐步滑向佛道混合信仰,最终转向单纯的佛教信仰,此外许多碑石还描述“老子化胡”的情节,这些对揭开陕西地区以道教信仰为主转向佛教盛于道教之谜,以及研究南北朝时期佛教与道教之间的微妙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其次,在研究隋唐西北道教问题上。由于唐代帝王采取崇道抑佛的基本国策,朝野上下兴起一股崇道热潮,帝室贵胄纷纷实践道教活动,公主入道,更是唐室仙道生涯的一大特色。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入道,便是研究唐代道教、道教与唐代政治不可忽视的一件大事。这是因为第一,玉真公主所处时期,政局相对动荡,虽然她入道,但因为其与玄宗的特殊关系,始终未脱离政治,时常活跃于政治舞台。第二,她拜道士史崇玄和叶法善为师,朝中大臣魏知古、辛替否、裴漼等因其修宫观而上书唐睿宗,以及后来的玄宗欲赐婚于张果一事,充分说明了她是连接道教和政治的关键人物之一。因此玉真公主的生平事迹,对研究唐朝政治以及政治与道教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唐故九华观静□师藏形记》、《玉真公主受道灵坛祥应记》、《唐玉真公主墓志》等碑石和有关历史典籍阐述了玉真公主的生平和崇道、修建道观等有关事迹。特别是根据唐永贞元年《唐故九华观静□师藏形记》记载两条重要信息:第一,墓碑作者张冏是玉真公主的孙子,墓主为玉真公主的二媳妇;第二,玉真之子也“得罪,流窜遐荒,茂年倾逝,终于南土”,作者推断出玉真公主曾经婚嫁,并至少生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得罪”流放。更重要的是,新旧唐书都没有玉真公主婚嫁的有关记载,更没有其子嗣的相关信息,“而查阅其他所有相关文献(包括唐书)都没有玉真公主婚嫁记录”。(《西北道教史》,第674页)而且唐书只记载宦官李辅国为了离间唐肃宗和唐玄宗父子关系,构陷高力士和玉真公主等人,结果玄宗被软禁、玉真公主被送回玉真观,高力士被流放,但没有提及玉真公主之子“得罪”之事。可见,作者根据碑石资料对玉真公主生平事迹的梳理和补缺,史料翔实,意义非凡。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进一步就其婚嫁情况与其崇道、政治有什么关系展开讨论。例如,有学者认为:玉真公主约于开元九年下嫁,驸马姓张并约于开元二十一年去世或离异。(郁贤皓:《李白与玉真公主过从新探》,《文学遗产》,1994年第1期)那么玉真公主的崇道与其婚姻有什么关系?作为活跃于政治舞台的唐朝公主,为什么除此碑外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她的婚姻信息?当然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为后来者留下了可推进的空间和深度。
最后,道教宗派传承问题错综复杂,而且实际上可利用的文献较少,主要依靠各种道书的记载和道观谱系记录。大量的道教碑石,恰恰是梳理道教宗派最有力的证据。作者通过抄录、排序道教碑石上的道士名单,发现许多研究道教宗派的珍贵资料。例如:根据《长春道教源流》丘处机一生亲传弟子只有55人,但作者根据传世的多种碑石和道教文献,检索出丘处机亲传弟子总达86人,这对研究全真道龙门派的传承及其地域分布特点提供了很多新的线索。此外,该书在探索西北地区道教有关问题,常常引用碑石佐证,例如在探讨陈垣等编纂《道家金石略》收录的汉《会仙左坛题字》所提及“会仙左坛”究竟在什么地方问题上。作者根据子午谷摩崖石刻、重阳宫存《真元会题名记》碑阴石录和《金元全真教碑石新编》中收录的《饯洞阳西归诗》给予讨论。
三、地理特色 另辟蹊径
地理学是地球科学中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即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地理环境的科学。是古人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观察、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科。道门认为,道士修炼应法天象地,以道经为宝。道经本来就是天降神授的“天书”,与天文地理有很大的关系,所谓“道经乱,则天文地理乱;天文地理乱则天地病矣。”(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56页)道教与地理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致有学者认为“地理学作为中国古老的一门科学,与道教关系十分密切,以至形成一门可称为道教地理学的学科分支”。(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21页)很显然,作者充分注意到了道教和地理学的密切关系。
首先,此书虽为道教史,却蕴含十分丰富的地理知识。西北道教史,毋庸置疑首先涉及到地理区域问题,全书首先从自然环境、政区沿革和民族三个方面确定西北地区的地理范围,为其书确定一个明确的研究范围和讨论对象。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道教名山一一概述,既有对上古仙山的地理实体进行历史追述,也对道教经典所记载的道教名山、洞天福地进行地理定位和详细描述,主要有:昆仑山、崆峒山、终南山、华山、太白山、蓝田山、西镇吴山、西城山、西玄山以及陕西道教名山和甘肃道教名山。作者在阐述每座名山时,首先根据道教文献和相关的地方志追寻其历史,并根据有关田野资料,对每座名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进行详细描述并对其山上的道教建筑的地理分布一一作介绍。例如在描述被司马承祯列为三十六洞天中的“总仙洞天”的华山时,总涉及主峰5座和20余座山峰;山谷13座;洞穴30座。对这些山峰、山谷、洞穴描述不仅有历史的追述,也有地貌的描写、道教建筑的记录和历代道教人物修行之处的列举。这不仅仅对道教历史、道教建筑、道教人物等道教其他方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对地理学等自然学科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参考价值的。
其次,采用地理学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多角度地探索西北道教史的种种学术问题。例如作者在研究丘处机在西北的传承问题,作者首先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详细的记录了丘处机亲传弟子88人、再传弟子118人和三传弟子50人总共256人活动地域,并分地域、分时间段阐述道教人物的活动情况,最后得出结论:第一,山东出现的人次大量减少;第二,地域分布出现向江南扩充的趋势;第三,西北仍然是丘处机门下活动的主要地区。这种通过文献检索得出道教人物活动区域,再根据地名(人次)排列来研究道教宗派在某地区的传承情况的方法,涉及文献之广、人物之多,在同类书目实不多见,结论自然令人折服。
历史上,道教宫观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而且历史上同一座宫观可能名字不一,这样很难给读者形成空间感、方位感。作者在阐述每个时代道教的宫观情况时,都用表格详细记录每座道观的名称、地址、创建年代、有关事项和出处,并通过地理分布示意图标示宫观的地理位置。其中,隋朝以前的宫观共35处、隋唐长安宫观62处、隋朝时期西北道观93处、北宋西北道观95处、金元时期(不含宋境内)294处、明代西北道观303处、清代新建和重建道教宫观584处。对如此之多宫观既作详细的文字记载又以图表的形式让读者一目了然。
纵观全书,作者还就许多问题(例如:道教起源问题;别部司马张修和米巫张修是否为同一个人?王重阳是否直接受吕洞宾、刘海蟾点化?和玉蟾和李灵阳他们二人在王重阳创立全真道过程的贡献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多有新见。当然,作为一部开拓性的著作,由于研究资料的缺乏,难免有不足之处。例如,在西夏道教研究方面。虽然作者就关于西夏道教信仰的概况、西夏文书保存的道教信息、以及西夏境内流传的道教经典和西夏对道士的管理等方面的阐述具有原创性,但由于关于西夏的道教史料极少,这方面的内容略显单薄,分析尚有待深入。但总而言之,该书不失为史料翔实、颇具特色的地方道教史研究力作,当为今后研究西北道教有关问题的必备参考书目。
(作者李海林,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走进多面的宗教世界——《宗教人类学》第二辑评介
乌 媛
《宗教人类学》已经出版了两辑。
第一辑意在为中国的宗教人类学研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学者“走进宗教现场”的尝试。既有微观层面田野现场的细致考察,亦有宏观层面对中国民间信仰的探讨与反思。同时“非本土”学者的域外视野,从他者的角度让我们对域外田野现场有所了解,并有机会从他者身上反观自身。尤为可贵的是,《宗教人类学》第一辑为中国的民间信仰争得了一份话语权。宗教研究中,一直存有关于民间宗教的“宗教”身份的争论。然而,“所有有关中国民间宗教的实地研究材料都可以看成是对这类无知问题的嘲弄”《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美]王斯福著,赵旭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92页。。可以说,第一辑大篇幅对民间宗教的讨论和思考,都为宗教研究中民间宗教的生存空间争取了一席之地,这无疑是中国学者对真实呈现中国宗教生态现实的积极努力。
与《宗教人类学》第一辑相比,第二辑所涉及的内容更为丰富,范围更加广泛。如果可以将这一本合辑比做一个小小的研究场域,那么其中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角度的研究就使得这个空间更为立体和饱满。从研究地域来看,在对本土问题研究之外,更有学者走出国门,在非本土的田野中调查研究,同时亦有国外学者对中国本土问题的关注。从研究主体来看,本辑既有内地学者,也有来自香港、台湾、日本和美国等地的学者。从研究向度来看,既有现时田野现场的调查,亦有从历史现场追溯宗教的传承与流变以及理论和思想上的反思与总结。一定程度上,或者至少在这一平台上形成了一个交叉立体型的交流网络。正是在这种多元交叉的研究场景中,我们也看到,无论是现场田野还是理论田野中的学者,其研究都不仅仅是一种对象的简单描述,更不是有些人所说的“猎奇”过程,而是更加注重田野现场背后的反思与自我关照。因此,我们才能够在第二辑中了解不同的宗教现场、不同的宗教现象以及不同的理论应用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其背后所流露出的思考的力量。
《宗教人类学》第二辑的内容包括不同地域的学者对宗教现象的调查和思考,展示了宗教现象的多面性以及多样生活中的宗教。本辑主要有域外视野、本土眼光、历史向度、思想交谈和书评综述五个部分。就其内容而言,阅读者自有其各自见解或感想。在此,作为一个宗教人类学的关注者和学习者,仅就其中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立场、方法的反思
《宗教人类学》第二辑中,李荣荣开篇便提出了在宗教人类学研究中首先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研究者的立场和方法论。“作为主体的观察者如何获得关于宗教这个具有主观性质的客体的知识”?这不仅是宗教人类学研究者要面对的问题,在宗教学创始之初就已经成为一个中心议题。宗教学研究力求客观的立场和科学的方法,作为学科分支的宗教人类学则更强调“参与”的重要性。“从外面去看一彩色玻璃窗怎么可能呢”?《宗教的科学研究》,[美]J.M.英格著,金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页。在关于宗教研究的内在与外在视角的争论之中,宗教人类学的“参与”体验与“深描”手法则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必定会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但也正是这些困境,“可能会带来更为丰富的理解,兼顾自我的情感之心和知识之理或可促成对信仰体验与宗教生活的深描”。参看李荣荣《徘徊在参与和观察之间——在田野现场研究基督教的方法论浅析》。
无论是以“同情理解”之心态深入到宗教对象内部,抑或“超越同情之理解”旁观宗教之现象,得到的结论都不可能详尽无遗地揭示对象的全部内涵。在对现实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基础上,李荣荣在文中提到的“宗教人类学方法的不可知论”的开放性才更有意义。随着宗教人类学的发展,它的研究方式早已超越单纯的田野调查或“书斋式”研究,逐渐发展出“书斋——田野——书斋(反思)”的研究模式,即“将文本作为田野,以田野作为文本”,参看第一辑“编者的话”,主编陈进国将宗教现场分为“宗教文本(历史)的现场”和“宗教田野的现场”。《宗教人类学》第一辑,金泽,陈进国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页。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
“他者”的视角在这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者”,既是研究宗教所要运用的方法和路径,亦是观察对象和反观自身的视角。在《宗教人类学》第二辑里,可以非常鲜明地感受到这种“他者”的多种表现形态。本土人类学家对国外宗教现象的调查和讨论,非本土学者对中国宗教问题的观点,国外宗教学者眼中的本土宗教,宗教的历史传承与流变相对于当代的意义,甚至还有对宗教人类学书籍的评介等,都表现着“他者”的深刻意蕴。人类学视角的特色之一就是,事物并不是它看起来的那个样子。宗教世界里的形形色色的事态与现象,不仅是其表层所呈现出来的直观,其背后更多地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容和象征所指。因此,无论是去关注宗教现象发生和发展所要借助的“他者”,还是注意到宗教本身即充当着社会发展和文化逻辑的“他者”角色,这在宗教人类学的研究过程中都是十分必要的。可说是,借“他者”的眼光,以获取自知之明。
正如台湾学者张珣在《台湾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现况与展望》中所提出的问题:对人类学家来说,宗教是什么?同样,我们也要问:对于宗教的研究来说,人类学及其方法又是什么?《宗教人类学》尽管并没有刻意去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们可以说,书中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贯穿全书的“反思”,都是对这一问题尝试性地回答。对于宗教人类学的研究来说,其未来的路依然漫长,同样也充斥着编者陈进国所说的“困惑与茫然”。然而,这一尝试对宗教的研究仍然是有益的。
宗教的本土化问题
宗教的本土化问题在宗教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早期人类学在对一些土著地区进行考察的时候,就探讨了外来宗教对本土原始宗教的影响以及本土宗教对外来宗教的接受和改造。在这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与交融的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即用一种绝对化的态度来描绘这样的过程。然而,宗教的本土化过程并非单向性活动,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布迪厄所说的“共时双重转换过程”,既有“被动中的主动”,亦有“主动中的被动”。刘琪的《信仰的地方表达与实践——对一个基督教村落的人类学考察》以及罗宾斯(Joel Robbins)的《灵恩派基督教的全球化》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两种不同视角下的鲜活个例。
在刘琪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少数民族村落是如何接受外来的基督教并在其影响下而发生多方面的变化。这一过程中,基督教通过本土化的方式表达自身,用一种地方化的“语言”来使当地人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践行,在基督教形塑他们生活的同时感受到切实的变化与好处。基督教作为传播主体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少数民族在接受基督教后,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基督教发生了联系,无论是个体,还是中观层面的村落结构。不过,当地人对基督教本身或教义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原有的思维体系之上的,并通过原有的方式来接受并改造外来的宗教。这个“被结构化”的过程中,主体性亦表达着自身。不仅是在福贡县的傈僳族地区是这样,云南其它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也有类似的情况。
而在罗宾斯的文章中,作为“一个既是文化同化力量的绝佳代表,又是一个最易被地方化的西方文化形式典范”的灵恩派基督教,则从宗教本土化过程之主体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生动范例。从灵恩派基督教的传播过程所表现出的这种矛盾而复杂的特性来看,一种宗教被信仰者所接受并在世界的不同地方生根发芽,其外向“结构化”并非是单向性的强制植入。灵恩派基督教能够成为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宗教运动,并成为基督教新教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派别,不仅是凭借其教义或仪式等宗教本身的内容和特色,更多的是其颇具“策略性”的传播模式。一方面灵恩派基督教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充分发挥了其“远程网状组织体系”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将社会资本转化为宗教性资本。另一方面,它也会保留一部分传播地原有的灵性属地和自主权,试图用其有意义的内容来表达灵恩派基督教的话语。然而,这背后还有着“接受传入地巫术的宇宙观正是为了攻击它们,从而深入地改变其被理解的方式”的逻辑。如果说这一过程体现着宗教本土化中“主动中的被动”的涵义,那么,某种程度上,我们或可将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看成是灵恩派基督教全球传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这两篇文章分别站在主客体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宗教本土化过程中包含着的多重内容。其实,这种共时性的互动过程在宗教发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不仅存在于本土与异质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中,同时也存在不同宗教之间,或不同的宗教形式之间。在第二辑的多篇文章中,如主流文化与民间信仰的结合,或同种宗教在不同地域的发展等,都可以借鉴相似的视角去理解。
理论的“普适性”与应用
在《宗教人类学》两辑中,读者很容易就能发现,很多研究者把研究视角拓展到国外,在更为宽广的领域中探索东西方理论的解释力问题。自觉地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实际研究中考察、反思理论应用与多样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宗教经济学可以说是近些年来在研究领域较“热”的一种理论模式,随着《信仰的法则》中译本的发行,中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宗教经济学、宗教市场、宗教资本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国内也出现了很多从宗教市场论视角进行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在理论被大量应用于解释中国宗教对象的同时,也有学者冷静地指出宗教市场论在解释中国宗教现象时的缺失,并对用西方理论套用中国现实的做法表示了质疑。那么,来源于西方的理论在西方世界的应用就一定是完美无缺的吗?杨春宇的《澳大利亚宗教现象的弥散化与宗教经济学的盲区》可说是对此问题的回答:即使是西方宗教现象,也有大量事实遗落在其理论的视野之外。作者以澳大利亚的联合教会为例,检视了宗教经济学在概括和分析西方宗教现象时的得失,并提出了用杨庆堃先生的“弥散性”理论模式来解释西方现象的可能性。从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意欲探索“中国宗教实践所可能蕴含的普世性意义”的良苦用心。
龚浩群的《佛与他者:现代泰国的文明国家与信仰阶序的建构》一文则是既注意到了“公民宗教”在理解泰人信仰时存在的局限,同时又运用了杜蒙的“阶序理论”来解释以佛教作为总体性事实的信仰格局,最后提出了一个基于泰国社会文化之上的“包容性的公民宗教”,从而打破了单纯引入某种理论的模式。
上述两篇文章可以说是研究者利用“东方社会研究中本土关怀的理论张力”,以打破西方理论“神圣化”格局的积极尝试,更是一种基于宗教现场和社会事实所做的回应。以事实说话来回应这种可能性,同时还以一种逆向性的思维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即以本土实践为基础的理论模式是否可以用来解释西方的一些宗教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理论上的缺失。这样的思路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路径。当然,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纯粹地运用西方的或者东方的理论是不可能的,彻底地区分东西方而突出自己的立场更为不明智。尽管“普适性”是人们一直渴望却总不可及的状态,但在把握东西方文化异质性的基础上,去整合不同的理论模式并在实际中谨慎应用,或许是一种更为可行的办法。
实际上,对问题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本身又会引发出新的问题。如上文提到的关于宗教本土化问题,日本学者藤野阳平在其文章中提到,以基督教为中心的土著化论的研究动向大多都是以“原本”的基督教在异文化中传播过程中其“真正”要素有所变化为前提的。作者所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深思:所谓的“真正”的基督教是什么样的?衡量“原本”的基督教的标准又是什么? 西方的基督教就是“原本”的基督教吗?参看第二辑中,[日]藤野阳平《社会脉络中的基督教研究——走出神学?思想研究的宗教人类学》一文。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思考以上所讨论的本土化问题,那么我们同样需要问:所谓的原本的宗教就一定是“原本的” 吗?宗教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场景中,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谓的“一”的模式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也正因为如此,宗教人类学的方法和思考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正是因为现实中“多”的存在,才要求我们走进现场,在现实中求证,在反思中求真。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宗教人类学》第二辑的文章所带给人的思索远不止这些。本文只是选取了其中几个例子来回应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更多的文章在这里没有提及,其重要性应该会被更多人所意识到并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去。一辑的文章是有限的,但是却可以引发读者无限的问题和思考,尤其是宗教人类学者。这些问题既不是仅靠田野调查的实证材料就能回答的,也不是仅在书斋里冥思苦想能领悟得到的。这是学科的发展必然,也是研究者的一种自觉。在“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探索之路上,虽然“此中有真意”,而学者却不能“欲辨已忘言”。此情此景,《宗教人类学》的出版着实是为这种尝试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愿在诸多学者殷实真诚的努力下,这个舞台能够更大更广。
(作者乌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生)
“2010’中国梵净山弥勒道场金玉弥勒开光仪式暨佛教文化研讨会”综述
张 明
2010年8月28日至29日,“2010’中国梵净山弥勒道场金玉弥勒开光仪式暨佛教文化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隆重举行。会议由贵州省佛教协会、中国宗教杂志社、贵州省宗教学会主办,铜仁地区佛教协会、铜仁地区民宗委等承办。国家宗教局蒋坚永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大和尚、贵州佛教协会副会长心照大和尚,以及贵州省政协、贵州省宗教局、铜仁地委等单位的领导亲临会场并发表重要讲话,来自北京、上海、江苏、陕西、湖北、安徽、广东、海南、山西、浙江、四川、贵州等十多个省区市近100位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展开了以“梵天净土·弥勒道场”为中心主题的梵净山佛教文化探讨。这是继“2004’中国梵净山护国禅寺开光大典暨佛教文化研讨会”之后在贵州梵净山举行的又一次具有全国规模的重要佛事活动和学术研讨会。
8月29日,“2010’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梵净山龙泉寺举行。近百位专家学者、高僧大德提交论文60余篇。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等近20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表主题演讲,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韩松主编、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长黄夏年研究员分别主持讨论,贵州社科院文化所所长王路平研究员作会议总结发言。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弥勒信仰文化和人间净土建设。蒋坚永副局长、学诚大和尚、心照大和尚首先肯定了梵净山是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蒋坚永副局长指出,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会通,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当今佛教文化建设成为服务社会民众、促进社会和谐、联系全球华人、加快祖国统一的文化软实力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他要求梵净山弥勒文化建设要注意辨彰学术,考镜源流;要注意生态建设和历史文化开发的关系;要注意佛教场所建设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学诚大和尚强调指出:佛教不仅注重个人清修,也不忘饶益众生,弥勒净土信仰是以构建人间净土为归趋的。因此,发掘梵净山弥勒净土文化,对建设“人间佛教”,对当今佛教的复兴乃至人类社会风气的改善有莫大的裨益。心照大和尚指出,弥勒信仰以慈为本,大慈、自正、和乐,弥勒信仰在中国影响深远,弥勒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块瑰宝,加强弥勒人间净土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梵净山弥勒道场和第五大佛教名山的形成。关于梵净山佛教道场问题,一直是梵净山佛教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此次会议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佛教界和学术界一致认定梵净山是弥勒道场。学诚法师指出,梵净山佛教隋唐传入、宋元发展、明清鼎盛,明万历皇帝、清康熙皇帝两次敕封加冕,使梵净山成为“天下众名岳之宗”,为梵净山成为“弥勒菩萨道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铜仁地区佛教协会副会长吴恩泽先生用具体而生动的史料论证了梵净山由辟支佛遗迹演变为弥勒道场的过程,证明了梵净山拥有悠久的佛教历史文化,是以天观弥勒菩萨为主要信仰的著名佛教道场。王路平研究员则从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内涵论证了梵净山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的不同特点,指出梵净山作为大慈菩萨弥勒的道场,是与浙江普陀山大悲菩萨观音道场、山西五台山大智菩萨文殊道场、四川峨眉山大行菩萨普贤道场、安徽九华山大愿菩萨地藏道场的四大佛教名山“比肩齐名”的第五佛教名山。铜仁政协工委赵幼立秘书长对梵净山弥勒道场文化作了具体补充。
第三、梵净山弥勒佛教文化的特点。楼宇烈教授指出,弥勒是未来之佛,上求菩提,下化众生,重回人间,再建净土,实践弥勒精神可以净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杨曾文教授认为梵净山佛教世系当属临济宗的两大派,即明代断桥系和清代破山系,梵净山是禅净双修的弥勒净土道场,在明清受到两代敕封,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梵净山史料的发掘和对佛教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宣传梵净山弥勒道场在全国的知名度。方立天教授认为梵净山释迦、弥勒二佛并立,以天观弥勒为主要信仰,注重现实与未来,梵净山的最大亮点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这些特点在其他名山中也是比较少见的。他希望加强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合理开发与建设,特别是要选拔和任用好具有灵魂和主导作用的方丈,加强梵净山僧团的教规和教义教育,引导梵净山佛教文化的良性健康发展。
第四、梵净山佛教的信仰结构与弥勒精神的关系。温金玉教授指出,梵净山是闻名中外的“古佛道场”,释迦、弥勒共主圣山是梵净山的“惟一”。“二佛并世,日月同辉”是梵净山佛教信仰的核心,是有别于名山大刹的信仰表识。邓子美教授指出,梵净山的特色就是“弥勒净土”,作为弥勒道场,梵净山应该深入发掘“弥勒精神”,即“悲智双运,服务社会”。董群教授指出,梵净山文化有浓厚的“弥勒”主题,其终结目标是弥勒下生成佛而显现“人间净土”,体现了“人间净土”的特色,梵净山以“梵天净土”为超越象征,以弥勒信仰为核心建设一个教化的人间净土世界。王雪梅副教授从弥勒“下生经”分析了不同的弥勒信仰形式。此外,专家学者还讨论了梵净山弥勒文化建设对当前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出对“心灵环保”、“人间关怀”、“服务众生”、“和谐社会”都有重要作用。
第五、钦命僧妙玄的来历和梵净山佛教与中原佛教的关系。妙玄是梵净山佛教史上最关键的人物,是明神宗的国舅,受钦命而重建梵净山金顶,被称为“重辟之祖”。但关于他的来源却仍是一个谜。会议的重点之一就是探讨妙玄的法脉来源。徐文明教授、黄夏年研究员、杨曾文教授等分别从几个方面推测了妙玄的法脉来源。杨曾文教授认为妙玄应当是临济宗杨歧派的后嗣,他与明代高僧断桥妙伦可能有关。黄夏年研究员则根据妙玄系的十六字辈指出,明初著名高僧宝金碧峰的第七代孙突空智板的法系也是完全相同的十六字辈,从字辈来看,妙玄应当是突空智板的第六代“德”字辈法孙。徐文明教授赞同妙玄是突空智板的第六代孙,但认为妙玄不是明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兄弟,而是神宗李贵妃的兄弟,即妙玄与神宗是同辈而不是上一辈,并具体推断了妙玄在梵净山活动的大致时间及其原因。这一推断有别于传统上关于妙玄是明神宗上一辈(国舅)的观点,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对于以上的观点,部分专家表示赞同。黄夏年研究员关于明初高僧宝金碧峰的考证对梵净山明初佛教的研究大有帮助,因为高僧宝金碧峰在洪武五年(1372)圆寂于南京,次年(洪武六年/1373),僧毁墨建梵净山天马寺,是明代梵净山第一座“天”字号寺庙。宝金碧峰与毁墨是否有师徒关系,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与会专家认为:梵净山佛教没有离开中国佛教发展的脉络,是中国佛教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梵净山佛教的兴盛是与明代中原佛教的发展完全一致的,梵净山佛教是佛教在贵州和西南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六、梵净山佛教的传入时间和明清时期的传法世系。关于梵净山佛教的传入时间,历来有“隋唐说”、“宋代说”、“明初说”、“明万历说”等观点。有的专家认为,佛教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到梵净山周围地区,表明梵净山已经受到佛教的影响,如唐代沿河有福常寺(又称永佛寺),万山有弥勒寺,岑巩有鳌山寺等。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张明指出,梵净山地区有确切年代记载的寺庙是建于宋乾德三年(965)的“西岩寺”(毁于“文革”),不仅是梵净山核心地区最早的寺院,而且是贵州佛教史上著名的早期寺院之一。它有一千多年的佛教传承历史,是贵州佛教史上延续时间最久的寺院之一,“西岩寺”是为梵净山佛教的祖庭。关于明清时期的梵净山的传法世系,杨曾文教授、徐文明教授、黄夏年研究员等都有精辟的论证。杨曾文教授认为妙玄系应当是临济宗杨歧派的后嗣,与明代高僧断桥妙伦可能有关。徐文明教授认为妙玄系的法脉来源于湘西龙标山。黄夏年研究员认为妙玄系的法脉受川渝佛教的影响,他进一步探讨了康熙年间妙玄下第七代僧海阔、海澄与四川双桂破山海明祖师的关系。张明指出在海阔的时代,梵净山妙玄系与破山系已经完全合流;并提出了梵净山25代佛教传法世系,这是贵州史上比较完整、延续时间也较长的佛教传承世系。与会专家认为,关于梵净山早期佛教和明清时期传法世系的研讨,对深入进一步研究梵净山佛教历史文化将产生重大作用和影响。
第七、专家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梵净山佛教文化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相得益彰,其生态保护得到了国际公认和一致好评,作为中国不可多得的佛教古迹名山和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应该处理好佛教文化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关系。蒋坚永副局长建议,一定要深入发掘梵净山佛教资源,引领佛教健康发展,弘扬弥勒菩萨慈、喜乐、包容思想;在深入挖掘梵净山佛教文化资源的同时,一定要围绕佛教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在旅游开发活动中要处理好佛教活动场所与风景旅游区的关系,提升文化品格,实实在在地发掘和弘扬佛教文化,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方立天教授建议,在保护好梵净山佛教文化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前期下,一要定期举办贯彻佛教精神的民间节日活动,二是与湖南张家界、凤凰古城、重庆市等周边地区联合发展,相互取长补短,共谋发展之路。苏州寒山寺昌莲法师建议,梵净山发展旅游要处理好商禅并重的关系,不能太商业化,不能太世俗化,但也不能脱离世俗人间。华东师范大学张晓林教授提出了“生态佛教”的发展理念:一是心灵生态,二是宗教文化生态,三是自然生态。认为梵净山具有丰富的“生态佛教”资源,应该大力发展梵净山的“生态佛教”文化。楼宇烈教授鉴于2004年梵净山佛教研讨会没有出版会议论文集,研究成果得不到体现,他建议将两次佛教文化研讨会的论文集公开出版,使梵净山在学术界得到应有的关注,产生应有的影响。此外,有的专家还建议,梵净山应每年举办一次“弥勒文化节”;在条件成熟时,建立“梵净山弥勒文化研究所(院)”,认真收集和整理相关史料,定期进行弥勒文化研讨,加强多方面学术交流,加大对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宣传,扩大梵净山的影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张明,1970年生,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硕士、留美教育学硕士,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基地”兼职副研究员。)
“历史与现状——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与对话”国际研讨会综述
丁锐中
2010年11月17日至21日,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和北美华人基督教研究学会共同举办的“历史与现状——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与对话”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外宾楼成功召开。
下面就专场会议根据学者演讲顺序、论文整理如下:
王新生教授《从(古兰经)中的“有经人”概念看亚伯拉罕宗教之间的关系》指出,尽管《古兰经》与它所承认的《讨拉特》、《宰甫尔》和《引支勒》这其他三部天经之间几乎不存在引用关系,但是它们四者之间却存在着共同之处,就是“其中有向导和光明”,而且存在一种后经印证前经的关系。这意味着穆罕默德视自己和传的讯息与所谓的其他“有经人”、特别是犹太教徒与基督教徒有着特殊的关系。张涵《上帝之道的先存性和认主独一》指出,世界三大一神教虽然都确认自己是同一位神的子孙后裔,却依然相互间纷争和冲突不断,文章试图通过《圣经》和《古兰经》的有关启示,对上帝之道的实质及深刻内涵作出分析和阐述。重点阐明确立对“上帝之道”先存性认知的意义,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不同民族对先知的理解和接纳,同时也关系到“认主独一”和“信先知”的内在一致性的理解,目的是抛弃“以物配主”和偶像崇拜的错误认知,理解宗教精神的实质是理解、宽容和尊重。周传斌教授《〈圣经〉和〈古兰经〉中的“至上神”概念及其译名辨析》指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一神教只崇拜唯一的一位至上神(the Supreme Deity);但三大一神教对于这至上神的体认,又有着其不同的特点。认为,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就至上神称呼的翻译问题而有各自不同的争论,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术语系统。但追根溯源,《圣经》和《古兰经》中对至上神的称呼却是同源并相通的。明了这种同源性和相通性,是当代开展跨宗教对话、文明对话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值得三大一神教的信徒们深思和探究。蔡志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其中国回应——以中国哲学的视野为重点》指出,自从1993年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之后,此论俨然成为讨论文明之间关系所不能回避的范式。中国哲学界的天下主义观点以及用忠恕之道应对文明之间关系的观点存在致命不足,中国现代思想对解决文明之间关系问题具有生命力,并以谭嗣同的仁学、蔡元培的世界主义为例进行阐明。
钮松博士《韩国中东外交中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认为韩国自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东外交不断深入。宗教外交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韩国的宗教自由政策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展都创造了良好的平台,韩国政府的积极鼓励与宗教团体的自发行动构成了韩国在中东地区宗教外交的两个组成部分,基督教团体和个人对于促进韩以关系、伊斯兰教团体和个人对于促进韩伊关系都是重要的情感基石。王忠欣博士《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对话的必要与困难》。认为,在国际大的事件背后,隐藏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似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对话最少,这样就凸显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对话的必要性。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对话存在困难,主要是因为两教的基要派难以变通,另外一些伊斯兰国家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缺乏民主的机制促成宗教多元和宗教宽容局面的出现。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对话有待各方共同努力,可以先从学者开始,再进入到信仰者;先从温和派开始,再进入到极端派;从西方国家开始,再进入到伊斯兰教国家。李建生《基督教在新疆与伊斯兰教对话的困境和思考》。指出,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新疆相遇而产生两次大的冲突。这两次冲突说明在宗教不平等的基础上,无法实现宗教对话,更无法建立和睦的宗教关系。新疆和平解放后,由于党和国家实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各宗教一律平等,各宗教之间总体上和睦。目前,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利益问题和由于当前疆内外宗教极端主义对伊斯兰教的利用,也由于国际敌对势力对我推行“福音西进”战略,使得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对话遇到诸多困难。作者强调,在新疆地区开展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国际间的对话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但是在疆内开展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对话很有必要,需要开始起步并逐步加以推进,以促进和谐新疆的建设和和谐宗教关系的实现。
许淑杰《早期穆斯林学者对基督教的态度》讲到,明清之际再次入华的基督教的迅猛发展确实对中国伊斯兰教造成一定冲击,入华的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态度也不是非常友好,而早期中国穆斯林学者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也表现出明显的排斥倾向。然而如同西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一样,新的外来文化在对本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无疑也从反面推动了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天主教来华之后,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伊斯兰教又遭到了更大排挤,这种内外的双重压力无疑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回回民族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同时,基督教的适应性传教策略,尤其耶稣会士以儒家思想解释天主教教义的做法,也可能为身处困境的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提供了有用的借鉴。黄凤祝教授《原教旨、资本主义与圣战》讲述了伊斯兰教的起源,伊斯兰信仰的支柱和义务介绍,现代伊斯兰的思潮概要,原教旨与灵魂的争夺。
刘家峰教授《近代中国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互动关系的研究回顾与展望》梳理了中外研究成果。强调研究文献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以及研究者的立场应当客观、中立。杨晓春博士《尚贤堂与清末民初的回耶对话(初稿)》认为对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中国的回耶对话研究,还在起步阶段,有必要就其中的一些个案先进行研究,然后才能做出综合的研究与评价,并评述了尚贤堂的研究。丁锐中《清同治(1862—1874)年间陕西伊斯兰教与天主教》。认为,从宗教学的角度去研究同治回民起义,仍然需要大力研究。在收集到的资料基础上,发现在清朝禁教期间,陕西天主教一直延续着自己的薪火。对于理解清末教案,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王建平教授《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回族穆斯林:民国时期的关系和双方的互动》指出,通过阅读由传教士出版的相当部分的对华穆斯林传教的历史资料,进而专门探讨民国时期的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回族穆斯林的互动,以及双方彼此的态度,以对这种境遇关系进行思考,民国时期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双方关系是未来两教对话和和睦相处的范本。刘钦花《梅益盛与〈天方至圣实录〉》。文章前言介绍了传教士梅益盛在华传教生涯及其著述,特别介绍了梅益盛所出版的自己翻译的刘智的《天方至圣实录》,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关于梅益盛的研究概况。李克白(Peter Lillback)教授的论文题目为《Islam`s Controversy with Christianity and Religious Liberty》希望能够推进更深一步的理解分歧壁垒的降低以及如何消除宗教冲突。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不仅在历史和神学方面而且在宗教自由关系上存在着内在张力,这是来源于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及其初创时期的历史表达。英波特(Yannick Imbert)教授《Theologies of land and territory : roots of conflicts or paths towards peace?》从两大宗教的经典——《古兰经》和《圣经》中推演土地在各自宗教当中的属性差异,进而为理解土地冲突提供了神学理解依据。对两教在土地上的神学差异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人们在阻止冲突以及研究两教对话方面怎样才能把宗教因素和其他因素更好的结合起来,有着深远的意义。阿劳尼(Nicholas Aroney)教授《The Accommodation of Religious Law within Western Legal Systems》强调伊斯兰沙里亚法与西方法治体系调和的问题是重要而有复杂的。西方社会现在接受了相当数量的穆斯林移民,在穆斯林社区对于世俗司法裁定和沙里亚法庭判定的执行和遵从以及相互之间的效力问题值得注意。张新樟博士《From Apocalypticism to Gnosticism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way of peace among religions》。阐明大卫主义和诺斯替主义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探究二元主义体验,即暴力的内在力量如何进入现实当中的暴力冲突,以及如何发展为自我启迪、精神性和和平的力量。丹尼尔·李(Daniel Lee)教授《Religions of Peace and the Paradox of Violence》认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和平的宗教。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一个最大悖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却成为暴力的宗教。作者主要从基督教史的角度展述了基督教与暴力的关系评论。
在自由讨论专场中,中外学者就当代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及未来走势、两大宗教的关系对我国的影响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看法并进行了互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国际研讨会学术水平高,组织安排严密恰当,讨论激烈气氛活跃,开阔学术眼界收获颇多,很多课题值得更进一步研究。
(作者丁锐中,1980年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乐山大佛研究中心“首届弥勒大佛学术研讨会”召开
铂 净
2010年11月20日“首届弥勒大佛学术研讨会”在乐山举行。本次会议由乐山大佛研究中心举办,来自海内外学者龙晦、杨曾文、龙显昭、温玉成、王荣国、邢东风、朴永焕、陈永革、黄夏年、张 总、陈德忠、徐文明、董群、黄连忠、杨维中、成建华、张培锋、屈涛、王雪梅、果波、宗音、坚意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乐山大佛与弥勒”,参会学者围绕主题做了热烈讨论。
代表认为,中国佛教在南北朝以后转型为以大乘为主体的佛教,十分尊崇象征大乘佛教基本理念的菩萨信仰,自进入唐、五代及宋元以后,逐渐形成以中国名山作为某一菩萨道场的传说和信仰,最著名是形成以四大名山代表四大菩萨显化道场的信仰。
弥勒信仰作为完整的宗教信仰体系,它所包含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显示了不同的宗教思想维度,蕴含着精神性、文化性、社会性等不同层次的特性,体现了人类应对世界现实、解决当下苦难、追求未来幸福的不懈努力。弥勒净土随着時代的需求,上至君主政治的确立,下则解決人民对世间的苦迫,弥勒当来下生的淨土,给人带来了希望,愿意为来生努力,在一般百姓心目中,弥勒不仅是未来佛的价值,它抚慰人们的心灵,也给人们希望和祥和。佛教的发展是在适应、随顺社会环境和民众的信仰需求愿望中不断发展的,各地弥勒菩萨或弥勒佛的传说、造像是中国广大信众既根据大乘佛教思想又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塑造出来的,反映了中国民族的性格、理念和意向。
乐山大佛是在中国佛教的弥勒信仰背景下刻凿完成的,中国的五方五佛,西方佛就是这个大佛。弥勒不只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平安,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人们的心中安宁之境。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掘并弘扬弥勒文化的精神,为净化、提升人们的内心,建设人间佛教提供资源。只有深入了解弥勒文化的精神,才能依此精神而建设人间净土。
中国的弥勒信仰,自佛教传入后,东汉晚期即已开始,并创作了“仙佛模式”框架中的弥勒佛,其特征是以抱着鸡或身边有鸡,来表示弥勒已下生到鸡头国。5世纪初叶,长安佛教的立式弥勒菩萨与西域的交脚弥勒菩萨先后出现。交脚式弥勒菩萨在5世纪中叶风行于河西走廊至山西大同的北方广大地区。大约在5世纪70年代开始,“上生”的交脚弥勒菩萨与“下生”的交脚弥勒佛并存,延续到6世纪初叶。大约在北魏末至东魏年间,龙门石窟开始出现倚坐式,两侧有狮子的弥勒佛。而至6世纪中叶,交脚弥勒菩萨也最终消失。北齐雕造的太原及浚县的两身倚坐大弥勒佛,最终确定了这种倚坐弥勒佛的模式,一直影响到唐、宋、元、明时代。
唐五代时期浙江明州契此和尚为代表的“神僧”(“应化僧”)形象与弥勒信仰中国化的关系为视角,辨析其所透显的菩萨信仰之于佛教中国化的教化效应。指出从作为游方禅僧的契此和尚逐渐改造为游化民间的布袋和尚的过程,最终定格于中国化的弥勒化身。所谓中国化的弥勒化身,准确地说更是禅宗化的弥勒化身,是人间化的弥勒形象。这一“人间弥勒”的形象,体现了佛法弘化的人间性与神圣性的平衡,成为中国佛教文学中深入民众、教化世人的禅僧形象的典型塑造。通过其游化人间、教化民众的自在性,更赋予了“慈悲喜舍”这一传统佛教教化的民间内涵,以其神异性、传奇性推展佛教活动的教化取向。
学者最后强调,弥勒文化的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比较突出的是求道向善、与乐拔苦、人间佛教。乐山的佛教文化建设,以弥勒文化为核心,以人间佛教为追求,就要体现弥勒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精神,具体地说,要体现弥勒文化中的求道向善的精神,将十善的道德文化形象地显现出来。同时,要体现弥勒文化中的与乐拔苦的慈悲精神,培养人们对大众苦难的深切同情之心和拔苦之行,帮助人们离苦得乐,给人们带来高尚的精神快乐。
(作者铂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首届圆悟克勤暨‘禅茶一味’国际研讨会”在成都昭觉寺举行
文 博
2010年11月22日至23日,“首届圆悟克勤暨‘禅茶一味’国际研讨会”在成都昭觉寺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韩国佛教界的专家学者80 余人参加了会议,参会学者有杨曾文、兰吉富、龙晦、祁和晖、陈兵、龙显昭、麻天祥、冯学成、王荣国、王仲尧、谢元鲁、徐湘霖、金易明、段玉明、刘学文、黄夏年、邢东风、朴永焕、黄连忠、徐文明、向世山、温金玉、张文良、陈坚、杨维中、冯焕珍、陈永革、邱高兴、刘立夫、张勇、王建光、魏建中、魏建震、罗同兵、尹邦志、哈磊、王雪梅、普正、戒毓、法缘、坚意、宗音等。学者们就圆悟克勤的佛学思想、“禅茶一味”,以及昭觉寺历史等问题做了热烈讨论,取得成果。
学者指出,圆悟文化是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奇迹之一,不但在宋代渗透各界,而且慧泽古今,影响中外。目前学界对两宋佛教尤其南宋丛林体制、南宋佛教文化国内外影响、南宋佛教各宗特点、寺院体制、丛林经济、寺院金融经营、寺院经贸活动、社会慈善事业、诗文绘画艺术以及中日茶禅等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等研究欠缺,亟待深入展开。其中圆悟克勤的贡献、事迹和文化影响,是一个有价值的观察、研究角度。学者强调,圆悟克勤本来是一个注重实际修行的著名禅师,宋徽宗赐其“佛果禅师”,宋高宗赐其“圆悟禅师”,死后还谥封“真觉禅师”,可见他确实是一个参悟成功者。一个成功的悟道者,对于禅的世界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圆悟虽然评唱公案,却从来没有认为公案本身就是禅。在《碧岩录》中,圆悟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道本无言,因言显道”的无奈。圆悟虽然借助文字以助学人明心见性,但他最重视的还是禅宗自证自悟的实践精神,这也是《碧岩录》文字禅的精神。圆悟通过自己的开示,使得这精致的禅机体现出更加的随缘,随缘而又不害精致的文风,更使《碧岩录》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有着特殊的魅力。《碧岩录》之流通真正问题是对机不对机,如果不对机,可能会出现种种问题,但宗杲与心闻贲看到,禅宗几百年发展逐渐积累下来的弊端与问题,“学者之心术坏矣”之根本原因,这并不是《碧岩录》流通乃至公案禅之流行造成的。而大慧的排击默照禅,显然伤害到默照禅学徒的信心及该派的声誉。焚烧《碧岩录》,又公然毁损、甚或有意禁绝这一属于全体人类的文化遗产。
如果说雪窦重显的《颂古百则》代表了宋代禅宗走向文字禅的大趋势,那么圆悟克勤《碧岩录》的问世,则标志着宋代文字禅达到了炽盛的程度,圆悟克勤《碧岩录》在宋代文字禅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雪窦重显《颂古百则》到圆悟克勤《碧岩录》,可以说,禅宗发展到宋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所谓文字禅时代。如此“规范化诠释”禅宗公案的模式,利弊互见,古来诸家批评者多,赞扬者少。但以今日现代眼光观察,圆悟克勤或许悯察后世众生,难以得窥禅宗参悟公案的进路与方法,不得已勉施手腕,巧做金针,婆心深切的度与后代众生,成就一段宗门心法的大事因缘。不幸的是,后世却以“文字禅”视之,更加执着文字的表相,陷于泥淖之中。对当代学人来说,将解释学的学术方法引入对《碧岩录》的理解与解读之中,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术探索。圆悟克勤的《碧岩录》,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最初都是供禅林修行者使用的,从根本上说,只能从修行实践的立场来理解其内涵、评价其价值。但它同时也是佛教史上的重要文献,所以又可以从佛教学、历史学、哲学乃至文字学、文学等立场去诠释它。从解释学的立场看,《碧岩录》的原始文本只是提供了一个“话头”,其意义的完成有待后来者的诠释。例如日本凤潭的《铁壁云片》虽然总体上对《碧岩录》持批评的态度,但同样从一个侧面丰富了《碧岩录》的思想内涵。
圆悟禅法的实践精神,最真正体现在菩萨大道的大机大用之中。作为一个精通宗教的禅僧,对华严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因此在他的言论中可以看到比较多华严的痕迹。正是由于这种比较深入的了解,使得他认为事事无碍的华严境界,可以通于禅宗的悟境。但是作为一个禅僧,华严思想只是他用来说禅的一种方式,他的根基在于禅,此时,华严的思想就只是一种方便手段。克勤在说法时处处强调:个人的关于禅宗的知识性或感性的聪明见解,都是彻底靠不住的。原因在于,知见情解,本身就是无明的体现,其中根本的主宰还是自我的执着,伴随着虚幻的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大狂等种种陷阱。这些正是禅宗所要破除的对象。
专家指出,继圆悟而后,临济宗以大慧宗杲、虎丘绍隆为代表,别开大慧派与虎丘派两大系统,其禅法同样颇为契合于士大夫的心性追求。特别是南宋的禅宗发展,以大慧宗杲所倡导的爱国禅影响之下,从心性参究的追求转向了对忠君爱国之义褒扬,通过参禅破生死之关,造就了一批忠义气节之士,更在宋室南渡时达到了一个高峰。降及元、明时期,倡导忠义与佛性一体统观的大慧禅法,一直对士大夫参禅学佛有着内在的吸引力量。圆悟弟子宗杲入闽,不但自身对福建禅宗丛林产生影响,而且通过其弟子在闽的传灯续熖,使圆悟克勤一系在福建传衍近70年。克勤禅师众多弟子的弘法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克勤弟子景元的门人有简堂行机(1113-1180)、或菴师体(1108-1179)等,特别是或菴一系,传承久远,至十余世,也是圆悟一门传承较长的一系。克勤在云居山开法虽只有大约二年时间,却为包括江西在内的南方丛林培育了诸多僧才,在相当程度上光大了云居真如寺,对江西禅宗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圆悟克勤通过传法扩大了南方禅法在四川的影响。并且把最正宗的临济杨岐宗宗风带回了四川。圆悟克勤的住持昭觉寺的行为使昭觉寺成为天下学者向往的中心,使昭觉寺后来享有“祖庭”的荣耀。
学者认为,虽说现存没有圆悟克勤禅师手书的“茶禅一味”四字墨迹,从《碧岩录》以及《语录》等著述当中也搜索不到此四字,基于“圆悟嗜茶、夹山出茶、以茶入禅、著作影响、法系渊源”等五点内容,“茶禅一味”说的思想源于圆悟克勤禅师是毫无疑问。也有人认为,“茶禅一味”四字法语的出现虽难以确定精确的第一提出人,但其源于茶与佛教日渐交融的事实则毋庸置疑。不管是中国禅茶还是日本茶道之种种品格,均来自禅宗的“本来无一物”的根源主体性。参禅的茶道禅茶绝不是一般意义上吃茶。“茶禅一味”,品茶、谈禅,此可谓人生境界也。
学者强调,圆悟克勤禅师曾两次住持昭觉寺,为昭觉的历史留下美谈,然克勤主持时期的昭觉寺实际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更,但这些却在《重修昭觉寺志》和《重修成都县志》等方志中没有记载。不能不说是历史记述上的缺失。昭觉寺在纯白禅师开创了丛林模式后,为其在宋代的发展埋下伏笔。克勤两住昭觉,两次敕封,也促使昭觉寺经历“崇宁万寿禅寺”,“天宁万寿禅寺”,“报恩光孝禅寺”等一些列变身,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敕封住持”的殊荣,从而走入国家寺院的行列。昭昭觉寺中兴者丈雪通醉一心一意复兴昭觉,成为川西第一大丛林。三代弟子佛冤纲的见第不仅纯正,而且顿熟,他所用的禅法,除了坚持临济的棒喝机锋之大机大用,起到振聋发聩醒学人之外,还具有曹洞的绵密,环环相扣,诱人入道之特点,是四川佛教界的龙象,昭觉寺中兴以后,其历史上先后经历了丈雪通醉、竹浪彻生、佛冤彻纲、竹峰续、悟参实鉴、潜修、守仁际定、月公、广公、自光际月、道魁了元、远公、智能、超凡、淮川、天然、绍实、遇文、慧林、归一、心道、广济、明照通朗、圆钦、信中恂、常明、照坤、昌明、了尘、照常、觉照、戒明、智光、定慧、宗国、慈云、慈青、宗睿、清定方兴、演法等各代方丈。
总之,本次会议是一次成功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研究成果推动了宋代佛教与圆悟克勤的研究,对昭觉寺的历史也作了深入的挖掘,禅茶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四川佛教文化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四川佛教,四川佛教将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者文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首届湖北“黄梅禅文化高层论坛”召开
芒 仁
2010年10月20日,由湖北四祖寺主办的首届湖北“黄梅禅文化高层论坛”在黄梅是召开,来自海内外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参会学者有杨曾文、黄钊、吕有祥、冯学成、姚为群、黄夏年、伊吹敦、徐文明、陈永革、杨维中、邱高兴、陈坚、向世山、夏日新、纪华传、苏树华、杨笑天、包胜勇、、伍先林、徐清祥、李尚全、吕建福、高永顺、圣凯、宗性、戒毓、昌莲、明尧、陈金凤、法缘、谭洁、梁世和、王瑞华、王萌、师领、张志军、魏建中、王丽心、中国佛教协会传印会长、净慧、纯一、印顺、正慈等副会长也莅临参会。
与会学者围绕禅与禅宗文化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学者强调,考察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和传统、时代精神是不可能脱离其他诸宗进行的,同样对此进行论述也离不开中国佛教的整体。不仅因为禅宗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深受其他宗派的影响,也因为禅宗成立后又不断与其他诸宗会通融合,以至成为中国融合型佛教的主体。禅宗的机体、命运、传统和精神是与整个中国佛教连成一体的。甚至可以说,禅宗的传统和时代精神也就是中国佛教的传统和精神。
代表认为,菩提达磨“二入四行”论强调对任何事物都采取不执著的态度,此理论最后对“六度”的说法中表现得更为鲜明和有特色。它展示出了大乘佛教根本义理对修行态度的直接影响,即毫无例外地不执著任何事物,对修行本身也是如此。《楞伽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起信论》等三部经典,是中国早期禅宗所依据的基本典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就是把禅与佛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禅即是佛。中国禅学继承了这个基本观点,并进一步把禅与佛等同起来。
对四祖道信的“东山法门”,学者论述较多,指出修行生活只有在山林才有可能成立,这跟在皇帝庇护下的国家佛教完全不同。东山法门一旦发展起来,就不可能久留山中。这样,不论愿意与否,弘忍的弟子们陆续进入中原。东山法门进入中原以后,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原来与国家权力保持距离的东山法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接近权力,直到9世纪初终于完全被笼络于国家权力之内。可以说,东山法门的立场和活力被他们继续维持下去。他们可以进行这些活动的原因在于唐末期的社会混乱和中央权力的弱化。可是,经过五代十国的分裂,进入了宋代,由于贵族的没落,皇帝的权力比唐代更大了。在这个时候,禅宗再次必须重新建立跟国家权力的关系。
有人认为,道信禅学中有丰富的江西因素。道信著有《菩萨戒法》,将禅与菩萨戒相合,其内容为弘忍所继承,后来神秀和慧能在传授弟子禅法时,都有无相戒的内容。唐代禅籍《楞伽师资记》所引或者就是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的全文,或者至少是原文的全面摘要。二者必居其一。对道信的“坐作并重”思想,学者认为,包含了强烈的“自力”意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固然需要自我辛勤耕耘,要想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道行还是需要自己不断努力。
道信因追随乃师僧璨南下而遵师命留滞江西吉州。道信在吉州得以学习并弘扬般若学,从而在传统的“楞伽”上增加了“般若”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达摩禅宗的发展方向。后来,道信又留驻江西佛教胜地庐山(大林寺)十年,得以广泛地学习天台学、三论宗、净土学、律学、禅学等,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道信的禅学体系。同时,道信在庐山的活动,开启了开法黄梅的契机。道信活动江西时期是其禅学形成的关键时期,江西佛教文化是道信禅学的重要源流,
学者认为,“走江湖”这一名称源自于禅宗,但它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不局限于禅宗,它是“泛中国佛教”的,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走江湖”就在中国佛教界广泛流行着,后来禅宗光其大,而其他宗派步其尘,相沿成习,带动了中国佛教内部(当然也有与外部)的交流和沟通。当代中国佛教界“走江湖”的僧人已越来越少,现代交通更加方便了,飞机火车高速公路,中国佛教“走江湖”这一优良传统有濒于失传的危险。
此外,学者还讨论了一些地方禅宗的特点,如指出贵州的佛教与重庆佛教有着直接的联系,或者说重庆的佛教影响了贵州的佛教发展,其影响主要取自于重庆(包括四川)与贵州相通的三条主要通道,时间主要在清代以后,在贵州佛教的一些资料中能够见到这方面的记载。四川佛教僧人对中国禅宗发展的影响,等等。
最后,还有学者对当代净慧法师的生活禅也作了评论,认为生活禅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提出来的一个理念。这个理念的提出完全符合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中国佛教怎么复兴,中国禅宗怎么复兴?生活禅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既具有理念、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道路。
黄梅是禅宗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禅宗历史文化资源。黄梅佛教界为了弘扬禅文化,致力于禅文化的建设,主办方设想每年召开禅文化论坛,争取在五年之内对禅文化的研究有一个较大的推动。
(作者芒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中世纪哲学:立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袁朝晖
2011年1月7日至9日,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承办的“中世纪哲学:立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
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朱志方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段德智先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翟志宏教授作为会议的主办方做了热情的演讲。
中世纪哲学日益受到中国学人的重视,话题颇多,与会者均为在此领域钻研多年,因而讨论也显得异常热烈。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张新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夏洞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系教授王新生、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吴广成、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董尚文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鄢松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王成军、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思政教研部副主任卢传斌等都做了精彩的发言和探讨。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基地主任王晓朝先生联系希腊哲学家对“名称”的讨论,从奥古斯丁的相关论述入手,探讨奥古斯丁记号论的现代涵义。他认为,奥古斯丁以前的哲学家没有专门讨论记号,但在讨论名称时论及记号或符号。奥古斯丁对记号作了系统探讨。奥古斯丁给记号下了定义,阐明了记号的本质,揭示了记号的作用。奥古斯丁是西方符号学的先驱,他的“记号论”属于语义学研究,奥古斯丁的观点启发了一批对现代符号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现代西方哲学家。
虽然语境不同,但辅仁大学哲学系潘小慧教授关于托马斯·阿奎那伦理学的体系建构的探讨还是引起了巨大的共鸣。她分析认为阿奎那伦理学说当中包含本性和超性,兼及论理哲学和论理神学双重面向,并有别于义务论和目的论,而为一德行论。在托马斯·阿奎那德行伦理学的系统建构中,“法律”中之“自然法”或“自然道德律”作为人性行为的第一原理,且为客观的外在原理,与“习惯”——尤其是好习惯“德行”——作为人性行为的内在原理,可说是理解与诠释人性行为及其是非善恶的双翼。
南京大学哲学系张荣则以《自由与时间——奥古斯丁心灵转向之思的基石》为题指出,奥古斯丁著作等身,思想恢弘,提出了不少重要观点。不过,就哲学思想影响而言,没有哪部著作像《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卷11那样核心、关键并富有思想的穿透力。在这两个文本中,奥古斯丁提出了两个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概念:自由与时间。张荣就此对《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卷11这两个文本的哲学阐释。他强调,这两个概念作为奥古斯丁思想的两大基石,奠定了基督教哲学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共同完成了心灵的转向。这种转向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上的二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内在化(性)转向,通过分析原罪论剥离出来。奥古斯丁在《论自由决断》中通过对原罪的哲学分析为神义论辩护。他对罪恶起源的分析,剥离出自由决断的基础地位。在他看来,意志的自由决断不啻是罪恶的本源,而且也是人正当生活(生存)之根据。罪恶产生于意思的自由决断,而非上帝的强迫,因此上帝的惩罚是正义的。上帝之所以赋予人以自由意志,是为了使人能够进行自由决断,为了人能够正当生活。奥古斯丁就这样间接证明:善良意志的根据在于上帝,论证了上帝证明和自由决断的必然联系。总之,人通过意志的自由决断,凸显了意志的尊严,彰显了自由之于人的生存(存在)的本源地位。自由不仅是人生存(哪怕是罪恶的生存)的前提,更是善生(人之为人、生存本身)的保障,因为善良意志根植于至善的上帝。
河南大学圣经文学研究所梁工教授发表了题为《对抗与和谐——希腊神话与希伯来族长传说之家庭观念的歧异性》的讲话,他认为希腊神话的主干故事贯穿着父子相残、夫妻反目、兄弟阋墙的尖锐对抗和血腥冲突。天父乌拉诺斯被其小儿子克洛诺斯阉割并篡位,克洛诺斯的王位又被其以宙斯为首的儿女们推翻。俄狄浦斯受命运的驱使杀父娶母,真相大白后其母亲兼妻子自缢而死,他本人自刺双目并自我放逐;他的两个儿子最终也倒在自相残杀的血泊中。希伯来族长传说由一系列家庭生活场景连缀而成,始终以温馨和谐的氛围为基调。当可能导致悲剧的矛盾出现时,作者擅长运用多种方式予以化解,其间“父亲的祝福”成为调解家庭纠纷、重建和谐秩序的润滑油和安慰剂。本文以细读文本为基础,分析希腊神话与希伯来族长传说在家庭观念上的歧异性,进而考察二希文化在世界观、论理观以及民族精神方面的不同特征。
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科学系白虹副教授分析了在《神学大全》“人论”部分,阿奎那指出要从灵魂的相关性来认识人的身体。因此,关于最初的人的被造,阿奎那首先肯定人的身体最初由上帝直接创造,并且强调人的身体来源于地上的泥土,进而又论证了灵魂本身产生于身体之中,而身体的完善也体现为适合于这样的灵魂的运作,从而展现了一种肯定身体积极意义的身体哲学,体现了阿奎那以强调人的统一性为特色的人学思想对人的全整性、个体性和在世性的充分肯定。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濮荣健先生则从阿奎那文本出发,分析了阿奎那关于天使本质和个体化困境的问题。他认为,就天使的概念源于圣经,开始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阿奎那为了用理性服务信仰,根据存在和本质的关系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把实体分成上帝、理智实体和复合实体,天使是理智实体。阿奎那的实在论在解释作为天使的本质、属相和个体化上,出现了困难和与教义上的不一致。阿奎那发展了实在论,但我们也看到了阿奎那的局限性。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副教授徐弢指出,阿奎那的灵魂学说在中世纪哲学史上和当代基督教哲学中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该学说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同时又从未否定过任何一个教会公认的权威教父的意见,所以后世研究者对于它的立场与方法及其理论价值做出过不同评价,且至今尚无定论。徐弢通过对阿奎那灵魂学说的具体分析来说明,阿奎那虽然经常援引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来论证基督教的相关教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未能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加以积极的改造,进而取得超越其上的哲学成就。同时,阿奎那虽然使用了大量与奥古斯丁等权威教父相同的神学词汇来表明其思想的正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通过意义辨析的方法赋予这些词汇以新的含义。实际上,阿奎那所说的灵魂既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肉体的形式和现实性”,也不仅仅是奥古斯丁等教父所说的“不朽的精神实体”,因为阿奎那一方面像奥古斯丁一样承认灵魂具有非物质性、实体性等本质特征及其导致的不朽性,另一方面又没有否认灵魂在作为“肉体的形式和现实性”的过程中对肉体质料的依存性。在崇尚权威的中世纪,阿奎那之所以如此解释人的灵魂,当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化解当时在经院哲学中影响日增的亚里士多德学说对中世纪正统神学理论的冲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阿奎那还把自己关于存在和本质、形式和质料、现实和潜在之关系的独特理解运用到灵魂学说中,从而不仅把奥古斯丁等权威教父所说的灵魂、天使等精神实体都转变成没有“精神质料”的纯形式,也把新的含义赋予了其所援引的亚里士多德观点。
(作者袁朝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辑。)
第二期
宗教理论研究
宗教心理学视阈下的詹姆斯“中介项”评述——周普元 姚学丽1
佛教研究
试析天台“三藏教六即”思想——吴之清7
月称《清净句》龙树《中论》第22品注疏研究——程恭让16
论北周时期的民间佛教组织及其造像——崔峰25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抄本概况研究——周娅33
中国禅宗“山笠”对日本神道“山笠祭”的影响
——日本博多祇园山笠祭起源新解——姜艳斐 楼筱寰40
道教与民间信仰研究
走向民间的道派——上清灵宝东华派略述——陈文龙49
民国《湖北省长春观乙丑坛登真箓》探研——梅莉59
文昌信仰的神谕性训诫研究
——以文昌劝善书为中心——谭德贵 宁俊伟73
基督宗教研究
威尔豪森的来源批判及其圣经诠释——田海华80
早期基督教与古希腊哲学的相遇——翟志宏87
英格兰、苏格兰合并过程中的宗教问题——李丽颖95
乡村基督宗教的走向与思考
——以广东地区乡村教会的田野观察为例——刘昭瑞104
范礼安与中国——兼论中国教区的行政归属——戚印平111
伊斯兰教研究
《古兰经》汉译活动与伊斯兰教本土化——马明良122
布伯宗教哲学的哈西德主义内在理路——刘精忠127
阿富汗宗教公民社会的角色和功能——蒲瑶138
其它宗教研究
西藏本教是藏传佛教最典型的代表
——关于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的讨论——同美147
壮族巫术、巫师与巫医——玉时阶158
埃琉息斯秘仪与奥尔菲斯教之比较——梁小平165
犹太律法发展历程初探——许广灵172
信息与评论
明清基督宗教画像流布状况综述——褚潇白178
“东方摩尼教”研究的两条路向
——芮传明、王小甫摩尼教研究新作赘语——夏洞奇183
首届龙虎山张天师文化研讨会学术综述——欧阳镇189
“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学术研讨会综述——王芳妮191
Contents
Studies on Religious Philosophy
Comments on William James’s ‘Mediating Term’ in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 Zhou PuyuanYao Xueli(1)
Buddhist Studies
Brief Analysis on ‘Sanzo Religion and Six Buddha Natures’ of Tian Tai Sect \ Wu Zhiqing(7)
Studies on the Explanatory Notes on Candrakirti’s ‘Prasannapadq’ and the
Volumn 22 of Nagarjuna’s the ‘Madhyamaka Shastra’ \ Cheng Gongrang(16)
Study on Folk Buddhism organizations & sculptures on Northern Zhou \ Cui Feng(25)
Theravada Manuscripts in China \ Zhou Ya(33)
The Influences of the ‘bamboo hat’ in Chinese Chan Sect on the ‘Yamakasa’ of
Japanese Religion Shinto——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Hakata
Gion Yamakasa in Japan \ Jiang Yanfei Lou Xiaohuan(40)
Taoist and Folk Religious Studies
Taoism Sects Heading for the Folks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Shangqing Lingbao Donghua Sect \ Chen Wenlong(49)
Study on ‘the Name List of Taoist in Precept Platform, Changchun
Taoist Temple, Yichou Year’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 Mei Li(59)
Study on the Oracular Sermons of Wenchang Belief
——Focus on Wenchang Moralistic Books \ Tan Degui Ning Junwei(73)
Christian Studies
Wellhausen’s Source Criticism and His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 Tian Haihua(80)
Early Christian First Encountered with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 Zhai Zhihong(87)
England and Scotland:religious issues in the merger process \ Li Liying(95)
Study on the Trend of Rural Christianity——As an Example of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Rural Churches in the Guangdong Region \ Liu Zhaorui(104)
Alessandro Valignano and China
——Study on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Chinese Parishes \ Qi Yinping(111)
Islamic Studie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Koran and Indigenization of Islam \ Ma Mingliang(122)
The Inner Logic of Hasidism within Martin Buber’s Religious Philosophy \ Liu Jingzhong(127)
Religiou Civil Society Actors and Functions in Afghanistan \ Pu Yao(138)
Studies on Other Religions
Tibet Bon Religion is The Most Classic Representative of Tibetan Buddhism
——Discuss On the Bon Religion and Bodi Relig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 Tong Mei(147)
Witchcraft,Wizard and Witch Doctor in the Zhuang Nationality \ Yu Shijie(158)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leusis Mysteries and Orpheus Religion \ Liang Xiaoping(165)
An Analysis to the Sources and Features of the Jewish Laws \ Xu Guangling(172)
Review and Information
宗教心理学视阈下的詹姆斯“中介项”评述
周普元 姚学丽
宗教经验是宗教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宗教意识则是宗教心理学着重研究的对象。本文梳理了詹姆斯机能心理学派借助潜意识“中介项”理论,阐释宗教经验的历程,他认为潜意识这个人神相通的“中介项”是宗教神学的“亲密的伙伴”,是宗教与科学对话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潜意识 宗教心理学 科学 对话
作者:周普元,1979年生,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宗教与民族研究所讲师。姚学丽,1978年生,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试析天台“三藏教六即”思想
吴之清
三藏教主要指以《阿含》为代表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其以“生灭四谛”、“生生四念处”为主要观点,“正教小乘”、“傍化菩萨”、“偏真法性”为精要思想而有别于其他法门。天台三藏教的这些特点以“六即”思想具体表现出来:不见不闻的理即位、有闻有信的名字位、以析空为观入的观行位、相似证理入的相似位、分破见思二惑入的分真位、究竟证偏真涅槃的究竟位。本文就这些内容作深入探究,旨在析清长期以来人们对“三藏教六即”的模糊概念,并以文化学的角度展现其丰富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天台宗 三藏教 六即
作者:吴之清,1971年生。佛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哲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月称《清净句》龙树《中论》第22品注疏研究
程恭让
本文对月称《清净句》龙树《中论》第22品注疏做了一个较为细致的考察。根据月称《中论》传本,重新翻译了龙树此品颂文;对《中论》此品四家传本之异同进行了比勘;详细解说了月称此品注疏的要点;并对中国三论宗祖师吉藏关于《中论》第22品分章问题,给予重新检讨和分析。希望藉此研究,推动龙树研究、《中论》研究以及中观学派思想史研究走向新的层次。
关键词:月称 龙树 《中论》 《清净句》 如来
作者:程恭让,首都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
论北周时期的民间佛教组织及其造像
崔 峰
北周时期的民间佛教信仰十分盛行。通过对遗存的造像记分析,当时以邑和邑义为名称的民间佛教造像组织十分发达,其内部构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结构,规模也与地域性基层村社有关。这些组织主要以造像为目的,兼顾修建寺院、建义井、栽树等。从造像题材看,北周民众的信奉对象以释迦最多,其次是观世音,与北齐民众信仰有明显不同,反映了二者文化和地域性的差异。
关键词:北周 佛教组织 合邑 造像
作者:崔峰,1972年生,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研究人员,历史学博士,陇南师专讲师。
Folk Buddhism organizations & sculptures on Northern Zhou
Cui Feng
Folk Buddhism organizations is popular on Northern Zhou. From many sculptures we can see that mosts of people voluntary spend lots of money to join imaging activities. The object of their faith mainly is Buddha but not Bodhisattva. This is different from Northern Qi.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抄本概况研究
周 娅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情况,国内外学界知之不多,尤其南传佛教抄本在中国的流存状况,由于语言文字等障碍,直到近年随着《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的出版发行,才逐渐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本文拟对中国境内南传上座部地区的佛教抄本情况作概要介绍,并以西双版纳为个案,对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抄本的源流、形制、存量、文字、内容结构以及濒危状况等方面作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佛教 南传上座部抄本 贝叶经 云南 西双版纳 傣族
作者:周娅,1975年生,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贝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助理研究员。
Theravada Manuscripts in China
Zhou Ya
Theravada manuscripts in China, which contrasted with the other 2 types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country, namely, Chinese Buddhist’ and Tibetan Buddhist’, are fresh ones that rarely exposed to public until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hey were mainly found in the Dai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As a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Dai in Yunnan, Sipsongbanna is the most typical place where Dai people living together with rich amount of manuscripts and popular Theravada Buddhism culture. This paper will share some knowledge of Theravada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Sipsonbanna, involving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locations; resources and makers; general amount and types; scripts; and content; etc. As the latest and most important outcome of the coll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se manuscripts in China,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Chinese Palm-leaf Scriptures will be introduced as well.
中国禅宗“山笠”对日本神道“山笠祭”的影响
——日本博多祇园山笠祭起源新解
姜艳斐 楼筱寰
日本博多栉田神社的祇园山笠祭是日本国三大祇园祭之一。在日本,“山笠”一词的使用始于博多祇园山笠祭。在中国,“山笠”一词意为禅师的法器“笠”。本文通过对博多祇园山笠祭起源说的考证,指出中国禅宗“山笠”对日本神道“山笠祭”的影响,阐明日本神道“山笠”源于中国禅宗“山笠”,是由留学南宋“禅院五山”之首径山寺的日本禅师圆尔辩圆(圣一国师)借用到博多祇园山笠祭中。
关键词:禅宗 山笠 博多祇园山笠 圆尔辩圆 圣一 径山寺
作者:姜艳斐,1968年生,浙江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楼筱寰,1967年生,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
走向民间的道派——上清灵宝东华派略述
陈文龙
上清灵宝东华派是南宋由宫廷走向民间并兴起于浙江民间的道派。该派重视科仪的作用,并能根据民间需要对科仪进行改革,使其更适应百姓日用需要。该派著录的大批经典对明以后的中国道教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上清灵宝东华派 民间 科仪
作者:陈文龙,1973年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博士生。
民国《湖北省长春观乙丑坛登真箓》探研
梅 莉
湖北武汉长春观始建于元代,是我国道教著名的十方丛林之一。民国十四年(1925)第22代龙门正宗传戒律师刘嗣授与该观监院侯永德携手开坛说戒,在长春观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留存至今的抄本《湖北省长春观乙丑坛登真箓》记录了此次得戒弟子454人的个人资料,包括戒子的姓名、出生年月、籍贯、出家宫观、所属道派、师祖及度师姓名等,为研究民国年间全真道的宫观分布、道派传承提供了宝贵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民国 道教 《湖北省长春观乙丑坛登真箓》 道派 宫观
作者:梅莉,1965年生,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昌信仰的神谕性训诫研究——以文昌劝善书为中心
谭德贵 宁俊伟
劝善书产生于北宋时期,是一种宣传伦理道德、劝诫世人行善去恶并建立道德规范的指导书。文昌信仰是由产生于远古的星宿信仰、晋朝武将张恶子信仰等合流的一种民间信仰。文昌劝善书是以文昌信仰为基础所造做的劝善书,成为明清时期劝善书的主流。本文主要以一些明清时期重要文昌劝善书为例,探讨文昌神谕性的训诫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文昌文化 神谕性 劝善书
作者:谭德贵,196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宁俊伟,1964年生,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威尔豪森的来源批判及其圣经诠释
田海华
威尔豪森在其《以色列史绪论》中提出著名的来源批判理论。本文论述了这一诠释方法提出的背景以及主要内容,也探讨了威尔豪森的来源批判及其对以色列史的重构,评述了威尔豪森之来源批判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圣经研究的贡献。
关键词:威尔豪森 来源批判 圣经诠释 圣经律法 以色列史
作者:田海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宗教所副教授。
早期基督教与古希腊哲学的相遇
翟志宏
早期教父时期所面临的文化处境和思想处境是其得以建构起来的历史起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宗教哲学是早期教父运用和借鉴希腊哲学思想与观念的一个必然的或基本的结果。其基本的或必然的理论形态是神学思想或体系。哲学只是这场运动的一个副产品或可能的产物。但是,某种体系只要运用或借鉴哲学思想及其观念,那么哲学的思考方式及其问题意识必然会以某种方式进入到这一体系中,从而会催生一种特有的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这种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只要以某种方式进入到历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会形成一种相对连贯的思想体系或运动。
关键词:宗教基督教哲学思想背景
作者:翟志宏,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宗教学系主任。
英格兰、苏格兰合并过程中的宗教问题
李丽颖
18世纪初,英格兰、苏格兰的政治家都将合并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最佳选择。虽然安立甘宗与苏格兰长老制教会同为新教,但两者在教会组织制度、宗教礼仪、教义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苏格兰长老制教会因担忧在联合王国中有被安立甘宗同化的危险而强烈反对合并。为顺利实现两国合并,英格兰、苏格兰最后达成默契:以法案的形式确保安立甘宗与苏格兰长老制教会在联合王国内共存并相互独立,两者均为联合王国的国家教会。两国政治家对宗教问题的明智安排是英格兰、苏格兰顺利实现合并,以及两民族能在联合王国内长期平稳共存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英格兰 苏格兰 合并 宗教问题
作者:李丽颖,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史学博士。
乡村基督宗教的走向与思考
——以广东地区乡村教会的田野观察为例
刘昭瑞
本文在长时期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对广东地区乡村基督宗教教会某些带有普遍意义及具有地区性特征的现象给予了总结和讨论,指出了乡村教会的社会网络和新的社会空间特征;指出了乡村天主教教会所出现的文化刻板印象;本文还特别提出了广东地区乡村基督宗教所存在的“香港模式”现象,并对可能出现的“台湾经验”也做了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基督宗教 广东 乡村教会 香港模式 台湾经验
作者:刘昭瑞,1955年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范礼安与中国
——兼论中国教区的行政归属
戚印平
范礼安神父在中国传教区的形成和发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他通过耶稣会在澳门的各种机构,对中国教区的传教步骤与方式进行严密掌控;而正是由于他的支持和偏爱,中国教会才最终摆脱日本管区的控制,发展为独立的传教区。
关键词:范礼安 中国传教区
作者:戚印平,1954年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古兰经》汉译活动与伊斯兰教本土化
马明良
伊斯兰教本土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功范例。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汉译的分析,述说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说明了异域、异质文化交流会通、融为一体的必要条件、途径、意义等。着重强调文化之间的交流只有在本土文化的“母土”和“土壤”中找到生长点,才能最终被接受、融合,成为本土文化的新的营养和有机成分。
关键词: 《古兰经》汉译 文化互动 伊斯兰教本土化
作者:马明良,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主任、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布伯宗教哲学的哈西德主义内在理路
刘精忠
马丁·布伯的宗教哲学建构深受犹太教哈西德主义神秘范式的影响。后者近代从被动的律法主义向积极的信仰主义倾向创新与转换意义重大。通过脱胎于哈西德主义神秘范式之上的“我—你”对话哲学,布伯的宗教存在主义哲学不仅从信仰向度上实现了对传统西方哲学认识论的超越,同时也在对人之“生活世界”的强调中,实现了积极行动意义上的宗教普世主义关怀。与此同时,这一哲学建构本身的内在理路亦体现了现代犹太思想哲学化重构过程中与生俱来的悖论性。
关键词:犹太教 布伯宗教哲学 哈西德主义 内在理路
作者:刘精忠,1960年生,南昌大学教授,宗教学博士后。
The Inner Logic of Hasidism within Martin Buber’s
Religious Philosophy
Liu Jinzho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rtin Buber’s religious philosophy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mystical paradigm of Jewish Hasidism. Among which,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Hasidic movement from its traditional passive doctrine of Jewish law to a newly active doctrine based on original religious faith since the modern times. By the so-called “I-Thou”philosophy of dialogue evolving from the Hasidic paradigm, Buber’s philosophy of religious existentialism not only achieved its transcendance over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epistemology from the dimension of religious faith, but also brought about religious concern from active universalism. Meanwhile, the inner logic within this philosophical construction also reflected the inherent paradox in the philosophical-reconstructing process of modern Jewish thought.
阿富汗宗教公民社会的角色和功能
蒲 瑶
本文以公民社会理论为视角,结合阿富汗的本土情况,考察了在阿富汗战后重建进程中本土公民社会组织诸角色的状况。重点分析了乌玛、毛拉、清真寺在阿富汗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及其资金来源。并指出其具有社会凝聚、公众交流、调解、中介以及社会资源再分配等功能。最后,具体分析了阿富汗宗教公民社会诸角色与政府及其他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伊斯兰教 宗教公民社会 阿富汗 角色 功能
作者:蒲瑶,1968年生,世界史博士,西北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西藏本教是藏传佛教最典型的代表
——关于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的讨论
同 美
本文在历代藏学家就本波教与钵第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宗教实体构成要素间的比较,以及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信众的教派认同程度的分析,认为本波教与钵第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了略别于汉传佛教的藏传佛教。从本波教的本土文化成分和对古印度佛教的藏族化程度来看,本波教是藏传佛教最典型的代表。
关键词:岷江上游 本波教 钵第教 藏传佛教
作者:同美,1964年生,哲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壮族巫术、巫师与巫医
玉时阶
壮族医学和壮族的巫术、巫师、巫医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最初壮族医学起源于壮族巫术,最早的壮族巫医则产生于壮族巫师之中,并由巫医发展为民间医生。后来,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壮族医学才从巫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壮族巫术、巫师与巫医的产生和发展,是壮族医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跨越和替代的历史阶段。
关键词:壮族 巫术 巫师 巫医
作者:玉时阶,1950年生,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埃琉息斯秘仪与奥尔菲斯教之比较◎
梁小平
埃琉息斯秘仪与奥尔菲斯教是古希腊文明中两个既相似、又不同的宗教文化现象。二者处于相同的社会环境之中,是同一类型的崇拜方式,都与生殖崇拜、冥府崇拜密切相关,强调个人与神灵的结合,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注重来世的生活和有一定的排外性及神秘性。但二者在仪式的举行、机制的管理、教义的传承方式、来世幸福的实现方式和与公共宗教的关系上有着极大的区别。
关键词:埃琉息斯秘仪 奥尔菲斯教 比较研究 古代宗教
作者:梁小平,1980年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
犹太律法发展历程初探
许广灵
犹太律法的来源异常复杂,吸收融合了古代近东地区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法律,以《托拉》为律法核心,加之历代犹太教学者不断地解释、扩展和补充,最终形成了以《塔纳赫》、《塔木德》等诸多宗教经典为载体的律法体系。古老的犹太律法的表述是简单而模糊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律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犹太教学者采用了“实用性的阐释方法”,在不违背律法字面意义的前提下,使背离律法的行为合法化,同时这种实用性阐释方法维护了犹太律法的神圣和权威。
关键词:犹太律法 来源 特点 实用性阐释
作者:许广灵,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讲师。
An Analysis to the Sources and Features of the Jewish Laws
Xu Guangling
Jews are famous for abiding by the Jewish laws and preserving the traditional Hebrew culture. The sources of Jewish law were extremely complex that revolved around The book of Laws, contained all kinds of interpretations and amplifications thereof by religious authoriti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absorbed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habits from peoples in the Near East. Finally, the leg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under which Jewish law were recorded in religious classics, e.g. the Scripture, Talmud, Midrash and so on.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ules were simple and vague, some disputes rose among people. Thus Jewish scholars made further interpretations accordingly, which didn’t violate the Torah and be accepted by most people easily. Because the Jewish law had been out of time, Jewish scholars used ‘functional explanation’ to explain the Torah. The way not only insists on the letter of the biblical laws, but also transforms these laws in essence. Meanwhile this way maintains the holiness and authority of the Jewish laws.
信息与评论◎
明清基督宗教画像流布状况综述
褚潇白
明末,西方绘画随着基督教的东传而大量涌入中国。史学家向达将利玛窦作为在中国传播西洋美术的第一人“1581年,利玛窦继(罗明坚)来中国,而后天主教始着其基,西洋学术因之传入,西洋美术传入中途,盖亦自利玛窦始也。”见向达:《明清之际中国美术所受西洋之影响》,《东方杂志》,1930年,第27卷1号。,至今,许多学者仍然依奉向氏之说。[英]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东西方美术的交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王镛:《中外美术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不过,晚明的中国人第一次见到基督宗教画像怕比利玛窦来到中国要早近30年。1554 年,葡萄牙船长索萨与广东海道副使汪柏签订了贸易条约,该条约规定葡商可以进广州城贸易。随之,一些耶稣会士、方济各会士和奥斯定会士就以贸易之名潜入广州和肇庆。有学者认为在此期间应该有宗教画被带入广东,但由于并无资料记录,所以只能阙而不论。汤开建:《明清之际天主教艺术传入中国内地考略》,《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期9。
根据现有资料,最早将基督宗教画像带入中国内地的应是1579年抵达肇庆的方济各会传教士阿尔法罗(Pierre Alfaro)等人。裴化行在《天主教16世纪在华传教史》中提到这些传教士的行李中有手绘圣像:“及至(1579 年) 八月二十一日, 他们(阿尔法罗等) 又到肇庆过堂。总督检点他们携带的物品时极其高兴。其中……还有几张笔致精妙, 五光灿烂的手绘圣像。”[法] 裴化行(H·Bernard)著,萧浚华译《天主教16 世纪在华传教志》,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66页。这可以说是继也里可温教随着元代的覆亡一起归于历史的陈迹后,基督宗教画像在中国人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如果说阿尔法罗通过西洋绘画,率先将一个完全陌生的耶稣基督带入中国人的视野,那么,随后的许多传教士都接续着他们的工作,将西洋宗教绘画在中国的流布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天主教传播过程中进入中国的宗教绘画进行了考证与史实梳理主要研究成果有:赵伟:《利玛窦与西洋美术输入中国》,《文史知识》,1999年第5期;汤开建:《明清之际天主教艺术传入中国内地考略》,《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第9期;莫小也:《17-18世纪传教与西画东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汤开建、陈青松:《明清之际天主教的传播与西洋宗教画的关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叶农:《明清之际西画东来与传教士》,《美术研究》,2004年第2期。,并得出结论:“西洋宗教画作为一种能够直接表现天主教教义的物质载体,在明清之际的天主教在华传播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汤开建、陈青松:《明清之际天主教的传播与西洋宗教画的关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第662页。
一、基督宗教画像的流布方式
1.进呈宫廷之画像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利玛窦从南京启程赴北京,在他准备进贡给万历皇帝的礼品中,有许多绘画作品。“贡品中有油画三幅,内圣母像一幅,圣子耶稣基督偕施洗约翰像一幅,救世主像一幅。” [法]雅利克(du Jarric):《在印度发生的最令人难忘之事》(卷三),第936页;转引自(法) 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8页。当时的中国人对利玛窦进呈的圣母像有所记载:“利玛窦所携西域天主像(应为圣母像——笔者),乃女人抱以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函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明)姜绍书:《无声诗史》,卷七《西域画》,画史丛书本。当利玛窦第二次到南京时, 他又准备献给万历皇帝一些礼品,其中的耶稣基督十字架像让应天巡抚赵可怀肃然起敬,他对利玛窦说“它决不是一个凡人的像”[意] 利玛窦、[比] 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2-323页。。从利玛窦的书信集中,我们可以得知他曾借着皇帝对西方的好奇之心,从宗教绘画开始,向皇帝解释基督及他的事迹。同上,第407页。继利玛窦之后,汤若望于1640年向思宗进呈天主图像。这些图像是葩槐国(Bavaria)君马西理(Maximilianus)用羊鞟将彩色天主降生事迹图装成册页,外加蜡质装制成的三王来朝天主彩色圣像一座,托汤若望转赠思宗:“若望将图中圣迹,释以华文,工楷誊缮。”黄保禄:《正教奉褒》,第一册,光绪三十年上海慈母堂本,第18-20页。。进宫献像,共书64张,为图48幅。原本已不可见。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405页。
2.教堂空间中的壁画
1583 年,罗明坚和利玛窦在肇庆建“仙花寺”,寺内供奉的“圣母像由圣方济各博而日亚会的修士仿照罗马圣母堂内著名的圣路嘉圣母像绘成”裴化行(H·Bernard)著,萧浚华译《天主教16 世纪在华传教志》,商务印书馆,1936 年版,第281页。。利玛窦到北京后,在宣武门建堂,内供耶稣基督画像,当世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称这些绘画乃“中国绘事所不及”,可知供奉画像为从西方直接输入的圣像。据(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载:“(利玛窦)邸左建天主堂,供耶稣基督像其上,画像也,望之如塑,貌三十许人。左手把浑天图,右叉指若方论说,指所说者。须眉竖者如怒,扬者如喜,耳隆其轮,鼻隆其准,目容有瞩,口容有声,中国画绘事所不及。右圣母堂,母貌少女,手一儿,耶稣基督也。衣非缝制,自项被体,供具如左。” 见(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四,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2页。文人吴长元也描绘了宣武堂内部用泰西画法绘制的圣像:“中供耶稣基督像,绘画而若塑者,耳鼻隆起,俨然如生人。”吴长元:《宸垣识略》卷七《内城》三,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页。随着教堂的增多,各个传教区和会院都开始配备专门“画师”,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传教士画家倪雅谷、游文辉等都为教堂绘制了大量的圣像画。比如:毕方济在南京教堂绘《善恶天使图》[法]费赖之(Louis Pfisoter)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45页。;卫嘉禄在广州新教堂画“漂亮的壁画”[法]荣振华(Uoseph Dehergne)著,耿昇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9页。;F. Tgnace Legoti 修士为广州城内一所教堂祭台绘制圣像裴化行考释:《明末耶稣会士的一封信》,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六卷第五号,第114页,转引自汤开建:《明清之际天主教艺术传入中国内地考略》,《暨南学报(哲学社科版)》,2001年第5期。;利玛窦日记还记录了1607 年南昌教区的画师一次临摹了好几幅基督圣像之事。[意] 利玛窦、(比) 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7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圣像绘制,及至清初顺治年间,北京城郊的7所大教堂和14所小教堂中均饰有宗教画。费赖之在《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记载杨光先反教致使教案发生后,北京“教堂尽被封闭,图像尽被摘”。[法]费赖之,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42页。到康熙朝,教案风波暂逝,大批耶稣会士供职于清廷。至康熙六年(1667年)全国仅耶稣会教堂就达159所同上,第723页。。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法国籍耶稣会会士张诚(J e a nFrancois Gerbillon, 1654—1707)在京奉旨修建北堂,教堂内部有绘画装饰,所附房屋中的客厅,亦有人物像装饰。
在远离京城的杭州,教堂里也悬挂着72幅宗教画,司铎们就用这些画向许多不识字的中国人传授基督教要义,而中国信徒张星曜则为画面配写了铭文,用来吸引文人。Mu ngello: 《杭州被遗忘的基督徒》,第48页;转引自张海浩:《中国信徒张星曜(1625-1696)的基督教诗歌》,载《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二十七期,第80页。
康熙末年,意大利籍画家郎世宁曾为北京东堂扩建做内部美术设计,在堂内画有《君士坦丁赖十字徽号得胜图》和《君士坦丁大帝作战图》两幅图;后又为天主教“南堂”的圣若瑟学院大厅作天顶图。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意大利籍耶稣会会士画家潘廷璋(Joseph Panzi, 1733—1812)又为“东堂”绘《圣母无原罪像》。[法]费赖之,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038页。
由于康乾两朝教难频繁,而每次教难都有大量教堂绘画被焚毁,据费赖之记载:“在1745 至1748 年间教难遍及全国, 正风雨飘摇之时也。教堂、经像、十字架等物被焚,教堂被毁。” (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第723页。随着教堂重建,圣像绘制的工作量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3.民间流传之画像
在民间,传教士向平民传教的方式之一就是分发宗教画像:“教徒领洗时,一般要领取圣像和圣章,但当时输入中国内地的这类圣像、圣章数量十分有限,为了满足传教团以及中国信徒的需求,传教士就分发宗教画像。”周萍萍:《十七、十八世纪天主教在江南的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178页。中国古代百姓家中常常悬挂一些佛、道及民间宗教的神像。天主教反对异教的偶像崇拜,所以,当中国人成为天主教徒后,都会将家里布置着的画像去除。不过,家里四壁空空不符合当时人的习惯,“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代替,于是他的异教朋友就说基督教空虚无物,因为他们没有上帝”。[意]利玛窦、(比)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第577页。圣像画成了取而代之、填补空白的不二之选。同时,按照天主教的习惯,每位新入教会的教徒在领洗的日子都要领受圣像和纪念章。如果这些圣物都必须远涉重洋经过许多国家运到中国,随着信教人数的增多,传教团的圣像和纪念章必然入不敷出。《利玛窦札记》中说,由于这些“进口”的圣物数量不多,很快就散发光了,所以神父们叫当地刻工刻了一个木版来印制圣像,因为中国人不会铜版雕刻的技术。[法]费赖之,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98页。
传教士们让中国画匠仿照欧洲的画像原型雕刻不同规格的木质模版,并“在画像四周附以文字,说明天主教并非偶像崇拜,而是上帝在降临人世时采取了人的形象”,大量印刷后分发到“天主教堂、深宅大院和穷苦人家”。周萍萍:《十七、十八世纪天主教在江南的传播》,第178页。据研究传教士鲁日满之账本的高华士博士所公布的资料,鲁日满在常熟请人雕刻了两种规格的圣沙勿略画像,而且还印刷了成千上万张,到处分发;而潘国光甚至在上海建有一个“推进本地的天主教绘画艺术发展的画室” 高华士认为中国的天主教绘画可能在17世纪50和60年代在江南省出现,但关于潘国光的这个画室却“自今未发现这个信息的原始资料,该资料出现于19世纪”。[比]高华士(No?l Golvers) 、赵殿红译:《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 常熟帐本及灵修笔记研究》,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第389页。,当时出现的华人仿制画家有常酷明、李保禄、崔二官及吴永高等。
除了木版画外,传教士还以中国特有的卷轴画为载体,入乡随俗地展现基督形象及其事迹。在传教士鲁日满的账本中有多处记载其为圣像装裱而支出的花销,证明了这种卷轴画在当时的传教过程中被普遍运用。[比]高华士(No?l Golvers):《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 常熟帐本及灵修笔记研究》,第388页。
除了在不同载体上临摹和刊刻单张或单幅宗教绘画外,明清之际民间流传画像的另一主要途径就是刊发附有此类画像的书籍。1606年1月,利玛窦将4幅雕刻画赠与当时著名的出版商程大约。程氏邀约了名画家丁云鹏和刻版名家黄鏻等将此铜版画转刻于木版上,然后将这四幅天主教题材的绘画收于他所编撰的《墨苑》之书末。由于《程氏墨苑》的“热销”,这四幅天主教绘画也自然获得了广泛的传布。
不过,第一本专门为传教需要而诞生的版画书籍是耶稣会士罗儒望(Joannes de Rocha)印制的《诵念珠规程》。该书共31页,体裁为师生之间的对话,由对话扼要说明“十五超性事”(奥秘)的内容及念珠、诵经和默想的方法。每部分的诵念规程都以一幅图画配合一段文字的形式出现。这本图文并茂的版画书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汉文天主教义插图本。一般认为该书制作于1619-1624年期间,用木版凸版墨一次印刷。可能在南京刊印,但其图画作者尚未确定,西方有学者认为可能与董其昌的学生有关。莫小也:《十七-十八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诵念珠规程》成书后13年,另一本《天主降生出像经解》于1635年到1637年初刊。这本文由享有“西来孔子”之美誉的传教士艾儒略(Jules Alem)在福州出版,在版画本之前,艾儒略先行印制出版了八卷本的《天主降生言行纪略》,这是第一部根据“四福音书”用中文写成的比较完整的耶稣基督传记,转述了福音书的大部分内容。其后出版的《天主降生出像经解》是为这部书作配的插图部分。而从18世纪开始,这两部书一直合在一起出版。在这本文中,“中国人第一次不仅能够读到以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述的耶稣基督的话语,而且能够看到有关耶稣基督的主要生平事迹的图画。在序言中,艾儒略说我们可以光靠图画,以具体的形象来想象属灵的天主”[意]柯毅霖(Gianni Criveller), 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晚明基督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二、国人的接受状况分析
明清之际的基督宗教绘画通过“进呈宫廷”、“教堂壁画”、“民间单张和版画书籍”这三种主要流布方式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当时的中国人对这些绘画有何反应?
1.艺术层面:视觉兴奋与画技品评
西洋画的透视效果显然首先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力。最早对基督宗教画有所记载的中国人叶权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 来到澳门,他看到澳门教堂的基督宗教画后说:
其画似隔玻璃, 高下凸凹, 面目眉宇如生人, 岛中人咸言是画。余细观类刻塑者,以玻璃障之, 故似画而作色, 若画, 安能有此混成哉。叶权:《贤博编》附《游岭南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刘侗、于奕正描述北京天主堂内的画像“目容有瞩,口容有声,中国画绘事所不及”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四),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3页。;文人吴长元记载北京南堂:
中供耶稣基督像,绘画而若塑者,耳鼻隆起,俨然如生人。左右两砖楼夹堂而立。左贮天琴,日向午则门楼自开,琴乃作声。移时声止,楼则闭矣。右圣母堂,以供玛利亚,作少女状,抱一儿耶稣基督也。衣无缝,自顶被于体。吴长元:《宸垣识略》,卷七,《内城》三,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页。
顾起元还引述了利玛窦对西洋画法与中国画法相异之处的分析:
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故看之人,面躯正平,无凹凸相。吾国画兼阴与阳写之,故面有高下,而手臂皆轮圆耳。凡人之面正迎阳,则皆明而白;若侧立,则向明一边者白,其不向明一边者,眼耳鼻口凹处,皆有暗相。吾国之写像者解此法用之,故能使画像与生人亡异也。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六“利玛窦”,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54页。
从这些评论看,“绘画若塑者”给予观者的视觉冲击力是关注的焦点。这些评论者关注的主要是“形式”的差异,包括画中的人、物和表现技巧。由于当时还未有对透视技法的充分了解,他们最多只能根据利玛窦等人的看法,人云亦云地将这种“生人”效果归诸于西洋画对阴阳明暗的处理。圣像画最初正是以这种形式的他者性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由于基督宗教绘画表现一种全然不同于中国文化范畴内的绘画技巧、绘画对象以及所指,绘画的“他者性”就成为一种被渴望了解的直观形式。这可能正是传教士们使用圣像画的原因。有意思的是,这种“他者性”是通过一种新奇的东西被关注,从而起到一种传递信息的作用。
2.信仰层面:接纳与拒斥
可以肯定地是,作为信仰传达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方式,基督宗教画在中国内地所受到的欢迎程度显然是传教士们始料未及的。《利玛窦书信集》中有传教士之间的书信往来可以为当时宗教画的需求佐证:罗明坚神父1580 年在澳门写的信中说:“我希望神父能给我寄来内附有图片的我主基督奥迹之书。”[意])利玛窦著,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光启出版社,1986年版,第427页。可以看出,最初使用这些西洋宗教画来作为传教的辅助方式,是出于运用前面所说的时空范畴内的“他者性”特征。如何使这种时空范畴内的他者性作为一种真正关联于中国文化符号的特质被呈现出来,就涉及这个“他者性”如何不断调适和开放的过程,从而将符号从单纯的形式变化转向具体的内在关联。毫无疑问,在这个时期,传教士们主要还是把圣像画作为辅助形式使用的。所谓辅助形式,是说圣像画被作为一个“引子”,作为引起注意从而展开故事的图式。传教士们最初使用圣像画这种符号的他者性时,侧重的正是这个方面。
尽管圣像画只是作为传道的“引子”,却也足以激励传教士们去大量使用圣像画。近年来一本传教士账本的发现与研究一方面能展示出传教士对画像传教所投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由此洞悉这些画像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高华士博士对清初传教士鲁日满的传世账本做了多方研究,笔者根据高华士书中整理的有关宗教画像开支的账本记录,发现从1674年10月到1675年8月,在不到一年时间内,鲁日满6次买画送给官员、信徒以及一些尚未入教者(异教徒)。他在圣诞节那几天恐怕大量购备了画像,只是因为数量太大,而没有记载具体数目。有明确记载的一次最多买了9幅圣像,这次买画的具体时间是1675 年1 月21 日,即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正是中国的岁末。想来,鲁日满早已入乡随俗,在过年前准备些宗教图像,可以借着过年时大家的你来我往,将这些图像作为馈赠礼品,而且这些图画并不限于木框布料的透视油画。账本中记载,除了买画送画之外,鲁日满请画匠绘制画像及装裱的费用也占了不少支出项。
单幅、单张宗教画在传教士的传教工作和教友的信仰生活中都颇受欢迎,福音版画书籍《天主降生出像经解》在中国发行后同样受到热烈欢迎。清代方殿华在《像记》中说:“崇祯八年(1635),艾司铎儒略传教中邦,撰《主像经解》,访拿君原本,画五十六像,为时人所推许,无何,不胫而走,架上已空。”《道原精萃》,光绪十三年上海慈母堂聚珍版“序言”。此书初刻于崇祯十年(1637),后1642年、1738年、1796年又重印,1852以及1903年则两度刻印于上海。
不过,拒斥与接纳同期而至。从17世纪初开始,传教士散发的图像就几乎成了文人士大夫的众矢之的。他们指责“教士散发某个鞑靼人或者撒拉逊人的图像,称之为上帝,说他从天上下凡来拯救并教导全人类,而且按照他们的教义,只有他才能赐给人财富和幸福”,认为这种教义非常能蛊惑民众,“使愚民极易受到欺骗”。[法] 裴化行(H·Bernard)著,萧浚华译《天主教16 世纪在华传教志》,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第570页。在明末成书的《圣朝破邪集》中,留下多处对宗教画像攻击评议的记载。蒋德在《破邪集序》中写道:“若吾儒性命之学,则畏天敬天,无之非天,安有画像? 即有之,恐不是深目、高鼻、一浓胡子耳。” (明) 徐昌治:《圣朝破邪集》,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年版,第139 – 140页。明末士大夫对西洋画的看似零散的批判,到了清初“历案”,杨光先撰《不得已》时就成了专门的批判。他撰写了专文《邪教三图说评》专门抨击基督宗教画,其中有文称:
上许先生书后,追悔著《辟邪论》时,未将汤若望刻印国人拥戴耶稣基督及国法钉死耶稣基督之图像刊附论首,俾天下人尽见耶稣基督之死于典刑,不但士大夫不肯为其作序,即小人亦不屑归其教矣。……止摹拥戴耶稣基督及钉架、立架三图三说,与天下共见耶稣基督乃谋反正法之贼首,非安分守法之良民也。 (清) 杨光先:《不得已》, 陈占山点校,黄山书社,2000年版,第30页。
拒斥并不仅仅停留在口诛笔伐的层面,反教者的行动力异常果决。他们跑到“新信徒的家里去搜寻救世主的画像,把两三幅画像撕碎了”,以至于神父们开始“劝告新基督徒们把画像藏起来,并且不要挂在卧室里面”。[法] 裴化行(H·Bernard),萧浚华译:《天主教16 世纪在华传教志》,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72页。
在清初“历案”中,北京许多教堂被拆除,教堂内的经卷和画像都被收缴销毁。“将汤若望所在天主堂亦应拆毁,唯因勅赏银两给汤若望建堂,又赐有牌文,故拟准留该堂,仅毁天主画像。利类思等所在教堂,虽供系钦差佟吉购房新建,亦应将利类思所在教堂,以及阜成门外教堂, 均交工部拆除。再,汤若望、利类思所在两座教堂内现有西洋教经卷、画像、《天学传概》书版,俱应焚毁。至于入教人等,既奉旨免于查议,则将其所发之铜像、绣袋、《教要》、《天学传概》等物,亦应札饬收缴礼部销毁。再,其在外流散者,应饬交各该督抚,札饬严查收缴销毁。外省之天主堂、西洋教经卷、画像等物,亦应饬交各该督抚查收销毁。”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 《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 册)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3页。到雍正禁教时期,长城边上的古北口和桂林府教堂也都发生了摧毁焚烧圣像的事件。[法]) 杜赫德,郑德弟等译《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2 册),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 – 333页。而在雍正、乾隆、嘉庆三朝禁教时期,官府更是以收缴到圣像画作为民间百姓仍在传教、习教的罪证,不但画像要查缴收没,连教民都难逃牢狱发配之灾。
明末以来,基督教圣像画中耶稣形象的西方表现形式以及对此形象的神圣宣称,一直挑战着中国宗教和文化中的天地神灵观念,基督的位格性成为冲突的焦点。在艺术感知和信仰内涵这两个层面上,中国各阶层对于这些“陌生画像”的态度交杂着新奇与厌恶、接受与拒斥。
(作者褚潇白,艺术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东方摩尼教”研究的两条路向
——芮传明、王小甫摩尼教研究新作赘语
夏洞奇
历史上的摩尼教在传教语言上的灵活性造成了摩尼教文献的多语种性,进而注定了摩尼教研究的国际性。令人欣喜的是,华人学者采用这种说法是考虑到了国际摩尼教研究权威、澳大利亚麦格里(Macquarie)大学教授刘南强(Samuel N. C. Lieu)先生及哈佛大学马小鹤先生等人的学术贡献;不过,前者的主要学术成果并不是以汉语发表的。在这个国际性的领域中已经做出了足以成一家之言、占一席之地的贡献。在笔者看来,汉语的摩尼教研究大致可以被分别纳入两条路向:一类是探析摩尼教的概念、教义与伦理,一类是沿着中西交通史与民族史的道路考索摩尼教在东亚的传播与发展。在最近几年中,汉语摩尼教研究在这两条路向上俱有可喜表现:在教义研究的路向上,在马小鹤先生于2008年出版《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一书之后,芮传明先生的《东方摩尼教研究》又于次年付梓;芮传明:《东方摩尼教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在中西交通与民族史的路向上,在林悟殊先生6年前的《中古三夷教辩证》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辩证》,中华书局,2005年。之后,王小甫、李树辉、桂林、杨富学、王媛媛等诸位先生都有令人注目的新文章。仅举其要者:王媛媛:《从波斯到中国:摩尼教在中亚和中国的传播(公元3-11世纪)》,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桂林:《回鹘摩尼教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刘屹:《唐开元年间摩尼教命运的转折》,《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中华书局2006年,第85-109页;杨富学:《关于回鹘摩尼教史的几个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第138-146页;王媛媛:《唐开元二十年禁断摩尼教原因辨析》,《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2辑,第293-320页;李树辉:《试论摩尼教消亡的时间》,《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4期,第110-117页;王小甫:《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88-106页,等等。下文仅以芮传明《东方摩尼教研究》与王小甫《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在下文中分别简称《东方》与《改宗》)为探讨之契机,以略陈陋见为限。
一 、“东方摩尼教”的概念
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国学者对摩尼教的研究即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耿世民先生对回鹘文摩尼教文献的研究如耿世民:《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初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第497-516页。耿世民与德国学者克林凯特(H. J. Klimkeit)于20世纪80年代合撰的3篇德文论文已被译为中文,收入其文集《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与林悟殊先生的《摩尼教及其东渐》林悟殊:《摩尼教及其东渐》,中华书局1987年。就是其中的标志性成果。约近十年来,芮传明先生在摩尼教研究方面也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论文,而2009年出版的《东方》一书不仅总结了他在前一阶段十余年中的相关研究,还代表了他本人的“修正之想”,语出芮传明:《东方摩尼教研究》,第1页。应能被视为集中反映作者成熟观点的代表之作。全书篇幅达30余万字,除《自序》外共分为《导言:创教史与研究史》、《上编:神、魔名号考释》、《中编:基本教义研究》、《下编:文化交流探讨》等4编16章,另有附录《摩尼教汉语典籍校注》(包括《摩尼教残经》、《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与《下部赞》这三大汉语摩尼教原始史料)及《主要参考文献略语表》。通书读来,除《导言》部分的3章之外,其余的各章几乎全部达到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的程度。
摩尼教的一手史料与研究著作具有突出的多语种性,这当然为中国的研究者们构筑了巨大的障碍。难得的是,《东方》不仅深入地利用了中文的摩尼教史料并比照相关佛教文献进行阐发,还广泛地借助了丰富的中亚、西亚与西方文献展开分析,即使是在面临科普特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帕提亚文、中古波斯文、粟特文、突厥文等语种的材料时,仍能尽量借助现代西方语言的译本来进行介绍。可以预期,继林之《东渐》与马之《西域》后,《东方》一书将会成为汉语摩尼教研究中的又一部必读参考书。可以说,作者在《自序》中所谓的“不无微小贡献”,只是过谦之辞。
在简练的《自序》中,作者如此为该书之书名解题:其一,就地理概念而言,“本书研究的主题更多的是与前赴东方的摩尼教有关”;其二,作者认为,就教义而言,“东传的摩尼教和西传的摩尼教确实有着一定的区别”,“西传摩尼教的基督教色彩更为明显,而东传摩尼教的佛教因素更为突出”;其三,本书还相当关注“摩尼教在东方的演变以及与东方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因为“这也是东传摩尼教的特色之一”。芮传明:《东方摩尼教研究》,第1-2页。鉴于芮著所谓的“与东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于摩尼教与佛教的互动,上述的第二、三两点考虑实际上也可以归为一条:东传摩尼教体现了相当程度的佛教因素,因此有必要提出“东方摩尼教”这一概念。
作为一种融入了多种宗教之因素的综合性宗教,说佛教对摩尼教有一定影响,这并非新论。但是,《东方》对二教互动关系的探讨是相当深入的。通书读来,探讨佛教对摩尼教之影响的文句,俯拾皆是,以下仅举其要:“摩尼”(Mani)这一名号有可能借自佛教的“珍珠”,“故不能排除摩尼在创教时已受佛教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可能性”;同上,第70-71页。摩尼教在东渐之后进一步“佛教化”,通过对“五妙身”、“五大”等基本概念的考察就可以看出,汉文摩尼教文献使用了大量佛教术语,可以说“东方的摩尼教融入了相当多的佛教因素”。同上,第79、107页,参第126、162-163、281页。尤有说服力的是,《东方》以“树”符号为线索,通过对科普特文文献(主要是《克弗来亚》(Kephalaia)与《赞美诗》)、汉文的《摩尼教残经》和《下部赞》的比较研究显示了摩尼教在东渐中的逐渐演变,说明东传摩尼教越来越“佛教化”,甚至“与其原始教义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就连其固有的二元对抗性也“逐步淡化”了。同上,第192-218页,尤其是第214-216页。
置于西方摩尼教观的整个演变过程之中来看,芮著对“东方摩尼教”这一概念的强调与坚持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据笔者所及,西方人理解摩尼教的基本方式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罗马帝国晚期经历整个中世纪直至19世纪,摩尼教基本上被视为基督教的一种“异端”;第二阶段,摩尼教被视为一种深受波斯二元论宗教传统影响的综合性宗教;林悟殊对这种观点的反映:摩尼的二宗三际论的思想根源,“首先就是波斯民族的传统思想”,因为“善恶二元论的宗教思想……在波斯民族中早就流传了”;“虽然摩尼的体系吸取了许多异教的思想材料,但它毕竟是公元三世纪中叶波斯社会的特定产物”。见《摩尼教及其东渐》,第24、26页。第三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由于在埃及出土的希腊文《科隆摩尼古卷》(Codex Manichaicus Coloniensis / Cologne Mani-Codex)等重要史料的发表,早在1984年,林悟殊即已向中国学界介绍了《科隆摩尼古卷》的基本情况,见《本世纪来摩尼教资料的新发现及其研究概况》,《世界宗教资料》1984年第1期,后来此文被收入《摩尼教及其东渐》一书;芮传明对其之介绍,见《东方摩尼教研究》,第28页。犹太-基督教传统对摩尼教的重大影响重新受到瞩目。按照知名的摩尼教研究者范·奥尔特的观点,《科隆摩尼古卷》足以证明:青年时代的摩尼是在犹太-基督教的环境(即浸礼教派Elchasaites根据al-Nadīm的《群书类述》(al-Fihrist),《东方》第5页将摩尼之父跋帝所加入的教派写作“曼达派”(Mandaeans)。但主要依据《科隆摩尼古卷》,刘南强肯定该教派即Elchasaites,而排除了其为“曼达派”的可能性,见Samuel N. C. Lieu, Manichaeism in the Later Roman Empire and Medieval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 28-32.)中长大的;原初的摩尼教教义主要是在犹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该教中近似于基督教的因素并不是在其西传罗马后才逐渐形成的;摩尼的激进二元论也应当被理解为对犹太-基督教传统的严格一神论的抗议。Johannes van Oort, Jerusalem and Babylon: A Study into Augustine’s City of God and the Sources of His Doctrine of the Two Cities (Leiden: E.J. Brill, 1991), pp. 229-234. 可参看马小鹤对《科隆摩尼古卷》中相关记述的介绍,见《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第129-132页。刘南强先生的锐利论断则更加远离常见陈说:虽然摩尼无疑是一位综合家,但其宗教背景是“以犹太-基督教为主的”(“predominantly Judaeo-Christian”);过去普遍以为摩尼是融合三大宗教之因素而创立世界宗教的观点,应当被“彻底放弃”(“decisively abandoned”);琐罗亚斯德教与佛教的因素是在传播过程中得来的,不是根本性的。Samuel N. C. Lieu, Manichaeism in the Later Roman Empire and Medieval China, pp. 53-54. 马小鹤的概述则相对温和:“摩尼教主要吸收犹太教-基督教等教义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同时也采纳了不少琐罗亚斯德教的成分,传播到东方以后,又染上了一些佛教色彩。”见马小鹤、张忠达,《光明使者:图说摩尼教》,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依笔者拙见,其实上述观点是可以在摩尼教的教义体系中得到支持的。众所周知,摩尼教的基本教义体系是一个以“二宗三际”为中心的神话体系。在这个庞大繁复的神话体系中,“满天神佛”的名号、地位、职责及其相互关系一直都是令人目眩的。不过,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将摩尼教的神佛系统划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宇宙神话部分,主要指明尊/伟大之父的三次“召唤”,即在第一次召唤中依次产生的善母/生命之母、先意/初人及五明子(清净气、妙风、明力、妙水、妙火),在第二次召唤中依次产生的乐明/光明之友、造相/大般、净风/活灵以及五天使与呼应二神,在第三次召唤中依次产生的日光佛/第三使、电光佛/十二光明处女。在此需要特别注意两点:第一,秉承诺斯替派广义上的诺斯替派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神不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不是Demiurge或耶和华;世界的产生纯属一场错误,是由于神性世界的分裂和堕落的结果;灵性的人是从神性世界流落到这个世界的异乡人,当他听到启示的道以后,就会认识到自己最深层的自我;恶的来源不是罪,而是“无明”或“无意识”(unconsciousness)。见张新樟,《中译本导言》,载汉斯·约纳斯,《诺斯替宗教:异乡神的信息与基督教的开端》,张新樟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33页。在此意义上,将摩尼教称为诺斯替派,似无大谬。的一贯原则,明尊/伟大之父并不是物质世界的直接创造者,而净风/活灵才是十天八地、日月星辰的“造物主”;第二,这里的先意/初人并不是历史上的人类始祖。第二部分则是历史神话,主要内容是暗魔造出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光明分子被禁锢在人的肉体之中而迷失了本性,光明夷数/耶稣遂被派来执行拯救亚当的使命,而夷数又唤出一切使者之父即惠(慧)明使/大诺斯来拯救人类,使义人的灵魂通过卢舍那/光耀柱、二明船(日月)进入新乐园;到世界末日,光明夷数将会第二次降临,以平等王/审判者的身份来审判义人与恶人,随之天地将要毁灭,而后际开始。以上对摩尼教神话体系的梳理以马小鹤、张忠达书为本,见《光明使者:图说摩尼教》,第46-57页。
概括而言,宇宙神话部分主要是为了说明摩尼教的宇宙观和现实世界的产生,在逻辑与时空上均先于人类始祖的产生,是超历史的;而历史神话部分主要是为了解释人类的起源与拯救过程。因此,对于摩尼教这种以救赎灵魂为根本目标的宗教,对信徒而言最重要、最实际的应当是历史神话部分。在作出宇宙神话与历史神话的区分之后,光明夷数/耶稣在摩尼教信仰中的突出地位也就相当明显了:夷数是拯救人类的主要之神,是人类的救世主和末日的审判者。就此而言,夷数在摩尼教救赎论中的地位,与耶稣在基督教救赎论中的地位,是具有一定类似性的。
正因为如此,摩尼本人才会自居为耶稣基督的“使徒”,他撰写的第一部大经也被命名为《生之福音》(Living Gospel)。正因为如此,西方历史上最有名的(前)摩尼教徒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才会在具有自传色彩的《忏悔录》中如此反省当年误入摩尼教的经过:“因此,我蹈入了骄傲、狂妄、巧言令色的人们的圈子中,他们口中藏着魔鬼的陷阱,含着杂有你的圣名和耶稣基督、‘施慰之神’、‘圣神’等字样的诱饵”;“他们语语不离这些名字”,“经常用各种方法在长篇累牍的书本中向我高呼着你的名字”。Augustine, Confessiones, 3.6.10: “itaque incidi in homines superbe delirantes, carnales nimis et loquaces, in quorum ore laquei diaboli et viscum confectum commixtione syllabarum nominis tui et domini Iesu Christi et paracleti consolatoris nostri spiritus sancti. haec nomina non recedebant de ore eorum…cum te illi sonarent mihi frequenter et multipliciter voce sola et libris multis et ingentibus!” 上引中译文引自周士良译《忏悔录》,第41-42页。因此,在摆脱摩尼教十余年之后,他才会如此着力地表白道:“那时我怎样从心坎的最深处向往着你”,“但我以为这一切就是你。”Augustine, Confessiones, 3.6.10: “o veritas, veritas, quam intime etiam tum medullae animi mei suspirabant tibi…et tamen, quia te putabam…” 引自周士良译《忏悔录》,第41-42页。应当说,这不是作为天主教会主教的奥古斯丁对当初那段摩尼教“听者”经历的曲意掩饰,而是如实地反映了夷数/耶稣在摩尼教信仰中的特殊地位。总之,《忏悔录》对奥古斯丁摩尼教经历的追述与《科隆摩尼古卷》等文献所揭示的信息是相互印证的,二者同样有力地指向了犹太-基督教传统对摩尼教的深刻影响。
此外,虽然“汉文[摩尼教]文献就数量而言,不及科普特文文献”,但“其重要性并不随着其他文字文献的发现而降低”,马小鹤:《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第311页。但毋庸讳言的事实是,今人对于摩尼教的总体认识框架,迄今为止仍然是在西方学者的主导下,主要依据非汉文史料而建立起来的。尽管东传摩尼教所用的基本术语毋庸置疑地体现了佛教的影响,但是,汉文文献中所见的摩尼教神佛系统是与主要依据西方史料建构出来的摩尼教神话体系相当契合的。可以推论,这种契合度越高,就越说明摩尼教的基本教义是普世的、稳定的,就越说明历史上的摩尼教尽管“入乡随俗”,却并未“混淆教义、误导世人”,原话语出芮传明:《东方摩尼教研究》,第163页。也就越难令人完全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化”的)“东方摩尼教”的假设。进而,愈加强调犹太-基督教传统与摩尼教之连续性的倾向,于无形中也会使佛、摩比较这种对汉语研究者最有利的研究方法变得不那么有利,从而为扩大汉语研究成果在国际摩尼教研究中的话语权增添额外的难度。潜在的长远问题是,假若林悟殊先生当年所谓的“当摩尼教西传时,它所吸取的基督教成分越来越多,以致被当成是基督教的异端;但当它东渐时,佛教的色彩越来越浓,以至初入中国时竟被误作佛教的一宗”林悟殊:《摩尼教及其东渐》,第26页。已经显得过于“保守”了,那么诠释东方史料而得来的摩尼教教义是否只能对西方的研究起到有限的补充作用呢?
正是在这种学术语境之中,芮传明先生对“东方摩尼教”概念的坚持,就越加显示出了鲜明的特色与针对性。以对摩尼名号的考证为例,马小鹤先生认为佛教色彩是摩尼教东传之后才“逐步染上”或曰“再生”的,主张要在西方宗教的传统中探寻其“原生”的渊源;马小鹤:《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第97页。而《东方》则力陈“不应该否定或忽视摩尼教在创教之际就受佛教影响的可能性”。芮传明:《东方摩尼教研究》,第71页。
在坚持“一家之言”的同时,《东方》一书的另一优点是不以总体性的解释框架来扭曲对具体问题的考索。虽然《东方》注重挖掘东传摩尼教中的佛教因素甚至是“佛教化”现象,但该书仍在多处审慎地指出了这一思路在具体应用时的限度,例如:(在探讨“五妙身”时)尽管东传摩尼教“融入了十分浓重的佛教色彩”,但“这种‘色彩’似乎主要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同上,第79页,另参第189页“表面性的形式”,第207、216页“在形式上”等提法。(在阐明“平等王”之原型非佛教之“阎罗王”而实为耶稣时)“摩尼教尽管借用了大量的佛教术语,却未必全部沿用了它们的内涵”,“在不少情况下,只是徒有其表而已”;同上,第138页。(在辨析“佛性”的概念时)汉文摩尼教文献虽然借用了佛教术语,“却并未改变其固有的涵义”,所以所谓的“佛教化”“有时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同上,第238页。,二教之间仍有“相当的差别”;同上,第219页,另参第228页。(在辨析“轮回”、“地狱”等观念时)在“相当浓烈的佛教色彩”之下,摩尼教教义的“真正内涵”并未改变,在二教教义之间存在“重大差别”,“不可同日而语”,芮传明:《东方摩尼教研究》,第240、248、253、258页。等等。类似如此的论述都显得实事求是。
二、民族史路向中的摩尼教
可以展望,假如汉语摩尼教研究者们能在教义和伦理方面令人信服地建构出“东方摩尼教”的重要特质来,这必将成为一项令国际学界瞩目的成就。不过,在此之余,除以马小鹤、芮传明为代表的教义路向研究之外,还有理由给予中西交通与民族史路向的摩尼教史研究以特别的期待。正如林悟殊先生在十余年前所展望的,摩尼教的“本土化”问题值得中国学者的进一步投入,而回鹘摩尼教的研究不仅是整个摩尼教研究中最受瞩目的“一颗明珠”,“尚大有可为”,也是中国学者可望有“独特建树”的一个领域。林悟殊:《摩尼教研究之展望》,载《摩尼教及其东渐》,台北淑馨出版社1997年增订版,第252-265页,尤其是第258-260页。的确,摩尼教在中国与中亚有着悠久的传播史,它在回鹘人中的传播更是“摩尼教史上最灿烂的一页”,林悟殊:《摩尼教研究之展望》,第259页。后一路向摩尼教研究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令人略感遗憾的是,《东方》一书虽为《研究历史与文献资料》专辟一章,已对耿世民、李经纬、晁华山、张广达、荣新江、柳洪亮等诸位先生的部分相关研究有所罗列,芮传明:《东方摩尼教研究》,第31-34页。但该章在总体上仍将中西交通与民族史路向上的摩尼教研究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上。
可以观察到的状况是,这一路向中的摩尼教研究是文献、历史与考古等各个学科相交融,民族、宗教、文化交流、经济社会等多种视角相汇聚的。鉴于国内学者在这一方面的长期努力,所谓“国人有条件治摩尼教者不过三五人,研究成果为数不多”语出高山杉,见其关于马小鹤《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的书评《从暗转明》,载《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年2月8日B7版。的议论是过苛的。下面仅以王小甫先生发表于2010年的新文《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为中心,对民族史路向上的摩尼教史研究妄议一二。
鉴于回鹘摩尼教在维吾尔族与摩尼教的历史上均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学界对于回鹘文摩尼教文献、回鹘摩尼教历史的兴趣都由来已久。对于20世纪回鹘摩尼教文献、考古及历史研究的述评,见杨富学:《回鹘摩尼教研究百年回顾》,《敦煌学辑刊》1999年第2期,第105-113页。杨富学先生在发表于2007年的文章中,依次考察了牟羽可汗率回鹘人改宗摩尼教的历程,摩尼教在回鹘的“国教”化,回鹘信奉摩尼教的社会、商业与宗教原因,以及摩尼教在回鹘消亡的时间等基本问题,杨富学:《关于回鹘摩尼教史的几个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第138-146页。较好地代表了国内的回鹘摩尼教史在此前已经达到的深度与广度。森安孝夫出版于1991年的著作《回鹘摩尼教史之研究》则充分显示出了国外学者在这方面早已达到的高度。对该书之全面而扼要的述评,见荣新江:《森安孝夫著〈回鹘摩尼教史之研究〉评价》,《西域研究》1994年第1期,第99-103页。
仅就公开发表的文章来看,王小甫先生发表于2004年的雄文《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以下简称《建国》)王小甫:《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86-202页。就是一个代表。该文极具匠心地诠释了篇幅相当有限的契丹史料与中文的摩尼教资料(主要是林悟殊的《摩尼教及其东渐》及收为其附录的三大汉文摩尼教文献,以及德国学者克林凯特的《古代摩尼教艺术》克林凯特:《古代摩尼教艺术》,林悟殊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大胆地运用了神话比较、审音勘同等方法,极力强调了回鹘人的摩尼教在契丹建国过程中所显现的重要影响,其要者如:耶律阿保机的降生神话与其在史载中的神奇死亡方式均能在摩尼教观念中找到依据;阿保机的皇后、回鹘摩尼教徒述律氏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契丹始祖神话“青牛白马”传说可能已在当时与摩尼教观念进行过整合,等等。王小甫:《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第186-188、199-202、189-194页。概括而言,根据该文的考证,在契丹早期的政治性神话、宗教仪式与习俗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与摩尼教相类似的因素;同时,鉴于大批信奉摩尼教的回鹘人确曾在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进入契丹社会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史实,该文就认为“很难把这些神话传说的相符对应完全归之于巧合”,并结论如下:来自回鹘的摩尼教“为契丹传统社会的飞跃与变革提供了新的精神武器”,而阿保机藉摩尼教“突破传统,实现革命,建立国家,实行帝制,成为契丹人的民族英雄”。王小甫:《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第202页。假若这种富有创意的论证能够完全成立,回鹘人确曾将摩尼教传给了契丹人,“从而引发了契丹勃兴,改变了东亚历史此后千年的进程”,王小甫:《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第105页。那么源于西亚的摩尼教就是在万里之外的东北亚书写了自己“最灿烂的一页”。
沿着《建国》一文的道路向前回溯,王小甫先生又在2010年的《新探》一文中继续发扬了勾沉史料,索隐发微的本领,颇有新意地诠释了摩尼教在回鹘汗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在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上,《新探》都延续了《建国》的精神,而就论证过程之说服力、史料解释之稳妥性而言,《新探》则更胜于前文。
《新探》的主体部分包括三部分。第一节《改宗前的回纥政治史》高屋建瓴地回顾了回纥在改宗摩尼教之前的历史,指出在牟羽可汗引入摩尼教之前,“九姓铁勒还没有完全形成以回纥部为中心有别于突厥人的族群凝聚”,也就是说“尚未完全认同回纥汗国”;当时的回纥汗国面临着“内外多种问题与困难”,牟羽可汗在762年南下中原,不仅不是为了图谋建立“征服王朝”,还有可能是一次“内部政争”造成的“流亡出走”。同上,第88-90、90-93页。
第二节是《牟羽可汗的历史作用和地位》,首先根据元人虞集《道园学古录》与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当中的两种记载,考证出在回鹘祖先神话中充满了摩尼教的因素,并认为其中对牟羽的特殊神化应归因于他“把摩尼教引进了回纥汗国,借助其改变诸部的历史记忆”,从而“实现族群凝聚”;其次,试图论证“牟羽B?gü”一词应为摩尼教加赠的尊号,而回纥/回鹘可汗尊号中的“Ai”、“Kün”称号系指摩尼教的日月神,与吐鲁番出土摩尼教文献中的“瓦孟图像”一样,都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再次,推测“九姓回鹘可汗”的称号是与“Ai”、“Kün”称号相对应的,二者都代表着摩尼教的加冕(在牟羽之后的历代可汗中,可能仅有迫害粟特人与摩尼教的顿莫贺一人未得到其加冕)。同上,第94-95、95-97、97-100页。
第三节为《回纥之改宗摩尼及相关时空问题》,首先分析了牟羽可汗选择摩尼教的原因,指出既然突厥人与粟特人主导的安史集团都信奉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那么既要与先前的突厥文化“实行决裂”,又要依靠粟特人发展商业经济的回纥汗国,就只能藉着另一部分粟特人所信奉的摩尼教来实现自己的族群认同了;其次,肯定摩尼教是从763年开始,从中原而非西域传入回纥的;最后,指出《九姓回鹘可汗碑》铭文是与《旧唐书·回纥传》相互印证的,因此在763年牟羽回国时,摩尼教的“国教”地位已经确立。同上,第101-102、102-104、104-105页。
以上概述已足以反映出《新探》一文的重要学术价值:无论是对摩尼教在回鹘人民族认同、族群凝聚过程中所发挥重要作用的解释,还是对回鹘汗国与摩尼教之体制性密切结合的考证与假设(如可汗的尊号与加冕,如回鹘汗国尊奉摩尼教的时段,又如粟特人摩尼教团在经济上的必要地位),都能给予读者以极大的启发。在王小甫先生笔下,千余年前北方大陆上风起云涌、此消彼长的雄浑图景得以具现,而自西亚远来的摩尼教、琐罗亚斯德教则成为穿梭其间的重要纽带。如此,普遍联系的真正的“世界史”,就在中古时代的北方大陆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范例。依笔者拙见,在上述两篇雄文中仍有若干地方有待商榷。
首先,虽然王先生在民族史及语言方面的造诣是笔者所无从置喙的,但《新探》及《建国》两文对某些史料的诠释确实略显牵强,甚至有过度诠释的嫌疑。例如,《建国》在“青牛白马”传说与阿保机降生神话中,在“二水”、“神光”等元素中读出了摩尼教的因子;王小甫:《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第186-188、190-192页。《新探》同样以为回鹘始祖传说中的“二水”、“天光”皆为摩尼教神话中的基本要素。王小甫:《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第94-95页。《新探》还将“牟羽B?gü”一词所包含的“善神”之意,“Ai”、“Kün”称号中的日、月之意,与摩尼教对君权的支持联系起来,进而还推测在“Ai”、“Kün”称号与“九姓回鹘可汗”尊号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同上,第95-96、98页。在关于阿保机之生、死的传说中,王小甫也考察出了崇拜日、月的因素,如“母梦日坠怀中”、“日月非遥”,见《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第186-187、198、200-201页。
问题在于,尽管摩尼教确实崇拜光明,尽管日、月(二明船)确实在摩尼教神佛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对光明之向往、对日月之敬拜皆非某一宗教、某一民族所特有;类似地,尽管“妙水”确为五明子之一,但看不出回鹘人和契丹人有何特殊理由将五明子之第四位拣选出来,并在本民族始祖神话赋予其特殊的地位(所谓“二水”)。王先生引克林凯特在《古代摩尼教艺术》第32页的相关论述,屡屡将包括妙水、妙火在内的五明子称为摩尼教的“五大神”。如王小甫:《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第187、188、192、195等页。实际上,在摩尼教的“满天神佛”中,五明子的地位是不至于受如此尊崇的。根据芮传明先生的研究,在指向神灵时,摩尼教的“五大”或应为大明尊、三明使(即第三使)、光辉夷数、相柱(即光耀柱)、惠明,见《东方摩尼教研究》,第103页。根据前述该教神话体系可知,在拯救灵魂的过程中,夷数等神显然才是摩尼教中的主要神祇;即便在夷数与日、月神之间可能存在直接联系,芮传明先生认为,第三使、夷数分别是居于日、月之上的主神,见《摩尼教突厥语忏悔词新译和简释》,《史林》2009年第6期,第56页,尤其是注释3。仍需要进一步解释回鹘(进而契丹)的摩尼教何以对妙水情有独钟。或许更恰当的办法还是走出摩尼教去求解。
对“回鹘”之名的解释是另一例子。为了论证顿莫贺对摩尼教的打击并非持久,《新探》所用的旁证之一是:顿莫贺在去世前上书大唐,“请易回纥为回鹘,言捷鸷犹鹘然”。王先生的诠释是:鸟在波斯文化中是常见符号,“摩尼教作为拜火教的异端”,应会借用其形象,故“由顿莫贺所改的‘回鹘’这一名称也是摩尼教会所喜闻乐见的”;可以推测,顿莫贺晚年对族称的改动,表明他“或许到晚年还和摩尼教会改善了关系”。王小甫:《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第100页。对此笔者无力从波斯宗教与回鹘史的角度来评判,但是,《新探》屡屡将摩尼教称为“拜火教异端”的说法,又如《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第97页:“除了二者同属波斯宗教而前者[摩尼教]是后者[拜火教]的异端”([]内文字为引者所加)。是值得商榷的:其一,“异端”(heresy)与“异教”(pagan)乃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摩尼教久已被公认为一种独立的宗教,并非琐罗亚斯德教之异端教派,如景教之于正统基督教;其二,前文已及,自从《科隆摩尼古卷》现世以来,强调波斯二元论宗教传统对摩尼教之影响的观点已经趋弱,而突出犹太-基督教背景的趋势重新抬头。如此看来,《新探》以拜火教现象推论摩尼教的方法,是需要经过特别论证的。
除了上述王小甫先生的两篇文章,王媛媛博士在2005年文章中对高昌回鹘境内汉人摩尼教团之存在的考索,在2008年文章中对开元二十年禁断摩尼教之原因的深入分析,李树辉先生在2008年文章中对摩尼教可能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坚守直至18世纪末的假说,王媛媛:《新出汉文〈下部赞〉残片与高昌回鹘的汉人摩尼教团》,《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第51-57页;王媛媛“:《唐开元二十年禁断摩尼教原因辨析》,《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2辑,第293-320页;李树辉:《试论摩尼教消亡的时间》,《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4期,第115-117页。等等,都足以反映出中西交通与民族史路向的摩尼教研究的活力与进展。
总体上,芮传明先生的《东方摩尼教研究》一书与王小甫先生的《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一文,应能分别代表两条路向上的摩尼教研究的前沿状况。在笔者看来,如果教义路向上的摩尼教研究能够更加重视在民族史、中西交通史领域中取得新突破的可能,而后一路向上的摩尼教史能够更加深入地消化教义研究的新成果,则二者皆可大受裨益;至于对西方新动向的积极注意,自不待言。正如历史上的摩尼教就是一扇展示普遍联系之“世界史”的窗口,当下的摩尼教研究也理应成为一扇展现各学术领域之普遍联系、相互交融的窗口。
(作者夏洞奇,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首届龙虎山张天师文化研讨会学术综述
欧阳镇
2010年12月25日,首届龙虎山张天师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举行。应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50余人,分别来自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陕西省社科院、江西省社科院等单位。会议收到论文17篇,艺术作品11幅,专著6部,古籍文物3件。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吴受琚教授主持。会上,大家围绕张天师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为:
一、天师道的历史沿革、发展演变、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天师道的历史沿革、发展演变,既有对天师道本身及其建置的考证,又有对天师道历史人物的考察。对天师道本身及其建置的考证,周沐照在《关于天师道发源与龙虎宗形成问题》一文中从探索张道陵一生活动开始,考证其“客蜀”修道已是百岁高龄,认为仅凭《三国志·张鲁传》与《后汉书·刘焉传》对其晚年活动的简略记载,不足以论定鹤鸣山为五斗米道唯一发源地。同时,本文又对龙虎山的始创和形成也作了考证,剖述了质疑者论点(即天师道——五斗米道的发源地不在龙虎山,而在四川鹤鸣山。龙虎宗也不是始创于西晋永嘉,而是始自宋大中祥符。)的片面性,肯定了传统论点(即江西龙虎山为天师道发源地,道教龙虎宗西晋永嘉年间亦始创于此山。)的可信性。吴保春、盖建民在《宋朝龙虎山天师府建置初考》文中提出三点看法:一是宋朝龙虎山天师府原址位于上清关门附近,并非建于上清观门口;二是对北宋崇宁四年(1105)龙虎山天师府始建一事的一般看法,提出值得深入考究;三是有关龙虎山天师府始建缘由及具体时间等,尚待考证;四是琴斋、修然堂、冲虚堂为宋朝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住宅,也为宋朝嗣汉张天师住宅,目前唯一可考建置形式。对天师道历史人物的考察,张泽洪在《中古史上的天师道与天师道》中侧重考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天师道后裔的活动,并对龙虎山张天师嗣教、天师传承问题、以及天师道以后的振兴和影响进行深入阐述。陶俊在他的《一个传教士眼中的天师形象——禄是遒笔下的“张道陵”》分析了作为耶稣会士的禄是遒对道教天师张道陵的印象。作者认为禄是遒笔下的张天师的形象是比较饱满的,特别是禄是遒对张道陵天师修道、得道、创教、传教大体过程资料的收集和梳理,对于西方语种世界了解道教和张道陵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张维舟在《道教形象——龙虎山道教第30代天师张继先》文中认为张继先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是一位杰出的人物,值得大书特书。无独有偶,胡迎建在《南国无双地 西江第一家》提出相同看法,也认为历史上真实的虚靖先生(张继先)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高道形象。他接着分析了道君皇帝看重龙虎山的原因,不是在于自然风景优美,而是其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关于天师道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陈金风在他的《当代天师道文化建设论略》里面首先阐述了建设天师道文化的重要作用、意义,接着分析了天师道文化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阐扬原因,最后提出当代如何进行天师道文化建设看法:一是大力弘扬天师精神;二是加强对天师道文化学术研究;三是重视龙虎山天师祖庭文化建设。
二、天师道的经典著述、符录斋醮等内容和意义
关于天师道的经典著述内容和意义,郭树森在《正一部道经说略》中作了极为详尽的论述。他认为正一部是道教经书分类法中四辅的第四部,其所收道经主要为张道陵天师的《正一经》,而《正一经》可以说是《道藏》正一部道书之总称。他从现存《道藏》正一部所收张道陵的《正一经》概括其内容为三个部分:一为汉末魏晋南北朝早期天师道所造作的正一经典:《正一法文》、《正一盟威录》、《天官章本》、《老子想尔注》等;二是南北天师道首领整治和改革早期天师道的正一经典: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和陆修静《道门科略》;三为龙虎山天师道在大发展中造作的正一经典: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虚靖真君语录》和《明真破妄章颂》,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的《岘泉集》和《道门十规》。张应超在其《张天师及其后世高道与〈道德经〉》中认为从张天师创立道教至今,对《道德经》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的尊崇、保存、刊刻到对其中道家思想的阐发、传承和弘扬,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欧阳镇在他的《〈道门十规〉及其现代意蕴》分三个方面阐述《道门十规》对现代道教的启示:一是在信仰上,主张“诚”;二是在修道上,提倡“戒”;三是在管理上,强调“严”。并述评其历史影响和现代意蕴。有关符录斋醮,王弛在《张继先天师与龙虎山正一雷法》中从史传梳理和思想解析的双重维度出发,考辨了张继先天师参同诸家学脉,创立龙虎山正一雷法的事迹,并依据其著作,对融摄内丹心性学说的正一雷法思想进行了阐释。郭德才在他的《张天师用符咒水治病确实有科学道理》文中,他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符咒水治病的科学道理:一是符水中的科学道理;二是咒语中的科学道理。洪金浅在《也谈天师咒语的神力》中对咒语的起源、门类及功能作了系统的叙述。
三、天师道丹道养生思想的重要价值
有关天师道丹道养生思想,只涉及到少数几位历史上的杰出天师。黄永锋在《祖天师张陵养生思想片论》中认为张陵养生思想兼收并蓄,但有两个侧重点:一是服食丹药;二是召神治病。他还进一步指出张陵养生思想既与汉代的医学科学发展的一般水平相适应,也鲜明体现了道教求长生的特质。万景元从他的《读虚靖真君〈金丹诗四十八首〉》中系统阐述天师虚靖真君的内丹思想:一是虚靖真君承传的是清修丹家法脉;二是内丹法诀于诗中多有透露;三是虚靖真君所传丹诀与后世传真道的内炼思想相似。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上清黄书过度仪〉研究》中,他以现今保存下来的《上清黄书过度》为主要材料,讨论天师道黄赤合气的意义、思想内容、文化内涵以及对后代道教的影响。魏周琳探讨了张宇初天师的养生思想,他在《张宇初天师养生思想浅述》中将张宇初的养生思想概括为三点:一是老子“虚无、清静、无为”思想为本的养生思想;二是以内炼为主、性命双修的养生思想;三是提倡全真教严于戒律苦修的养生思想。
会议结束时,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道教协会会长张金涛作了总结讲话,他在讲话中对这次会议圆满成功给予充分肯定,并为会议论文获优秀奖的郭树森、张应超、张泽洪、刘守华等五位学者及诸位获入围奖者颁发了证书。
(作者欧阳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博士)
“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芳妮
2011年1月12日至15日,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此次会议由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深圳弘法寺和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有50余人。提交给会议的30多篇论文体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主要分为三个主题:近现代佛教的社会化问题;道教如何超世而入世;基督教的中国化问题。
一、关于近现代佛教的社会化问题
学者们就佛教如何积极发挥社会建设作用、发展怎样的社会作用等展开热议。弘法寺印顺法师就他所认为的当前中国佛教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做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政府到佛教团体内部都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并大力发展佛教的慈善事业及助学措施。以期面对转型期的社会,中国佛教能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麻天祥教授认为佛教是在长期的传承和不断地革新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佛教自身要不断更新,在面对现实时发挥其生命安顿意义,在超越性精神前提下发挥其社会批判作用。并对僧教育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黄夏年教授从策划活动的角度,对宗教胜地与现代社会之间的问题做了论述。认为在策划宗教胜地的活动中,应首先重视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梳理,要尊重宗教发展的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宗教徒的感情,在此基础上体现当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性。龚隽教授从近代中国佛教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欧阳竟无与“人间佛教”的关系,主要比较了他们在佛教与政治,以及佛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异同。认为中国佛教应注意神圣性与世俗化张力之间的问题,避免媚俗而迷失。张志强教授以欧阳竟无与太虚关于“唯识、法相分宗”原理之辩难为中心对于如何整合佛教形成统一教会提出了不同的思路。陈延超教授对广东佛教慈善公益事业的实践情况做了简介,并指出其现代意义,对此过程中的问题也进行了反思,认为应建立和发展我国特色的宗教慈善公益理论。赖贤宗教授通过对佛典中音乐之研究,将佛典禅修的概念与音乐、瑜伽等联系在一起,为佛教提出一种新的传教方式。
二、道教如何超世而入世
道教在现代社会中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如何能推进道教的现代化进程为学者们所关注。李刚教授认为道教对当代科学的发展有启迪意义,道教生命哲学、道教人生哲学、道教哲学中的生态伦理观,都对现代社会有启示。在现代化进程中道教有其缺陷,但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王卡教授认为当代道教复兴之机遇其一在于道教自身教团组织、宫观建设、仪式创新、人才教育等方面的长足发展,更可喜之处在于道教界精神面貌所发生的明显变化。当代道教复兴有其重要意义,可以平衡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关系;可以整合中国民间信仰,协助管理部门将民间宗教纳入有效管理。但道教应保持自身发展,不要现代化,就要古来之原状对社会发生作用。李大华教授从宗教的传播来谈宗教的发展,以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宗教传播中“权”不必然兴教但确实是兴教的方便之门,而道场、市场才是兴教的方向,也为宗教的土壤,传道者注重权更应该注重场,这才是人间正道。樊光春教授从道教教理教义中对生态体系的关注,围绕道教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功能,肯定了当代道教界在实际活动中对环境的保护,认为道教可以立足生态保护而使其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孙亦平教授从出世与入世说明当代道教所面对的挑战是在伴随着现代化而出现的宗教世俗化潮流中,如何既从理性角度为人们提供一种生存意义与文化价值,又保持道教本有的出世性与神圣性之特点。其中涉及的道教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学者们广泛热议。吕锡琛教授从“神道设教”的道德教化内蕴、“天道赏善罚恶”的道德激励机制、斋醮科仪的道德劝导机制、修道致寿的道德内驱机制、反省忏悔的道德纠错机制几方面论述了道教的道德培育机制在当代社会重要的现实意义。林安梧教授对当前台海两岸之传统宗教,尤其以道教及民间宗教为核心,做了历史回顾并前瞻其未来,从而提出神统、俗统及学统之说,以为厘清及救济之道。陈静教授从宗教与科学、宗教与历史、宗教与选择几个方面对宗教的角色进行了思考。盖建民教授以白玉蟾《隐山文》为个案来探讨道教的组织形态山林道教与都市道教之神学理论基础,指出道教在现代化进程转型之必要性及都市道教的重要作用。夏志前教授提出“新全真道”这一概念探讨全真教之衍化,对岭南全真道之历史境遇做了分析论述。
三、基督教的中国化问题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了论述。贺璋蓉教授运用田野调查,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广东揭西县棉湖镇玉石村天主教信仰进行了考察,以此个案来具体分析和阐述宗教在当今中国乡村社会的社会功能。张贤勇教授通过对基督教传教士著作的分析,或者说对历史文本的解读揭示当时社会的中国传统宗教与信仰之境况,以具体的案例来论证宗教在现代社会的角色。林艳教授通过对《路得记》与《孔雀东南飞》的文本解读,揭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存在的婆媳关系问题,并认为其是多数父权制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田薇教授主要是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对宗教在现代世界的变化、后果及其意义定位作了阐述,认为从社会文化的向度来看宗教是构成一切伦理文化的根基,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来看,宗教是一个终极关怀的系统。张宪教授认为应该放弃传统宗教理解中对一些概念的简单划分,而是要恢复宗教原声状态,要给宗教以现象学的解释。张志林教授通过对斯温伯恩“上帝”观念与“上帝存在”命题之澄清,立足于科学哲学中有关理论与证据之间认识论关系的基本观点,分别从确证和解释两个方面来对命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改进斯温伯恩论证方案的思路,由此显示当代考察宗教与科学关系的一种新方式。霍桂桓教授认为研究宗教应关注作为宗教意识基础的各种“终极关注”,研究宗教意识在不同时代之不同表现,在研究“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时不仅要严格界定今天的“宗教”是什么,也必须从社会个体的角度来研究各种宗教活动。
四、其他
李兰芬教授通过对广州城隍庙历史及其现状概况之梳理,介绍了广州城隍庙的历史角色、功能及其意涵。提出在目前政治体制的规限下应拓宽宗教发展的空间,明晰宗教、社会、政治间的权限边界。胡锐教授以讲坛类电视节目为例认为其是娱乐时代下传统宗教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应利用传媒的力量,坚守文化的内涵。台湾的刘焕玲教授介绍了台湾新兴宗教天帝教的教义及其修持方法,认为其教义基础建立在中华文化儒道思想内在超越的精神内涵中,又以现代科学发展事实与语言,重新诠释早已存在着古老的天帝信仰。在台湾地区带动现代宗教人及修道者的生活方式与生命风格。闵丽教授认为科学有其局限性,难以克服人类面临的死亡、灾难以及由此产生的恐惧、绝望心理等,而宗教在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及其社会功能方面,能够弥补科学的不足。因而在社会生活中,两者应“各施其职,各尽其能”。阮炜教授通过对希腊文明的分析,提出了philosophia的哲学性和神学性的问题。认为philosophia虽然依赖于神祗或超自然力量,但毕竟是一种理性化程度高的多的思维样式。从根本上讲,他是古希腊罗马人所特有的一种理性化路径。王光松教授以一座潮汕民居为例,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国晚期乡村社会中儒教伦理的传播与教化功能做了介绍。李向平教授提出以“文化带宗教”的研究模式,通过介绍当代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的基本特点,认为当代中国应该实现宗教文化与公民文化的双重建构。
本次会议是在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后举行的首次宗教学术研讨会,对当代中国宗教的建设与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也为学术界的学者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作者王芳妮,深圳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第三期
宗教理论研究
政教合一制度过程论——词义新辨及其产生过程——樊秋丽1
佛教研究
论古印度主流禅修与佛教禅修的相互影响 ——惟善8
印度佛教僧俗关系的基本模式——圣凯18
论密教早期之曼荼罗法——侯慧明30
“法性”、“法身”与“神”——庐山慧远“法性”思想析论——解兴华42
晋唐巴蜀佛教义学述论——段玉明52
道教与民间信仰研究
“永嘉南渡”与天师道的南传——再论焦湾侯家店道教六面铜印——曾维加60
陈景元儒道关系论的基本特征和政治意蕴——隋思喜66
批判、模仿与价值认同:对传统中国民间宗教与正统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考察——何善蒙76
基督宗教研究
汉语闽粤方言圣经译本考述——赵晓阳86
基督教的传播与罗马帝国统治者的因应对策——袁波93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杨剑龙102
伊斯兰教研究
伊斯兰教本土化研究的意义——以人类学的视角——丁宏112
《回教考略》与清末民初的回耶对话——杨晓春118
伊斯兰苏非在现代西方语境中的传播和流变——马征132
蒙古统治西域时宗教政策特点探析——郭益海140
其它宗教研究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宗教文化及所反映的文明进程述论——刘俊男149
论宝卷的劝善功能——陆永峰163
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姜生173
信息与评论
“百年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高层学术研讨会综述——郭文 许颖 183
“基督宗教与中美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袁朝晖185
人间佛教与当代伦理——2010年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韩传强187
“爱与慈悲”: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综述——杨永佳 189
“历代祖师与峨眉山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王雪梅190
Contents
Studies on Religious Philosophy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the Theocratic System
——New Meaning of the Word and its Procedure \ Fan Qiuli(1)
Buddhist Studies
Study on the Interplay of Mainstream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Meditation in
Ancient India \ Wei Shan(8)
Basic Model Analysis on Religious-and-Lay in India Buddhism \ Sheng Kai(18)
Study on the Mandala in Early Stage of Esoteric Buddhism \ Hou Huiming(30)
Dharma-Nature, Dharma-kāya, and Soul:On the Hui Yuan’s Dharma-Nature thoughts \ Xie Xinghua(42)
Narration and Com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Ba-shu, Jin-Tang Dynasty \ Duan Yuming(52)
Taoist and Folk Religious Studies
People in Emperor Yongjia and Tian-shi Taoism Moving to the South——Research on Six-side Copper Signet in Houjiadian, Jiaowan \ Zeng Weijia(60)
Critique, Imitate and Value Identity: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action of Folk Religion and Orthodox Religion in China \ Sui Sixi(66)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of Chenjingyuan \ He Shanmeng(76)
Christian Studies
Study 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ible in Fujian-Guangdong Hakka \ Zhao Xiaoyang(86)
Spread of Christianit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ulers of Roman Empire \ Yuan Bo(93)
Study on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Christian Ideological Trend \ Yang Jianlong(102)
Islamic Studi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ocalization Research of Islam——From the Vision of Anthropology \ Ding Hong(112)
Huijiao Kaolue and the Hui-Ye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Hui Muslim scholars and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later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 Yang Xiaochun(118)
The Spread and Modification of Islamic Sufism in Modern Western Context \ Ma Zheng(132)
The study of religious policies features when Mongolia rule the Western Region \ Guo Yihai(140)
Studies on Other Religions
Prehistoric Religious Culture and its Civilizing Proces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 Liu Junnan(149)
The Function of Baojuan Encourages People to Do Good \ Lu Yongfeng(163)
Essay on the Religion Originate from Man’s Self Consciousness \ Jiang Sheng(173)
政教合一制度过程论——词义新辨及其产生过程
樊秋丽
政教合一制度主要体现了除自然力之外,政府与宗教二者合一、共同作用对人类产生最重要影响的一种势力,当今依然有重大的讨论意义。政教合一制度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有其自身从产生至消亡的规律和过程,本文从生产关系角度,从统治的实际形态的本质层面上重新对政教合一制度界定了更广义和真实的含义,并梳理了其产生的历史脉络和存在的必然性。
关键词:政教合一 统治 政治 宗教
作者:樊秋丽,1983年生,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8级博士。
论古印度主流禅修与佛教禅修的相互影响
惟 善
在印度禅修理论上,现代学者多从印度主流禅修对佛教禅修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四禅理论出自佛教之前的主流禅修。本文认为,虽然佛教禅修思想是在古印度主流禅修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某些术语及含义也借鉴了主流禅修理论,但佛教禅修理论形成后也对主流禅修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四禅结构的形成是佛教自身的创造,唯佛教独有,四无色定可能是从外面借来的。这二者的影响不仅是主流禅修对非主流佛教禅修的单向影响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关键词:古印度 禅修 佛教 婆罗门教 耆那教
作者:惟善,1964年生,佛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所讲师。
印度佛教僧俗关系的基本模式
圣凯
僧俗关系的模式,其理论依据是大小乘佛教的不同思想,即对“正法久住,广度众生”的不同强调、戒律的不同理解等;其定位涉及到两大维度:一、住持佛教的重任,二、修行解脱的优先性。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期,所有教法以出家为教导核心,确立“僧尊俗卑”的伦理模式,同时亦有部派提出“胜义僧”、“在家阿罗汉”等引起冲击。大乘佛教以“广度众生”为实践目标,在“僧俗平等”为基本模式,但是不同经典系统亦有“尊僧”与“抑僧”的立场差别。
关键词:僧尊俗卑 僧俗平等 尊僧 抑僧
作者:圣凯,1972年生,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论密教早期之曼荼罗法
侯慧明
曼荼罗起源于印度人的自然崇拜,是佛教中最早、最原始的宗教仪式之一。曼荼罗被引入佛教之后,运用广泛,功用繁多,与婆罗门教之祠天已经有明显的区别,成为密教最早的修行法门之一。
关键词:佛教早期 密教 曼荼罗 姿罗门教
作者:侯慧明,1977年生,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宗教学博士。
“法性”、“法身”与“神”——庐山慧远“法性”思想析论
解兴华
本文从“法性是己性”、“法性是无性之性”、“法性与法身、神”等三个方面阐述慧远法性论思想。“法性是己性”,说明“法性”是超越以虚假为本性的现象的实在本质,其外延表现为真实的“多”;“法性是无性之性”是慧远在中观般若学的接触对“法性是己性”观念的批判性成果,它说明法性是万法万相的共同本质——空性,其外延是真实不变的“一”。在“法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变化中,始终保持不变的,是“法性”的超越性与实在性,及其与涅槃境界的内在联系。这使“法性”与慧远佛学体系中“法身”、“神”等重要概念获得逻辑上的融通。在鸠摩罗什所传中观般若学“扫一切相”的思潮下,慧远坚持从修行觉悟的主体方面去论证“法性实在”的本体论,并令“法性”本体与主体的本质建立内在的必然联系,从而为《大般涅槃经》传入后中国佛教涅槃学的转向做好了理论准备。
关键词:法性 鸠摩罗什 慧远 涅槃经
作者:解兴华,1980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博士生。
Dharma-Nature, Dharma-kāya, and Soul
On the Hui Yuan’s Dharma-Nature thoughts
Xie Xinghua
The subject chosen is related to a long-standing interest in the thoughts of Hui Yuan as well as to the ideological shift of Buddhism in Jin and Song Dynasties.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of the article is mainly dedic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Dharma-Nature thoughts of Hui Yuan,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Mādhyamika thoughts by Kumārajīva.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ncepts of ‘Dharma-Nature’, ‘Soul’, and ‘Dharma-kāya’. By Tackling the problem, we can finalise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Hui Yuan’s philosophy. His work sets the preliminary tone of the logical trend on the ideological shift of Buddhism in Jin and Song Dynasties.
晋唐巴蜀佛教义学述论
段玉明
佛教自东汉中期传入巴蜀,其义学经两晋南北朝的长期发展,至于隋唐,终成全国著名的义学中心之一,尤其是在摄学、“三论”、律学几个方面。传统以为禅宗兴起以前巴蜀佛教义学无可称道的观点,应予纠正。
关键词:巴蜀佛教 义学 晋唐 高僧
作者:段玉明,1958年生,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永嘉南渡”与天师道的南传——再论焦湾侯家店道教六面铜印
曾维加
江苏镇江丹徒县焦湾侯家店南朝古墓出土的六面铜印蕴涵有非常丰富的道教内容,本文以西晋末年的“永嘉南渡”作为解读此印的历史背景,根据此印的出土地点以及史料中对信奉天师道的王氏家族南迁的记载,来推断王氏家族在南方侨居时传播天师道的情景,从而得出人口迁移与天师道南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天师道 传播 永嘉 琅邪王氏
作者:曾维加,1973年生,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陈景元儒道关系论的基本特征和政治意蕴
隋思喜
在儒道关系问题上,陈景元从本末体用角度出发提出了“道本儒末”与“道体儒用”两层关系模式,在对儒学思想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站在自家文化的立场上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有意识地选择和融通。这种儒道融通思想在陈景元的思想中具有政治意蕴,他主张以自然无为之治道精神来规范儒家以“仁义礼”为核心的纲常名教,对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在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实现了互补性地思想整合。
关键词:陈景元 道本儒末 道体儒用 经世致用
作者:隋思喜,1981年生,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批判、模仿与价值认同:对传统中国民间宗教与正统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考察
何善蒙
儒、释、道三教及形式丰富的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构成了传统社会民众信仰生活的基本事实。相对于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而言,儒、释、道无疑是居于正统、主导和强势的地位,尤其是在儒家伦理教化的背景之下,正统所具有的强大的辐射力和涵摄力,使得宗教信仰在某种意义上是从属于政治的,这也是中国传统宗教所具有的独特生存氛围。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民间教派要获得发展的空间,批判、模仿与价值认同是他们所必然采取的方式。批判是起点,模仿是基础,而价值认同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保证,由此,民间教派与正统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动的关系。
关键词:民间宗教 正统宗教 绝地无通
作者:何善蒙,1977年生,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汉语闽粤方言圣经译本考述
赵晓阳
中国方言差异之大,彼此不能互通,于是产生了圣经方言译本。汉语闽方言分布在福建、广东东部、海南东部南部和西南部、浙江东南部、台湾,这一带正是基督教在华传教活动的最早最广地区,方言种类是最多、最复杂的。其中福州、厦门、汕头、兴化、建阳、海南等地都有方言圣经译本。据笔者统计,闽方言有各类圣经译本160种;其中汉字58种;罗马字97种;国语注音字母5种;含3种《圣经全书》汉字本;2种《圣经全书》罗马字本;旧约汉字0种;4种《旧约全书》罗马字本;8种《新约全书》汉字本;20种《新约全书》罗马字本。
关键词:圣经译本 闽方言 汉字 罗马字
作者:赵晓阳,196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督教的传播与罗马帝国统治者的因应对策
袁波
罗马帝国统治者以政治标准和实用态度裁决基督教,从视为犹太教的一个小教派予以默认,到将其视为一种非法的宗教加以迫害,再到承认其合法性,都是基于统治者的利益和政治的现实需要而调整,最终基督教提升为国教。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政策为未来的国家统治者干涉教会事务确定了先例,对中世纪西欧政教关系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 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 国教
作者:袁波,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讲师,史学博士。
Spread of Christianit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ulers of Roman Empire
Yuan Bo
During the process of spread of Christianity, the supreme rulers of Roman Empire adjudicated Christianity with the political standard and practical attitude. They regarded Christianity as a small religious sect of Judaism to give the default, then regarded it as an illegal religion to persecute, finally acknowledged its legitimacy. They adjusted their policies based on interests and the political reality, Christianity had been promoted as the national religion finally, totally replaced original polytheism faith. Rising and spread of Christianity was a major change and transi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History, which brought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ization of Europe in Middle Ages. The policies of the Roman Empire confirmed the precedent for the future national rulers to interfere the church business, and had far-reaching effects on the patter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urch and State of Middle Ages.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
杨剑龙
在“五四”反传统的背景中,基督教文化成为西方精神资源的一部分。基督教知识分子也深入思考基督教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甚至形成了基督教新文化运动。少年中国学会关于宗教问题的论争,可以看作非基督教非宗教的先声。风起云涌的非基督教非宗教运动,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命社的《生命月刊》、真理社的《真理周刊》和《真光》杂志刊登了大量“护教”文章,成为中国教会人士反击非基督教非宗教运动的言论阵地。基督教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非基督教非宗教运动深化了基督教、宗教问题的研究,基督教文化思潮促进了人道主义在“五四”时期发展。
关键词:五四 基督教 新文化 启蒙
作者:杨剑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伊斯兰教本土化研究的意义——以人类学的视角
丁宏
伊斯兰教在中国主要以民族为载体,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人类学视角,从伊斯兰教这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命运,探讨中国文化的特性及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在当前所谓“伊斯兰与西方”式对立的语境中,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伊斯兰教 本土化 人类学 “中国模式”
作者:丁宏, 1963年生,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回教考略》与清末民初的回耶对话
杨晓春
清末民初发生在中国回族穆斯林和基督教传教士之间的“回耶对话”,是历史上文明对话研究的生动个案。而促成两方积极对话的《回教考略》(《四教考略》有关伊斯兰教部分的单行本)一书,则是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关节点。通过《回教考略》的出版以及版本状况的查询、《回教考略》对伊斯兰教批评的具体状况的分析、回族穆斯林学者针对《回教考略》有所反响的八个个案的收集(在回族穆斯林学者中有相当的代表性),我们可以认识到《回教考略》一书在引起回族穆斯林学者注意到并起而反驳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批评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从文明对话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围绕着《回教考略》的回耶对话的一些特点:其一,这一回耶对话总体上是因为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明确批评及试图传教引起的,回族穆斯林学者对基督教方面所描述的有关伊斯兰教内容的辩驳和对基督教的批评,具有必然性;其二,对于伊斯兰教方面而言,这一回耶对话有着相当的“卫教”色彩;其三,虽然当时基督教处于一种主动的且是强势的地位,但这一次回耶之间的对话,却大抵是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下进行的。
关键词:《回教考略》 《四教考略》 回耶对话 文明对话
作者:杨晓春,1974年生,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Huijiao Kaolue and the Hui-Ye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Hui
Muslim scholars and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later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Yang Xiaochun
The Hui-Ye dialogue(Dialogue between Islam and the Christianity Religion) between Chinese Hui Muslim scholars and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later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is a lively case of cultural dialogue in the history. A book translated by Donald MacGillivray into Chinese named Huijiao Kaolue(Mohammedanism), which is first two chapters of Si Jiao Kaolue(Comparative Religion), is the key links of those both sides. And this book is worth us focusing. We can realize that Huijiao Kaolue had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as to Chinese Hui Muslim scholars’ attention and criticism to the attitude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about Isla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ublication of Huijiao Kaolue and eight cases of Chinese Hui Muslim scholars’ criticism to Huijiao Kaolue. We also can find some characters of this Hui-Ye dialogue be bound up with Huijiao Kaolu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point of cultural dialogue’s view. Firstly this Hui-Ye dialogue was caused mainly becaus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criticizing to Islam and attempting to missionary to Chinese Hui people. Chinese Hui Muslim scholars’ disputing and criticizing to the Christianity Religion was the result of response to the stimulation. Secondly to the side of Chinese Islam this Hui-Ye dialogue had some elements of defending their own religion. Thirdly this Hui-Ye dialogue generally developed base on an equal relationship of the both sides, though Protestantism had a superiority situation.
伊斯兰苏非在现代西方语境中的传播和流变
马征
诞生于阿拉伯本土的伊斯兰苏非,原本不仅指思想,也指涉了行为实践层面。在传入西方现代世界以后,却出现了忽视实践而注重思想的趋势。“ism”是苏非传入西方后被西方人加上的后缀,它被赋予典型的西方内涵,变成了一种“主义”、一种“思想”。与现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中苏非与正统伊斯兰教相融合的趋势相反,西方“语境化”的苏非主义则凸显了伊斯兰苏非思想中“非伊斯兰”的特质,以适应西方现代文化的需求。它代表了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对一种“可能的世界”的回归,这个世界区别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和理性,代表了前现代、非科学和非理性。
关键词:伊斯兰苏非 苏非主义 苏非派 语境化 东方想象
作者:马征,1974年生,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蒙古统治西域时宗教政策特点探析
郭益海
蒙古人统治西域后,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包并的政策,在整体上影响了各种宗教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格局。本文对蒙古统治西域时期宗教政策特点进行剖析,除兼容包并的宗教政策特点外,各种宗教在西域的传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蒙古统治者个人或家族的影响。究其宗教政策而言,宗教神权始终置于世俗政权之下,宗教政策具有法律化和延续性。随着历史推移,西域的蒙古人的宗教信仰由最初的萨满教占主导地位逐渐被伊斯兰教逐渐取代。
关键词:蒙古 西域 宗教政策 伊斯兰教
作者:郭益海,1979年生,中共新疆自治区党校民族宗教理论教研部讲师。
The study of religious policies features when
Mongolia rule the Western Regions
Guo Yihai
Mongol rule of all kinds of western religious take after bag and policy, compatible, on the whole, all sorts of religion in the western influence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In this paper, the western Mongol rule period religious policy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o the religious policy of compatible bag and the character, all religions in the spread of western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also by the Mongolian ruler personal or family influence. Investigate its religious policies concerned, religious theocratic remain on secular under, religious policy has legalization and continuity. With western history goes on, the mongols religious belief by the original shamanism dominant gradually by Islam gradually replaced.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宗教文化及所反映的文明进程述论
刘俊男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宗教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高庙下层文化祭坛、汤家岗文化八角纹图徽为代表的宗教遗迹体现了对太阳鸟及天帝的崇拜。其人祭现象只限于宗教领域。第二阶段:以城头山大溪文化祭台为代表的宗教遗迹体现了对自然神的崇拜向对祖先神崇拜的过渡。城墙奠基用的人祭现象与城墙本身一起说明早期暴力国家(城邦)开始萌芽。第三阶段:石家河古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早期独有的筒形组合器、套缸遗迹及图形文字体现了对祖先神的崇拜,兼及自然神,说明男性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其与金属的出现、城邦的繁荣、战争在文化交叉区进行等因素一起标志着早期的宗主国与从属国的格局初步形成;第四阶段:出土玉人像等体现了对首领的崇拜,兼及其他诸神。这种宗教的演变,与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步调一致。
关键词:长江中游地区 史前 宗教 祭祀
作者:刘俊男,1965年生,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博士。
论宝卷的劝善功能
陆永峰
明清以来,宝卷盛行于民间。在满足民众宗教、娱乐需求的同时,宝卷也对民众有着突出的劝化作用。宝卷主要依靠渊源于佛教的果报理论、地狱观念,止恶扬善,对民间的伦理道德、日常行为作出了明确而细致的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俨然成为民间的道德教科书。
关键词:宝卷 劝善 民间 果报 地狱
作者:陆永峰,1972年生,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
姜生
从人类“自我意识”及其应对形态的“荒谬逻辑”这两个紧密关联的维度,探讨宗教的根源与本质。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浮现,即理性之最初萌生,导致人与自然浑沌圆融状态的破裂(即“第一断裂”),使人类陷入回归自然与走向文明(走出自然)两种截然相反的诱惑造成的矛盾挣扎中;自我意识产生带来的人类有死意识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深层痛苦。宗教以特有的荒谬逻辑与终极关怀指向,试图消弥“第一断裂”所致彼我分别之痛苦处境,超越理性所造构的人性缺陷。只要自我意识这个根源存在,人类就需要超越它的方法,宗教就将存在。
关键词:自我意识 “第一断裂” 伊甸神话 荒谬逻辑 终极关怀 宗教起源与本质
作者:姜生,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所长、“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信息与评论◎
“百年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高层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文 许颖
2011年3月26日,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百年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高层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国内顶级佛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杜继文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方立天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佛教文献学和敦煌学专家方广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社长黄夏年研究员、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班班多杰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前所长业露华研究员、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以及来自南京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近百年来中国佛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佛学研究的未来发展状况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同时,会议还结合以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洪修平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对项目的实施计划和开展方向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佛学研究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百余年来,前辈学者筚路蓝缕,后辈学者薪火相传,不仅积累了丰硕的佛学研究成果,而且还进一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在国际佛学研究界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价值。这批研究文献的数量是如此之巨,涉及的范围是如此之广,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等多方面的原因,也难免存在着水平不一、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果不对其做一番去粗取精的、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工作,那么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新世纪的佛学研究工作来说,将是十分不利的。职是之故,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洪修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是十分及时的、必要的,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黄心川教授在对百年佛学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时,首先肯定《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这一项目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认为它将对百年佛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同时,黄心川教授指出, 20世纪的佛学研究,不只受到国内各种力量的推动,也有国外因素的影响,是在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开展起来的。对于新世纪的佛学研究,黄心川教授认为,我们应当秉持更加广阔的视野,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文化以及佛学思想本身的研究上。当今国外的佛学研究十分注重佛学与科学之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后佛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中国佛教有二千年的历史,但是这百年的历史同样也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一个转型的时期,也是一个开拓的时期,中国的佛教与佛学都在这一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成果,取得了各自的成绩,也碰到了各种问题。
我们既要对百年作一番总结,当然就要对未来的研究要有指导性的帮助,因此选择这些成果,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而不是只是重复古人的劳动,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一些新成果,有现代意义的更好,在学术研究的选择方面,我认为不仅仅是只看到几家或几个人身上,要加上佛教界的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社会革命和改革事业中起了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我们要扩充视野,把中国佛教的学术团队与整体研究较全面地反映出来,如此这个课题就成功了。
杜继文教授认为,近百年来的佛学发展和佛学研究是与近代以来的历史现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须看到佛学研究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佛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在对佛学研究成果的搜集和总结中,必须处理好对近代佛学大家的评价问题,应当尽量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杜继文教授还认为,近代中国佛学的研究对于整个近现代中国学术的发展起过重要的历史带动作用,当然这其中离不开近代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另外,杜教授对“百年佛学”之“百年”概念的界定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方立天教授认为,对百年来中国佛学研究进行认真地回顾和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意义。他认为,首先,通过对近百年来的佛学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可以展现佛教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其次,通过“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这一项目,可以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优秀文化提供前提性以及基础性的条件;第三,对百年来的佛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积累丰富的文献资源。因此,我们应当将《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这一项目摆在国家的文化战略的高度,着眼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来认识该项目所具有的重大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方立天教授同时也提醒项目组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关于“百年”的时间界定问题,二是关于资料收集的外延问题,三是关于“精华”的界定问题。
楼宇烈教授首先肯定了近现代佛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为,近现代佛教既是鼓舞革命志士的精神动源,也是传统文化的有力接续者,更是连接和沟通中西文化的重要桥梁。楼宇烈教授还特别指出,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西方的那种定性定量的宗教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的宗教研究。因此,我们在进行佛学研究时,也应探索我们自己的宗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楼宇烈教授还对“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的材料编撰提出了宝贵意见,认为应根据不同时代的划分来整理和总结百年佛学研究的成果。
方广錩教授在回顾和总结20世纪佛教研究成绩的同时,特别指出佛学研究中存在着的欠缺和不足,并探讨了未来学术研究中可能的新的增长点。他从宗教学的学科设置谈起,认为以往的佛学研究成果多偏重思想的研究,而对佛教信仰层面的活动则重视不够。反映在学术研究的成果方面,就是信仰层面的研究先天性的缺失,涉及宗教仪轨和活动的著作比较少。其实,对佛教忏法、仪轨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后不论是在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还是在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都应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方广錩教授还特别提到,就百年来佛学研究的范式而言,人们有时会把佛教定义为某个固定的形式,凡不符合此形式的就不算是佛教。而真实的佛教是在处于历史发展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其表现也存在着很大区别。从源头上来说,佛教也不是单一的固定形式,因为印度佛教不是单纯的印度文化自我逻辑演化的结果,而是以印度文化为主,吸收了中亚文化、西亚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集合体,从中亚传回的印度佛教典籍其本身可能已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这样一个视角来反思百年来的佛学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更为真实的佛教。
业露华教授认为,在对20世纪佛学研究成果的收集与整理时,一定要注意所选材料的资料性与史料性,以及注意区分纯粹的佛教教义思想的研究以及与佛学有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同时,业露华教授也对“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这一项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百年”的定位和划分问题、项目的内涵与外延问题等。业教授认为对“百年”的界定应该适当放宽,而不宜界定过严。
班班多杰教授认为,一个好的框架、体例对于项目的优质、高效地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此而言,对百年来佛学研究的背景及其发展轨迹和经验的系统整理、总结就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应当对所收集的材料做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班班教授还特别指出,作为中国佛教重要组成部分的藏传佛教,从唐朝开始,就与汉传佛教开始了对话与交流,近代以来这种对话和交流更加频繁。有关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的研究,在20世纪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这是在对百年来中国佛学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时所必须引起重视的,应该包括进来。
魏道儒教授认为,我们应该科学地、客观地对百年来的佛学研究做出总结。他指出,百年来佛学研究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百年佛学研究的发展是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政治变革联系在一起的,其所呈现的阶段性与社会政治变革的阶段性、与政治上的分期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对不同的人物和材料作出评价时,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来进行。第二,20世纪佛学研究的推进与信仰者和非信仰者、僧界与俗界的共同努力分不开,这一特点直到现在依然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人物和作品时,要关注僧俗两界在佛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第三,20世纪的佛学研究成果是如此之多,所涉及的范围是如此之广,特别是近20年来,几乎达到了倍增的速度。同时,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目的、从各个不同领域出发,做着跨学科、跨文化、跨宗教的佛学研究,这些都给选编“精华集成”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按照分类选择的办法,把真正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找出来就显得非常重要。第四,百年来的佛学研究是与时俱进的,我们也应该根据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况对材料做必要的取舍和选择。
黄夏年教授认为,当我们回顾20世纪中国佛学研究的历史时,应该注意当时佛学研究以及佛教自身发展所面对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例如当时日本有新佛教运动,继而影响到韩国、朝鲜。在斯里兰卡有基督教和佛教之间的五次大辩论,代表着斯里兰卡佛教的复兴。在缅甸也有对抗基督教的佛教运动,在泰国有朝着“三权”分立的佛教改革。中国的佛学复兴正是与整个世界背景下的佛教复兴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梳理百年佛学研究时这是需要关注的一个背景。在国内,这百年间的主要思潮是革命思潮,这一阶段佛教运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也是革命思潮。在佛教界,持续至今的一个社会背景就是佛教界对庙产问题的争端。庙产兴学虽然只是佛教运动的一个部分,却是近代佛教发展的一个主线,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对此应特别予以关注。同时,黄夏年教授还对编撰原则提出宝贵意见,认为在对20世纪特别是初期的佛学研究材料做编撰的时候,应尽量做到客观和公正,尽可能保持所选材料的真实性,以给后人留下一个20世纪中国佛学研究真实可靠的面貌。
张志刚教授从宗教学理论的角度反思了20世纪中国宗教研究存在的问题。他指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宗教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大多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但照搬西方的概念来解释中国的宗教则未必妥当。中国的宗教研究往往只是就事论事,就宗教研究宗教,而忽视了宗教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宗教不单单是一种思想,而是有着活生生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当把宗教放到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当中,从各个方面加以回应,以一种比较和对话的视野和眼光去进行宗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创新。
李利安教授对近百年来佛教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当前的佛教活动场所的功能定位问题、佛教文化资源如何利用的问题、佛教的文化性如何在现实社会中运用的问题以及佛教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20世纪的佛教史研究对历史上的佛教异端思想、民间佛教思想、对中国史学影响比较大的佛教史学著作,以及宋代以后的禅宗历史,重视得不够。
最后,方立天教授从三个方面对研讨会作了总结:第一,应当深入把握百年佛学发展的内在轨迹,准确理解20世纪佛学研究阶段性、标志性的特征;第二、应当注意资料收集的范围问题,既应当包括信仰性的资料,又应当包括佛教艺术、佛教与科学的关系等方面的资料。第三、就“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这一项目而言,方立天教授特别指出,对“精华”应当有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界定,至少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是不是具有学术创新价值?是不是具有宗教文化意义?是不是对当时社会和整个历史有较大的影响?当然,作品还应当符合学术规范。方立天教授充分肯定这是一次高水准、富有意义的学术研讨会,并鼓励项目组要有信心,由易到难,逐步完成。
(著者郭文,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许颖,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基督宗教与中美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袁朝晖
2011年5月21日至22日,基督宗教与中美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邀请众多海内外知名学者和政府要员参加,与会的外方代表有爱丁堡大学传教史教授安德鲁·沃兹(Andrew Walls),富勒神学院系统神学教授卫理-马蒂·卡凯恩(Veli-Matti Karkainen),美国大使馆一等秘书莫琳·哈格德(Maureen Haggard),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宗教研究所教务主任、教授博斯·泰缪斯(Bosse Temneus),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员李洁人(Jonathan Li Jieren),德鲁大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西方文化与英语专业教授克里斯·布兰斯泰德(Chris Branstetter)。与会的中方代表分别是国家宗教局政法司副司长刘金光,中央统战部二局二处处长王志刚,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徐以骅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陶飞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党委书记曹中建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金泽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吴云贵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周燮藩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研究员段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邱永辉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王美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周齐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宗教文化》副主编郑筱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曾传辉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宗教研究室王宇洁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唐晓峰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理论研究室张晓梅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刘国鹏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李林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杨华明助理研究员等。
参会各位代表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和关注重点出发,从历史、现实、理论、文献等诸多角度探究了基督宗教在中美两国之间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既回眸历史,亦展望未来;既关注细节,亦不乏高瞻远瞩之见地。
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发表了《“基督教中国化”三思》的报告指出,中国有句成语:“三思而行”,而关于中国基督教的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也应如此:一、“洋教身份”:中韩基督教史比较引发的思考;二、“一教独大”:中国当代宗教生态引发的思考;三、“三思而行”:国际宗教对话动向引发的思考。最后沉思“基督教中国化”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
陶飞亚教授发表了以《1950年代初的中国教会与英美差会》为题目的演讲指出,中国教会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就是1950年代初中国教会切断与西方差会的联系,走上了彻底的自办教会的道路。但是这一事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牵涉到哪些人事和政治的因素?这些问题仍然有值得探讨的空间。
他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美国在中国内战中敌视中共,双方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面对这样的政治形势,中国教会面临的问题就是究竟该如何处理自己与差会及传教士的关系。中国教会内部以吴耀宗为代表的一派主张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基督教内的不良影响。但是,就当时来看,吴耀宗的意见尚不能占据中国教会的主导地位。中国教会内部对于如何看待和西差会及传教士的关系上存在明显分歧。但是政治力量的强力介入使得局势很快起了新变化。在政治力量介入之后,在华美传教士与中国教会人士的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50年10月,中共中央派兵抗美援朝,从维护国内社会安全与稳定起见,中共加快了清除在华美传教士影响的步伐。随着局势的发展,中国教会领袖开始向差会表达传教士应离开中国的建议。建国之初切断与西方教会联系的运动,包括三自宣言签名运动及后来的控诉运动,其矛头所指主要也是美国差会及传教士,美国传教士的教科书式的负面形象在这场运动中得以构建完成。不过,在当时的中国教会内部对待这场运动一直是有不同声音的。毕竟中国教会和美国差会及传教士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但是政治力量的介入以及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等因素,使得中国教会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思想上都必须和美差会及传教士划清界限。必须肯定的是,这场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它使得无论中国教会中人和西方差会中人,在理论上都认可的中国教会的独立自主,终于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变成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李林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杨华明助理研究员二位指出,中国社会结构中“大政府,小社会”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与整合方面的力量远大于社会。体现在在教会事务管理方面,“两会”与各级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成为教会资源分配与整合的主要力量。教会自身的三重身份认同,即国家、宗教以及教派认同形成了其自我调试与自我整合的结构。教会自我整合与政府对教会资源整合的介入之间形成了微妙张力。从教会自身身份认同中存在的张力到教会自我整合与政府介入教会资源整合之间产生的矛盾入手,是了解当前中国政教关系的一个切入点。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徐以骅教授则指出,在西方基督教会全面撤离中国的60年后的今天,宗教再度成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因素。目前中美宗教交流和互动已进入“后传教时代”,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样化。中美关系是不断发展的动态关系,即使在一些通常并认为是两国关系的“问题”或“结构性分歧”领域,加强交流和互动以及管控冲突和分歧对促进两国关系也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段琦研究员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第一次是中英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则是中国与英法联军之间发生的。在这两次战争中美国虽没有直接参战,但也设法通过中美望厦条约和中美天津条约在华取得了与英法等国同样的权利。本文分析了在华传教士对鸦片贸易及鸦片战争的态度,以及他们在为中美签署的两则条约中所起的作用:作为虔诚的基督徒,传教士们坚决反对英美商人从事鸦片贸易;作为美国公民,他们处处维护美国在华的权益;作为传教士,他们希望打开中国大门,为福音开道。这些都具体落实在他们帮助本国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美天津条约上。
国家宗教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金光以《美国的宗教自由观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为题分析认为,从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宗教在全球范围呈迅速增长之势。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剧了宗教原教旨主义、宗教恐怖主义和宗教人权等因素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程度,从而凸现显了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就中美双边关系来讲,也呈现相似的趋势。80年代以前,宗教并未在中美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90年代以来,宗教问题夹杂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在中美关系中渐渐突出,成为中美人权斗争的重要内容,直至近几年来,作为独立的宗教人权问题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晴雨表。随后,刘金光着重分析了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及其对中美关系的损害。《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是美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宗教外交和实践美国人宗教使命的一个突出例证。该法案的通过及其在全球的推行,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美国的对外关系,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一是法制化。二是机制化,按照该法案,美国设立了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等机构,其年度报告都对中国的宗教问题进行指责和攻击。三是国际化,在联合国人权大会上连续提出反华提案,攻击中国的宗教政策。四是媒体炒作。五是安全化趋势。因此,这个法案及其每年的报告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障碍之一。最后主要探讨了宗教因素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新关系定位中的影响。
(作者袁朝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辑)
人间佛教与当代伦理——2010年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
韩传强
2010年12月20日至12月23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办、台湾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及生死学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合办的“2010年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为“人间佛教与当代伦理”,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两岸四地2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代表。
一、关于人间佛教与和谐社会
“人间佛教与和谐社会”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子题之一,围绕此子题,有12位学者从不同方面作了诠释。 赖永海教授指出,和谐社会的建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即社会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即生态环境的和谐”;“三是人自身的和谐,即身心的和谐”。“这三个方面的和谐,佛教,特别是现当代的人间佛教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王月清教授认为,中国佛教在慈善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且有着悠久传统。而目前构建我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则刚刚起步,所以佛教慈善可以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立足中国佛门慈善的现状,着眼中国佛教慈善的未来,从而构想佛门慈善的远景;通过相关比较、思考和建议,以期实现中国佛教慈善事业为和谐社会建设助推。
圣凯法师以赵朴老所言的“佛教是文化”为论题,从“‘佛教是文化’提出的历史背景与契机”、“赵朴老对宗教、佛教、文化三个概念的理解”、“‘佛教是文化’的内涵”以及“‘佛教是文化’的历史意义”等四个方面对赵朴老的“佛教是文化”这一思想进行了解读。强调,在“后朴老时代”,更应该“高树佛教的文化品格”,这不仅是“佛教拓展自身生存空间的途径”,也是“佛教在‘后朴老时代’的共同任务”。
姚志华教授以《亲情关系中的道德困境》为题对中西文化经典中出现的道德困境进行了梳理和诠释。从“亲亲相隐”、“亚伯拉罕杀子事件”、“阿尔祖那的忧伤”、“灵魂不灭”、“义务的观念”、“去除执著”等几个方面对中西文化中的“道德困境”进行了阐释,指出佛教的伦理的形态应该是“戒律的伦理学”、“慈悲的伦理学”、“无执的伦理学”。李明博士以“试析星云大师的人间净土思想——兼与太虚、印顺思想比较”为论题,指出“人间净土理论是人间佛教理论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星云大师的人间净土思想是建立在太虚和印顺两位大师的净土理论基础之上的”,应该将人间净土的发展重点放在“净化人心”上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自觉”,才能“觉他”,“只有在心灵的净化中,才能保证我们改造的世界是一片净土,而不是佛教名号掩盖下的俗世”。
二、关于佛教与生态环保
“人间佛教与生态环保”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子题之一,对这一论题,有7位学者围绕生态与环保、生态与心态等问题而展开讨论。学愚教授以《人与自然——佛教对当前生态危机的回应》为题对佛教尤其是人间佛教对当前生态危机的回应进行了详尽的诠释,从“人与自然”、“佛教自然观”、“佛教有情众生观”、“佛教的无情众生观”等几个方面对佛教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进而得出:“佛教对人、动物、植物的不同态度表现了佛教等级伦理体系”,而“这种等级伦理体系是一种方便”,这种方便的设立是用来“帮助佛教徒摆脱道德困境”。净因法师从“生态”与“心态”的相互关系中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佛学是西方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因素,而生态与心态休戚相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负面的心态,是危机的根源”,“正面的心态,可以化解危机”。因此,生态的优化有待于心态的调整。
吴有能教授以《清净的世间——从宗教哲学反思当代人间佛教的环保观念》为题对人间佛教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法鼓山为例,对人间佛教在环保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并认为危机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慈悲心是人类对主观世界的理解,而在终极的层面上,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是一致的,即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关爱身心,提升生命。考夫曼教授以《无明造业:由行为中的无明而形成的环境污染》为题对人类环境的污染之源进行了思考,指出:“第一,但就书写经典而言,佛教和环保主义之间存在矛盾,但这并不是理解佛教认识论的最好方式,相反地,只有连同世界观一起才有意义,才能体现出万事万物的互相联系并诉诸于经验的权威”;“第二,佛教认识论需要经验者自己的权威,而这种权威可以通过书写的佛教经典来开展,但并不依赖于此,同时又表明了万事万物之间存在互相关联”。“哲学的理论和文本的理解,以及佛教实践中的禅修经验和证悟”等都可以折射出佛教的环保思想。赵翠翠硕士以太虚、巨赞和赵朴初为中心,对人间佛教与社会建设从理论上给予了思考。指出,佛教的社会建设理论即是佛教从寺庙走向社会,从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进而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建设的共同体。
三、佛教与寺院:传统、艺术及伦理
“佛教与寺院:传统、艺术及伦理”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子题之一,这一论题涉及传统与现代、艺术与伦理等多个维度,有6位学者对此有关注。
贾晋华教授以《唐五代禅宗寺规及其对当代人间佛教寺院伦理的启示意义》为题通过对唐五代禅宗寺规的考察而对人间佛教的寺院伦理进行了思考。对于当今佛教尤其是一些小寺院中存在的诸如“收入远远大于支出”等诸多问题也表示担忧,建议:“督促僧众在寺院生活中研习佛典、实践禅修、端正威仪、结交良友从而超越世俗、完善人格、圆满觉悟”。
郑爱云教授认为,“20世纪世俗化运动,促进了全球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然而,全球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观,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无论从“个人阶层”、“文化阶层”还是“结构阶层”来看,佛教乃至整个宗教都受到来自世俗化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找出佛教可以被世俗接纳之道”。吴青泰博士以《人间净土的现代实践——慈济环保的群众运动》为题,通过对证严法师所倡导的慈济环保运动进行考察,认为“证严与环保志工交互形成的环保运动是动态发展的净土世界”,而证严法师的这一举措对“人心及环保运动”都有重要意义。
四、佛教与生命伦理
“佛教与生命伦理”作为本次研讨会的重论题之一,涉及佛教理论与生死哲学等多个层面,共有8位学者对此有论及。慧开法师以《从生死关怀观点对台湾死刑存废问题的反思》为题,以生死关怀的理论为基础,对台湾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界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探讨进行了反思。指出,“从佛教的立场来看,作为刑罚之一的死刑本来就是属于世俗谛层次的世间法,因此也没有绝对不可废除的道理”;“佛教的因缘法是非常奇妙的道理与机制,我们无法预知贸然废除死刑,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和后遗症”。“实在不宜轻言废除死刑”。陈美华教授以《衣着、身体与性别:从佛教经典谈起》为题对佛教徒所穿的衣服与身体和性别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不论是比丘尼们的包裹身体,还是现代女性的展露身体,都可以从不同的性别角度来看待女性”,而“穿上僧服,也就是宣告并且符号化一个人本身”,这同时也宣告比丘尼们选择了一种“与性事无关的生活”。所以,僧人的衣着,其深层次牵涉的是佛教的身体观,比丘尼们在衣着上无男、女的区别,实际上是她们在性别上选择倾向中立的性别认同这一特质的表现。黄国清教授以《大乘佛教久住世间的菩萨精神特质》为题在对“声闻佛法负面看待生死世界”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指出大乘佛法具有“甚深般若”、“慈悲誓愿”、“柔和忍辱”等特质,而这些特质正是大乘佛法久住世间的保障。所以大乘菩萨具足“般若、慈悲和忍辱这些高尚的精神特质,现身生死世界而了无执著,不生恐惧、不感疲厌”。何长珠教授以《悲伤辅导、咨商与治疗与表达性一书治疗》为题,以心理学为背景,通过对一系列相关案例的分析,指出:“悲伤辅导(咨商及治疗),是生死学和助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一个人愈能了解无常与死亡,而其面临失落时的调试效果也就通常愈佳。所以,佛教对于生死的明晰无疑有利于心理辅导的开展。王富宜博士通过对佛教女性研究及女性观变迁的梳理,指出:“佛教对于女性的看法深深地影响着女性的宗教生活参与”,而“佛教中的女性如何参与社会互动,这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人间佛教与伦理
“人间佛教与伦理”作为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一个子题,涉及佛教的“现代化”以及佛教的出世与入世等多个层面,共有7位学者对此有论及。龚隽教授以《太虚佛教思想与近代社会政治关系略论》为题对太虚的思想进行了考察。指出,“太虚佛教思想与西方现代性及中国民族主义都有深入的关系”,所以太虚的“政治哲学表现的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源于太虚“应用佛教去解释中国现代社会和政治的秩序,并努力在西方现代性思想与佛教思想、出世与入世之间进行‘调节’”。徐文明教授以《禅林宝训》为文本,以《宋代大德论主持德行略述》为题对主持的“德行”进行了考察。对于主持德行的考察,实际上是对现代社会僧人尤其是具有领袖身份僧人德行的反思。“身为主持,一则立身正,二则用人明,己正而正人,而善用众力,则上下同心,必然成功”。从浅层来说这是对主持之德的考察,从深层来说这是对现代整个佛教僧人素质提出的要求。
刘成有教授以《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伦理伦理价值探析》为题,在对印顺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思想的伦理价值。指出:“印顺人间佛教思想中对于处世的、青年的、女性的三大特征的强调,不仅是对汉语系佛教传统重视男性、年长特点的颠覆,而且也是对中国传统伦理中重老、重男的批判,彰显出来的,正是对于个体自由、创造、平等等现代理性精神的积极回应,应该是一种颇具现代意义的伦理关怀。”这种关怀,即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也是对现代化的回应。韩传强博士以《人间佛教对生命教育的诠释——以星云大师关于人间佛教的生命教育为例》为题,指出星云大师的生命教育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了悟生死”、“自在生活”和“创造生命”。“领悟生命之相、重视生命之用、彰显生命之体,这是星云大师及其所倡导和实践的人间佛教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路”,人间佛教对生命教育的诠释也是人间佛教对终极关怀的彰显。
本次研讨会共举行了11场,历时4天,有40多位学者对“人间佛教与当代伦理”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相信通过这次会议,会有更多的人了解人间佛教的义理,同时也使人间佛教在社会发展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者韩传强,1980年生,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爱与慈悲”: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综述
杨永佳
2011年3月26日至27日,继“基督教的罪与佛教的苦”第一届佛耶学术研讨会之后,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和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再度联合举办了“爱与慈悲”第二届佛耶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基督教的爱观及其历史演变、佛教慈悲观的内涵及其意义、基督教的爱与佛教慈悲的异同以及基督教和佛教的慈善实践等问题。
一、基督教爱观及其影响
孙慕天教授就爱是基督教教义的中心、人之爱与神之爱的不同以及对爱的基督教诠释三个方面论述了“神就是爱”,爱是基督教思想的总纲这一观点。刘光耀教授强调了基督教的爱与善的不同,认为爱涵纳伦理道德而又超越它,是超善恶的。王忠欣博士从中国文化的传统危机中探讨了基督教的“爱”的意义。刘新利教授从基督教爱观历史演变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新约、诺斯替主义、奥古斯丁、托马斯主义中的爱观以及二战之后以“不可能的爱”为代表的爱观。陈明博士着重从基督教的伦理角度对基督教的爱进行了分析,认为爱不仅是基督教的灵魂也是基督教伦理的总纲。贺璋瑢博士则主要以《圣经》为依据阐述了旧约中的立约之爱和拣选之爱、新约中耶稣对爱的教导及其榜样,以及保罗对爱的神学诠释。林艳博士以旧约为基础,着重从爱的不同表述方式上探讨基督教的爱观。
二、佛教慈悲的内涵与意义
纪华传研究员从全球伦理的语境下对佛教的慈悲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乘佛教的慈悲思想和伦理价值,佛教慈悲观与宗教对话的困境,并对全球伦理下佛教慈悲的展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张爱林教授从佛教中爱与慈悲的差别这一角度辨析了佛教慈悲与基督教爱的关系。强调了爱在佛教中着重指贪爱,是轮回的根本,而慈悲更接近基督教爱的观点,有予乐拔苦的意思。徐文明教授还指出佛教创立本身是为爱而创立,佛本身就是爱,佛教的爱是面向所有众生,是平等无私的,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超越的爱。西藏民族学院牛延锋博士以慈悲理念、福田思想和报恩思想、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形象等为基础,主要阐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的慈善事业及其社会价值。
三、基督教的爱与佛教慈悲的关系以及双方的慈善实践
杨玉辉教授认为,二者分别作为基督教和佛教的核心价值理论,既存在根本同一性,也表现出文化上的差异,并进一步阐述二者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思想内涵、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和服务社会的思想价值基础四个方面,而差异性则主要表现在思想内涵、行为施与范围、行为施与对象道德属性、行为施与对象的人我性质及主体动机和意义五个方面。杨孝容研究员则从比较佛教慈悲观与基督教爱观的内涵上,概括出“爱源于信,悲生于空”的观点。认为基督教作为以神为中心的宗教,其“爱”的归属与出发点都是对上帝虔诚的信仰,都源于相信神爱世人;而佛教的慈悲则分为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三个层次,这之中关键在于重视般若空慧的培养。
此外,关于佛教、基督教的慈善实践活动,会议还特地邀请重庆市华岩寺方丈释道坚法师、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执行会长释常辉法师和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分别介绍了华岩文教基金会情况、弘德家园情况和美国基督教慈善公益事业的情况。
(作者杨永佳,西南大学宗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历代祖师与峨眉山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雪梅
2011年3月24- 25日,由峨眉山佛教协会主办,在峨眉山大佛禅院“峨眉讲堂”隆重举行“历代祖师与峨眉山佛教”学术研讨会。来自台湾、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河北、四川等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佛学机构的高僧大德与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普贤精神、峨眉山佛教文化及历代祖师的丰功伟业,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入探讨。此次研讨会是改革开放以来,峨眉山继1991年举办首次“峨眉山佛教与巴蜀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后的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也是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地对历代峨眉山佛教祖师进行系统爬梳的学术性研究,可谓殊胜难得。
本次会议从收到的论文中选出49篇编辑成册,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分别以“峨眉山佛教文化”(第一、二场)和“历代祖师”(第三至第十场,包括晋唐祖师、宋代祖师、元明祖师、清代以及当代禅师)为主题进行了十场专题讨论,会议论文及与会代表发言讨论的内容主要有:
1.普贤菩萨与峨眉山佛教:正如黄心川先生在《佛教史上的大成者——祖师》中,指出峨眉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著名的普贤道场,历史上不仅驻锡历代的祖师,也有不少各地的祖师来峨眉山朝拜普贤菩萨,而从佛教的教理来说,普贤菩萨本身也是祖师之一。本次会议就有7篇关于“普贤菩萨与峨眉山佛教”的讨论,其中李志夫先生《普贤菩萨之行持特色》,以《华严经》、《大宝积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为据,概括普贤菩萨的行法内容既是受之佛陀、也是诸菩萨同住法门、平等法即普贤行法,总结普贤菩萨的行持特色在于“理趣”与“行愿”不二。理净《普贤菩萨“十大愿”的普世思想》,则认为普贤菩萨的特色是“行愿第一”,通过对普贤菩萨“十大愿”的解析,指出“十大愿”所蕴含的诚信、善行、爱心、宽容等“普世”精神与思想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与标志。张子开《论普贤道场的形成》,一改现有的峨眉山在东汉、晋朝和宋代形成普贤道场的观点,认为峨眉山成为普贤道场的下线当在唐代大历年间即公元八世纪中下叶,与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相契合,并指出普贤信仰中国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峨眉山作为中土普贤道场的确立。昌林、王荣益《论当代峨眉山普贤道场“三个中心”建设理念与实践》,认为“圆融化”理念是当代峨眉山佛教即普贤道场建设的精髓,是《华严》“法界”思想及曹洞禅学思想在当代峨眉山佛教中的运用与实践。张越宏《峨眉禅灯辉耀,普贤行愿济事》,指出禅宗是峨眉山佛教的宗派特色,普贤文化是峨眉山佛教的信仰特色。汤明嘉、王荣益《试论峨眉山佛教“五妙共相”与建设“人间佛教”》,介绍了独具峨眉山佛教特色的“五妙共相”文化即佛教音乐、茶道、素斋、武术、书画园艺等,认为“五妙共相”的发展规划正是佛教出世与入世的高度圆融。
2.峨眉山历代祖师个案研究:峨眉山历代祖师个案研究是本次会议的重点,共计30篇。从东晋到唐、宋、元、明、清及当代都有涉及,研究对象有慧持、澄观、昌福、怀古、祖觉、慧远、安民、赵州、别峰、惟简、指空、妙峰、遍融、金碧峰、贯之、可闻、弘川、圣钦、太虚、遍能、白云等20多位祖师,注重祖师行历考察、思想解析以及对西蜀峨眉山佛教的影响探讨。如谭洁《释慧持与蜀地佛教》,肯定了慧持在蜀地弘法的贡献,但认为晚近地方志中关于慧持创建峨眉山普贤寺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王赐川《清凉澄观之峨眉法缘及其学说》,介绍了华严四祖澄观与峨眉山的殊胜因缘,不仅终生弘扬华严经义,而且终身践履普贤行愿。王荣国《黄檗希运与峨眉山普贤道场》,详细考证了希运生平,指出希运于贞元十五年前后入蜀拜谒峨眉,认为希运礼峨眉加深了峨眉山临济宗的历史。界空法师《略论昌福禅师的弘法艺术》,指出昌福禅师籍教扬宗的弘法特点决定了禅宗在峨眉山的稳步发展,同时也影响及峨眉山虽尊奉普贤但对华严宗的典籍、修证、祖师、法门、义理却鲜有提及。宋代是峨眉山佛教与普贤信仰兴盛的时代,祖师辈出,也是本次会议学者着力较多的时代。关于诗僧怀古,周聪《谈诗僧怀古禅师》及陈洁《怀古和尚的“晚唐体”诗作赏析》,都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怀古禅师的生平、诗作及诗学风格。关于祖觉,陈靖华《宋代峨眉高僧祖觉禅师与<华严经>》,重点考述了祖觉禅师从抄写《华严合论》毕“遂悟《华严》宗旨”并最后成为《华严》学高僧的体悟经历。广行《南宋华严祖觉禅师行迹禅法浅析》指出祖觉的禅法是教在华严、宗在临济(禅)。侯冲《祖觉<水陆斋仪>及其价值》,依据新资料认为《水陆斋仪》和《天宫科》就是祖觉编辑的“水陆等道场仪”,指出祖觉《水陆斋仪》对于明确大足石刻的宗教内涵和理解宗晓《施食通览》具有重要作用。关于慧远,有苏树华《慧远禅师的参学经历与弘法实践》和张云江《瞎堂慧远禅师生平与禅学思想评述》。关于华藏安民,仅见向世山、唐希鹏《从华藏安民经历抽绎四川禅宗多重性》,将安民从讲经大师到禅僧的戏剧性转变过程分解为生疑、请教、弃经、大疑、小悟、中悟、彻悟、禅僧等七个阶段,认为安民的转变经历实际反应出宋代巴蜀佛教的流变及特色。关于别峰宝印禅师,万里《宋代峨眉山高僧别峰宝印禅师行年及交游考》及吴平《<别峰禅师塔铭>证补》,分别考证别峰禅师行迹,前者厘清了学界对宝印禅师行年事迹的若干舛误,后者则是专门就塔铭的补订。佛心《别峰禅师生平及求法机锋》与佟伟《普贤精神的传播与别峰宝印禅师的禅法实践》则讨论了别峰禅师的禅法特点。徐文明《宝月大师惟简及其法系初探》,介绍惟简为苏轼宗兄,是从峨眉山走出的一代高僧,并认为惟简与文同《茂州汶川县胜因院记》中的惟简实为一人。段玉明《赵州朝峨眉事疑》,认为赵州峨眉本非真事,而是一个后起的传说,透露出的是宋代峨眉山不仅是普通信众朝拜的名山,同时还是禅教融合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元代祖师仅见关于指空和尚的讨论,李万进《指空和尚禅法思想研究》,认为印度僧人指空,是在峨眉山证悟佛法后,以禅学理论及其禅定法门传授佛法。明清祖师的讨论有李玉用《妙峰禅师与峨眉山的发展》、刘洁《(印光)<峨眉山志>中妙峰禅师传记研究》、普正法师《遍融真圆禅师生平考辨》、刘艳菊《浅谈金碧峰禅师之禅定》、陈永革《紫柏大师与峨眉山佛教》、王雪梅《<通天大师塔铭>及通天禅师行历略考》、王丽心《明末清初峨眉山伏虎寺贯之、可闻事略》、满霖《峨眉山凿井堂初祖弘川和尚略考》。当代峨眉山祖师:徐麟《圣钦法师与峨眉山佛教》,介绍了圣钦法师对峨眉山佛教的主要贡献。黄夏年《太虚大师与峨眉山佛教——以峨山“整理佛教”事件为中心》,对太虚本人的普贤信仰情结,特别是太虚为峨眉山佛教提出的改革思想与计划做了非常详尽的考察,指出其对今天峨眉山佛教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李中毅《遍能法师与峨眉山佛教教育事业》,重点介绍了遍能法师教育理念的十个方面。
3.峨眉山祖师群像与峨眉山佛教文化:除了历代祖师个案研究讨论外,本次会议还有近10篇论文是从祖师群体的视角讨论峨眉山佛教的文化的特点。如讨论峨眉祖师的人生智慧与山水情怀的有张丽丽《在参悟与顿悟之间——论晋以来佛教祖师的人生智慧》,梁胜兴《峨眉山的灵魂构建与祖师的山水情怀》。冯国栋《川僧南游与两宋禅风——宋代佛教地理流动研究之一》,认为宋元时期川僧南游,对南方的禅风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时日益软熟的禅风起到了救弊的作用。王大伟《从峨眉山祖师行历看宋代禅师求法成名之路》,指出峨眉祖师四处参学是其求法成名的主要特征。陆兴忍《唐宋文人与峨眉山祖师交友对峨眉山佛教传播的意义》认为唐宋文人与峨眉禅僧间的交游、诗词唱和对于峨眉山佛教的传播有重要意义。颜冲《论明代高僧对峨眉山佛教发展的影响》,王红蕾《明中后期思想界的沟通与融合——以峨眉山佛教为中心》,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考察了明代峨眉山佛教的发展状况。另外林立《峨眉武术创始人及在中华武术文化中的地位初探》、曾庆宗《白云禅师峨眉十二庄的真谛》,探讨峨眉武术。李铁华《峨眉山历代涉医祖师考》讨论了峨眉佛教医学。徐杉《略论峨眉山苦行僧》则以她十多年实地考察访谈的资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峨眉山僧的修行状况。
这次会议紧扣主题,对峨眉山历代祖师都有深入的探讨,但实际上,讨论的议题非常广泛,涉及到了峨眉山佛教乃至中国佛教的许多方面,相信会议的成果定会对峨眉山佛教的未来产生良好的促动作用。
(作者王雪梅,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第四期
宗教理论研究
宗教会通、社会伦理与现代儒佛关系——陈来1
众神相争的诅咒——宗教对话的核心边缘模式——郭慧玲5
佛教研究
文本、范式及思想真实:关于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府建明14
五祖法演禅师及其禅风略述——冯焕珍23
大同善化寺二十四诸天像考辨——袁志伟31
《番州弘教寺分安舍利塔铭》考伪——聂顺新48
心灵的转换:明代佛教寺院僧众心中的民间信仰——以明代佛教方志为中心——曹刚华53
道教研究
隋吴通墓志道教文化内涵考论——王连龙65
中国古代民间神灵的兴衰更替——以南京蒋子文祠为例——刘雅萍69
明代《武陵竞渡略》检视闽台“送王船”习俗的历史传统——姜守诚75
基督教研究
圣经形式批评综论——梁工88
阿奎那灵魂学说的立场与方法——徐弢100
尤西比乌斯“迫害神学”初探——赵康英106
“大旱望云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督教访问团——刘建平116
伊斯兰教研究
论达浦生与刘智
——以《伊斯兰六书》与《天方典礼》为观察点——季芳桐白莉125
马君实与王岱舆关系考述——马景133
其它宗教研究
周公的宗教信仰与政教实践发微——白欲晓143
“伏波将军”抑或“龙肚之精”——“白马大王”神性问题辨析——王柏中152
木占术:一种被历史尘埋的宗教文化形态——何长文158
印度尼西亚孔教的祭天仪式——王爱平167
信息与评论
詹石窗主撰《中国宗教思想通论》述评——盖建民177
读《云居寺志》——铂净179
中国宗教学会第七次全国会议在北京召开——文晖180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讨会(2011)在京召开——袁朝晖182
《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综述——敏俊卿185
“纪念王明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综述——胡百涛187
“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综述——梁世和190
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Jun,No.130 No.4.2011
Contents
Studies on Religious Philosophy
Harmonizing with Religion, Social Ethics and Moder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 Chen Lai(1)
The Curse of the Gods' Fight: "Core-Margin" in Religious Dialogue \ Guo Huiling(5)
Buddhist Studies
Text, Paradigm and True Thought: Historical Reflection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 Zhaolun \ Fu Jianming(14)
An outline of Goso Hoen and His Zen Way \ Feng Huanzhen(23)
Research on 24 Heavens Statues in Shanhua Temple, Datong \ Yuan Zhiwei(31)
To Exam pseudo of "An Article for FenAn Stupa in Hongjiao Temple, Bozhou" \ Nie Shunxin(48)
Conversion of the Mind:The Folk Belief of Buddhist Monk in Ming Dynasty——Focus on Local Buddhist Records in Ming \ Cao Ganghua(53)
Taoist and Folk Religious Studies
The Study on Taois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Wu Tong epitahs in Sui Dynasty \ Wang Lianlong(65)
Folk Deity's Replacement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in Ancient China: As an Example of Jiang Ziwen Temple in Nanjing \ Liu Yaping(69)
Focus on "Wuling Jingdu Lue" in Ming Dynasty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Sent the Royal Boat" in Fujian and Taiwan \ Jiang Shoucheng(75)
Christian Studies
Review on Form Criticism of THE BIBLE \ Liang Gong(88)
The Stand and Method in Aquinas's Theory of Soul \ Xu Tao(100)
On the "Theology of Persecution" of Eusebius, Father of the Church \ Zhao Kangying(106)
Christian Missions in Early New China \ Liu Jianping(116)
Islamic Studies
Study on Da Pusheng and Liuzhi: From "Islamic Six" and "Arabian Ceremony" \ Ji FangtongBai Li(12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 Junshi and Wang Daiyu \ Ma Jing(133)
Studies on Other Religions
Exploration on Zhou Gong’s Religious Belief and Political-teaching Practice \ Bai Yuxiao(143)
General Fubo or Longdu Zhijing: Study on the Subject of the Divinity of Prince White Horse \ Wang Bozhong(152)
Divination by Trees: A Religious Culture Form Buried by History \ He Changwen(158)
Ceremony to Worship Heaven in Indonesia Confucianism \ Wang Aiping(167)
Review and Information
宗教会通、社会伦理与现代儒佛关系
陈 来
宗教会通是近来宗教界和宗教学界关注的课题。我自己所关心的宗教会通,首要和主要的,是指中国宗教的会通。宗教会通应当涵盖了几种意义,如,可指在传统中国长期发展流衍至当代的本土宗教(儒、释、道等)的会通;又如,可指在中国文化的地区里面,各种有较大影响的宗教的会通,这就不限于儒、释、道等本土宗教,而可以包括基督宗教等。我在这里所讨论的是前者,即儒、释、道的会通,特别是儒佛的会通。至于会通,就时间性而言,则当然不止是指儒释道会通的历史,也更指儒释道等的当代会通。至于“会通”本身的意义,按我的理解,是指理论或实践的一致、相通,是对于此种一致感的寻求和肯定,是对对立、紧张的化解。
近二十年来,“宗教对话”较为流行,得到大家的肯定,宗教对话是一种方式,目的是求得宗教间的沟通和理解,妥适地理解对方的信仰与实践。宗教对话是适用于当今世界宗教严重对立的境况的沟通方式,是发展宗教的相互理解的最基本亦即最初级的方式,也是使宗教间严重冲突、对立走向缓和的基础步骤,值得肯定。
但在中国文化的历史和当代,宗教之间本来没有严重对立和冲突,绝大多数历代王朝、政府同时支持儒、释、道三教,虽然支持的轻重有所不同。千百年来三教会通的努力不断,已成为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三教会通的努力并不是指企求三教化而为一,而是指致力于使三教自觉到各家之间的相通之处,化解不必要的对立和相互批评。“宗教会通”与宗教对话不同,是适合于中国宗教关系历史的处理相互关系的一个方式,是比宗教对话更为进步的宗教理解方式。
宗教会通,是各个宗教在所有方面都加会通,还是只在且只可能在某些方面加以会通呢?显然,在核心信仰等方面,可以互有妥当的理解,但并不能指望可以互相会通。我们应当先追求在核心信仰方面互相妥当的理解,还是先促使各家谋求核心信仰之外的其他方面的会通?历史证明,真正在教义的细节上一家对另一家能达到理解,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追求这样的理解是永远开放的过程;但在社会实践的领域,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达成某些一致。
众神相争的诅咒——宗教对话的核心边缘模式
郭慧玲
本文从信仰生活的层次分析来探讨宗教对话的可能性。不确定性的消减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形式,信仰则是达致真理掌握、价值确定、生活有序和群体秩序化的基本途径。信仰生活包含核心和边缘层次,其中核心层次与不确定性消减密切相关,在此层次上不同宗教很难对话。而边缘层次则为宗教对话留下空间,这在当前宗教对话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应用。由于与不确定性消减相关联的信仰绝对性与社会发展所需的宗教宽容之间的紧张,宗教对话在具有发展空间的同时,其深刻的阻碍也难以消除。
关键词:不确定性 宗教对话 核心边缘模式 排他性
作者:郭慧玲,1984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文本、范式及思想真实:关于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
府建明
本文通过对肇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并从观念史书写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了肇学研究中存在的“范式化”或“体系化”倾向,以及此种倾向的历史成因;同时,通过对《肇论》文本及僧肇思想的还原性分析,指出了目前肇学研究中的方法论缺陷。本文认为,肇学研究中的这种缺陷,是目前观念史书写中常犯的错误的投影,其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回归“社科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而“人文性”研究也应在此基础上展开。
关键词:文本 范式 思想真实 肇学 历史反思
作者:府建明,哲学博士,江苏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客座教授。
五祖法演禅师及其禅风略述
冯焕珍
法演禅师是中兴临济宗的一代大德,其禅风的最大特点是以临济、赵州等古德为格则,唯以本分事接人,从不不打葛藤、绕弯子,令学人在倍感自然亲切、简洁径截、干净利落的同时得到启发和受用。而他提持这种禅风的前提,则是他本人抵死参究公案的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皮栲栳禅”思想。
关键词:五祖法演 皮栲栳禅 以本分事接人 公案
作者:冯焕珍,1964年生,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大同善化寺二十四诸天像考辨
袁志伟
大同善化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辽金佛教寺院之一,对于佛教思想和佛教文物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寺大雄宝殿中保存的金代二十四诸天塑像,既是金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又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历史价值。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记载,对二十四诸天像的名号及其宗教内涵进行考察,并从辽金时代佛学思想、大同佛教宗派等角度探讨这些造像的佛教思想内涵,进而揭示辽金大同佛教的特点。
关键词:善化寺 二十四诸天 辽金佛教 密宗
作者:袁志伟,1985年生,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番州弘教寺分安舍利塔铭》考伪
聂顺新
隋文帝仁寿年间先后向全国一百余州分送舍利并造塔供养的事件在中国佛教史上绝无仅有,也是长期以来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番州弘教寺分安舍利塔铭》则引出了隋代有无“分安舍利”这一制度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塔铭》中时间、地理、职官、隋代舍利安放制度、铭文内容等方面的考证,并结合《塔铭》在历代金石文献中的著录情况以及清中叶以降金石学极盛的历史背景,确定《塔铭》应是清代中后期碑贾为牟利而伪造。因此,隋代只存在文帝仁寿年间先后三次统一在全国一百余州安放舍利的制度,并无所谓“分安舍利”之制。
关键词:隋代 番州弘教寺分安舍利塔铭 考伪 舍利安放制度
作者:聂顺新,1983年生,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心灵的转换:明代佛教寺院僧众心中的民间信仰
——以明代佛教方志为中心
曹刚华
明代佛教方志是研究民间信仰佛教化的一个重要资料宝库。本文通过大量明代佛教方志的记载,探讨了明代寺院供奉民间俗神的种类、空间分布,分析了明代佛教寺院僧众从内心上接受民间俗神的真正原因。明代是民间信仰与中国佛教完全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段,对清代、民国以至现当代民间信仰与佛教寺院的关系都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佛教方志 民间信仰 佛教化 寺院信众
作者:曹刚华,1974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师。
隋吴通墓志道教文化内涵考论
王连龙
隋吴通墓志,近出河南洛阳。墓志盖刻有八卦符号及劝诫后世掘墓者镇墓文字若干,墓志正文四周刻有后天八卦及筮数互体卦画符号,配以隶书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等干支,志文格式及部分文辞内容来自陶弘景《真诰》,为他志所罕见,对于探讨隋初道教发展状况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关于吴通墓志所反映出的道教文化内涵,推测其形成缘由有二:一,道教参与丧葬活动由来已久,墓志与镇墓文结合有其历史渊源;二,隋初道教兴盛,茅山宗的上清法经北传,并逐渐成为北方道教主流,加之吴通本人信奉道教,故其墓志刊刻取法道教经典。
关键词:墓志 镇墓文 真诰 道教
作者:王连龙,1975年生,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The Study on Taois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Wu Tong epitahs in Sui Dynasty
Wang Lianlong
Wu Tong epitaphs nearly unearthed in the vicinity of Luoyang, Henan Province. There were two Bagua Symbols and some words that warn people who later unearthed tomb on the epitaphs cover ,the writing format and diction content was from Tao Hongjing "Zhen Gao". So that Wu Tong epitaphs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 for the study on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Taoism in Sui Dynasty. With regard to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s of Taoist culture of Wu Tong epitaphs ,this article think that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 First,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Taoist involved in funeral activities, epitaphs that combined with religious factors has its historical origins; Second, Taoism flourished in the initial of Sui Dynasty, the writing of epitaphs has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form Taoist classics.Third, Wu Tong believed in Taoism, whose funeral organized by the Taoist priest, so it funerary objects showing a strong Taoist cultural connotations.
中国古代民间神灵的兴衰更替——以南京蒋子文祠为例
刘雅萍
蒋子文是南京地区历史上著名的神灵之一,相传为汉末吴初广陵人,因死后异象不断,被尊奉为神。东晋之后是其发展的黄金时期,曾被南朝齐政府册封为“灵帝”。之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与盛行,加之当地政权对于神灵体系的整合,蒋子文祠逐渐衰落。这表明,随着时代发展,如果神灵没有新的灵验故事,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旧的神灵将为民众所遗忘。
关键词:蒋子文 南京 神灵
作者:刘雅萍,1980年生,历史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明代《武陵竞渡略》检视闽台“送王船”习俗的历史传统
姜守诚
“送王船”是闽台地区十分流行的一项民俗活动,其原型可追溯到古老的“龙舟竞渡”传统。本文据明代杨嗣昌撰《武陵竞渡略》所描述的武陵地区端午泛舟的场景流程及禁忌风俗,考证分析了明清以来闽台地区“送王船”习俗中尚且保留了龙舟竞渡之遗存。实际上,古时端午竞渡的本意亦系为了驱除瘟疫,这与闽台地区流行的“送王船”是异曲同工的。
关键词:《武陵竞渡略》 端午竞渡 送王船 闽台地区
作者:姜守诚,1975年生,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圣经形式批评综论
梁 工
20世纪初期衮克尔首倡形式批评,为合理解释希伯来圣经的形式、文类和生活背景辟出新路。相关的研究迅速延伸到《新约》各卷,使读者有可能对基督教经典的形式特征达成明晰认识,并反过来深化对圣经内容和观念的理解。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上中叶希伯来圣经形式批评的缘起和嬗变,辨析形式批评的基本概念,梳理了《新约》形式批评的发展线索,反思了形式批评的成就和缺陷,并追踪了研究者对传统形式批评的超越。
关键词:形式批评 文类 生活背景 希伯来圣经 《新约》
作者:梁工,1952年生,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阿奎那灵魂学说的立场与方法
徐 弢
阿奎那的灵魂学说虽然从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调和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是肉体的形式和现实性”的定义和古代教父关于“灵魂是不朽的精神实体”的论断,但它并非一个将哲学和神学无原则地掺和在一起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意义辨析的方法对前人思想做出了创造性发展。在此过程中,基督教信仰赋予了他的学说以许多独特的内容和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阿奎那 亚里士多德 基督教 灵魂学说
作者:作者徐弢,1970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博导。
The Stand and Method in Aquinas’s Theory of Soul
Xu Tao
Starting from the point of rational justification, Aquinas’s theory of soul conciliated Aristotle’s definition about “soul is the form and actuality of body” and church father’s thesis about “soul is imperishable spiritual subject”, but it isn’t a theoretical system that blending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without principles, but creatively develops his predecessors’ ideas by analyzing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is process, Christian belief endows his theory with many special contents and positive influences.
尤西比乌斯“迫害神学”初探
赵康英
尤西比乌斯所著的《教会史》不仅是研究早期基督教和教会发展情况的宝贵史料,也是研究他本人宗教观的重要资料之一。《教会史》反映出尤西比乌斯的宗教观是由几种不同的神学观点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迫害神学”。通过对《教会史》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他的这种“迫害神学”在教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征:早期是“异教迫害论”;中期是“皇帝迫害论”;而晚期则是“上帝惩罚性迫害论”。尤西比乌斯认为,所有的这些迫害其实都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伟大计划的一部分。
关键词:尤西比乌斯 《教会史》 迫害神学
作者:赵康英,1957年生,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On the “Theology of Persecution” of Eusebius, Father of the Church
Zhao Kangying
The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Eusebius of Caesarea, who was called “Father of the Church”, is not only the great treasure for the study of primary Christianity and early church, but also valuable sources of his religious conception. The Ecclesiastical History shows that the religious conception of Eusebius was consisted of different theological idea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one was “theology of persecution” which had different contents and features in different stag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urch. It is persecution from the heresy in the early days, persecution from the emperors in the secondary stage and that from God’s punishments in the end. Eusebius believed that all these persecutions were one part of a great project arranged and designed by God.
“大旱望云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督教访问团
刘建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传达政治协商会议的精神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有关宗教政策,参加政协会议的基督教界民主人士、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以及中华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全国协会等四个单位的代表共同发起组织了全国基督教访问团。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访问团先后走访了华东、华中、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多个城市。通过此举,基督教访问团不但了解了各地方教会在新时代的问题所在,而且加强了各地区教会领袖和政府当局的了解与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基督教访问团在各地广泛宣传了革新教会的思想,为之后中国基督教顺利开展影响深远的反帝爱国运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基督教访问团 吴耀宗
作者:刘建平,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讲师。
论达浦生与刘智
——以《伊斯兰六书》与《天方典礼》为观察点
季芳桐 白莉
比较达浦生的著作《伊斯兰六书》和刘智著作的《天方典礼》,可以发现他们两者思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同异。这种相同,表现了达浦生对刘智的思想理论继承,而相异则反映了达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所创新,有所发展。达浦生对刘智等金陵学派思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既反映出其学术的基本特点,也反映了金陵学派的精神在现代的延续与发展。
关键词:达浦生 刘智 金陵学派 《天方典礼》《伊斯兰六书》
作者:季芳桐,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白莉,1965年生,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马君实与王岱舆关系考述
马 景
学术界过去一直认为马君实是王岱舆的弟子,赵灿的《经学系传谱》发现之后,该书记载马君实是王岱舆的老师。为此,关于马君实与王岱舆的关系问题引发了学术界激烈的争论。本文在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发现的资料,初步探讨了学术界关于马君实与王岱舆三重关系的历史演进,以请教方家。
关键词:马君实 王岱舆 关系
作者:马景,1978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周公的宗教信仰与政教实践发微
白欲晓
周公拥有大祭司、摄政王和政教宣化者的多重身份。在周公这里,周人的“上帝”崇拜与“天”之信仰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周公“以德配天”与“制礼作乐”的文化与制度创设,既表现出理性的精神,又洋溢着对神道的崇敬。周公的政教实践,贯穿着道德的理想,但仍与宗教信仰相配合。周公之信仰与政教实践,对后世儒教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周公 神道信仰 道德理想 政教实践 儒教
作者:白欲晓,1968年生,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副教授。
Exploration on Zhou Gong’s Religious Belief and Political-teaching Practice
Bai Yuxiao
Zhou Gong is the highest priest, the reg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advocate of a political and teaching practice. Through Zhou Gong, Zhou people’s practice in the worship of “God” and belief in “haven” passes down and continues to grow. Based on “Match Heaven with Virtu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Rites’ System and Music”, Zhou Gong initiates a cultural regime which is filled with the admiration of “God” and “Heave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embodies the spirit of reason. Though Zhou Gong’s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practice carries moral ideals, it also correlates with religious beliefs. Zhou Gong’s beliefs and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practice have a far reaching impact on Confucianism at a later time.
“伏波将军”抑或“龙肚之精”——“白马大王”神性问题辨析
王柏中
白马大王是越南传统信仰中的一个神衹,河内的白马庙是供奉白马大王的著名庙宇。本文中白马庙所供奉的白马大王本为伏波神,在越南古代民族国家产生后,以龙肚神代替伏波神,对其神性进行了重构。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考证和辨析。
关键词:越南 白马大王 龙肚之精 伏波神
作者:王柏中,1966年生,历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木占术:一种被历史尘埋的宗教文化形态
何长文
占卜术(Divination by trees),作为一种宗教前兆文化形式,在中国整个青铜时代都极为盛行,并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占卜术种类繁多,其中以“星占”、“梦占”、“龟卜”、“蓍占”等形式最具代表性。然而,此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占卜形式,即使用木质材料如木筷、木签、木轮、木筐、树枝等作占卜用具,对人与事进行预测;或者用树木作为获取兆象的媒介,以树木的长势与存在方式,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状态及未来运数的参照,进而完成对人生的预测,本文将此种占卜形式定名为“木占术”(Divination by trees)。笔者认为,较之其它占卜形式,这种“木占术”在中国古代最具有原生态文化意义。研究探讨中国古代“木占”文化的存在形态,更利于揭示出“生命一体化”观念的宗教哲学意蕴。
关键词:木占术 枚卜 寄身树 同龄树 古代宗教 生命共振意识
作者:何长文,1963年生,文学博士、教授,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
印度尼西亚孔教的祭天仪式
王爱平
印尼孔教源于中国儒学,是印尼华人特有的一种宗教形式。本文主要依据多年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考察分析印尼孔教的祭天仪式。印尼孔教的祭天仪式体现出源于中国儒学的崇拜“天”的观念,是印尼孔教宗教仪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表现出鲜明的印尼孔教特点:既带着华人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又具有明显的印尼本土特色。宗教信仰的仪式化和宗教仪式的生活化是印尼孔教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得以传承不替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印尼孔教 宗教仪式 天 祭天仪式
作者:王爱平,历史学博士,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厦门集美)教授。
信息与评论◎
詹石窗主撰《中国宗教思想通论》述评
盖建民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宗教学体系得以基本确立。前辈学者在中国宗教史料和各大宗教思想诸多方面默默耕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中也不乏从整体上勾勒、梳理中国宗教思想与历史的著述,前有王冶心的《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后有牟钟鉴、张践的《中国宗教通史》。然而,相对于蓬勃开展的中国宗教各个具体宗教思想史研究而言,学术界尚缺乏一部系统阐释中国宗教思想历史发展与体系特征的通论性力作。
近期,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推出詹石窗领衔主撰的《中国宗教思想通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63万字),该书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的最终成果。该项目于2004年5月立项,2009年2月底完稿。2010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文库”。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范畴为纽带、系统研究中国宗教思想的学术专著,该项目成果遵循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理路,借鉴当代宗教学基本理论,从纵横两个维度透视中国宗教思想,拓展了宗教学原理与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新领域,此种研究理路,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学术治史之长,另一方面又凸显当代宗教学术研究的现代性特征。其别具一格的研究路径与学理体系,体现了在当代中国宗教思想研究的一种新取向。评述如下:
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前辈学者谈的很多,笔者尤为推崇“征而有信,信而有征”的治学精神和多元研究方法论。中国宗教思想内容包罗万象,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与其他学术思想多有勾连交错,其界限存在很大的模糊性,这是从事中国宗教思想整体研究面临的一大难点,加之其涉猎的领域与内容十分浩博,同时要完成一部通论性质的中国宗教思想著作,还有赖学术界的成果积累,特别是在中国各大主要宗教思想研究方面积累足够可以借鉴的分支宗教思想史或者分支宗教思想通论成果。上述诸多困难,导致一般学人轻易不敢问津此类课题,造成百年来从总体上探讨中国宗教思想的通论与通史性著作十分稀少。
作为一部研究中国宗教思想的严肃学术著作,首先必须界定所研究对象的内涵与范围。《中国宗教思想通论》的著作者在这方面颇费心力,开篇指出:“中国宗教”即指在中国本土产生、具有中国本土文化色彩、或者虽然出自国外但已完成中国化进程的宗教团体、宗教派别,其中包括中国原始宗教、中国儒教、中国道教、中国化的佛教和中国民间宗教。从其思想类型而言,主要包括中国宗教的哲学、伦理、政治、文艺、语言、养生等诸方面的思想等。基于这种认知,全书在谋篇布局上突破以个别集合为整体的传统套路,章节设计和主题核心概念的凝炼均富特色。
全书由绪论、上编、下编、余论四大部分组成。上编为基础考察,包括:宇宙与生态、人生与伦理、心性与功夫、情感与体验。下编为纵深探索,包括:系统与思维、范畴与规律、联袂与互动、语言与符号。余论探讨中国宗教思想转型中的社会变革、地理环境因素、中国宗教思想发展与身国共治等问题。
作者在广泛搜集相关思想史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前人对宗教学基本理论与宗教思想史的研究成果,抓住“中国宗教”与“历史发展”及其两者的紧密结合做文章,对中国宗教进行一般方法论、认识论、修养论、境界论等层面进行系统探讨,对中国宗教思想历史发展的多侧面动因、机制及正负面效应进行实事求是的评析,试图揭示中国宗教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培育民族精神寻找理论武器,为中国宗教“与时俱进”的道路探索寻找历史依据。其学术境界与追求,在当下颇为功利与浮躁的流风习气中,尤为难得,值得嘉许。
中国宗教思想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博,不仅要对中国境内孕育产生发展的各大宗教思想进行历时性的梳理,还要恰当地处理各种宗教思想之间、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思想的交涉,宗教思想与历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哲学伦理、民俗之间的种种互动关系,而且还与中国传统之医学养生乃至天文历法和地理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就必须应用多元的研究方法,要有世界的视野。
笔者以为,本书在对中国宗教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透析中,将中国传统的“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研究方法与现代宗教学理论方法进行有机融合,这是作者在研究意识方面的一个方法论自觉。有如下几点新取向:
一、中西对比的诠释方法与话语系统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宗教思想,但作者的眼光没有囿于“中国的”,而是将研究对象“中国宗教思想”投放到现代哲学视野中去,以西方后现代哲学与现代中国哲学作为分析诠释的参照系,进行疏理与阐释。例如第六章《范畴与规律》分设三节即“移植化用:传统思想范畴与外来思想范畴的借鉴吸纳”、“超越存在:酒神精神与理性思维的相互激荡”、“伦理调节:神圣化与世俗化的起伏流迁”,其写作团队骨干成员乃是近年来成长起来的青年学子,受过系统东西方哲学训练,思想敏锐,对中国宗教思想进行解读与诠释,在学术语言表达上不落俗套,对中国宗教思想内容与规律的总结上自成体系。
作者在比较了东西方宗教的思想特点之后看到,中国宗教不同教派的情感体验活动各具特色,各有修情的不同路径和模式,但最根本的就是通过自我控制,实现对情感的清修。中国宗教的修行者多借助于山水自然以实现自我控制。他们融入自然、感悟自然以极力洗净尘染、纯化心灵,淡雅情操,形成了中国宗教体系重视山水性灵的修行特色模式。中国宗教思想的主体内容之一便是对人生的现状,人生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人生实践的具体程式讨论与探求,理解这种关注人生的特色是理解中国宗教思想的关键所在,更是理解中国宗教思想心性论的关键所在。中国宗教心性论,是把它附着于人生论或人学思想的体系中进行阐发的。心性论更多的不是一个哲学论题,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生实践命题,它服务于提示人应当如何生存这一目的而存在。
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的中国宗教有着自己的特点,其思想也有自己独特的宗教范畴体系和规律,这是其他宗教所没有的,如“道”,“太极”等;有些虽然表面相似,但是实际上含义却大不相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中国宗教的范畴和规律加以研究和讨论,不能简单地拿一些西方宗教范畴去比附中国宗教范畴,而应该结合中国社会的特点,解析中国宗教的范畴,把握中国宗教发展的规律。作者指出:中国宗教的实践功能,在外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为形形色色的功夫思想。所谓功夫思想乃是说与做、思想与功夫的统一体。尽管修行功夫着眼于个体,关键是做;但它推广和谋求的目标之一则是希望尽可能多的个体参与进来,从而实现多数人都能修行的法门而相应地受益,所以任何实践法门都需要借用言论对之加以推广和宣教,使之具有普遍性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本书尝试性地建构了一个论述中国宗教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打破了以往那种仅仅按照学科分别叙述的模式,而是以范畴、概念为纽带,考察中国宗教思想的发端、形成与发展。本书围绕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轴心展开论述,形成两大基本理论模块:一是从主题类型角度探索中国宗教体系中的宇宙论、生态论、人生论、道德论、心性论、功夫论,情感论、体验论,构成了本书的主体;二是从思维、语言、符号等多层面考察中国宗教思想发展的形式,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来考察中国宗教思想的深层底蕴,梳理中国宗教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多重动因。这样的理路与分析框架在目前同类研究著作中尚不多见。
二、“语言镜象法”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作者有意识地通过考察中国宗教语言的结构、功能、表达模式及其迁移,显示其内在的认知心理与民族心理,透析其思想底蕴和思维特征,这也是本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亮点。例如第五章,围绕“中国宗教的主体与悟性思维”、“中国宗教的意象与类比思维”、“中国宗教的系统与和合思维”展开论述;第八章则重点剖析了“中国宗教语言的符号性”、“中国宗教艺术符号的思想象征”、“中国宗教仪式符号的语言性”等问题,使读者能够从思维方式的深层维度理解与把握中国宗教思想的特色。作者指出,宗教思维方式对于整个民族文化思维个性的铸造与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点是重视伦理道德,强调内省躬行,而中国宗教则是以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协调人的伦理、精神和心灵为目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安身立命的价值标准及指导原则,是供人追随的生活之道、实践之道,这就决定了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中华传统宗教文化讲求的是“悟道”,通过对“道”的把握来表达人的超越性理想和形而上追求,由此发挥义理性的想象与领悟,最终达到一种圆融和合的境界。具体而言,主要有以实论虚、强调践履的主体与悟性思维,以观物取象、极象外之谈为思维手段的类比与意象思维,以追求阴阳平衡及天地人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系统与和合思维,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与擅长理性思辨的西方思维完全不同的东方思维模式。
三、古今对比,史论结合
作者注意到当前我国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如何吸收文化遗产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相衔接的问题,因此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古今对比,史论结合,充分发掘中国宗教思想的当代价值。毋庸置疑,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中国宗教思想包含着一些不合时宜的因素,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有益于当今社会生活的积极因素。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同时,个人的心理问题逐渐暴发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化,道德滑坡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些都提示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宗教几乎都有自己关于道德规范方面的教义思想,这些教义思想是宗教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反映了世俗伦理道德中的一些普遍准则,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民众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如儒教的集体主义合作思想,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思想,道教尊重生命、重视生态、主张宽容和谐的思想等,对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例如,通过系统考察之后,本书认为中国宗教的生态思想,包括道论哲学的生态意蕴、天人之学的和谐理念、阴阳五行模式、佛教的宇宙图式、无情有性说、道教的爱物思想、儒教月令模式中的生态规划内涵、职官体系中的若干生态保护职责、儒释道三教关于生活方式的教训等,涉及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中国宗教的生态思想,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将给我们积极的启发,其经验、教诫是弥足珍贵的。
此外,本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贯彻了“论史结合”的方法,以史实支撑理论,以理论透视社会,体现宗教思想研究的多学科交错特质。作者将中国宗教思想放到具体社会历史、思想的宏阔背景下分析其理论特点及其互动关系,对中国宗教思想及其复杂层面的关系以及历史地位、作用进行审慎评估。例如第七章,就民间信仰与占卜命相术对中国宗教思想发展的作用,不是简单套用公式化的脸谱进行批判,而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对中国宗教的多面影响与渗透,而不限于历史与思想的简单陈述。
作者从历史与现实的两个维度对中国宗教思想的社会影响与作用进行评估,指出中国宗教思想的流传及其影响,不仅表现在中国宗教内部,它还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中华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我们把中国宗教放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审视,就能清楚地看到,原始宗教、儒教、佛教、道教、民间宗教及其它宗教,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从而造就了中国宗教独特的文化形态,尤其是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一直是两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此外,中国宗教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它类型,诸如哲学、伦理、法律、文学、政治、经济、民俗、心理乃至绘画、雕塑、戏剧、建筑、医学、养生、古代化学、天文历算、地理等等,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主要观点是基于对中国宗教的典籍分析、影响与作用的考察之后得出的,这些观点分散于成果的各章节之中,其可点之处甚多,读者尽可以自己的学术眼光加以评析,毋须笔者赘言。这些看法尽管只是一派学术见解,有些章节由于承担者的写作风格在行文风格上略显差异,但书中对宗教宗教思想特征的把握与细致分析,无疑则有助于读者认识中国宗教的特质与社会功能,对于当今社会缺失的人格修养理论的建构以及国家的宗教管理来说,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作者盖建民,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宗教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
读《云居寺志》
铂 净
云居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在佛教界与文化界颇有影响,也是学术界关注的寺院。云居寺之所以在中国佛教里面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它的悠久历史外,还有它的文化品位,这个品位是就云居寺里珍藏的上万块石经版与木经版,它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我国佛教文化留世的珍宝,这些经版不仅对我国的文化、哲学、宗教、语言、书法、历史、美术等等研究有重要有重要的价值,也对继承文化遗产,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没有哪一所寺院有像云居寺这样有如此众多的文化遗存,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只有云居寺一座,这就是云居寺的优势,也是中国佛教给世界文化留下的最重要的宝贵遗产与重要的贡献。
北京市房山区史志办公室编纂的《云居寺志》是一本资料丰富,底蕴深厚,内容齐全,字数众多,有研究、有深度、有理论、有考证,有分析,充分体现了现代性的著作。中国寺志的编纂始于明代的黄山谷,体例章节安排从此定型。本书的体例基本符合以往的佛教寺志的撰写体例,如以“地望”(本志则作“地理环境与沿革”)开始,但是没有过像许多寺志以“艺文”为结尾,而是结合云居寺的情况,以其独特的书目做最后终结。编纂者充分考虑了云居寺的特点,展现了云居寺的文化节特色。作者充分吸取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学术研究,例如关于经文的研究与题记的研究,以及一些经板的研究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考证与评论,使学术性突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具有学术著作的特点。全志对历史的叙述基本完整,分期也是合理的,把每个重点时期都突出来了,这是难能工巧匠可贵的,特别是在寺志中收录了大量碑文与题记,这是其它寺志所不能比拟的,也就更显示出寺志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本志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因为这是一本寺庙志,故书志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寺庙的特点,在这一点做的还不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寺庙的宗教性表述不够。举例来说,中国佛教是有宗派的,僧人是有传承的。但是这方面本志做得还不到位,应该加以改进。可以考虑根据碑文的僧人传记和结合中国佛教的史书,将云居寺的宗派传承给明确考证出来,再将所传的宗派整理成宗谱的放在志中,再将每一任住持整理成表,分别列出他们在寺的时间,这样就能充分说明云居寺在宗教的传承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其次,本志对现代性的叙述非常详细,但是对古代的寺史仍然需要进一步予以加强。作为寺院,刻经固然重要,但是寺庙的历史除了刻经之外,还有其它的宗教活动与文化活动,而这部分内容在寺志里面介绍的不够,也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后将它介绍出来。总之,这一部分内容要结合寺里的碑文和佛教史乘来做,建议最好能够将这一部分内容做出研究以后再出版,这样就不会给后人留下遗憾。又如,像民国时期的云居寺的情况也应该做一些充实,因为这一时期的西域寺在历史上是留下了一些资料的,这些资料都被云居寺管理处掌握,而且其中还有好多是外国人写的著作,云居寺完全毁灭也是在这一时期,所以更有必要把这一段历史给书写出来,如此才能看出整个云居寺的历史变化,对后人也有一个清醒的警示。最后,在文字上还要作进一步的加工,有的文字口语化比较明显,不够精练,应该再做一些调整。其次志中一些内容在不同的章节里面还有过多的重复,就使寺志显得过于冗肿。
总之,作为当代云居寺志的书写,志在传史,继承文化,反映现实,所以既要体现当代的情况,同时也尽可能地将过去古代的历史与事实给更多的展现出来。一本寺志的编纂是不容易的,给后人留下一本完整的寺志更不容易。要将一所寺院的一千多年的历史给记录下来,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些史实,这是最重要的东西。希望这本寺志编纂以后,能在百年之后仍然站得住脚,不轻易让别人超过,也不给时人留下遗憾。所以我们更要去加以研磨与补充,尽可能尽所知道的和所研究的各种资料全部利用,让云居寺志作为编纂寺志的典范。
(作者铂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中国宗教学会第七次全国会议在北京召开
文 晖
2011年7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宗教学会第七次全国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周宁,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黄浩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等来自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领导,及五大宗教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佛教在线安虎生总干事和新闻媒体代表参加此次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金泽研究员主持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卓新平所长代表中国宗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做了工作报告。卓新平表示,在全国人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大好时机,中国宗教学会第七次全国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正是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具体体现和举措。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因此,“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当前我国宗教存在及发展的状况,宗教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这种“世情、国情”甚至“党情”的“深刻变化”,反映出其“不平衡、不协调”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在宗教认知、宗教“脱敏”、宗教学学科发展上期待“深化改革”,并将积极投入这场改革。中国宗教学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政策、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增进宗教理解和促进我国宗教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及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我们深切缅怀和追念中国宗教学会的创始人任继愈先生等中国宗教研究老一辈学者的筚路蓝缕、卓越贡献。中国宗教研究是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是我国文化战略的有机构成。总书记号召我们“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有宗教文化的重要参与和关键支撑,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增强文化自知、自觉和自信时必须意识到的。所以说,宗教“脱敏”,让宗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能够真正适应、实现和谐,这应是我们文化战略固本化外、让中华文化自立于世界之林和积极主动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对之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这次全国会议以“宗教与和平发展”为学术研讨的主题,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而构想。人类能否和谐共存、和平发展,又面临着一个关键时刻。宗教在人类政治斗争、文明冲突、文化交流、对话和解的历史过程中有着值得关注和总结的经验教训,因而我们在这次研讨会上至少可以在学术层面加以梳理和探究。这样,就可以从宗教研究上体会和落实总书记关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思想精神。
随后,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周宁,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黄浩涛先后致辞。
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在讲话中围绕宗教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提高宗教的管理能力、深化对当前现实矛盾和问题的研究、及中国宗教学会的研究应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的适应提供基础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朱维群副部长在讲话中表示,中央统战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宗教理论和发展,为中国宗教学会的研究提供支持。
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局长在讲话中从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加强我国现实宗教问题的研究、加强国际宗教问题研究三个方面作了强调。
他指出宗教理论问题的研究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要回答实践中的新课题。同时,加强世界宗教的研究,有利于把握世界宗教的发展方向。
2011年中国宗教学会年会学术研讨主题是“宗教与和平发展”,与会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进入深入探讨和交流。会议分为四个议题:宗教与社会和谐,宗教与文化,宗教与和平,宗教学相关研究。研讨中,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发表了《关于当代宗教和谐论的思考》一文,就宗教和谐论的界定及意义作了详细阐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发表了题为《关于当代宗教与文化发展的思考》的论文。学诚法师在讲话中通过分析和例证,指出宗教与文化是人类文明形成的核心要素。同时,学诚法师还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宗教与文化发展进程印证中华文明演变所经历的三个关键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对应中华文明的定型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应中华文明的更新期;清末民国时期,对应中华文明的再生期。此外,学诚法师还指出,与过去宗教和文化的交流所呈现的局部性和单向性特点不同,当今世界宗教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呈现出全局性与双向性的特点。他强调认为,对于宗教的研究,也应当以科学的观点和态度去思维、观察和解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刚、中共中央党校社科社部民族宗教理论教研室教授龚学增、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安伦、浙江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晓朝、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张桥贵、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徐以骅教授分别发表论文。
本次换届大会选举了中国宗教学会第六届理事会,选举丁光训为名誉会长,新增王作安、王志远、牟钟鉴、张新鹰、周宁、赵敦华为学会顾问,选举卓新平为会长,曹中建、金泽、方光华、王晓朝、业露华、余振贵、张志刚、张禹东、张桥贵、张继禹、李刚、杨慧林、陈义和、赵学义、赵德安、郭金才、傅有德、蒋坚永、释学诚、阚保平为副会长,选举金泽
为秘书长,安伦、安虎生、谢咏禾、晏可佳为副秘书长。
本次会议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意义十分重大,对进一步发挥中国宗教学会的特殊作用,团结协调国内政界、学界、教界这三支队伍的力量,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宗教研究的重点方向,配合党和政府实施涉及宗教问题的内外方针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文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辑)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讨会(2011)在京召开
袁朝晖
2011年7月2日至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术研讨会(2011)”在京隆重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卓新平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中心主任、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张新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金泽,中央统战部二局马利怀副局长,中央统战部二局干部贺赞,中央统战部二局干部徐利卫,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主任陈红星,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副主任任继春,国家宗教事务局政法司司长旦巴,国家宗教事务局政法司副司长刘金光,国家宗教事务局三司司长郭承真,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司司长吕晋光,国家宗教事务局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黄志辉等参加。
2010年,为了响应和落实党中央关于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办成“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的号召,有效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世界宗教研究所正式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召开了颇具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讨会”。
2011年度再度召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讨会”则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宗教工作战线,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成功道路,创造了一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画卷。会议坚持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思想来引导宗教研究,推动当代中国宗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与会代表也看到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促进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的科学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官员畅所欲言,直抒胸臆,包括陈荣富教授发表的《<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史上的地位》、李申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我见》、黄奎副研究员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政治经济学视角》、龚学增教授的《从“积极引导适应”到“促进宗教关系和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成果》、任杰的《宗教五性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加润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敏贤良发表《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宗教政策及重大意义》、刘泳斯的《从我国道教政策的演进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的发展》、毛胜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重要文献——纪念中共中央1991年6号文件发表20周年》、习五一从原典出发的《列宁科学无神论思想的当代价值》、何虎生的《新时期中国党和政府关于抵御宗教渗透的理论和经验》、张雪松的《马克思早年宗教观变迁历程探析》、何则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之宗教观及其适用性探讨》、沈桂萍的《怎样评价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郁丹的《科学与宗教的角逐:当代中国信仰转型》、雷春芳的《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李建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新疆宗教工作中的理论建构初探》、刘玥的《老挝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李凯旋的《从贝林格的“历史性妥协”中管窥意共的宗教政策》以及曾传辉的《简论20世纪5O年代对西藏上层的统战工作》等演讲。这里我们只能挂一漏万,择要摘之,以飨读者。
与会人士认为,基于历史和现实,深深体会到以科学态度及方法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性,领悟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和“与时俱进”的独特意义。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世界氛围中,在中国走向世界、积极促进其和谐发展的时代大潮中,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也正面临着新形势,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润国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指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党对宗教问题的正确方针和政策逐步恢复。1978年2月,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7月,中央统战部召开了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统战部负责人座谈会,分析了“文化大革命”对宗教工作造成的破坏,研究了宗教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同年12月,中央统战部召开了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统战部负责人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负责人参加的宗教工作座谈会,对宗教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会后,这次会议被定为自1962年第七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之后的第八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通过这两次会议,党的宗教工作和方针政策逐步得到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境界。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在宗教工作方面,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982年19号文件),系统总结了建国以来党在宗教问题上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集中地阐述了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实现了宗教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宗教问题的科学理论,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宗教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奠定了基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贡献。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在宗教工作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多个重要文件,江泽民同志还发表《一定要做好宗教工作》和《论宗教问题》等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要求,并全面阐述了宗教存在具有长期性、宗教问题具有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的基本观点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方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宗教观,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宗教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基本框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宗教工作方面,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方针,特别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宗教问题,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关系,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等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以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为纲领的科学发展观的宗教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总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宗教问题的经典著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宗教问题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的基本观点,并根据反帝爱国运动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后我国宗教在政治上发生的根本变化,提出了正确处理宗教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同宗教界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宗教问题凸显的新形势,在系统总结建国以来党在宗教问题上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全面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了宗教存在具有长期性、宗教问题具有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的基本观点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方针,以及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的基本要求,形成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宗教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可见,党在90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历史、成就和经验,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宗教工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三处副处长敏贤良指出,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思想源头。因爱国主义而引起的这场学生爱国运动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毛泽东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时至今日,已整整90周年了。回顾我党走过的90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他领导中国人民在追求族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道路上已取得丰硕成果。我党始终坚持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一基本的理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以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贯穿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紧与我国不同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实际需要,研究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规律,解决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我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也不例外,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90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党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科学、准确,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也更加成熟,制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也日趋完善。从最初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主张政教分离到“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确立,再到提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宗教,处理好包括宗教关系在内的“五大关系”等一系列最新理论,使我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不断朝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最新成果。饮水思源,思今追昔,中国的马克思宗教观也是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也有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的深化和发展,既有成功经验总结,也有过失败的教训,但挫折毕竟是暂时的,我们党敢于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勇于开拓新的未来。在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深刻揭示我党的历史,深入开展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历史研究,明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进程,坚定马克思主义能够真正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信心,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特征,用不断发展的主义宗教理论处理和解决好我国的宗教问题,不断增进党与广大信教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很快就掌握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90年来,我们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走出了一条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成功道路,创造了一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史画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奎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政治经济学视角》表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一定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基础、对于社会存在又会产生反作用。宗教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阶级社会,只是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广度、深度、烈度、程度总体上以非对抗性为主而已。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会对宗教问题形成不同的看法、话语乃至话语形态。这些基于不同政治经济学立场或考量的话语形态,又会对宗教的存在状态、宗教问题的解决及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产生不同的政治经济学效应或后果。首先要看到的是意识形态话语,意识形态一般指某个阶级、利益集团甚至国家所持有的世界观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意识形态可以影响和左右人们的利益综合和利益表达,影响和左右人们的社会化过程;可以影响和左右一个社会的社会变迁,节约人们在互动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费用;可以服务于人们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定义和改变人们行为取向和偏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即马克思主义对于宗教的基本看法(“颠倒的世界观”、类似鸦片的麻醉作用)主要是持一种意识形态批判的态度,且主要目的是批判宗教赖以产生和存续的社会制度根源。世界范围的宗教现状与社会经济基础尤其是私有制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中国晚近若干年的社会变迁,在取得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消极负面现象。其中,宗教热或宗教乱象得以产生和存续的深厚社会根源,就在于社会经济领域的私有化进程及剥削压迫、阶级分化现象的有增无减。阶级分析法对于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远未过时;当代国际形势的变化、晚近中国社会经济基础的变迁,导致中国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嬗变。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混乱(不问是非对错、只问利弊得失),包括对于宗教问题的混乱认识,所导致的实际后果和现实危害,已经和正在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及普罗大众科学世界观的生成产生不利影响。世界观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精神污染”的治理成本上升和危害预期加剧,正使得冷寂多年的无神论宣传教育问题呼之欲出。其次是,统战话语。统战工作是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90年奋斗历程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强调宗教是人类试图掌握世界的形式之一(马克思语)、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及中国语境中的“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无疑有助于建立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愿景的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统战工作的成功有助于降低执政党的社会治理成本。在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刚性底线的前提下,能否以灵活务实的统战话语感召、吸引宗教精英,使之成为国家民族奋进征途上的同路人甚或亲密友人,将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兴旺发达与否产生重要的政治经济学效应;历史和现实表明,统战政策和策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善于对宗教组织及相关人群进行适当的必要的阶级阶层分析。统战对象应当仅限于宗教界上层人士,如果扩大至因社会变迁而日益增多的一般信教群众,则统战成本将会越来越高,以致最终无法承受;我党作为无神论政党,应当最大限度避免“统战者被统战”的现象,始终保持世界观的独立性、意识形态的完整性和足够敏锐的政治鉴别力。第三是法治话语:宗教信仰自由,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法权。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以及西强我弱的严峻现实,使得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的宗教法治话语兼具意识形态属性、爱国主义特征和政治经济学成本收益考量;宗教信仰自由表达的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对于各种并未危及其根本利益的宗教信仰的容忍和怀柔,而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应当致力于弱化以至消除宗教赖以滋生的社会土壤,从人类解放事业的高度把人们从形形色色的迷信和各种妖术中解放出来;在宗教事务管理问题上,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国家主权原则,掊击所谓“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凯撒”之类将“政教分离”绝对化的宗教无政府主义僭妄,解构西方敌对势力的“人权高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话语霸权;鉴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求将宗教信仰变为公民个人的私事,鉴于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文化传统及其处理宗教问题久已形成的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鉴于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鉴于邓小平所揭橥的“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原则远未过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在宗教法治问题上可能会有持续不断的“帕累托改进”举措,但其总体趋势应该不会偏离法治成本最小化、国家民族利益最大化的方向。
与此同时,时代的巨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会上代表就如何根据当代中国社会的“国情”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摒弃以往强调斗争、注重对宗教的“批判”,转而“积极引导”,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我国当前的“宗教关系”,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特别是如何依据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构想如何推动研究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成为了会场上交锋的热点。
(作者袁朝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辑)
《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敏俊卿
2011年6月12日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主办的《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政协常委、西道堂教长敏生光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原副主席喇敏智、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郭清祥、定西市委副书记马虎成、甘肃省民委副主任马学智、兰州市民宗委主任马彬、甘南州委统战部副部长敏俊杰、中央民族大学林松教授、江苏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米寿江教授、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高占福研究员等出席首发式并讲话。出席首发式的领导和著名学者还有甘肃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禹贵民、甘肃省宗教局纪检组组长刘富祯。
敏生光教长说,《研究文集》的出版发行,凝聚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在大家持续的关注和研究下,才奠定了《研究文集》编辑出版的基础,才结出了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的这一丰硕成果。真诚地希望专家学者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西道堂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深化伊斯兰文化研究工作,推出更有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的学术佳作。
大家认为,西道堂发祥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是我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一。一百多年以来,西道堂秉承中国穆斯林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重视文化教育和民族团结事业,为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在敏生光教长的引领下,西道堂响应政府号召,顺应时代潮流,力主实践和探索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
中央民族大学林松教授认为,西道堂以创建“乌玛”制度为宗旨,组织、团结和调动广大教亲的积极性,同心协力,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几经沧桑,农林牧副齐头并进,大力发展商业贸易,兴办教育,经汉文并重,强调提高汉文化水平,培养栋梁之材,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成功地促使经济、文化、教育全面繁荣。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与周边藏族、汉族睦邻友好,亲密和谐。《研究文集》的出版,全面概况与总结了西道堂百年来光辉成就。高占福研究员指出,西道堂研究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冷静地思考,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论述西道堂历史与现状的专著,对刘智宗教思想何以对西道堂产生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大家庭集体生活制度的社会意义与时代背景,西道堂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对中国穆斯林社会的作用,西道堂重视经济与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等方面重视不够,研究的水平也不高,甚至很少涉及。西道堂研究中的这些缺憾都是今后研究中应当注意克服的。走进西道堂,走近西道堂的信众,探索西道堂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轨迹是西道堂研究更上一层楼的必经之路。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贺信称: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自创建以来,坚持“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走改革、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为当世的知识界所瞩目。西道堂此后的发展,一直向知识界敞开胸怀,形成教界与学界良性互动的优秀传统。如今经多年的辛勤努力,反映这一合作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无论总结经验,还是拓展前景,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贺信认为: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在伊斯兰教本土化的进程中探索和实践了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为研究我国伊斯兰教宗教思想、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以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研究文集》是我国从事宗教学、民族学等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在考察访问的基础上完成的重要学术成果。从研究内容看,它重点体现了我国伊斯兰教界在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时,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进步的发展思路和管理理念。这完全符合当前党和国家做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大问题的战略部署。相信《研究文集》的出版将会对我国伊斯兰教界深入贯彻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弘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创新社会管理思路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中国回族学会的贺信认为: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历来重视文化事业,与国内外学界良好互动,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著述,为伊斯兰教文化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的出版不仅是西道堂学术研究的标志性文献,也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发来贺信、贺电的单位和个人还有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和中国社科院吕大吉研究员、金宜久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践教授,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甘肃省委党校关连吉教授和台湾政治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张中复先生等。
首发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赠送了全套《中国宗教研究年鉴》、《伊斯兰文化小丛书》以及《中国宗教蓝皮书》等书。周燮藩研究员还赠送了“大中至正古兰经启示立教宏道真精神,忠厚和平西道堂教诲处世待人高品位”的楹联。
据悉,西道堂自创立以来,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持续关注。在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论证下,西道堂的宗教思想、社会实践逐渐被社会了解和熟知。透过西道堂研究,使社会各界对伊斯兰教提倡的和平、爱国、团结等精神品质,伊斯兰教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有了客观的认知。20世纪20年代以来,清末进士尹世彩,著名记者范长江,杰出的史学家顾颉刚,历史学家王树民,社会学家李安宅、于式玉夫妇对西道堂进行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考察和深度报道;改革开放初,知名学者关连吉、朱刚、陆聚贤、陆进贤等先生在对西道堂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重要著述;1994年和1995年由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组织中国伊斯兰教研究领域的一批中坚力量对西道堂进行了两次高层次的学术考察,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了西道堂适应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形成的多份调研报告与论文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走入西道堂,发表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论著。
为了系统全面地搜集整理西道堂研究珍贵的历史文本,呈现中国伊斯兰教适应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伟大实践,彰显中国伊斯兰教和平、团结、宽容、中道的思想精髓,2006年初,在伊玛目敏生光教长的倡导和引领下,西道堂成立了“研究文集”资料编委会,启动《研究文集》的编辑工作。2010年10月份,西道堂教长敏生光先生主编的《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文集》共分“历史评述”、“教长传略”、“马启西思想研究”、“宗教思想研究”“文化教育研究”、“经济模式研究”、“组织模式研究”、“活动记实”、“学术交流”等8个专题,106万字。共收录数十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章128篇。宁夏社会科学院杨怀中先生,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余振贵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金宜久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米寿江教授,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高占福研究员,宁夏社科院伊斯兰教研究所马平研究员和中央民族大学丁宏教授担任本书的学术顾问。
甘肃省委统战部、省民委、省宗教局、兰州市委统战部、甘南州委统战部、兰州市民宗委、兰州市伊协、兰州市城关区宗教局、七里河区宗教局、临潭县委统战部、临潭县民族宗教局等部门的领导,北京、河北、宁夏、陕西、湖北、青海、上海、新疆、甘肃等省市自治区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宗教团体及新闻媒体的记者共200多人参加了首发式。
6月12 日下午举行了两场“西道堂研究的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甘肃民研所马通教授、中国社科院周燮藩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冯今源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马启成教授发言、宁夏社科院马平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马明良教授、兰州大学周传斌教授、西北民族大学丁俊教授、宁夏社科院丁克家研究员、中南民族大学哈正利副教授、中国社科院马景博士作了精彩的发言。大家认为,西道堂致力于将伊斯兰教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中国传统文化阐释、发扬伊斯兰教“六大信仰”、“天命五功”等基本教义、教法;在恪守信仰、遵行“五功”的前提下,提倡对宗教的理性认识,深切了解教义的内涵,以指导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实践;致力于谋求“两世吉庆”,重视现实,适应时代,发展经济,兴办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协调民族关系,倡导男女平等,以伊斯兰教早期的“乌玛”制度为蓝本,结合中国儒家所倡“大同社会”的思想模式,创建了中国历史上一种完全新型的伊斯兰教社会实体。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白贵教授、甘肃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张世海研究员分别主持了会议。
当天晚上举行了“全球视野下的穆斯林社群研究”专题研讨会,兰州大学教授杨文炯作了题为“移民生根与认同:伦敦穆斯林族群的人类学观察”的学术报告,陕西师范大学马强教授作了题为“马来西亚的华人穆斯林归信者及其困境”的学术报告,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新疆大学杨忠东副教授作了题为“9·11事件与美国穆斯林社会整合”的学术报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丁宏教授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副主任王宇洁副研究员进行了评议。
6月13日,在临潭县西道堂举行了其创始人马启西归真97周年纪念活动。纪念会上,河北大学白贵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丁宏教授分别就西道堂的宗教思想和时代精神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临潭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马玉文发表了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分别赠送了题为“大中至正伊斯兰,忠厚和平西道堂”、“道源一脉、教遵古兰”的匾额。
6月14日,参会学者应邀参加了在临潭县鹿儿沟风景区由西道堂下藏乡庄主办的马启西归真97周年纪念活动,河北大学尚永胜副教授介绍了历史上西道堂林业经济情况,西北民族大学马玉祥教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编辑部马利强主任和高占福研究员分别就西道堂研究和西道堂精神发表了演讲。他们认为,西道堂以文化为体,弘扬伊斯兰教,是实现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流、融合的楷楷模;西道堂以信仰立命,立教化民,是敢为人先,为天下法的表率;西道堂以商贸立身,诠释“乌玛”,是“乌玛”在中国的实践者。整个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者敏俊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
“纪念王明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综述
胡百涛
2011年6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纪念王明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曹中建书记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李刚所长分别致开幕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卡教授、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李刚教授与詹石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存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了发言。
第一、缅怀道教研究的开拓者王明先生。曹中建书记在致辞中首先高度评价了王明先生的学术贡献,他说王明教授是道教研究的前辈、名宿和权威,其名作《太平经合校》、《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等以其严密的考证和精湛的研究享誉海内外,启迪后学,已成为道教研究中的典范,影响既深且广;他对学术事业的执著追求、广博精湛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已经成为当今道教研究传统的一部分。王明先生终其一身投身于道教研究,在道教文献学和思想史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对今天的道教研究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们应该以文献整理和文献学研究为道教学术研究的基点,舍此则不可能获得坚实可靠的历史知识和理论启迪,同时应该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思想史层面的研究,并将思想史研究中提炼出来的问题意识反过来注入到文献研究中去,使二者互相促进。这一点是王明先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今天道教研究所应该继承的地方。李刚所长回顾了王明先生和任继愈先生对四川大学宗教所的支持,谈到卿希泰等教授对两位先生的感谢。两位先生对四川大学宗教所的创立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四川大学《中国道教史》的编纂得到了王先生的大力推荐和扶持,助之成为国家级课题,后又担任该项目的顾问。在1987年第一次见到王先生时即已感到老先生是一位治学问严谨而又平易待人的学者。
李存山主任评价说王明先生是现代道教研究的开拓者,从其所著《抱朴子内篇校释》可以看出他是专注于道家道教的文献学家,同时又拥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广泛涉猎诸子研究,注重把道家道教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密切结合起来。王明先生对墨子与道教的关系、兵家法家等论述显示了他广博的视野。借助陈寅恪评价王国维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之评语以评价王先生的学术精神、治学方法是恰到好处的。他能够坚持学术独立,自由思想,把保持一种纯正高尚的学术精神和扎实丰厚的学术功力结合起来,这是值得后辈发扬的。詹石窗教授也从“筚路褴褛,独树一帜”、“潜心笔耕,贡献卓著”、“一代宗师,后启来者”三个方面概括了王明先生从日寇侵华到文化革命再到改革开放的平凡而伟大的学术生涯,认为王明先生甘于寂寞,潜心笔耕,其对道经古籍的整理、校勘、注释与研究,资料翔实,功底深厚;以老庄为核心,深入探讨道家学派的思想脉络,正其源流,新见跌出。
王卡教授特撰文全面回忆了王先生为学不止的人生历程,其对《太平经》的研究用力最勤,《太平经合校》已成为公认的迄今最好之版本,且不断得到新的研究成果的证实;其对道教史与科技史、思想史的研究将文本整理与内容钩沉、思想评价结合起来,涉猎广泛,发言有据,立论平实,将长久有益于后学。陈静教授回忆了自己跟随王明先生求学的经历,认为他朴厚温和,读书极为细致,著述尚朴实不尚玄虚,言必落实于实际材料之上;而且立论有整体观,善于运用学术材料,如一条材料应当嵌入什么地方来理解,关于这种理解已经有什么脉络,在这脉络中哪些需要修订哪些需要推进或落实于更实之处等,思考深入透彻。王先生讲求材料之间确切的文献关系,又对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十分清楚,所以其著述坚实而理路清晰。
朱越利教授依据多年珍藏的生活笔记回忆了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求学和工作期间与王明先生诸方面的交往,感慨王先生教学深入浅出,接待外宾谦恭虚己只谈学问,待人温和,与人为善,生活朴实,在世时即已赢得学术界各位耆宿的称赞。吴受琚教授则回忆了自己自儿时起与王明先生的诸多往来,感慨老先生提携后进不遗余力。
第二、道教文献学及当前的焦点问题。王卡教授指出王明先生的学术成就之一在于将道教文献研究从空白的状态下初步建立起来。古代文献学传统中,儒家经学占据绝对主流地位,佛教经学也相当不错,而道教文献学并未收到重视。近代之前除保持《道藏》的编纂及目录学对道教的片段涉及之外,独立的道教文献研究一直没有。近代从刘师培《读道藏记》开始,早期的道教文献研究不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汤用彤先生那里都是作为佛教研究的附属而存在的。只是在汤先生弟子这一代开始才有专门研究道教文献的学者,诸如王明先生、陈国符先生等。他们正式开启了道教经史研究的传统。上世纪50-70年代,道教经史研究的主力在日本和欧洲。改革开放以后,国内道教三个基本文献群逐步形成:明版《道藏》、敦煌道经、道教金石。近年来,国内外又开辟了藏外道书研究。国内道教研究已接近于国际水平。要不断开拓道教研究的前景,就要不断扩大道教研究所能利用的文献群。现在,道教研究日益重视田野调查材料,如民间科仪文本、散落的碑刻资料、少数民族道经,以及明清大内档案及民国、伪满档案涉道内容,方志、集部书籍涉道内容等。但是这些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道教文献学还大有开拓的边界,还有更多的文献群可以补充进来。王卡教授还谈到对王玄览著作的一点考察,指出《海空经》《玄珠录》等道经对道性众生性的论述意在吸取佛教中观不二的学说,沟通道体与其应化诸法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佛道修持寻找内在理据和心证途径;蜀地以道性论为中心的重玄学之兴起,具有时代必然性并受到梓州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上溯至《大乘起信论》“一心众生心”理论的传播;并考订出《王玄览道德经义论难》当为王玄览《王家八并》,从中可以看出道教内部亦存在渐教与顿教的区别。
吴受琚教授介绍了张三丰真人《无根树》的词异本。该异本是为嘉庆年间龙门派所传,内容上与《空青洞天》《道书十二种》等在第七之后诸章节的编排完全不同。郭武教授介绍了他对收藏于英国的近300册瑶族道经进行考察的成果,认为汉地道教在云南广西等地区瑶族群体中传播广泛,这批道经涉及到驱瘟除疾、超度合婚等生活的很多方面,内容上以科仪、法术为主,同时显示出浓厚的巫术痕迹和儒佛的影响。
姜守诚副教授详细介绍了王明先生的《太平经》研究历程,指出其在时间上持续了四十年之久,几乎贯穿了王明先生整个学术生涯,研究内容则涉及了作者、成书年代的考订、搜集整理佚文、考订甲部之伪、援引敦煌道经校验、梳理经文义理大旨等等。潘显一教授介绍了新发现的松潘黄龙地区民间流传的《醒迷太平新经》,指出其内容和形式均属近现代民间道教体系,其以道为核心的融摄儒佛的做法,既反映了民间道教的特点,又具有多民族多宗教的黄龙地区的地方特色,直接标志了黄龙镇人信仰的道教文化归趋。张崇富教授评析了施舟人和傅飞岚主编的《道藏通考》,认为其编写体例独特,提出了三个历史时期和两种流通模式的分类,极具创新性、学术性、系统性和融合性。容志毅博士撰文对《道藏》几部外丹经书出世年代作了考订。刘志博士介绍了其对BD1017号敦煌本《洞真上清诸经摘抄》校读的情况。
第三、道教与思想史、民间宗教之关系研究。李刚教授承续王明先生有关黄帝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之地位的论述,提出中华民族是神仙的传人这一观点。他认为,黄帝成仙不死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而这一图腾则是由道教完成的。它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不死的愿景,是我们独具一格的终极关怀;不死是中华民族解决死亡问题的集体潜意识。丁培仁教授剖析了“道”这一概念的内涵,分析和比较了由道组合的词汇如天道、人道、神道等之间的区分,认为儒墨两家包括先秦礼乐制度都事涉神道亦即源于古代传统祭祀宗教;东汉时期道家与神仙之道、方仙道融合一体,成为道教形成的标志之一,而道家、黄老道也成为道教早期的称名之一。大约同一历史时期,巫术也开始依托黄老之道而有鬼道的称谓,它成为成熟的组织化道教所反对的对象。李远国教授介绍了道教符图的分类与特征,将符图分为凝云作篆的天象符、因象制名的地理符和阴阳契合的人体符,并依据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各类符图都强调宇宙的统一与和谐,运用和体现了天人相感、天人合一等哲学观。于国庆老师指出道教与传统兵学共同依赖于相同的社会基础、文化土壤、社会环境,产生了一种密切的互通关系。一则道教受传统兵学思想影响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道教兵学思想体系,形成了《太白阴经》《阴符经》等独特典籍;一则传统兵学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提出以道观战等思想。盖建民教授、扬子路先生撰文评价了王明先生对道教与科技关系研究的学术贡献。
韩秉方教授指出因果报应是民间信仰的轴心观念,这种思想来源于远古时期,保留在《易经》、《墨子》《太平经》等早期文献中,在汉代又吸收了佛教教义中的因缘结果和天堂地狱说,再经过道教的整合系统化,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中国独具的因果报应理论,一直影响着当今社会。汪桂平副研究员主要介绍和分析了浙江天台、临海、嘉善以及江苏靖江等地区遗存的庚申会的现状,认为古老的守庚申习俗在内地并未消失,仍在活态地传承,其传承的地域主要集中于吴越文化区,并表现出同一流传地域的同一系统的特征。从这些地区使用的《庚申经》内容来看,庚申会受到了道教、佛教和民间宗教等多种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与传播方式。李志鸿副研究员以《道门通教必用集》等历史文献和闽东田野调查资料为主,梳理了道教发奏科仪的程式,对比分析了闽东瑜伽教文武两科“顺利法坛”的发奏仪式及其所编制的神灵谱系,指出法师以象征的方式实现了对民间祭祀诸神的吸纳,融合了佛道教的仪式传统,其对祖师信仰的重视也体现了家庭、宗族观念在中国传统宗教中的影响。
张泽洪教授梳理了灵宝派在葛玄时期以及唐宋元明授箓的历史,指出灵宝授箓体现了灵宝派重视众生性命的教义,灵宝经戒法箓具有济世度人的功能。历史上道士先后参受正一、灵宝、上清三山法箓的传统,昭示出道教各派相互学习借鉴的开放性特征。易宏高级工程师指出道教投龙简仪可能是道教首领在古代投埋简册和三官手书的基础上折中天地山川的就祭与望祭并加入龙的形象发展而来的,该仪式集中体现了中国主要传统信仰内容,因此迅速成为国家祭祀礼仪。他依据敦煌投龙简科仪道书写本等材料考察了唐代投龙简仪式及其在五代及宋元明清的发展。陈文龙博士就道藏及宋元人笔记考察了王契真的生平,指出他写成《上清灵宝大法》的年代当在1151年到1194年之间,其写作渊源一则是唐以来在浙江天台地区传播的上清派道法,一则是宁全真传授的上清灵宝大法。
会议期间,曹中建书记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向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赠送了《中国宗教研究年鉴》合订本,李刚所长代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接受了赠书。
(作者胡百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综述
梁世和
2011年5月14日-16日,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了“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论坛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民族宗教厅、河北省佛教协会主办;石家庄市民族宗教局协办;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河北禅学研究所、柏林禅寺、临济禅寺承办。来自日本,韩国以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7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学者近130余人参加了论坛,共提交论文120余篇。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做了题为《关于“生活禅”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一点感想》的报告,对于为什么提出生活禅修行理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此展开对生活禅二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在回顾中,他对生活禅的理念、宗旨、目标,以及修行方法的完善过程,进行了全面总结。
在论坛主题发言阶段,黄心川教授的《当代临济宗的复兴与前瞻》认为,“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这三个主题之间,赵州禅是古代,生活禅是现代,临济禅是中心,临济禅连结了赵州禅与生活禅两端。他认为河北佛教界和学术界选择“临济禅”作为主题之一,抓住了河北禅宗的正脉,也表现出河北佛教在中国佛教的地位。方立天教授的《门外看生活禅》就生活禅的提出、生活禅的定义、生活禅的宗旨、生活禅的内涵、生活禅的方法,讲了自己的感想并提出了一些希望。楼宇烈教授的《人生佛教生活禅》认为,生活禅理念契合佛法根本精神,是当今佛法发展的方向之一,真正落实了大乘佛法悲智双运的理念。杨曾文教授的《海云禅师碑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依据新出版的《法源寺志》中的《海云禅师碑》,对海云印简禅师的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对其碑的重要价值进行了总结。孙昌武教授的《关于“中国禅”》考察了“中国禅”的形成、演变,指出“中国禅”是在中国思想文化土壤上由“印度禅”发展起来的思想体系,它在实践层面是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也是艺术观念、艺术创作。李志夫教授的《从禅宗参禅公案的十个个案分析其开悟之情境》,从禅宗参禅公案中抽出了十则个案,分析了中国历代法师、祖师的开悟情境。麻天祥教授的《生活禅、人间佛教的理论依托——平常心是道》,指出生活禅与人间佛教的理论依据就是“平常心是道”,它把佛教哲学变成为心性本体论,把超越的心性落实到日常生活活动之中。黄连忠教授的《赵州禅的公案诠释与修持进路探微》,探讨了赵州公案模式和诠释系统,指出赵州禅师以生活中时时用心为基础,念念不落有无为手段,身心自在解脱为目标,成功的建构了一套禅宗至简至易又涵蕴深厚的修持体系。谭世宝教授的《南禅宗的成佛作祖思想及其在佛教史书编纂中的反映》,认为慧能开创的南禅革命实现了对传统佛教的历史性超越,开创了独特的成佛作祖道路。严耀中教授的《试说“禅境”》,对禅境进行了探讨,指出以平常心融入平常境,入凡而超凡,便是走向了禅的最高境界。中西启子教授的《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大慧普觉禅师年谱〉初探》,对宋刊本《大慧普觉禅师年谱》进行了探讨,推测了此书出版当时的结构,介绍了仅留存于日本的此书卷的相关资料,金邦龙教授的《韩国禅之临济宗影响》,指出韩国禅初期,受到了以马祖与临济为代表的临济宗的影响,高丽中期以后受到临济宗杨岐派的大慧宗杲的影响更大。
大会设立了生活禅研究、赵州禅与临济禅研究、禅学与其他研究三个分组论坛,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一、生活禅研究
学者对净慧法师提出的生活禅给予了高度肯定,普遍认同生活禅是大乘佛教基本精神的体现,是将人间佛教理念与祖师禅精神高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当代佛教的发展模式与修学体系。认为生活禅成功实现了中国佛教融入社会生活的现代转型,为佛教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邓子美、王君柏指出,促进佛教发扬光大的主要是其入世一面,人间佛教和生活禅是佛教主流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必然选择。刘元春指出生活禅彰显了“觉悟”与“奉献”的人生信仰价值取向,富有开放、宽容、求真、灵动的风格,其“生活性”、“智慧性”、“道德性”、“社会性”等特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陈坚指出禅宗的本质就是“生活禅”,“中国大乘佛教的特质在生活禅”,而“生活禅”直接目的乃是要使平凡的日常生活变得更“有意思”,并在这“有意思”中转而呈现日常生活的“有意义”。何石彬指出生活禅主要继承、发扬了禅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普遍性与包容性、当下性等内在特质。刘成有指出生活禅既体现着具有现代意义的时代关怀,也具有中国传统思维特征的民族内涵。同时,生活禅、人间佛教、汉传佛教依然具有鲜明的佛教共同的思维特征。吕有祥指出生活禅的修禅方法具有融合性、当下性、普适性特征,是对传统禅法的再一次解放和飞跃。李虎群指出生活禅主旨中的觉悟人生是强调以融通教理为基础的祖师禅的当代落实,奉献人生是注重禅悟基础上的以生活禅成就禅生活。梁世和对生活禅的修行次第体系进行了总结,指出净慧法师对生活禅的基本理念、禅修的基本方法、用功下手处等,从不同层面阐发了生活禅的次第,形成了生活禅修行次第的理论体系。唐忠毛进一步指出,生活禅的诸般次第之中,其初机在于调适现实众生的种种心理困惑、烦恼,让参禅者的生活充满生机与意义,再由心理调适过度到智慧觉悟,并最终实现“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奉献人生”的社会实践。魏建中探讨了“生活禅”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从生活禅的思想渊源和背景角度,陈红兵指出六祖慧能开创的中华禅、唐代河北赵州禅、临济禅,以及近现代虚云和尚的禅宗思想是生活禅的思想渊源,太虚法师和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是生活禅提出的现代思想背景。李洪卫从儒佛交接与互摄的角度,比较了生活禅学与阳明良知学,指出儒佛会通在未来将是一个延续发展的趋势,并给现代人的生命安顿开辟更广大的空间。姚彬彬指出生活禅的提出是在“启蒙”这一思想史背景下佛教“入世化”之一进路。习细平探讨了《大乘起信论》与生活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在生活禅与赵州禅、临济禅的关系上,冯学成提出以明心见性、截断众流、圆顿不二、凡圣不二、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的工夫和方法,把临济禅、赵州禅、生活禅打成一片。张志军指出赵州禅与生活禅之内核乃一脉所承,都是六祖慧能禅法的继承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禅是赵州禅基本精神的回归。杨维中指出生活禅是南宗禅和人间佛教思想在当代的融合和发展,以及对南宗禅和大乘佛教其他教义进行融摄的结果。
对于自1993年起连续举办了17届的生活禅夏令营活动,学者给予了充分肯定。吴景双指出生活禅夏令营给时代青年提供了一种既符合当代社会进步要求又具神圣性的意义系统,是一种在教界值得推广的能够有效落实“人间佛教”的全新弘法形式,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供了成功范式。朱文通、崔鲁威总结了夏令营的特点:营员年青化、知识化,宗教性与生活性结合,更加强调佛教的文化属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等。魏德东通过系统研究了生活禅夏令营15年的发展经历,认为在当代中国的宗教红市中,宗教供给及宗教产品起决定作用的命题依然有效。
学者在充分肯定生活禅理念的基础上,对生活禅在今后的使命和发展提出了期待。黄总舜(明尧)指出生活禅修行理念对重振中国汉传佛教的重要意义,提出重振中国汉佛教之信心当从振兴禅宗入手,并提出了振兴中国禅宗的基本思路。张顺平指出建立人间净土应成为大乘佛教的唯一追求,“生活禅”在理念阐发、法门融摄、修证提升、社会普及等方面还都有很大的作为和空间。学愚针对禅在当今的流行提出了反省,提出佛教的繁荣是否代表了佛教的复兴?指出生活禅有必要建立一套契合现代社会人生的禅修次第和内容,建立现代世俗生活与佛法修行不二的新理论。
此外,释常谂对圣严法师的“心灵环保”生活禅的传承与当代开展进行了探讨。释慧谨对台湾佛教的弘法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为大陆生活禅的推展提供了建议。陈娟珠对台湾华梵禅文化与生活禅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屈涛对晓云法师绘画中思想与艺术精神进行了论述。
二、赵州禅与临济禅研究
在对临济义玄的禅理禅法研究方面,赖功欧指出“得真正见解”是临济禅思的一个根本取向,是达“生死不染,去住自由”境界的前提条件,临济棒喝禅风便源于此。戒毓认为临济宗能流传至今的成功经验,有赖于对“人”的认识,以及对人性的彻底的解放。其“无位真人”和“无依真人”是大乘佛教两大重要思想体系般若思想和佛性论的活用体现和有机结合。牛延锋指出临济义玄禅师在禅法见地和功夫上的见解,契合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沈庭通过对临济四喝的分析,指出临济喝作为禅学方法的否定性特征,认为这种否定性的禅学方法是中国禅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大智慧。王荣益指出临济义玄受唯识思想影响极大,其禅法思想形成了以唯识思想为核心的佛教修学体系。
在对临济宗历代禅师的研究方面,徐文明对宋代临济宗著名禅师慈明楚圆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其得法及住山经历进行了探讨。冯焕珍对法演禅师及其禅风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禅风的最大特点是以临济、赵州等古德为格则。伍先林通过对百丈怀海禅学思想特色的分析,指出其对后来的沩仰宗尤其是临济宗等宗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陈永革通过明初三大临济禅僧楚石梵琦、季潭宗泐和国师道衍的行历及其佛教活动的考察,指出临济禅在元明易代之际成为教化社会的重要力量。邢东风对明清时期临济宗在西南地区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的无际了悟禅师的生平经历、相关人物、语录、作品、遗迹等等进行了综合考察。包世轩对金元时期临济宗海云禅系与赵州柏林寺的法脉交融情况进行了考述。黄公元对临济禅法初传杭州的北宋仁宗时期的法华全举、灵隐德章与净住居说三位禅师的功绩,及其与杭州佛教的因缘进行了探索。邱高兴通过对临济宗几位禅师对华严思想的理解、评价和利用,探讨了华严思想和禅宗思想的相互交涉。纪华传对临济宗看话禅的渊源和发展,看话禅与禅宗公案及文字禅,以及看话禅的内容和特色进行了探讨。王荣国考证出多部史籍对希运与裴休交往的记载存在失实之处,指出应以《祖堂集》记载为准。
在赵州禅研究方面,苏树华对赵州一些著名公案的真正用意进行了解析和说明,对赵州禅法宗旨进行了总结。陈金凤指出赵州禅风是继承与创新“平常心是道”的结果,并指出赵州倡行的“平常行是道”,肇开“生活禅”之理念与实践。李尚全根据从谂禅师的文献记载,对从谂禅师的禅法演变的历史脉络进行了考述。刘立夫指出赵州禅以“无心是道”为核心,通过“重复句”和“无义味语”及其将二者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赵州门风”。张子开对赵州从谂参礼峨眉山进行了考辨。向世山从赵州从谂禅师与蜀地禅师的各自的际遇中,指出教下经师与禅师的不同路数,昭示赵州和尚“本分事接人”的独特禅风与忧患意识。王仲尧考察分析了从谂所在的赵州观音院的作为民间性质的丛林体制情况,提出禅法在与禅制互动演进进程中呈现自己的历史。韩焕忠和法缘不约而同都以赵州从谂禅师的《十二时歌》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中生活禅的意涵以及从中所体现的当时河北一带社会现状与佛教现状。赵生泉校勘了光绪本《畿辅通志·金石略》对赵州佛教石刻的误计、误断。
在临济禅和赵州禅对海外的影响研究方面,廖肇亨以日本临济宗五山禅林的海洋论述为主要讨论对象,指出日本临济宗五山禅僧于中土的临济禅法有继承,亦有新创。金邦龙考察了临济宗对韩国禅的影响。金镇戊考察了道生的顿悟成佛论以及禅宗的受用,并对韩国禅的代表人物普照国师的佛性论及“顿悟渐修”做了考察。张文良指出赵州禅师对日本道元禅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赵州禅师在古代东亚禅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禅学与其他研究
在六祖慧能禅学研究方面,洪修平指出《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奠基了中国禅宗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色,成为整个中国佛教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之一,将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和平与人类的幸福。黄云明通过对慧能与马丁·路德的比较,指出慧能开创的禅学思想,与路德的因信称义等思想具有极大的同质性,有利于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扫清商人阶层敬业的精神障碍。彭耀光指出六祖慧能在禅学理论与修行实践两个层面上揭示了禅宗生活化的必然性与现实性,从而彻底实现了禅宗与生活的融合。
林安梧提出佛教型般若治疗学的概念,指出“般若治疗”强调的是将一切执著摆下,而让生命回到原点,如其自如的开启其自己。比较其他治疗学,他指出相对于儒家型的意义治疗学之所重在于“我,就在这里”,傅朗克的意义治疗法所重在于“我,向前开启”,道家型的存有治疗法则重在于“我,就在天地间”,佛教型的般若治疗法之所重则在于“我,当下空无”。黄夏年通过对水斋的流传考辨,提出任何思想理论与仪式活动,都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佛教的忏法仪轨也在随着社会的演进而要发生不同的变化。水斋的演变提示我们,佛教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自我的调适。姚卫群指出禅宗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印度佛典中的“入世”观念,参照中国文化的“入世”思想加以改造,与印度佛教中已往的“出世”思想融为一体,并大力弘扬其中的“入世”观念,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龚隽从不同灯史有关禅坐的不同论说、“一行三昧”在禅学史上的形成、南北宗在看待戒律与坐禅的关系方面的不同倾向、南宗批评“坐禅”的意义等四个方面,讨论了禅学史上关于“坐禅”的观念。师领、尹平提出禅心理学体系论纲,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概要地介绍了禅心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理念、方法和内容。温金玉通过对《金山规约》的梳理研究,揭示清规的演变是印度戒律在中国本土化的变现。指出建立现代僧制,制定现代清规,是这一时代道风建设的一项任务。冯金忠指出唐代南禅在河北的传播,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当时河北传统佛教宗派势力及北宗禅根深蒂固,河北早期南禅僧人在弘法中表现出调和诸宗的特点。欧阳镇通过愿行相应、戒行相符、言行相合三个方面对虚云和尚践行观进行了阐述,展示出虚云和尚在当代佛教的风范和作为。其他研究还有,成建华对三论宗思想渊源及其特质进行了总结。谢嘉文通过对林怀民的现代舞“流浪者之歌”进行解读,揭示了其“舞中禅机”。孙劲松对永明延寿对五乘佛戒的比较探究进行了阐释。刘顺超对邢台大开元寺的万安禅师及其宗脉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
15日下午,论坛进行学术总结并举行了闭幕式。16日,与会专家学者对河北禅宗祖庭柏林禅寺、临济禅寺、虚云禅林进行了参访和学术考察。此次论坛是近年来佛教学术界举行的规模较大的一次学术会议,对发生于河北地区的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进行了全面总结,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作者梁世和,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第五期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专栏
中国近代史最早的居士佛教组织——佛教会——释印顺1
民国时期佛山万真观史实钩沉——苏东军12
从档案资料看民国时期的救世新教——密素敏18
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国民政府的教会租地政策——李传斌26
1930年代初北京穆斯林与基督教传教士关于伊斯兰教和平本质的争论——华涛35
宗教理论研究
斯宾诺莎宗教与迷信相区别思想意义简论——重读《神学政治论》——徐瑞康48
德尔斐神谕探析——李永斌57
佛教研究
如来藏“我”与“无我”义考——袁经文67
灵验记中的佛典信仰——邬宗玲76
近代日本关于《法华经》的解释:小林一郎与户田城圣的解释——〔日〕前川健一82
《法华经》中的地涌菩萨——对现实世界的参与——〔日〕菅野博史86
“持续可能性”与佛教:从“人类的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的视点——〔日〕山本修一94
佛教中所见的共生思想——对于其现代意义的探索——〔日〕川田洋一100
道教与民间信仰研究
《三才定位图》研究——张鲁君韩吉绍108
宋代封神制度考述——冯大北121
基督宗教研究
比较元代景教与天主教传播的异同——宗亦耘131
伊斯兰教研究
试析当代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研究的问题与主线——李林142
伊斯兰跨文化人权理论刍议——吕耀军149
论伊斯兰教传统刑法——哈宝玉157
摩尼教研究
福建霞浦摩尼教科仪典籍重大发现论证——元文琪169
信息与评论
温情的幻想——从宗教学的角度看《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王奇昌181
安多藏区宗教文化研究新馔——读丹曲博士《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论稿》——朱悦梅184
因玄而成思,致思以达玄—《重玄之思—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和认识论研究》读后——朱展炎187
中国宗教研究50人论坛会议综述——李金花190
第二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综述——张方191
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Jun,No.131 No.5.2011
Contents
Special Column for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volution 1911
Buddhist Association: The First Lay Buddhism Organization in Modern History of \ Yin Shun(1)
The History of Foshan Wanzhen Taoist Templ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 Su Dongjun(12)
Archives Research on the New Salvation Church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 Mi Sumin(18)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policy towards the Christian estate in China after the abolition of unequal treaties \ Li Chuanbin(26)
The Controversy of Islam's Peaceful Nature between Muslim and Christian Missionary in Beijing,1930 \ Hua Tao(35)
Studies on Religious Philosophy
A Study on the Sences of Spinoza’s Treatise on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Religion and Superstition \ Xu Ruikang(48)
Study on Delphic Oracle \ Li Yongbin(57)
Buddhist Studies
Study on the Meaning of "Self" and "Non-self" of Tathagata \ Yuan Jingwen(67)
Buddhist Faith in Sutras Miraculous Stories \ Wu Zongling(76)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tus Sutra" in Modern Japan \ Mackawa Kenichi(82)
The Bodhisattva from the Land in "the Lotus Sutra": Participation in the Real World \ Sugano Hiroshi(86)
"Sustained Possibility " and Buddhism: Viewpoint about "Living's Quality" and "Happiness" \ Yamamoto Shuichi(94)
Symbiotic Thoughts in Buddhism: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odern Sense \ Kawata Yoichi(100)
Taoist and Folk Religious Studies
Study on "Location Map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 \ Zhang LujunHan Jishao(108)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Apotheosize System in Song Dynasty \ Feng Dabei(121)
Christian Studies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pread of Nestorianism and Catholicism in Yuan Dynasty \ Zong Yiyun(131)
Islamic Studies
Study on Islamic Philoso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 \ Li Lin(142)
Elementary Discusses the Islamic Cross-Cultural Human Rights Theory \ Lv Yaojun(149)
Studies on traditional law of Islam \ Ha Baoyu(157)
Manicheism Research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t Discoveries in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about Manicheism Rituals in Xiapu, Fujian \ Yuan Wenqi(169)
Review and Information
中国近代史最早的居士佛教组织——佛教会
释印顺
佛教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佛教组织,在近代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组织由居士发起,并且得到孙中山总统的赞同。但是由于该组织在团结佛教界上做的不够,以及所制定的章程太学术化,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没有得到僧伽的支持,使该组织影响力最后减弱,乃至被迫消失。它证明了近代居士佛教的崛起,对中国佛教的进程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是必须要与僧伽配合同步。
关键词:佛教会 民国 居士佛教
作 者:释印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
民国时期佛山万真观史实钩沉
苏东军
在民国时期,佛山万真观面对宗教政策及地方政府管理的巨大冲击,一方面积极适应形势,通过法定程序确立权属,争取自身权益,一方面努力寻找时机,甚至冒着违反禁令的危险,继续旧有的宗教活动,以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但无奈生存空间日渐狭小,走向衰落不可阻挡。
关键词:民国 万真观 政策 衰落
作者: 苏东军,1977年生,历史学硕士,佛山市博物馆馆藏研究部副主任。
从档案资料看民国时期的救世新教
密素敏
救世新教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集宗教与慈善于一身的新兴宗教。它由迷信色彩浓厚的悟善社改组而成,并通过向政府备案而获得了合法性。从悟善社到救世新教,前后历时约三十年,在彼时风云激荡、云谲波诡、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救世新教经历了兴起、发展、改组、挫折、变革、衰落等曲折的发展轨迹,在与政府的妥协及自身的不断调整过程中,它最终没有突破社会环境不断变革的束缚,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
关键词:民国时期 悟善社 救世新教 南京国民政府
作者:密素敏,198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
Archives Research on the New Salvation Church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Mi Sumin
The New Salvation Church is one of the new religious and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nourished in the turbulent social environment in 1920's, which derived from Wushan-she and got legitimacy by recording in the government. It is about 30 years when the New Salvation Church underwent arising, developing, reshutlling, frustrating, reforming, and declining in the turbulent and enchanging environment. However, it could not breakthrough the constraint of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persisting improvement and compromise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in the end it stepped off the stage of history and drifted into the irresistible tide of history.
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国民政府的教会租地政策
李传斌
1943年起,中国政府先后与英美等国签订平等新约,废除不平等条约。基督教在华租买土地失去了旧有的条约依据。中国政府在1943—1945年间结合新旧条约的规定,采取了一系列的暂时应对之策。1946年起,国民政府先后颁布《过去外人在华地权清理办法三项》、《各地方政府办理外人地权案件应注意事项》重新规范了基督教在华租地权。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限于特殊的现实,它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基督教在华租地的问题。
关键词:废除不平等条约 国民政府 教会租地 政策
作者:李传斌,1973年生,历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policy towards the Christian estate in China after the
abolition of unequal treaties
Li chuan bin
Since 1943, Chinese government had signed new equal treaties with Britain, USA and other countries, at the time abolished unequal treaties. Christian church lost its old treaty rights to buy estate in China. Under this background, during 1943-1945, Chinese government adopted a serial of temporary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 new and old treaties. After 1946,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ssued Guoqu wairen zaihua diquan qingli banfa sanxiang (The three regulations on foreigners’ former estate in china ), Gedifang zhengfu banli wairen diquan anjian yingzhuyi shixiang(Matters needed attention 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cope with the affairs about foreigners’ estate), to regulate the Christian church’s rights of estate in china. All these policies had their affects, but restricted by the special reality, they couldn’t solve the questions of Christian church’ estate in china at all.
1930年代初北京穆斯林与基督教传教士关于伊斯兰教和平本质的争论
华 涛
1920年代后期和1930年代初期,中国回族穆斯林学者在多种出版物中提出伊斯兰教和平本质的言说,受到基督教传教士、著名中国伊斯兰教研究者梅益盛(Isaac Mason)的批评,双方发生争辩。本文分析当时回族所处的中国社会环境,指出这场回耶冲突折射出辛亥革命后回族穆斯林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对回族自身民族建设的新诉求:即不仅仅要被承认是多民族国家的“爱国”的公民,积极主动强调自己的国家认同,而且希望改变主流社会对其信仰的漠视、忽视和错识,希望被承认为是一个“和平的宗教”的信仰者。他们所借助的外来的关于伊斯兰教和平本质的言说,正是他们找到的构建中国回族伊斯兰“民族-宗教”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和平宗教 回耶对话 梅益盛 《正道》杂志
作者:华涛,1952年生,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斯宾诺莎宗教与迷信相区别思想意义简论——重读《神学政治论》
徐瑞康
《神学政治论》是斯宾诺莎一生中最具社会影响的著作;这与他对当时传统宗教迷信的批判很有关系。本文拟揭示:这一批判即在于从理论上说明宗教与迷信的区别,论证“真正的宗教不是迷信”。
关键词:斯宾诺莎 迷信 宗教 无神论 意义
作者:徐瑞康,1934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德尔斐神谕探析
李永斌
德尔斐神谕是古代希腊历史上时间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神谕,公元前6世纪时,已在整个希腊世界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德尔斐神谕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古代希腊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祭司皮提亚在发布神谕时往往处于一种迷狂状态,这一现象引起了古代和现代学者的广泛关注,激发了人们对神谕与科学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德尔斐神谕 女祭司 皮提亚 迷狂
作者:李永斌,1979年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如来藏“我”与“无我”义考
袁经文
如来藏兼有“我”和“无我”的一体化特征。外道共有四种“我”义。佛在大小乘经典多处提到正法如来藏“我”, 但不能视此为“梵我”思想渗透。佛用外道“我”表述正法有三种原因:一、针对那些畏惧没有“我”的外道凡愚而作方便接引;但方便性仅限于如来藏语词,不指涉如来藏实义。二、从发生学上避免因修行“无我”而陷入恶趣空,有针对地提“我”以警醒断灭空已远离中道。三、确有恒常存在的“涅槃寂静”;前二种“我”据此而立,但“涅槃寂静”是以“无我”为特征。佛教语境有“妄我”、“真我”,而如来藏“我”只在“真我”上诠用。如来藏甚深法义所具有的挖掘性难度,可能是造成以往对如来藏有多种误读的重要缘由。
关键词:如来藏 我 无我 梵我 涅槃
作者:袁经文,哲学博士,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灵验记中的佛典信仰
邬宗玲
灵验记中佛经感应故事数量众多、历时久远,盖可推见佛典信仰之兴盛。灵验记是中国僧俗编撰的,深受大乘佛教尊经倾向的影响,不同于原始佛教的语言崇拜。追溯其根源,则是中土很早就形成的文字(典籍)崇拜。灵验记中的佛典信仰实使中国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产生莫大之变化。
关键词:灵验记 佛经 文字 信仰
作者:邬宗玲,1979年生,重庆三峡学院讲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
近代日本关于《法华经》的解释:小林一郎与户田城圣的解释
〔日〕前川健一
《法华经》在日本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部经典。厩户皇子(圣德太子)讲经的事情未必是事实,但他所著的《法华义疏》是在日本完成的可能性很高,可以说最晚在奈良时代初期,《法华经》已被日本人所关注了。奈良时代,《法华经》作为护国经典及忏悔灭罪的经典被信仰,同时也成为法相宗、三论宗等各学派研究的对象。到了平安时代,天台宗更是将《法华经》奉为“皆成佛道”的经典,也可以说确立了《法华经》在日本佛教中的地位。此后,镰仓时代的日莲认为佛教的全部思想都汇集于基于《法华经》的题目的“南无妙法莲华经”这一句上,他对《法华经》进行了独特的解释。以日莲为始祖的各宗派与天台宗都是信奉《法华经》的代表性宗派。江户时代以后,跨越宗派限制的佛教研究日益兴盛,出现更多注释《法华经》的著作。其中多数是在中国的《法华经》注释著作(《法华文句》、《法华玄义》等)的基础上进行注释的。在日本中世(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多以“直谈”的形式向民众宣讲《法华经》,不过这种方式同样引用参照了注释著作(只是不探讨细致的教义)。
《法华经》中的地涌菩萨——对现实世界的参与
〔日〕菅野博史
在日本,与其他宗派思想不同,日莲(1222-1282)的佛教思想中体现出重视现实社会的态度。日莲一方面严厉批判死后往生净土的思想,一方面重视在此娑婆世界救度众生。虽没有必要说日莲这样的思想一定是从《法华经》中受到了启发,但日莲以“法华经的修行者”自居,强调继承常不轻菩萨的实践。而且到了晚年,他也有了地涌菩萨中上行菩萨的觉悟。日莲重视现实的思想主要与他从年轻时就作为法华修行者的觉悟有很大关系,对地涌菩萨的觉悟或许可以理解为其法华修行的延续。
“持续可能性”与佛教:从“人类的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的视点
〔日〕山本修一
公害问题早在1972年就在世界各发达国家显现,联合国在斯德歌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开设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之前,曾经设置有民间保护团体世界自然保护基金(WWF: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和国际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并于1980年发表《人类环境保护战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报告。今天使用的“可持续开发(Sustainable Development)”用语,就是这个报告里出现的词语。1987年,“关于环境与开发的世界委员会(WCED: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发表《为保护地球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布伦特兰委员会报告:( the Brundtland Report)》,里面最先提出地球人口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国家间的经济平等与环境保全两者不可分离的问题。其后, WWF、UNEP、IUCN《新·人类环境保护战略�保护地球可持续性生存战略(Caring for the earth :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1991)发表。在《新·人类环境保护战略》中,“为实现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实现战略”的制定,提出了9原则并规定了132种行动规范。自斯德歌尔摩会议后50年的今天,“保持可持续性的开发”为目标,走过了极其艰难的道路。如果还没有好转的话,这半世纪基本的想法则必须改变不可。本研究从佛教的视点来考察,以现在及将来的环境、资源问题为关键词,讨论“保持可续性”,特别是“人类生活的质”及“幸福度”问题。
佛教中所见的共生思想——对于其现代意义的探索
〔日〕川田洋一
《经集》(Suttanipāta)中的“执杖经”一章,有以下的诗句,作为释尊的言教流传下来。
请看人们互相争斗,从执杖中产生恐怖,我将按照我的感受来说明这种苦恼(935)。《经集》935(中村元译《佛陀的言教经集》岩波文库,203页)。
看到人们像浅水池塘里的鱼一样乱蹦乱跳,看到他们互相倾扎,恐怖涌上我的心头(936)。《经集》936(同上书,203页)。
释尊在世的印度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很多小国被大国吞并,战乱不断。社会历史呈现出论争不休、纷争不止的情势。事实上,在释尊的晩年,释迦族就被大国憍萨罗(Kosala)所征服。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共生——成为释尊出家、成道的原点中的深层体验之一,而这一体验的核心内容可表述为“冲击”和“恐怖”。
释尊所描述的情景并不限于印度,在人类本身面临着生存危机的21世纪的今天,人们同样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恐惧与紧迫。
说到“浅水池塘”,确实让我们联想到“资源枯竭的地球”。今天,地球的资源、能源、自然生态环境等,由于人类永无止境的贪欲和利己主义而频临枯竭、受到严重污染,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也面临崩溃;全球变暖、沙漠化和森林的减少、海洋污染、粮食不足、生物种类的锐减等种种危机充斥着地球。
不仅如此,与释尊的时代一样,甚或更糟的是不断扩大的贫富分化;国家、民族、部族间的仇恨;以及与宗教、文化间的偏见相伴随的战争、纷争、恐怖主义等。在世界范围内,人们“人们互相争斗”,“相互倾扎”。今天,“杖”演化为了核武器、生物化学武器以及合成炸弹所代表的毁灭性武器,其杀伤力甚至可能导致全人类的灭亡,这不正是“从执杖中产生恐怖”吗?
今天,如何克服人类、地球生态系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如何构筑一个和平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本文将从探求释尊达到觉悟之路的途径,在思想的层面探索如何实现“人类共生”的理想。
《三才定位图》研究
张鲁君 韩吉绍
《三才定位图》是宋代一幅重要的大型道教绘画,它在继承以往传统的基础上整合出一种新宇宙论,在三清天之上加上虚皇天,将万物本原归诸虚皇天中的天真九皇之气,并将当时新出现的政治神学最高神昊天玉皇上帝作为玉京天主尊。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该图是张商英参悟数十年、融合三教思想建构的一套天地新秩序。本文从思想背景、宇宙论、图像解读、绘画风格及服饰四个方面对《三才定位图》的创作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水平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三才定位图 张商英 宇宙论 道教绘画 服饰
作 者:张鲁君,1977年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韩吉绍,1980年生,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副教授。
宋代封神制度考述
冯大北
宋代封神活动之盛是地方社会及其信仰文化兴起的结果,与统治者的支持也分不开。封神是统治者神道设教的产物。封神以祈、报为双重目的,既把它看成是对神祇灵应的回报,又将之视为获取更多感应的一种激励性手段。封神要履行一套极为复杂和繁琐的审批手续,体现了统治者对灵应事件的重视和高度谨慎。宋代封神既有祀典内神,也有大量的非祀典之神。它是宋代官方确定正祀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宋代 封神 覆检 祀典 正祀
作 者:冯大北,1979年生,忻州师范学院元好问研究所讲师。
比较元代景教与天主教传播的异同
宗亦耘
元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有景教和罗马天主教两部分,它们在传播目的,传播方式,传播地域上都有不同,导致其传播效果也有很大不同:表现在经典文本翻译多少的不同,墓葬形式和墓葬碑铭风格的不同,文化领域传播程度的不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虽然罗马天主教在中国有一定程度的本土化,但景教表现的更丰富,更具有典型性。景教的本土化是其能在中国传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种对中土文化的亲近和接受,导致了景教虽然没有天主教有组织的传教,但其传播范围与影响远远大于天主教。
关键词:比较异同 景教 天主教 本土化
作 者:宗亦耘,1967年生,博士,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研究馆员。
试析当代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研究的问题与主线
李 林
伊斯兰哲学与阿拉伯哲学之关系、伊斯兰哲学史与伊斯兰思想史的区分是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围绕第一个问题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名异实同说”,一是“名实皆异说”。由于“伊斯兰”的含义远远超出“阿拉伯”一词,因此伊斯兰哲学不能等同于以阿拉伯文记载的哲学。区分两者有助于突破“从铿迭到伊本·鲁西德”的旧框架,以含义更为宽泛的“伊斯兰哲学”或“伊斯兰思想”重新审视伊斯兰思想的历程。同时,国内学界一般将与伊斯兰信仰相关的理性思辨划分为三项内容,即伊斯兰自然哲学、伊斯兰教义学以及苏菲神秘主义思想。狭义的“伊斯兰哲学”概念仅相当于在古希腊哲学影响下产生的伊斯兰自然哲学。故应采纳涵盖面更广的“伊斯兰思想”,非易于造成误解与混淆的“伊斯兰哲学”。1949年以来,在长达60余年的时间里,当代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研究形成了一条内在主线,即围绕“伊斯兰哲学”的名称与内涵展开的各种“正名”与“求实”运动。
关键词:学术史 伊斯兰教 哲学 思想
作 者:李林,197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伊斯兰跨文化人权理论刍议
吕耀军
跨文化人权理论为当代伊斯兰人权哲学提供了新的思路。现代国家观念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互动是该理论产生影响的主因。穆斯林学者强调伊斯兰文化中,关于尊严、公正和平等的伦理精神是实现伊斯兰跨文化人权普遍性的基础。这就需要依据经典的原初精神和现代理念,对伊斯兰法做出新的解释。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人性的共同趋向和人权的跨文化视角并不会削弱宗教的核心原则的观点,是穆斯林学者主张跨文化人权理论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学者发展了“重叠共识”理论,结合伊斯兰国家人权情况,提出了实现跨文化人权理论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伊斯兰 人权 跨文化
作 者:吕耀军,1972年生,博士,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Elementary Discusses the Islamic Cross-Cultural Human Rights Theory
Lv Yao ju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cross-cultural human rights theory provides a new way for Islamic Human Rights Philosoph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the modern state and the interaction of state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theory had produce. Muslim scholars stressed in the Islamic culture, the dignity, justice and equality has provide a basis for theory of cross-cultural human rights. This requires reinterpret Islamic law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spirit of classic and modern concepts. Common needs of human social life, common tendency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rights do not undermine religious core principles, which claims are the foundation of cross-cultural human rights theory. On this basis, Muslim scholars developed the “overlapping consensus” concept, combined with the human rights situation in Islamic countries, proposed specific manner for achieve this cross-cultural theory.
论伊斯兰教传统刑法
哈宝玉
本文主要按照伊斯兰教传统刑法的特点,就其“经定刑”、“同态复仇”和“酌定刑”作了较为全面且深入的讨论。认为伊斯兰教传统刑法虽是当时社会刑事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自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对治理一个尚不成熟的社会来说,亦有让我们可理解之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古典刑法只在当今部分伊斯兰国家尚有保留和实施。所有这些,对我们今天较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伊斯兰教传统刑法的两面性是有所帮助的。
关键词:伊斯兰教法 固定刑 同态复仇 酌定刑
作 者:哈宝玉,1967年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
Studies on traditional law of Islam
Ha Baoyu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discussion about hudūd, which includes lapidation for adultery, stripe for bibulosity and cutting hands for stealing, is widely scattered through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mass media. Particularly in the reports of western media, the cruelty of Sharī‘a(Islamic law) was criticized from the prospects of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westerner's viewpoints are sarcastic to some extent. Nevertheless, studies on Sharī‘a(Islamic law) from the prospects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social influence are not not very common, especially there have no rather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about qisās and ta‘zīr with the exception of hudūd till nowadays. In view of this, a correspondingly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about qisās, ta‘zīr and hudūd is made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slamic traditional law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holds that Sharī‘a(Islamic law), which was the main form of criminal law of that traditional society, has ages localization itself on one hand, but also has its understandability to a disordered and primary society which was hard to manage with uncivilized phenomenons such as infanticide on the other hand. With severe penalties of Sharī‘a, brutal quotidian events, such as violence, robbery, vendetta, fornication, salvery, which disrupted the social stability, undermined the social order, violated humanism, were curbed effectively, and society at that time became more stable and ordered gradually. Of course,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classical criminal law are only retained and implemented in some Islamic countries today, and this situation will help us to study and understand comprehensively the dual characters of Sharī‘a(Islamic law).
福建霞浦摩尼教科仪典籍重大发现论证
元文琪
继20世纪初我国敦煌和吐鲁番出土摩尼教汉文经典唐写本之后,而今又在福建霞浦再次发现数量可观的摩尼教斋醮科仪典籍,引起国内外摩尼学界的普遍关注。霞浦新发现的科仪文书中包含不少佛、道教的术语、概念和佛神名号,不免令人产生其是否为摩尼教文献的疑惑。今将已现世的唐写本《摩尼光佛教法仪略》、《摩尼教残经》和《下部赞》,与新发现的科仪典籍《摩尼光佛》、《兴福祖庆诞科》等,进行全面的系统比较研究,发现无论从形式上对帕拉维语“音译文字”和偈颂赞呗的运用,还是在内容上对佛、法、僧“三宝”的推崇以及对“五佛颂”、“天王赞”的宣扬,两者皆一脉相承,具有完全相同的宗教属性。换言之,即两者在摩尼教固有的传统神灵信仰、基本教义、教法和教理等方面,虽因产生年代不同,受佛、道两教的影响有别,而显出某些差异,但本质上合若符契,别无二致。
关键词:唐写本 科仪书 佛法僧 五佛大圣 护法天王
作 者: 元文琪,194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信息与评论◎
温情的幻想——从宗教学的角度看《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
王奇昌
在2011年7月的挪威奥斯陆袭击案之后,笔者再次阅读了《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文书名为Identity and Violence: the Illusion of Destiny。阿马蒂亚·森也被写为阿玛蒂亚·森。阿马蒂亚·森是全球知名的经济学家,曾因福利经济学(分析评价经济体运作成果的规范性经济学分支)方面的贡献,获得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还因“重建经济学的伦理层面”而被称作是“经济学的良心”,参见《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一书中《译者序言》对其的介绍。(〔印〕阿马蒂亚·森著,李风华、陈昌升、袁德良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在这本书中,阿马蒂亚·森结合少年时期遭遇印巴分治前后的杀戮以及成年后因为印度裔身份屡遭另眼看待的经历,探讨了身份认同、多重身份、宗教身份等诸多因素与暴力及冲突的关系。在他看来,个人对多重身份进行自由选择才是解决问题之道。他试图论证,人有多重身份,尽管有优先性的存在,不要执著于宗教身份或某种特定身份,也不能单单依照宗教身份或文化身份对民众进行分类,是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选择何种身份具有优先性,应该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最好是理性选择。
这本书获得了很高声誉,被认为是讨论身份和认同的力作。其中以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的评价尤高:“在这部伟大的社会科学著作中,阿马蒂亚·森指出,唯有尊重人性以及他人的多样性,我们才可以走向和平。该论述为我们这代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视角。”见《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一书封底。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阿马蒂亚·森力图减少争端、消除世界上与宗教等因素相关的冲突,也提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通过一种宗教宣布恐怖主义者为该宗教的叛教者的方式来打击恐怖主义是否可行(第69-71页)、英国举办各种宗教学校是增进了社会和谐还是诱发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暴力(第138-139页)。可他把复杂的现实问题近乎视为只要个人转换视角就能解决的想法无疑是不切实际的。他忽略了特定身份的属性以及身份排序的内在规律,而是简单地认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就可以消弭矛盾,忽略了世界上的矛盾和冲突并非简单地因宗教、种族等因素或者特定身份而起,也没有考虑到世界上还有手足相残、同时操戈的现象。套用他的书名,他的想法只是一种温情的幻想。需要说明的是,介于该书是由演讲内容汇总而来,主题比较庞杂,涵盖全球化、殖民、多元文化主义等内容,不能在一篇文章中尽数讨论,同时宗教又在该书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就选择宗教相关的内容进行讨论。
阿马蒂亚·森注意到宗教身份与冲突与暴力的关系,但没有对宗教的属性及历史进行很好的研究,既忽视宗教身份的客观性、群体性、长期性与重要性,因而反对政府通过宗教组织与民众打交道;又视宗教为众多冲突的原因,没有考虑到宗教可能只是表面因素,因此提出解决冲突的途径在于构建多重身份并给人以选择的自由。在笔者看来,在人的多重身份中,宗教确实较为容易引发冲突或者成为冲突的工具,这与宗教的属性是分不开的。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个人观念的转变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政府有必要进行对宗教组织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消弭冲突、促进和谐。
首先,宗教的客观性、群体性是不容否认的。从定义上看,宗教至少就有客观性、群体性两大属性。涂尔干认为:“宗教是一种既与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42页。《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则是:“人类与他们奉为神圣、精灵之间的关系。宗教通常被人认为由人对上帝、众神或精灵的关系组成。崇拜大概是宗教的最基本因素。但是道德行为、正确信仰以及参加宗教团体也是由信仰者和崇拜者所实践的、由宗教圣人与经典所支配的宗教生活的支配因素。”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编著:《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2007年版第14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编辑部编译,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页。吕大吉先生则是这样定义的:“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无神论者认为神灵是不存在的,但也不否认信徒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宗教观念,同样不会否认现实中宗教行为、宗教组织的存在。对于阿马蒂亚·森同样很关注的族裔,有不少理论家认为是出于想象或者至少说是难以明确界定。霍布斯鲍姆曾感叹“假使区辨民族差异像赏鸟一样简单就好了”〔英〕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第5页。。宗教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次,宗教会长期存在,并对当今世界有着重大影响。从宗教诞生以来,虽然具体宗教整体消亡或在部分地区消亡不乏其例,但宗教整体仍然是很兴盛的,宗教信仰者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一直很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宗教肯定会趋向消亡,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会存在。前苏联曾大力推进无神论教育,但宗教仍有相当的影响。苏联解体后,宗教又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在题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文件(1982年3月)中得出“人类历史上,宗教终究是要消亡的,但是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发展,在一切客观条件具备的时候,才会自然消亡”的结论。与此同时,宗教影响着社会的诸多方面。就连对宗教持批评态度的马克思也认为“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虽然进入近代以来,宗教的地位开始消退,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多数国家实行了政教分离政策,但宗教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阿马蒂亚·森则对宗教的这些特性重视不够。他并没有像霍布斯鲍姆那样在《传统的发明》、《民族与民族主义》中那样运用翔实的史料和缜密的逻辑去论证所谓的“传统”只是近代之后才出现的现象,民族亦属相当晚近的新现象并难以明确界定。事实上,他也论证不出来。他只是强调对“身份多样性的基本认识”(第72页),反对政府通过宗教团体来联系民众。在他看来,“以宗教为中心的视角,及它所形成的制度性政策(这类做法颇为频繁,举一例子;‘政府将与穆斯林领导人在下一阶段举行会谈,计划巩固联合阵线’),已经起到了巩固和加强宗教权威声音的作用,同时降低了非宗教性制度和运动的重要性”(第67页)。他还指出:“试图吸收宗教领袖及教士来支持一项政治事业,以及试图以政治和社会态度重新定义相关宗教,就会降低人们在其适当领域内所拥有的非宗教价值的重要性——不论它们是否是宗教性的。”(第67页)他对下面的现象很不满:“结果是,基于宗教的暴力不是通过加强公民社会来克服(尽管这是一个显著的事实),而是通过动员各个宗教中的所谓的‘温和’派领袖来劝说,指望这些宗教领袖们自己在他们的宗教内驱逐极端主义分子,并在必要时重新界定其宗教定义。”(序第2页)他的看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他给出的对策就是强调宗教信徒身份的多样性(第71、72页)。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政府放弃对宗教的引导,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确实,英国的穆斯林及其他移民对社会的参与“被首先放在‘社群关系’的篮子里实行,并且要以宗教领袖(包括‘稳健的’教士以及‘温和的’阿訇,或其他宗教社群的和蔼发言人)为中介来完成。”(第142页)此种政策值得商榷。但宗教的客观性、群体性、长期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政府无法忽视宗教问题。而且宗教组织是政府联系民众的纽带,如果对之置之不理,那倒是对宗教组织的歧视,更是对事实的不尊重,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对于宗教与暴力冲突的关系,阿马蒂亚·森也没有梳理清楚,只是简单地认为正是对宗教的强调才造成诸多冲突的发生,而没有考虑到背后的复杂因素。虽然他也提到 “在宗教上同是穆斯林的人中,可以发现,不同的个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第55页),但基本上还是持类似于亨廷顿的观点,即认为宗教是冲突的来源。他在总结20世纪40年代印巴分治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原因时,是这样认为的:“那些(以各自的‘我们的人民’的名义)煽动屠杀的政治教唆者把各自社群中的原本平和的普通人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们调唆这些人,使他们相信自己除了是印度教徒或者穆斯林(因此必须对‘对方的社群’进行报复)之外,别的什么都不是:既不是印度人,也是南亚次大陆人,也不是亚洲人,也不是人类共同体的一分子。”(第149页)阿马蒂亚·森既没有看到宗教冲突往往是日积月累的,非一日一时之故,也没有看到诸多冲突中宗教因素只是表面因素或者导火索。以印度的宗教冲突为例,印巴分治前后的仇杀导致大量民众死亡、逃亡,甚至有数据说死亡人数在1000万以上、最大的逃亡队伍近40万人〔印〕布塔利亚·乌瓦什:《沉默的另一面》, 马爱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 页。。时至今日,印巴冲突、印度宗教冲突的报道还是屡见报端。这样的冲突强度,单以“宗派分子煽动和精心策划”(第148页)是无法完全解释的。印度历史上固然有阿克巴这样主张宗教宽容的统治者,但宗教迫害或者冲突并不少见,比如阿马蒂亚·森提到的奥朗则布,就对非穆斯林臣民征收附加税(第55页)。英国之所以能够在南亚次大陆上实行分而治之政策乃至最后推行印巴分治方案,都与此点相关。甘地迫于现实的纷争,最后也接受了分治方案,还因此遇刺身亡袁传伟:《国外关于印巴分治几个问题综述》,《史学集刊》1983年第4期,第75页。。
对于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马克思曾有这样的表述:“基督教的社会原则曾为古代奴隶制进行过辩护,也曾把中世纪的农奴制吹得天花乱坠,必要的时候,虽然装出几分怜悯的表情,也还可以为无产阶级遭受压迫进行辩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18页。威尔逊也指出:“宗教的自以为是常常与其他的政治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中东的各类宗教,在宗教的名义下常常隐蔽着政治目的,因此,残酷的斗争和非人道的行为,非常剧烈地频繁发生。”〔日〕池田大作、〔英〕B·威尔逊:《社会与宗教》,梁鸿飞、王健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页。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背后有着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诉求和影响,比如说税收上的不平等陈劼:《印巴分治社会原因之剖析》,《南亚研究季刊》,2002年第3期。。而前面提到英国的分而治之政策更是强化了双方的冲突。
在某种意义上,在对宗教与暴力的关系的看法上,阿马蒂亚·森还不如亨廷顿的立论严密。虽然亨廷顿的推论过程和结论遭到了批评,但亨廷顿确实引用了不少材料,并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整理。不可否认的是,阿马蒂亚·森对宗教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这样的担忧早已有之。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宗教足以让我们彼此憎恨却不足以让我们相爱”转引自 〔美〕保罗·尼特《作者致中国读者》,《宗教对话模式》,王志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就经常被人引用。现在需要的是找出症结,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阿马蒂亚·森则没有考虑这么多。他赞同甘地拒绝把一个国家看做宗教和社群的联邦(143-146页)的做法,这是有道理的,但他的方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他看来,“多族裔英国的未来在于认可、支持和帮助不同政治、语言、社会取向(以及不同族裔和宗教)的公民在各种不同的身份,包括作为公民的身份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相互交往。”(第142页)他还试图建构一种“全球性身份”(第160页)。可是现实问题并非我们视而不见就会消失。另外,如果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宗教作为自己的主要身份或者优先身份,又该怎么办?有人提出多元共存,但文化多元政策很难化解两种有着很深矛盾的群体的分歧,这些问题都与宗教的排他性有很大关系。
宗教战争和教派斗争固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的,但宗教的排他性深化和神化了原有的社会矛盾,使之具有了神圣的性质,越来越难以调和。威尔逊指出宗教可能具有的排他性:“共同体内部的人们有着安全和友爱,然而对外部的人们却只有敌意和恐怖,共同体之外的人,常常被当作一介草民、劣等人种或者是敌人。”〔日〕池田大作、〔英〕B·威尔逊:《社会与宗教》,梁鸿飞、王健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阿马蒂亚·森也看到归属感可以与排斥感结合在一起(第2页)。这与宗教的属性是密切相关的,宗教既有客观性、群体性、长期性和重要性,又有排他性。这是宗教身份与其他身份极为不同的地方。认同于不同群体不一定导致冲突,将一群人分为中国人和美国人并不会产生仇恨,但宗教就不一样。在沃尔泽看来,“在现代体制中,政教分开之要旨在于否认所有的宗教权威者的政治权力,这基于现实的假设:所有宗教至少潜在地持不容异说”〔美〕迈克尔·沃尔泽:《论宽容》,袁建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1页。。更重要的是,宗教本身就有促使冲突扩大的特性。宗教“使人们产生了一种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动机,而不是产生利己之心。以少数社会成员战死沙场为代价,整个社会就会在征服其他社会或抵御外侮时变得更加有效”〔美〕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页。。这一点在十字军东征体现得很明显。虽然当今世界宗教之间的冲突较古代大为减少,但已是付出绝大代价。学者给出了宗教宽容产生的多种解释。沃尔泽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人类长年累月地互相残杀,但幸运的是人瘦马乏,不愿恋战”〔美〕迈克尔·沃尔泽:《论宽容》,袁建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房龙则提到社会发展的作用:“商业有益于宽容。……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可以平安无事地用一系列火刑来款待它的农民;但是如果威尼斯人、热那亚人或者布吕赫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蓄意屠杀异教徒,那么代表外国公司的人就会立即撤出,进而是撤出资本,使城市陷入破产。”〔美〕房龙:《宽容》,郭兵等译,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虽然宗教的排他性有着相当的负面影响,但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各种宗教仍会长期并存。《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宗教融合(religious syncretism)的:“不同宗教信仰和习俗的汇合。……宗教融合的实例在东方有摩尼教和锡克教。前者是由3世纪先知摩尼融合基督教、琐罗亚斯德教和佛教而成的二元宗教;后者是15、16世纪之交印度宗教改革家那纳克融合伊斯兰教和印度教成分而成的宗教。它们都在当地受到主要宗教的抵制。在17世纪,德意志神学家加里斯都为了调和该国境内新教各派别的分歧,发动一场运动,受到正统基督教人士的鄙视,斥之为宗教融合。”同182页注①,216页。孔汉思则认为:“在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基础上,基督宗教间的统一是可能的。但是,各大宗教均有其殊异的基础;它们之间不可能实现统一。” ⑤孔汉思:《千禧年伦理的召唤》,刘国鹏译,《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第1期,第46页。宗教常常是“充当着世界和平的巨大阻力与干扰者”⑤的角色。
自然,并非这些问题就没有化解的可能。在笔者看来,针对这种局面,除了尽力消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歧视和不平等、强化公民意识外,还需要对宗教进行引导。中国历史上之所以宗教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除了宗教本身实力较弱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并没有对宗教放任自流,而是进行了管理和引导。当今的中国政府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在欧洲,政府长期以来对宗教放任自流,但并没有收到太大成效:一方面部分穆斯林只是执著于宗教身份,对所在国家认同感不强。阿马蒂亚·森就提到,2005年的伦敦自杀性爆炸事件乃是一些“出生在英国但极端被异化的年轻人”做的(第102页)。在另一方面,一些基督徒对穆斯林涌入欧洲又很不满。奥斯陆袭击案的制造者布雷维克就主张要把那些不接受欧洲文化的穆斯林赶出欧洲去,甚至不惜对支持多元文化政策的工党的支持者大开杀戒。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欧洲国家开始反思过去的政策。
综上所述,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阿马蒂亚·森的《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一书有着深厚的人文关切,探讨了宗教等诸多因素与冲突的关系,对于化解世界上因宗教而起或者与宗教相关的冲突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他也提出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的文化整合或政治整合中如何看待宗教的相关建议,这对于中国也颇有启发之处。遗憾的是,他没有对宗教的属性和历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结果得出仅靠个人的转换就能实现消除冲突的结论,并完全否认政府引导宗教、宗教组织的必要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温情的幻想。不过,有时一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以及独特的视角。在这个意义上,《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还是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作者王奇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博士研究生)
安多藏区宗教文化研究新馔——读丹曲博士《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论稿》
朱悦梅
安多 (Amdo) 地区,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个重要藏族文化地区,常与卫藏和川康并列。范围大致相当于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黄南、果洛四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位处甘南夏河的著名寺院拉卜楞,是这个区域中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之一。丹曲博士近期出版的学术新馔《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论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系统考论了拉卜楞寺的宗教与文化,为近年来作者对拉卜楞寺研究的集成之作,进而言之,也是安多藏学领域中以拉卜楞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研究的总结,如黄明信研究员在是书序言中所说的,“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拉卜楞寺在藏传佛教文化上的贡献”。
该书内容涉及了拉卜楞寺的历史、文献以及佛教艺术三个方面,分为上、中、下三编,外加序言,总计42万字,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拉卜楞寺的文化艺术,为人们解读拉卜楞寺以及拉卜楞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论稿》是丹曲研究员多年来在学术上的重大收获,饱含着他对藏文化的理解,也浸透着作者难能可贵的求索精神。该书是作者继《拉卜楞历史档案编目与拉卜楞研究论著目录索引》之后的又一部新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政治史与宗教文化史研究相结合,通过对拉卜楞寺的建寺历史、活佛系统及各族高僧的研究,展现民族地区区域民族发展的历史。
一个寺院的建成,并不是孤立的一种宗教和文化现象,而是与特定的宗教和社会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是书从拉卜楞寺寺主嘉木样活佛系统与历代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的关系的角度讨论了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从政治史与宗教文化史的关系层面厘清了拉卜楞寺建立的社会背景。17世纪始,蒙藏交流进入新阶段,不仅局限在商贸的经济交流,而更多的是文化交流和包括意识形态层面的反思。从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驻牧青海湖到拉藏汗在西藏位居藏王主持和管理西藏的政治事务都说明了这一点。自格鲁派与和硕特蒙古建立宗教关系后,各蒙古王公贵族纷纷出资建寺,大批蒙古子弟争先落发为僧,拉卜楞寺正是由和硕特蒙古黄河南亲王察汗丹津出资创立的,在拉卜楞寺创立和发展的数百年中,除了藏族高僧外,同样培养了一大批蒙古高僧大德,他们为加强藏蒙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的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丹曲先生就藏蒙关系史中的诸多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对今天我们所提倡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借鉴和启发作用。18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拉卜楞寺寺主嘉木样活佛系统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丹曲博士就嘉木样活佛转世系统形成的历史背景、传承及其影响作了专章论述,尤其就第五世嘉木样活佛在解放前对拉卜楞地区民族教育的贡献、具有与赛赤同等地位的喇嘛噶绕仓对巩固新疆边防的贡献也重点作了阐述,其经验、特点对今天民族地区的建设仍然可将参考。
其次,文献发掘与藏传佛教传统文化相结合,指出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的学术体系与研究价值。
藏民族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大量的文献资料,内容涉猎广泛,记录了藏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包含了藏族人民世代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历史上的藏传佛教寺院既是宗教僧侣修习佛法的场所,又是传播藏族传统文化的中心。正如著名藏族学者阿芒班智达所言:在安多地区“唯独拉卜楞寺拥有显密之教证、训诫、密法、规范仪则外,明学方面拥有声明、诗学修辞、韵律、天文、历法、占卜,以及各种流派的书法艺术等学科,具有高层次的研究水平,而且在工艺学方面也拥有版刻、绘画、木工、裁缝、金石等专项技艺。这些明学世艺,取自于各地寺院的精品和一流的技艺,具有其时代的先进性。”(清)阿芒班智达著,玛钦·诺悟更志、道周译:《拉卜楞寺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73页。而所有这些领域,都有相关的文献资料留存,这无疑是今天认识藏族文化与学术发展史的宝库,许多门类的文献都还值得去发掘与探索。在这一编中,丹曲先生从文献学史的视角,总结了拉卜楞寺馆藏的藏文文献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并就国内外藏学界对拉卜楞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也作了回顾与展望。
第三,全面介绍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涉及的各种文化类型,透过文化现象探索文化本源与内涵。
藏学家王辅仁先生曾说:“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光辉夺目,即使置之于世界文化之林,藏族文化也是有其突出地位的。不少外国的藏学家,首先是对藏族文化的羡慕与倾倒,才矢志不移地投生于藏学事业的。藏族文化的感染力,诚非笔墨所能形容。这是藏族人民的骄傲,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光荣。”王辅仁:《<安多地区藏族文化艺术>序》(丹曲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页。此言毫不为过,近些年来,随着藏学事业的蓬勃发展,除了传统的宗教、历史、文学等领域之外,如建筑、美术、音乐等方面也有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展现在学术领域。在本书的第三编中,作者对拉卜楞寺的佛教艺术门类也辟专章综合研究,内容涉及拉卜楞寺的经堂建筑、民居建筑、佛殿音乐、民间歌舞、佛塔艺术、宗教雕塑、民间剪纸、藏文书法、藏文印章等,有些内容甚至超出我们的传统认识,不但丰富了人们对拉卜楞寺佛教文化内容的认识,更从学术研究的层面努力剖析,既展示了拉卜楞文化艺术是本地区人民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继承本民族文化艺术基础上与周边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辉煌成就,又显示了藏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与佛教文化相伴相生的的历史轨迹,从而证实了拉卜楞文化艺术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魅力。
藏学研究是一个大的学科概念,而其中所包含的研究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包括藏族政治、历史、宗教、经济、文化以及民俗等各个学科,但每个学科之间又有联系。拉卜楞寺佛教历史与文化也不是孤立的,是与藏学各学科领域都有着直接关联的,《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论稿》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努力,这种努力的方向,为拉卜楞寺佛教文化研究,乃至安多藏区佛教文化研究的学科体系构建从理论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一)彰显浓郁的地域文化个性。
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类型,这一文化类型和周围的其它区域有着明显的差异。拉卜楞文化就具备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的特点,丹曲先生力图以区域文化的学科体系,构建拉卜楞佛教文化体系,在理论建设的基础上,深入解剖其文化内涵,张示其文化华彩,这无疑对地方文化建设、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二)探索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中国历史文化古今相承,在多元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协和万邦,用统一政体兼容多元民族文化并营造“和而不同”的民族宗教关系。从民族学视角看,中国文化有一种精神和一个结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它昭示我们贫弱时不自卑而知发奋,富强时不称霸而讲兼容。中国文化的结构就是费孝通教授总结的“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在多元文化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使各地各民族人民利用多元文化资源开辟多样的发展前景,最终在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各尽所能和各得其所。这就是中国的福祉所在,也是中国能为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的表层看似呈现了一种单一的东西,而内部却是多元文化的结合,其丰富多彩就是一种多元的表现。
(三)揭示藏传佛教文化的特质。
佛教自大规模地走出了自已的原生地古印度,就对喜马拉雅山周边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佛教跨越喜马拉雅山走向雪域高原后,佛教文化已经超出了古印度城邦地域,藏传佛教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高原上古典的社会文化架构和思想范式也都因之而经历着巨变。拉卜楞藏区,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佛教文化的洗礼,拉卜楞寺的规模也日益宏伟壮观,修习体制也越来越趋于完善,这应当就是藏传佛教文化发展完善的结果。
(四)揭示定历史条件下民族关系的重要作用。
民族关系的和谐,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条件,藏传佛教文化是特定时期维系民族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正如《藏族史料中的青海和硕特蒙古——黄河南前首旗亲王史略》一文研究,和硕特蒙古部入居青海藏区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同广大的藏族人民一道,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共同生产,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逐渐演化融合成有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拉卜楞寺以寺主嘉木样活佛为代表的重大活佛与历代中央政府保持者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逐步加深和增进,对巩固西北边疆、安定蒙藏社会秩序,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丹曲博士的《试述藏传佛教高僧喇嘛噶绕仓对巩固新疆边防的贡献》就说明了这一历史事实,同时在文字之间每每流露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建设的爱国民族意识。从而在经济、文化诸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建立了新的民族友好关系,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也为今天各民族共同开发青海地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客观上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对稳定历史上西北边疆局势、增进安多地区蒙藏两族的友好往来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弘扬宗教领袖人物爱国重教的光荣传统。
中华民族在追求、探索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祖国统一的历史长河中,总是把爱国和责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总是把维护祖国统一当作自己的崇高职责。自古以来西藏各族人民就有英勇不屈、不怕流血牺牲,反对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
丹曲先生以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的系列研究,对藏学学科体系中安多地区区域文化的理论构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从《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论稿》一书所介绍的拉卜楞寺佛教文化内容及文化资源,可知作为安多藏区的宗教核心,相关的佛教文化内容相当丰富,而作为一部著作,并不能涵盖拉卜楞研究的全部,这将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
拉卜楞寺做为安多藏区的宗教中心,其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必定是安多藏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对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的研究,无疑也会推动安多地区藏族历史与文化研究的深入。安多地区,以其特殊的文化地理特征,成为藏学研究领域中独具特点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其研究视角既多元化,又自成体系。从历史学角度,可考察安多地区宗教文化的传承关系与历史演变;从宗教学角度,可在宗教流派与义理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艺术考古学角度,可考察安多地区宗教文化的历史流变;从政治社会学与宗教社会学角度,可考察安多地区宗教文化在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中的作用;从民俗文化学的角度,可考察安多地区宗教文化在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对藏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作用。通过这些视角的研究,来探讨宗教文化的世俗化、宗教信仰与政治的关系、宗教信仰体系与宗教修道体系的关系等,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从目前拉卜楞寺佛教文化的研究内容看,多元文化的比较研究与藏传佛教不同教派之间的文化比较研究还有待加强。如前所述,安多地区,从社会经济生活上讲,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从人文地理学上讲,则是中原汉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地,同时还与甘肃河州地区回族聚居区相毗邻。因此,各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当地人文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产生直接影响,其中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广泛,而伊斯兰文化与藏文化在这个地区的碰撞、交流与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夏河地区藏族聚居区的收缩,藏回通婚等现象,无疑都是区域内部不同文化共生的结果,需要从多学科、多视角去探讨,这也是过去学术界较少关注的。
我国藏学研究学者众多,成果丰富,同时具备丰富文献资源、语言资源和科研资源,也较西方学者更具备资源有效配置的先天的条件。上世纪后20大量西方藏学成果的翻译介绍和大量藏文文献汉译本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藏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今天,我国藏学成果的涌现依然呈蓬勃之势,在此基础上合理地整合与调配资源,有助于造就大量国内的国际一流藏学专家与成果,提高我国藏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作者朱悦梅,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因玄而成思,致思以达玄
——《重玄之思—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和认识论研究》读后
朱展炎
罗中枢教授所著《重玄之思——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和认识论研究》一书由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2010年10月,20万字,以下简称《重玄之思》,所引只注明页码)。该书主要从重玄方法和认识论的角度来论述唐初成玄英的“重玄学”,本文按图索骥,就该书的一些研究特色作一评述。
一、紧扣时代背景,深究学术源流
道教得以产生,是建立在先秦天人观念、鬼神崇拜、礼乐祭祀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基础之上。先秦之际的中国思想,更为注重宇宙论和价值论的探讨,宇宙论的思想成为此一时期思想家的重点,其中儒家的天道观、老子的道化论和《周易》的太极生成论就是其代表。他们关注的,主要是宇宙的来源和归属等终极问题。推而下之,则以天道论人事,试图为当时动荡的时局提出自己安邦治国、匡扶人心的各类“良方”。
汉代是中国思想发展的一个变革期,此一时期儒学的谶纬化和独尊化、经学的古今之争以及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儒释道三教思想之间开始交融。这一时期的中国思想主流,是以天人感应的宇宙论为基础来探讨天人关系。至魏晋南北朝,中国哲学之主流则又一突变,力主突破汉代经学之藩篱,走向玄学之思,由宇宙论的探讨转向本体论。加上汉末佛教的传入,玄佛合流的思想则加深了对《易》、《老》、《庄》的思辨深度,玄学所探究的“有”、“无”等本体论问题成为当时思想的热点。此时的道教思想主流,则专注于建构神仙理论、规范修仙方法、定制斋醮科仪和编撰道经目录,力图将汉末的鬼神道教改造成为神仙道教,以适应上层人士的信仰需求和维护统治秩序,剔除民间道教的革命性和粗鄙性。
相对于汉魏晋时期,道教发展到了隋唐之际,其修道方法和思想已然发生了很大转变。《重玄之思》一书在第一章第一节里对此作了总结:1.道教的义理化;2.道教的内在化;3.道教的思辨化;4.道教的上层化;5.道教的宽容化。道教在隋唐时期的这五个特点,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道教在大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思想史的流变中开始寻找自己的方向。
对于重玄学产生的思想背景,该书主要从隋唐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和道教教义发展的特点、儒释道三教的交融以及玄学到重玄学的主题流变等角度来探讨。这些时代背景和学术源流的交代,使得我们得以清楚了解成玄英“重玄学”得以产生的物质政治条件和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
就物质政治条件而言,隋唐时期的物质繁荣和政治开明为这一时期道教、佛教和其他外来宗教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隋唐时期的统治者,对于三教和其他宗教都能兼容并包,体现了一种大国的风范。因而,佛、道教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建设和开宗立派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就道教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进程而论,《重玄之思》一书注意到了道教修道理论由玄学到重玄学,由重玄学转向心学的内在发展进程。重玄学的兴起,如作者所言:“重玄学是魏晋玄学的继承、深化和终结。在重玄学家看来,王弼主张的‘贵无论’和裴頠倡导的‘贵有论’,都是各执一偏,没有穷尽《道德经》的微言大旨意。郭象和僧肇的观点启发了重玄学。重玄学主张‘破执’或‘遣滞’,既不滞于有,又不滞于无,亦不滞于非有非无,通过不断的‘破’、‘遣’或否定,以达到更抽象、更纯化、更超越的‘重玄’妙境。”(第49页)
重玄学得以产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教佛性论、涅槃说和中观学的影响。《重玄之思》一书对此也进行了简明扼要地梳理,文中叙述了南北朝时期僧人慧文“一心三观”、三论宗“八不中道”、“真俗二谛”等思想;至晋则有鸠摩罗什利用“中观学”破有无双执,随后的僧肇依循此思路,主张以非有非无的双遣方式来破玄学之迷悟。而支道林则用“重玄”、“双玄”等方式来达致此种修行的终极目的。
慧文、鸠摩罗什、僧肇和支道林所因循的思辨方法,究其实质,“都还停留在‘一玄’或‘一中道’的范畴”(第50页),尚未达致“重玄”之境。为达此境,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否定”,即吉藏所言的“四忘”: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
从道家道教自身思想发展的脉络而言,玄学是对先秦老庄之学的思辨化,其本质是探讨本体论的问题。重玄学则是循着玄学的本体论问题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力图走出玄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偏执,进一步走向修仙理论的内在化和心性化。
这样一种思想源流的转变,如作者所言,“从魏晋玄学到隋唐重玄的过程,是从哲学转向宗教和宗教哲学的过程,是从本体论转向心性论的过程,是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转向重玄思维方式的过程。玄学将老子的宇宙论转化为本体论,重玄学进一步使本体论转向心性论”(第55页)。
二、细研关键概念,精炼核心范畴
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总是要依靠文本而成形,而文本得以形成,则需要语言来表达。在思想家所使用的语言当中,最为重要的是一些关键概念和核心范畴,这些概念和范畴可以说是建筑思想结构的基本材料。
成玄英作为唐初道教教义思辨体系的自觉建立者,其解《老》、解《庄》所倚重的主要概念和范畴有道德、有无、境智、本迹、理事、心性和自然等,而通达这些概念和范畴的思路则是“玄”、“又玄”、“不滞”、 “三绝” 、“兼忘”等。除了对于成玄英固有文本的概念和范畴作了归纳外,作者还提炼了许多带有自己心得的核心范畴,比如“虚忘”、“玄思”、“ 妙悟”、“境界”等。
如何通达、描绘和理顺成玄英重玄学的思想结构,是《重玄之思》一书的首要任务。在其篇章的安排上,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关键概念和核心范畴的把握,其逻辑思路即是先谈方法,次谈本体,再谈知识,后谈境界。
就方法而言,《重玄之思》一书在第二章“既遣二偏,又忘中一”里,主要介绍的就是成玄英重玄学所倚重的解《老》、解《庄》方法,即“玄”、“玄之又玄”,认为“玄”之含义即是不滞,而“玄之又玄”则是不滞于不滞。成玄英的重玄方法,按作者的说法就是“一种以否定为手段、以‘遣滞’为特色、以‘处中忘中’为要点、以‘和光同尘’为旨趣、以‘重玄之境’为目的的方法”(第62页)。就其内容而论,一是三重否定(非有,非无,非非有非无)、二是“一三三一”的修道方法、三是双重境界的超越方法、四是“双照双非”的辩证方法、五是与时具进的批判方法(第62-72页)。
成玄英所论述的这些方法,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达到一种绝思虑、同物我、忘言语、超二元的“虚忘”状态。这种状态,其实是修道者体道之后的一种身心体验,此种体验是在消除人世一切区分、对立和知见之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此种愉悦不是靠情感、思虑、知见、逻辑和语言所获得,而是通过老子所言的“致虚极,守静笃”而达致。因此,作者用“虚忘”二字作为成玄英重玄方法的总结,自有其用意。我们知道,《老》和《庄》所传达的在世体验,就是“虚”与“忘”。“虚”在《老子》中的论述比比皆是。“虚”之含义,有虚空、遣滞、虚无、虚极、虚静等,它包含了道存在之特性、体道之方法和道之境界等层面。而“忘”则是庄子面对无可奈何的人生所作出的一种审美态度。其所忘者,乃是物我两忘、是非两忘、生死两忘。其本质,乃是“忘两”,忘掉和泯灭所有人为的分别,忘掉人世当中的二元对立,从而进入一种“无何有之乡”的逍遥无事状态。因此,庄子所强调的心斋、坐忘等工夫,其所服务者,其实就是为了达致“无待之游”和“游于无待”。就此而言,成玄英“三绝兼忘”的致思方法和体道目的,与其说是一种神秘的宗教体验,不如说是寻求解脱而达致的一种审美境界。
从本体而言,“重玄”之思所思者乃是“道”。而对道的理解,成玄英将其与理、性、心等结合起来。道家道教对于道之理解,主要有如下几种:虚无论、气本论、丹本论、理本论和心本论。气本论和丹本论可以说是隋唐以前道教理解大“道”的两种主流方式,道生气化、服丹成仙成为了道教理解宇宙生成和修仙得道的理论方式和修道途径。而以理解道和以心达理,则反映了道教理论思辨的提高。
以理解道和以心达理,可以说是成玄英解“道”的一大特色。由道至理,由理至心,可看作成玄英解道的一种内在思想逻辑。对于道家“理”之梳理,作者说“老子未言及‘理’,庄子论及‘理’,但偏向于用以描述事物的性质和条理。‘理’在老庄哲学体系中并非最高哲学范畴,‘道’才具有最高的本体意义”(第101页)。成玄英以“理”来释道,其目的是为了在道、物之间寻找一个连接点。
成玄英以“理”解“道”,其所重者,乃是将道由先秦时期的宇宙论转入本体论,试图将“理”抬高到纯粹本体的地位,从而避免像玄学那样落于“有”、“无”之偏颇。因为“理”本身就具有“道”的许多特性,其实也就是道本身的外显,因而凸显了道本身。但为何要以“理”解“道”,作者似乎在文中没有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而且“理”如何作用于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如何能彰显此理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揭示。
就知识而论,作者在第四章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总体而言,其所关注点,乃是知、言、悟三者的关系。关于道学之知,作者总结了其典型特征:“知”的要领在于追求形而上学之思、“知”是关于“真、善、美”的整体把握、“知”说到底是“识根知本”的智慧追求、“知”是“性命双修”的过程、“知”是靠“悟”而获得的、“知”追求与行的统一(第149-153页)。这种对于“道学之知”的概括,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和精到的。但是,对于“道学之知”的局限性,作者似乎没有涉及到。
综而论之,《重玄之思》一书在把握成玄英思想的关键概念的基础上,能够提炼出自己特色的核心范畴,试图对成玄英的思想作出一种建筑学式的把握,这种整体把握思想家思想的能力,使得作者对成玄英思想的理解异于其他论著。
三、征引他山之石,融汇各家之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者在广泛征引儒释道三教文献的基础上,也对西方哲学史上著名思想家的思想多有引用,互相参考,以辨中西之异。
如文中第162页引用黑格尔的话来批判人们对于“常识”、“俗知”的迷恋:“黑格尔指出:‘熟知的东西……并不因此就是真知。’‘熟知的东西往往又是我们最无所知的东西’……”这样一种征引,主要是为了与老庄、成玄英关于为学与为道、小知与大知、俗知与圣智的问题进行论证,以表明他们对于如何辨别熟知与真知以及如何扬弃熟知而达于真知的探究。
探讨知识论的问题,我们就不得不以西方知识论为参考背景。从严格的学科分类意义上而言,我们传统是缺少这种知识学的自觉建构。西方近代知识论建立在严格的概念辨析和推理之上,同时亦是西方近代科学摆脱中世界神学世界观的一种努力。在人的主体意识觉醒之后,上帝不再成为人类检验世间知识的标准和是非评判的唯一依据,科学的假设和实验则成为了人们获取日常知识的可靠手段和必备工具。
西方近代的知识论,是建立在概念、范畴、命题、推理基础上的一套认知体系,其背后是对于人类理性的自信。此种理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确定性”。
这种确定性的寻求,是建立在主体和客体二分基础上进行的,人作为认识的主体而对对象世界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和归纳,从而获得对象与命题的符合。这样,自然界被放在了对象的地位上,人所要作的就是精确表象世界。
而我们传统哲学的认识方式,可以说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天人不分”的理念上,人与自然是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自然并不是我们的对象,而是我们的依托和主人。因此,道学之认识论,更多地不是依靠理性、逻辑和语言去思考自然,而是依靠直觉、感悟、内证等方式去体证自然。这点在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和认识论上,可以说体现得很明显。比如他对于语言的拒绝:“苟能忘言会理,故曰言未尝言,尽合玄道也。如其执言不能契理,既乖虚通之道,故尽是滞碍之物也。”忘的目的,是为了“合道”,此种之合,当然不是主客之合,而是人道无分,天然一体。
综上所述,《重玄之思》一书在结构的设计、关键语词的梳理和资料的掌握上,都有作者独特的考量。如果再能够对一些关键语词,比如“理”与“德”在文本中的关系,理、心、性思想对后来道教的影响,唐代重玄学思想与金元时期道教心性论的关系等问题作进一步地梳理,那么该书的内容就显得更为丰满和全面。
(作者朱展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后)
中国宗教研究50人论坛会议综述
李金花
2011年7月17日,“中国宗教研究50人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本次会议承接于7月15—16日的中国宗教学会年会,由中国宗教学会、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来自全国教育界、宗教界及企业界等共约50余人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致开幕词。在致辞中,卓新平研究员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政建设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宗教学科在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发展契机与道路。在文化建设上,考虑到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问题,我们需要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从反思中重新树立自身文化的自信。在社会建设层面,我们需要思考在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宗教的价值和地位。在党政建设上,宗教同样关涉到政权的稳固、社会安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次论坛目的在于针对中国当前社会整体现实来概括中国宗教学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道路,从而探讨中国宗教以及宗教学发展的深层问题。本次论坛共分为四个主题:一,探讨宗教及宗教学在我国社会的处境;二,宗教在我国积极社会功能的正面认识;三,如何推动建立社会对宗教的正面认识,改善宗教与宗教学在我国的社会地位处境;四,宗教学学者对于我国宗教学的发展应该有哪些行动或举措。这些问题涉及到宗教学的生存环境,影响到宗教学者及研究者自身学科的切身利益。
在第一场讨论中,六位学者围绕于当前社会情形下中国宗教的当代特征、社会地位、社会功能、国际意义等方面首先作出了探讨。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安伦提出,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宗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当前情况下中国宗教学面临的机遇。前者主要包括当前中国社会对宗教学研究基本常识认识的模糊、宗教界研究人员的缺乏。后者是面对当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构建国家软实力、信仰缺失价值虚无的形势,宗教学界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契机。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的李向平教授指出,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群众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的转型时期,宗教信仰如何能够真正发挥功能,成为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精神建设的资源,是当前宗教界、宗教学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华侨大学副校长张禹东教授提出了关于宗教及其积极功能的若干思考,认为在当前中国有关宗教的理论认识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形下,需要明确宗教的积极功能,从而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能够发挥其既定作用。上海大学郭长刚教授对多元视阈下的宗教观念进行了评析,认为目前主流的宗教观念为结构功能论所主导,这一宗教观念中所涉及的宗教是一种体制性宗教,来自于基督教的历史经验,并不能适合欧洲之外其他地区的宗教实际。由此,转向对于宗教“灵性”的关注,能够使宗教信仰及其研究更具原生性、普遍性和超越性。复旦大学的范丽珠教授从宗教社会学视角来谈及当前宗教研究需要着眼于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失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新鹰教授对现时代无神论理论的发展提出了颇具创新性的观点,认为一直以来社会并未形成有系统的无神论教育,有的只是对宗教的盲目批判,在分析了战斗无神论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后,提出要历史、辩证地还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观点。
在第二场讨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邱永辉研究员从宏观视野上来探讨宗教学学科问题,提出中国宗教学的建构与发展问题既要关注到学科本身的历史背景,又要关注现今学科的研究领域。同时,中国宗教学一方面既要保持自身特点又同时需要与世界宗教学保持对话与交流,以此来进行国内宗教学的研究。浙江大学的王晓朝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其在清华大学讲授宗教学的经验与感受,尖锐地提出了在大学教育中普及宗教学常识面临的问题与矛盾,引发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浙江大学的张新樟教授提出建设“宗教共同体”的概念,建议建设小型学术团体及理性信仰判断标准,提倡做有生命的学术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沈桂萍教授在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教材工程的进展情况之后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郑筱筠研究员根据自身研究,就当前中国佛教南传佛教的当代处境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第三场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吴云贵研究员就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认为,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理论上的创新。现阶段我们的宗教研究要以社会主义服务作为目标。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从关注宗教学在学科体制中如何于其他学科相呼应出发,就基督教的研究提出了一套新的研究理念与途径,试图从新的视角纳入宗教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晏可佳研究员就当前中国宗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方面我们对于中国宗教的现状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我们的宗教研究需要将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结合起来。而浙江大学的王志成教授从翻译和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关系一题出发,探讨了翻译以及语言对于中国宗教学发展的重大影响,提出翻译、语言影响并导致我们话语空间的转变。四川大学的李刚教授在本场最后提及了中国宗教的多元包容性以及中国宗教发展的经济问题。
在第四场发言中,复旦大学的张庆熊、浙江大学的戚印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王志远、卢国龙、王卡、何劲松、周樊藩分别就自己研究领域进行了论述。张庆熊教授提出了试图构建中国宗教理论的可能途径,他认为论及中国古代宗教学,则需要从传统文献如《诗经》来进行研究和探讨。王志远研究员从建立中国宗教学学科来探讨,一方面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宗教学研究中的地位,又同时提出了理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在宗教学理论建设中我们需要特别强调宗教对于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等方面的价值。另外,我们同样需要关注中国宗教学在对中国文化的再认识中所具有的地位。卢国龙研究员从该如何来理解的问题提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如何来理解宗教,他认为我们始终要做的是把宗教看成是礼乐文化的一部分来进行理解,由此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王卡研究员则提出,如果中国古代所谓的“宗教学”存在,则就是关于“三教”进行定位的讨论,即对“三教”不同的地位的认识,由此思考西方话语下的“宗教学”是否适合中国宗教学研究。何劲松研究员从禅意书画来论述书画与禅宗思想之间的关联,他主要介绍了汉字书法特征之中是如何蕴含着“道”等相关的哲学思考的。周燮藩研究员从“宗教哲学还是宗教史学”一题来谈及宗教与宗教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宗教学的发展对于引导社会、大众对于宗教的认识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宗教学研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谓中国人的宗教”、基督教神学影响下诞生的宗教学概念与术语对于中国宗教学研究的不适用性等等多方面的问题。戚印平教授从历史学学科的视角谈及了自身对于宗教与之相关问题的理解。从宗教学的“脱敏”一词开始谈起,谈及了宗教学学者自身的宗教背景问题。同时,从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关系来说,有关宗教史的研究同时也是当前宗教现实问题的研究。
在围绕于“宗教共同体”“宗教学学科发展”等关键词的自由讨论之后,会议在卓新平研究员的总结中结束。本次会议围绕于当前形势下中国宗教学学科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会学者在各自发言中将宗教问题与现时代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宗教学界对于自身学科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同时也展现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宗教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李金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
第二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综述
张 方
2011年7月9—11日,第二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在河南省济源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实学会、中国道教协会、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省济源市政协共同主办。十届全国政协张怀西副主席、政协民宗委黄璜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以及河南省政协、济源市委等单位的领导亲临现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北京、山东、四川、陕西、吉林、河南、香港、台湾以及美国、韩国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本次会议共收论文25篇。会议主旨为进一步挖掘王屋山“天下第一洞天”的丰富内涵和现有道教历史遗存的重要价值。
一、王屋山道教与上清派
王屋山,道教又称清虚小有洞天,为十大洞天之首。唐代上清派著名道士司马承祯隐居于此,形成了王屋山道教发展的高峰时期。本次会议研讨司马承祯的论文共有四篇。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金白铉教授的《司马承祯的工夫论及其当代意义》将老庄与司马承祯的思想进行比较,认为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是吸收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以老庄思想为本,融合而成道教的修仙成仙理论。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与何振中博士的《王屋山高道司马承祯道教医学思想及其影响》认为司马承祯的道教医学特点在于运用中医学基本原理来阐释服气的基本生理机制。中国社科院吴受琚研究员的《论司马承祯》一文从司马承祯的道教哲学与心性修炼学说两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司马承祯的道学思想及其贡献。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金荣华教授的《〈旧唐书·司马承祯传〉考注》利用碑刻及其他文献资料对《旧唐书·司马承祯传》进行补实考注,并梳理出司马承祯编年简表。
上清派历史上的著名的女道士魏华存与玉真公主,她们的修道经历与王屋山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次会议有两篇涉及她们的论文。分别是美国罗特格斯大学赵昕毅的《豫西北的魏华存信仰》和华东师范大学刘仲宇教授的《玉真公主入道小考》。
中国社科院王卡研究员提交的《王屋山上方真元道派续考——兼论道教金丹派易图学渊源》一文考证上方真元派所依托的原始经典,指出这些原始经典的修仙理论受到吴筠《玄纲论》的影响。但金末元初的上方真元派在内丹理论上并未受《玄纲论》的影响,而更多的推崇司马承祯。同时此文还认为唐末五代宋初,道教金丹派易图学已经形成。
二、王屋山道教与全真派
本次会议关于王屋山全真道的论文共有八篇。山东大学赵卫东教授的《金元全真道在济源的传播》通过对全真七子的史料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史料仅可以确定丘处机曾经到过济源,而其他六人是否来过济源还不得而知。北京大学王宗昱教授的《全真教在济源地区的活动》一文利用碑石与地方志史料,从微观方面对全真教在济源的活动提出了很多问题,留下了许多可供研讨的空间。河南社科院杨世利副研究员的《金末元初的王屋山道教》则主要是对王屋山全真教兴盛的标志及原因进行了探讨。济源市文物局冯军的《金元之际济源地区道教活动初探》侧重对金元时期济源地区重要道观的兴复情况进行了考察。王屋山道学文化研究会李德哲先生《金元时期王屋山道教活动初探》一文参照相关资料对丘处机与宋德芳在王屋山的活动进行了考证。陕西省社科院张方的《蒙元时期王屋山全真教活动述略》着重对元代全真教在王屋山地区的派系流布进行了梳理。中国社科院汪桂平副研究员的《王屋山与〈道藏〉》根据碑刻资料专门对王屋山全真道在元、明时期参与编印和庋藏《道藏》的史实进行了考证。还有济源当地学者李修忠与闫合作的《长春第一观考证》从柏林长春观的地理、丘长春的诗词、重修长春观的碑文三方面进行论证,认为河南济源柏林长春观为丘处机亲手创建。
三、济水与济渎庙
济源济渎庙在王屋山下,为中国古代祭水庙宇中最大的一座,历代的济水祭祀活动丰富了王屋山道教文化的内涵。本次会议有两篇论文与济渎庙相关。中国社科院张广保研究员的《对河南济渎庙所藏净明道碑刻的释读》认为此碑为北宋有关许逊信仰的皇家碑文,可能是北宋净明道士王仔昔代徽宗祈雨求福的产物。此碑的符箓应为北宋净明道常用的治水符。河南省社科院的张新斌的《王屋山道教文化与济水崇拜》一文通过对多处济渎庙的田野调查,勾勒出济水崇拜的文化内涵,并探讨了其与王屋山道教文化之间的关系。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教授以《开展田野调查,追寻历史记忆》为题为本次研讨会做总结发言。葛教授认为王屋山的道教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要设计和推进这一文化工程,首先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王屋山道教田野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成果。然后进一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富有文化含量的旅游资源和推进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张方,1982年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第六期
宗教理论研究
安全与统战——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双重解读——徐以骅刘骞1
精神治疗与宗教信仰——从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说起——孙恪廉9
佛教研究
玄奘法师《制恶见论》考——傅新毅16
唐代幽州军人与佛教——以《房山石经题记汇编》为中心——刘琴丽24
试论嵩山少林寺与清政府关系之演变——赵长贵33
元仁宗藏传佛教管理探微——李德成42
明清藏传佛教法器铃杵与汉藏艺术交流——吴明娣46
道教研究
老子诞生地历史定位、沿革及其认可漂移之考述——曾传辉53
《关于〈辉州重修玉虚观碑〉的两则考释》补正——万里62
基层行政区划型民间信仰祭祀空间结构及其特征
——以泉州东海镇典型村落为例的研究——郑衡泌72
基督教研究
早期基督教习俗中的异教因素——林中泽85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译著文献的刊刻与流传——宋巧燕95
近代基督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字布道及其影响——陈建明104
北京房山十字寺的研究及存疑——唐晓峰118
伊斯兰教研究
尊重与互惠:道德共同体的建构
——伊斯兰教西道堂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与启示——李晓英敏俊卿126
清真寺调解穆斯林普通民间纠纷的作用研究——拜荣静133
其它宗教研究
民族之间通婚影响多宗教和谐共处的研究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张桥贵李守雷147
田邵邨与先天道在香港的传播——危丁明161
信仰与习俗
——新疆维吾尔族的婚姻观念行为——茹克亚·霍加171
摩尼教研究
霞浦摩尼教文献及其重要性樊丽沙——杨富学177
信息与评论
“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刘国鹏184
“位格主义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袁朝晖186
“慧思大师与南岳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田艳188
“佛慈祖德茶道祈福——和谐之路同心同行”系列活动学术研讨会综述——刘立夫龙璞191
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Jun,No.132 No.6.2011
Contents
Studies on Religious Philosophy
United Front and Security: Two Foci of New China’s Religious Policy \ Xu YihuaLiu Qian(1)
Phrenoblabia and Religious Belief: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reud and Jung \ Sun Kelian(9)
Buddhist Studies
Study on Master Xuanzang’s ‘Deal with Bad View’ \ Fu Xinyi(16)
Soldiers and Buddhism of Youzhou in Tang Dynasty \ Liu Qinli(24)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Evolution Between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Shaolin Temple of Mount Song \ Zhao Changgui(33)
Research on the Tibetan Buddhism Management of Emperor Renzong of Yuan \ Li Decheng(42)
Tibetan Buddhism Talisman,Dorje and Bell and Tibetan-Han Ethnic Artistic Communion in the Period of Ming-Qing Dynasties \ Wu Mingdi(46)
Taoist and Folk Religious Studies
The Historical Fixed Position of Laozi’s Birthplace \ Zeng Chuanhui(53)
Supplement and Amend about ‘Research on ‘the Monument of Yuxu Guan’s Rebuild’’ \ Wan Li(62)
Study on the Space Structure and Its Features of the Cult in Folk Beliefs \ Zheng Hengmi(72)
Christian Studies
Pagan Elements in the Social Customs of Early Christanity \ Lin Zhongze(85)
Translations’ Publication Printing and Handing Down Written by Members of Society of Jesus in the Period of Ming-Qing Dynasties \ Song Qiaoyan(95)
On the Literary Work and It’s Influences of Christianity in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ern China in Modern History \ Chen Jianming(104)
Study on Shizi Temple of Fangshan, Beijing \ Tang Xiaofeng(118)
Islamic Studies
Respect and Reciprocity: The Revelation of How Islamic Xidaotang Dealing with Social Relations \ Li Xiaoying Min Junqing(126)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ediating Disputes among the Muslim People by Mosque \ Bai Rongjing(133)
Studies on Other Religions
Study on Whether the Exogamy Making the Religions Harmonious Coexistence: As an Example of Xishuangbanna Dai minor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 Zhang QiaoguiLi Shouli(147)
The spread of Tian Shaocun and XianTian Taoism in Hongkong \ Wei Dingming(161)
Belief and Customs: Marriage Idea and Behaviour of the Uyghurs of Xinjiang \ Rukeya Huojia(171)
Studies on Manichaeism
Xiapu Manichaeism’s Documen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 Fan Lisha Yang Fuxue(177)
Review and Information
安全与统战——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双重解读
徐以骅 刘骞
建国以来,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60多年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所面临的宗教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宗教政策也因此呈现出四个阶段的变化,即形成期、失衡期、调整期和转型期。但是,我国宗教政策坚持“统战”与“安全”两大主线或基轴的基本方针却始终没有改变。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择安全和统战的双重视角,试图揭示建国以来我国宗教政策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并为我国宗教政策的制定提供某种理论思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中国宗教政策 统一战线 国家安全
作者:徐以骅,1955年生,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骞,1981年生,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United Front and Security: Two Foci of New China’s Religious Policy
Xu Yihua Liu Qian
S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sixty years ago, China’s religious landscapes as well a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policy toward religion 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National security and United Front, however, have remained as the two major considerations of this policy, even 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considerations has changed over time. The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two policy lines and provide a new angle to examine the history of CPC’s religious policy.
精神治疗与宗教信仰——从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说起
孙恪廉
荣格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位精神分析大师,他区别于弗洛伊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重视精神治疗中的宗教作用。本文简要阐释了弗洛伊德和荣格不同的宗教观,继而围绕着宗教信仰与心理治疗、外部精神世界与内在神经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走出俄底甫斯情结后,面向宗教的殿堂能否在无意识领域里获得更多发现等问题,介绍了两位大家的不同主张。
关键词:宗教 精神治疗 荣格 弗洛伊德
作者:孙恪廉,1957年生,成都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玄奘法师《制恶见论》考
傅新毅
《制恶见论》是玄奘在印度游学期间所撰写的影响最大的一部论书,为玄奘赢得了声震五印的极高荣誉,可惜未能流传下来。本文通过对《成唯识论述记》等相关记载的梳理,认为《制恶见论》的主要内容至少有三项:一是论证大乘经真是佛说;二是证成阿赖耶识;三是改进“带相说”,证成唯识。“唯识比量”应是《制恶见论》的一部分。
关键词:玄奘 制恶见论 唯识比量 阿赖耶识 挟带 大乘经真是佛说
作者:傅新毅,1970年生,哲学博士,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副教授。
唐代幽州军人与佛教——以《房山石经题记汇编》为中心
刘琴丽
本文利用《房山石经题记汇编》,探讨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幽州军人对云居寺刻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第二、幽州军人刻经诉求的内容特点,即除了为家人、亲属祈福外,主要体现为为节度使及其家人祈福、为节度使生日祝寿、节度使及其属下军将为帝王或民众祈福等。第三、经由房山石经题记还可以发现:佛教已被部分幽州军将利用,将之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军界的动荡局面以及浓厚的地域主义观念等问题。
关键词:唐代 幽州 军人 佛教 《房山石经题记汇编》
作者:刘琴丽,1972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Soldiers and Buddhism of Youzhou in Tang Dynasty
Liu Qinli
By using stone inscriptions compilation of Fangshan,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military officers of Youzhou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for Buddhist stone carvings. Second, it ha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buddhism aspirations, such as blessing Jiedushi and his families having good fortune and peace, happy birthday to the Jiedushi, and blessing him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ountry. Third, by stone inscriptions compilation of Fangshan, we can see that Buddhism had been used as a political propaganda tool by some of soldiers in Youzhou, military unrest, and the soldiers’ strong concept of regionalism, etc.
试论嵩山少林寺与清政府关系之演变
赵长贵
清朝前期,少林寺与清政府的关系非常紧张,加剧了其处境的窘困。康熙中后期以降,为巩固统治,又因少林寺特殊的“禅宗祖庭”宗教地位,清政府在心存戒备之时,逐渐改变了对其一味严厉限制的政策。少林寺对清廷的态度也在改变,他们的关系有所缓和。但终清一代,二者始终若即若离,关系并未根本改善。少林寺与清政府的关系演变是清代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清政府少林寺关系演变
作者:赵长贵,1971年生,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元仁宗藏传佛教管理探微
李德成
元代诸帝崇佛均甚,而被称为元朝最有文化底蕴的皇帝元仁宗则独树一帜,厉行新政,匡救时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清新锐气。在藏传佛教管理方面,采取较为灵活实际的措施,因俗而治,优礼僧人,重视藏传佛教领袖人物,进一步加强与藏族地区僧人的密切联系,以便安抚广袤藏区,怀柔地方势力;因势利导,正本清源,整饬管理机构,强化并规范藏传佛教僧人管理;明辨是非,彰显法度,清除历史积弊,制止僧人不法行为。其藏传佛教管理措施,恩威并用,赏罚分明,灵活实际,行之有效,为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达到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目的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主权关系。
关键词:元仁宗 藏传佛教 管理
作者:李德成,1966年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明清藏传佛教法器铃杵与汉藏艺术交流
吴明娣
藏传佛教法器是藏传佛教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曾在汉藏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历史档案、图像与存世实物,对藏传佛教法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金刚铃杵加以考察,在厘清其发展演变基本线索的前提下,着重探讨明清时期汉藏两地铃杵的制作、相互流传及其影响,并阐明其与汉藏艺术交流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明清时期 藏传佛教法器 金刚铃杵 汉藏艺术交流
作者:吴明娣,1964年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老子诞生地历史定位、沿革及其认可漂移之考述
曾传辉
老子诞生地定位的历代记载实虚不齐,变动不居。本文通过穷搜相关文献和实地踏勘认为,明代以前历代朝廷认定的老子诞生地和亳州老子祠/太清宫位于今亳州市谯城区以西涡河沿岸50里范围内的支流交汇处。如果历史上涡河未曾大规模改道,明代以前的老子庙位置当在今两河口以东1里左右的涡河北岸。苦县遗址可能在今天的安溜镇一带。亳州太清宫在明以前历代均有修葺,名称屡易,享有皇家尊崇和供祀;元至正十五年(1355)被刘福通的农民军拆毁。今鹿邑太清宫距谯城以西约40里,远近比较接近古文献记载,又保存了亳州太清宫的残存碑碣,但位于涡河南岸4里且无支流经过,地貌不合,明中期以后,也有老子出生地一说。涡阳县天静宫曾被明朝官修史志记载为老子出生地,其特色是李母流星感孕传说影响深远,然其地理方位与明以前史料记载相差甚远。
关键词:老子故里 太清宫 老子祠 天静宫 流星感孕
作者:曾传辉,196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关于〈辉州重修玉虚观碑〉的两则考释》补正
万 里
本文对《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6期刊《关于〈辉州重修玉虚观碑〉的两则考释》一文进行补正,考证出辉州玉虚观的最初重修主持者为金元时期的全真教道士、丘处机再传弟子冷德明,以及作为辉州玉虚观“法亲院门”之修武县清真观、卫辉路紫极万寿宫的创建历史等情况,并对《辉州重修玉虚观碑》的撰文、书丹和立碑时间作了进一步的厘清,还对丘处机——刘志敏——冷德明和房志起这一全真教法系的构成及活动情况进行了大致勾勒。
关键词:全真教 辉州玉虚观 修武清真观 卫州紫极宫 刘志敏 冷德明 房志起
作者:万里,1951年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基层行政区划型民间信仰祭祀空间结构及其特征
——以泉州东海镇典型村落为例的研究
郑衡泌
中国民间信仰以神祠为单位的祭祀组织有着相对稳定性的空间区域,这些空间区域由于祭祀组织功能和形成历史的多样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以泉州东海镇典型村落为例主要探讨其中基层行政区划性祭祀空间的结构特征和成因。
关键词:民间信仰 祭祀空间 结构特征
作者:郑衡泌,1973年生,历史地理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早期基督教习俗中的异教因素
林中泽
随着基督教的成功崛起,许多异教习俗不是被完全抛弃,而是被逐渐地改造成为基督教习俗。基督徒的许多葬俗,都可以从异教世界的相关习俗中找到原型;基督徒的梦幻和异像,与异教梦兆密切相关;基督徒的许多重要节庆,也可以溯源到希腊罗马世界乃至遥远的东方。基督教习俗虽然与异教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但它绝不是后者的简单翻新,它在采用后者的某些形式的同时,必然也要赋予其全新的内容。早期基督教对异教习俗的广泛吸纳,说明了文化包容正是该教的一大显著特征。
关键词:早期基督教 习俗 异教因素 希腊罗马文化
作者:林中泽,1956年生,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Pagan Elements in the Social Customs of Early Christanity
Lin Zhongze
Along with successful rise of Christianity,many pagan customs were not given up completely, but rather transformed gradually as Christian customs. Christian funeral customs, including Viaticum, kiss of peace, closing of the eyes and mouth of the deceased, washing of the body, and embalming or anointing of the body, etc., can find each prototype in related customs of the pagan world; Christian dream and vision have a close connexion with pagan divination of dream; Many important festivals of Christianity can also trace to Greco-Roman world and even remote Oriental world. Although there is a so intimate historical relation between Christian customs and pagan ones, the former is not absolutely a simple reproduction of the latter, and while Christian customs inherited forms of pagan customs, some new substance must come into being sooner or later.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译著文献的刊刻与流传
宋巧燕
明清之际欧洲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进入中国内地传播天主教,确立并贯彻了书籍传教的基本方针,翻译著述了数百种西学文献。这些译著文献的刊刻地点以北京为中心,其次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省份城市,并延伸到我国西北地区的绛州和西安两城市,是耶稣会士传教活动区域的生动显现。明清间数百种西学文献的译著和刊刻主要以个人文化行为为主,刊刻者主要是传教士和中国士大夫,兼有教徒和书商。这些译著文献版本复杂,流传广泛;宗教类文献种类多,刊刻数量大,流传日渐衰微;自然科技类文献种类有限,却影响巨大,流传深远。
关键词:耶稣会士 译著文献 刊刻 流传
作者:宋巧燕,1968年生,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
近代基督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字布道及其影响
陈建明
自从19世纪下半叶西方差会进入西南地区后,传教事业在少数民族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文字布道起了重要的作用。传教士通过翻译、出版圣经,编撰赞美诗、小册子、课本等,使少数民族有了读书识字的条件;同时,这些出版物成为传教士传播福音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基督教 西南 少数民族 文字布道
作者:陈建明,1953年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On the Literary Work and It’s Influences of Christianity
in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ern China in Modern History
Chen Jianming
Ever since western missions entered into southwest China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had made great progress among the minority population. The literary work contributed a lot to this development. By the way of translating and publishing the Bible, compiling hymns, tracts and textbooks, the missionaries helped minority people learn to read. Meanwhile, these publications served as powerful tools for the missionaries to spread the Gospel.
北京房山十字寺的研究及存疑
唐晓峰
目前,在中国境内存在的景教寺院遗迹较为罕见,房山的十字寺便为其中之一。但有关十字寺在佛教与景教之间的身份转换问题,始终困扰着国内学界。本文除了介绍十字寺的概况及遗迹外,还对学界多年来对于房山十字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史料提出了有关十字寺之景教身份的三种假设。
关键词:十字寺 景教 也里可温
作者:唐晓峰,197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尊重与互惠:道德共同体的建构
——伊斯兰教西道堂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与启示
李晓英 敏俊卿
共同体研究历来是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议题。作为一个基础概念,共同体问题可以激发不同的思考,形成不同的知识脉络与传统。本文试图借用道德共同体的概念,透过考察伊斯兰教西道堂在处理社会关系中的实践,为审视当代民族地区的民族、宗教关系提供了新的角度,并将此议题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经典理论进行联结。
关键词:道德共同体 伊斯兰教 西道堂 社会关系
作者:李晓英,1970年生,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敏俊卿,197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穆斯林》杂志编辑。
清真寺调解穆斯林普通民间纠纷的作用研究
拜荣静
穆斯林普通民间纠纷的解决,除司法、准司法的解决方式之外,还存在具备乡土特色的清真寺调解解决穆斯林普通民间纠纷的解纷方式。对于清真寺调解,应该在其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调解过程中的特征及主要使用规范,进而探讨清真寺在解决穆斯林普通民间纠纷中的作用和运用前景。
关键词:穆斯林 民间纠纷 清真寺 完善对策
作者:拜荣静,1971年生,法学博士,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民族之间通婚影响多宗教和谐共处的研究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张桥贵 李守雷
本文对民族、宗教间的通婚状况分为四种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相同民族相同信仰之间的通婚使得民族、宗教、家庭三类群体团结纽带合而为一,巩固了民族内的凝聚力,却加剧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对打破不同民族间的民族隔阂、通婚禁忌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且不同民族的群众在参加同一宗教的活动中增加了相互交往的机会,为结为更深层的婚姻关系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同一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宗教信仰的类别差异却会为同一民族内的通婚造成阻力,而且这个阻力可能远远大于同一民族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同一民族不同信仰间的通婚难度相对较大。不同信仰之间通婚一般会有一方改变信仰以适应婚后的社区生活。一些发展相对较好民族的男子在民族间择偶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民族单一社区对族际通婚有较强的阻碍作用,民族混合社区的族际通婚现象比较普遍。族际通婚促进了多宗教的和谐共处,而宗教的和谐共处又反过来为族际通婚创造条件。
关键词:不确定性 宗教对话 核心边缘模式 排他性 民族 婚姻
作者:张桥贵,1963年生,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李守雷,1980年生,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田邵邨与先天道在香港的传播
危丁明
先天道作为中国内地较有影响的民间教门,在清末民初陆续向香港传播,而最初的关键人物则是其著名高道田卲村。田氏在香港的开拓历程和采取的策略,包括以文会友,以善弘教等,虽然基本上是先天道弘法传统的沿袭,却开启了本派乃至香港道教各派阐教历史的先河。特别是田氏根据香港的移民城市的特点,作出的实践和规划,仍一直为本地各道派所继承和发扬,并形成了今日香港道教的特色。由于资料所限,对于田氏弘道生涯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主要以新发现的田氏文稿和先天道内相关史料,对此进行史实重整及探索,使读者对这位香港道教的奠基者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先天道 两广道脉 善业 田邵邨
作者:危丁明,196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博士,香港书作坊出版社出版人。
信仰与习俗——新疆维吾尔族的婚姻观念行为
茹克亚·霍加
面对国家新婚姻法的实行,新疆维吾尔族应再审视传统的婚育家庭观念与行为。信仰与习俗在悠久历史过程中承载、其形成演变与萨满信仰和多种宗教都有密切关联。本文认为新疆维吾尔族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古老风俗主要来自于萨满信仰,习惯法则主要源于伊斯兰教法,而后者尤为稳固。民族自治区的法治应充分重视这一情况并施以对策,以利其在和谐社会中的发展。
关键词:萨满教 伊斯兰教 风俗 习惯法 婚姻法
作者:茹克亚·霍加,1970年生,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教授。
霞浦摩尼教文献及其重要性
樊丽沙 杨富学
2008年10月以来,福建霞浦县柏洋乡上万村周围发现了大批摩尼教文献,计有经典《摩尼光佛》和多种科仪书,此外还有不少其他历史文物与遗迹。从中不难看出,摩尼教流播霞浦,千年不绝,其间因应形势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为拘泥于原始经典的窠臼,而是朝着人生化、现实化和世俗化的方向转变。霞浦新发现的摩尼教文献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非常重要,是研究宋元以后中国摩尼教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特别重要的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
关键词:摩尼教文献 霞浦 敦煌 吐鲁番
作者:樊丽沙,1982年生,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杨富学,1965年生,敦煌学博士,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信息与评论◎
“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
刘国鹏
适逢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成功召开、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际,2011年10月20至22日,中国宗教学会与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联袂于泰山之麓举办了“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旨在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在中国宗教学研究领域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学术的敏锐、思想的睿智来为中华文化全面发展、积极走向世界这一宏伟事业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努力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弘扬中华文化并推动中华文化以其伟姿自立于人类文化之林而做出学术界的新贡献。
此次学术活动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10月21日于泰安市举办的“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其二是10月22日于泰山之巅举办的《泰山共识》宣读及签名活动。
会议选择在泰山地区召开,正是为了体现和突出有“五岳至尊”之称的泰山在中华文化历史传统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泰山以其厚重和博大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雄壮气势。因此,以泰山高瞻远瞩之视域来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展望宗教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意义与作用,有其历史反思和全局纵览的独特性及不可取代性。
这次会议定位为国内从事宗教、文化、思想研究的学者座谈,强调其学术思考的科学性、独立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且突出人文学术探究与公共关怀的有机结合,以学术研究来服务、推动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以积极主动之态参与世界文明的进步发展提供有力条件,打下坚实基础。本次座谈会与会代表既有当今中国学界的著名学者和在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贤达,亦有一批富有思想深度和开拓精神的年轻学人。其讨论的内容和领域涉及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新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宗教性的探询与定位,以及对宗教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如何定位的深刻反思。从与会学者发言的题目来看,此次座谈会的议题共包括如下七个重要领域:
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论述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复旦大学张庆熊教授就“马克思有关从宗教批判转向社会批判的论述”、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就“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段琦研究员就“科学兴宗教废再思考”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二、在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宗教发展演变的梳理上,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魏道儒研究员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中央民族大学何其敏教授就“礼与俗——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浙江大学王晓朝教授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宗教宽容”、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安伦就“宗教性的中华文化”、上海大学哲学学院王建平教授就“中国穆斯林与中国传统文化”等议题分别进行了阐述;
三、从政教关系、社教关系的比较分析上,中央统战部李平晔巡视员就“中国当代政教关系对中国宗教发展的影响及制约”、上海大学郭长刚教授就“比较历史学视野下的政教关系”、北京大学吴飞副教授就“宗教宽容与神道设教”、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刘国鹏副研究员就“当代中国的政教关系及其宗教处境”、四川新泰克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程世平先生就“社会复苏的宗教问题”等话题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四、以对儒教的认知为核心的对中国传统宗教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员彭永捷教授围绕“儒教的特性、作用和重建”、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助理研究员赵法生就“儒学、儒教和儒家文化复兴”、安徽大学解光宇教授就“儒学与儒教的相关问题思考”、陕西师范大学韩星教授就“明清时期儒学民间化、宗教化转向及其现代启示”、山东大学傅有德教授就“希伯来先知与儒教圣人之比较”等进行了集中论述;
五、对中国民间信仰及宗教生态的研究方面,复旦大学范丽珠教授就“中国民间信仰的现代价值”、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就“泰山信仰与东岳神考”、华大师范大学刘仲宇教授就“中和与宗教生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六、有关精神修炼和建设精神家园的思考方面,上海大学李向平教授就“信仰共同体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浙江大学张新樟副教授就“从列子的修炼三阶段说看宗教共同体的道路”等进行了阐述;
七、从宗教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及宗教学体系的发展演变之视野来加以学理性系统探究的议题,则包括西北大学方光华校长的“侯外庐的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北京大学卢云峰副教授的“从宗教类型学到过程研究”等相关阐发。
总之,与会学者围绕“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从如上七个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坦诚交流,其讨论的核心和焦点,集中在对以下方面的思考:即中国宗教的悠久存在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宗教性,宗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和作用,“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宗教的评价和态度,值得思考的历史经验教训和今天对之应有的重新审视和拨乱返正,中国传统文化之宗教维度的体现及其融入当代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积极动力的可能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因素的积极发挥对今天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及其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考量等。
会议结束后,与会学者根据会议的宗旨和相关共识,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起草了《泰山共识》,其目的在于通过反思中国文化传统及其宗教关联而力求对以往的见解补偏救弊,为当今中华文化的发展、弘扬保驾护航,以革新、创新的思想来促成中华文化的现代复兴,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知、自觉、自强和自信。
10月22日上午10点,“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会嘉宾齐聚泰山之巅,共同参与了《泰山共识》的宣读及签名活动,此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朝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教授亲自宣读《泰山共识》,而后由卓新平、王晓朝、金泽、魏道儒、安伦、程世平、范丽珠、傅有德、郭长刚、何其敏、李向平、李平晔、李天纲、张志刚、徐以骅、张庆熊、刘仲宇、卢云峰、彭永捷、唐晓峰、王建平、王新生、郑筱筠、陈进国、吴飞、韩星、解光宇、张新樟、赵法生、刘国鹏等32位专家学者在上面《泰山共识》文本上签名,以藉此活动表达对“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和价值的深度思考与严肃定位。
《泰山共识》共蕴含如下三个层面的价值认同:
其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纠偏对传统文化的过激反应和处理态度,倡导尊重传统与理性回归。
自20世纪初叶的“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于传统的反思与批判不可谓不猛烈,其优长在于革故鼎新,缺点在于批判否定过甚,而继承及弘扬颇有缺失,伤乎固有文明之根基。
“传统”铭记并持守了一种持续存在的精神和道德态度。对“传统”之革故鼎新,在于剔除其疲沓、陈旧、丧失活力之外在形式,而非改变一国一民固有之文明气质。
然而,在对传统认识上的偏差却以为传统窒息了中华文明的固有精神,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原始力量和自由,因此之故,以往的反传统运动尤其是“文革”期间曾采取了种种外在甚至是暴力的手段,造成了传统的人为断裂,乃至缺席状态,从而导致了近百年来自我身份认同的混乱,乃至道德生活和价值系统的明显失范。
为此,参与《泰山共识》签名活动的专家学者吁请:以整体性的历史眼光,从中华文明精神连续性和传承性的角度,对我们自身最为悠久和最具连续的民族传统进行重新审视,抛弃对待传统的简单和粗暴态度,纠偏传统认知上的失衡心理,以便重新发掘传统的深刻内涵及其在当今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自我定位和身份认同。
其二:传统文化中包含有深刻和普遍的宗教性。
毋庸置疑,中国传统文化向以儒、释、道为主体,后三者在单独提及时往往被视为宗教,有“三教”之称,尽管对其性质是否能被视为“宗教”存有重大分歧。
中国传统文化并未能与其宗教性脱离干系。自汉武帝始,儒家思想首次被抬高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并日益被整合进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秩序之中,从而已具有国家宗教的意义。而佛、道两教虽与世界三大启示性宗教颇有差异,却不失为建制性宗教的另一种类型。此外,儒、释、道与数千年来众多的民间信仰一道,构成了中国宗教的完整谱系,滋养和维系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生态,也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基本文化资源和精神纽带。因此,对传统文化宗教维度之认识,是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与无神论思想并非截然对立的两级,它们互为辩证,互相补充,毋宁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宏伟图景。
其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协和、共融的各大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儒、释、道三教曾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和文明的大本原、大传统,以后仍将会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儒、释、道和民间信仰在内的中国传统宗教,作为一种深具潜力的、开放的文化和精神资源,其在完成现代性嬗变之时,也必将为当代社会输出富有活力的价值和精神资源,对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及文化战略提供有效营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动力。而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具有世界传播性质的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本土化、中国化,也将与中国的传统宗教形成互补格局,进而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共同探索适应现代化的途径,以体现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风范,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上述“共识”,展现了“泰山综观”学术研讨会与会同仁对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维系和贯通、宗教与中华文明固有气质和精神的深度关联、当代文化建设本土性和普世性之间的张力与平衡等宏大文化战略问题所抱持的基本立场和深度关怀。
《泰山共识》意在避免文化偏见,摒弃党同伐异的偏狭心理,力图强调当代知识分子学术性与公共性兼顾、真理追求与责任担当并举,倡导以知识介入社会,以文化陶铸、滋养精神与价值的时代先进意识。身体力行,积跬步以至千里,逐步推动知识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回归对宗教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肯理解和理性评价,探求宗教与传统文化为当代社会输出富有活力的价值和精神资源的可能途径,形成当代国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完成国民精神和道德价值的重建。(作者刘国鹏,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位格主义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袁朝晖
2011年8月5-7日,由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国际马利坦研究协会联合举办的“位格主义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系主任徐卫翔主持,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教授和国际马利坦研究协会、日内瓦大学Patrick de Laubier分别致辞。
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中心谭立铸先生通过非常详细的介绍,指出,人对自身的理解,至少涉及三种关系,即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人与超自然现实(神)的关系。大概说来,通过第一种关系,人往往将自身理解为某种“本性”、“本质”、“实体”之类,理解为某种“现成物”。与之相比,通过第二种和第三种关系,人更倾向于接受自身为“位格”,或“位格性现实”的观念。在第一种关系里,人往往喜欢在物性里,即在“过去性”里探求和把握自身,而在第二种和第三种关系里,人将自身看作是“活生生的现实”,他无法满足在概念系统中的自我确定,而将自身把握为一种向着未来开放的现在。人将自身理解为“位格”或“位格性现实”,并非自古有之。“位格”观念在哲学性人类学的出现,时间并不长,这是现代人在自我理解方面添加的一个词汇。“位格”(persona)本为基督神学的专有术语,它是如何混进了现代人的自我理解里的呢?它又如何成了现代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观念?为此,我们先到位格主义接触一下“位格”一词的含义,再回到神学的角度上,看看“位格”的引入如何给现实的理解带来新的视野。
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张贤勇教授发表了题为《现代社会与人之真像——略论马利坦与布伯对20世纪人论研究的贡献》的论文指出,对现代社会的研究,归根结底,离不开对人的认识。但是,经过18-19世纪西方唯物主义者的倡导,西方传统社会中的人论到了20世纪,已遭到几乎彻底颠覆的命运。结果,对现代社会的研究,渐渐偏离社会与人,而过于侧重国家与政治层面。在哲学研究领域,道德哲学的衰微与政治哲学的一枝独秀相映成趣。然而,关心人类命运的思想家,尤其是宗教思想家,在20世纪历经战乱与革命,仍然不断思考社会与人的种种问题,而且留有大量论述。在这一方面,犹太思想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978-1965)和天主教思想家雅克·马利坦(Jacques Maritain, 1882-1973)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两人可称对20世纪人论研究贡献卓著的宗教思想家代表人物。在人论研究中,布伯和马利坦都强调人的尊严、人格完整、人的创造性以及人与神圣之维的关系。马利坦从认识论和道德哲学的角度,在现代社会对传统人论作出新的诠释,提出“以神为中心”的“基督教人文主义”(a theocentric humanism,Christian humanism),坚持传统价值观和道德理想,探讨人之真像,力图为失序、失范和失重的世代重新立极。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Benoit Vermander认为,人文传统必须在今日社会中重新被借用,并得到新的诠释:当今的世界越来越全球化,也越来越区块化。全球化升高了冲突的危机,也丰厚了各个文化资源,人们必须在个中寻求解决冲突之道。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系主任徐卫翔教授指出,马利坦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根本点,就是要确立一种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的人道主义,以反对现代世界的世俗的人道主义。他认为后者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Anthropocentric Humanism)。该思潮的要害是只认可人的自然性,或者认为恩典是完全与自然相分离的(唯名论、文艺复兴运动、新教改革);或者干脆排斥恩典的存在(理性主义、自然神论、无神论);或者将恩典世俗化为一种人的现世成就或历史命运(卢梭、黑格尔及其门徒)。这种人道主义在高扬人的价值的同时,舍弃了人的最高贵的东西,即他的精神存在、他与最高存在者的联系;因而它是一种“杀人的文明”。真正的人道主义应该是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Theocentric Humanism),它是一种道成肉身的人道主义和十字架的人道主义。自中世纪结束以后,人一方面觉醒过来,另一方面又由于自己的孤独而感到压抑和挫折。人一直在期望自己地位的恢复。但这种地位只能在上帝身上才能找到。只有与上帝相联系才能得到尊严。因为他的一切都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真正的人道主义将承认人的非理性的部分,使它服从理性,同时也承认人的超理性部分,使理性受到它的鼓舞,使人敞开胸怀接受神性的降临,从而使人得以提升。马利坦社会政治思想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对民主制度的态度。尽管作为近代民主制之肇始的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对传统宗教文化的极大破坏,在他早期与莫拉斯等人的交往和对卢梭等人的研究中,不时地流露出他对近代(尤其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的批判,但他并不因此就对民主制度本身加以否定。外在环境和历史巨变促使他越来越多地关心民主政治的本质和西方民主体制的未来问题,成为“基督教民主哲学家”。在他思想的成熟期,他的主要精力用在对有关民主制度的研究探讨之上。他认为民主乃是人类达到其最高目标的根本保证。只是,真正的民主制度不是近代以来的建立在人的自然性之上的民主,它只能是以基督教为核心,以福音精神为酵素的制度;它需要以完整的人性为基础,也要以维护、促进人完成其最高的灵性使命为指归。只有共和政体才真正体现了民主的思想理念。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刘平教授则针砭时弊,直言需要一场范式转换:从GDP主义到位格主义。他坦陈,GDP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宗教:崇拜GDP就如同以色列人在旷野崇拜金牛犊。这种思想与实践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平等与公正而受到当代学者的批判。其实质是现代或后现代版本的巴别塔计划:试图凭借人类自身的力量来为了“一部分人”扬名立万。位格主义强调以神的位格为本根建立人的位格,从而以神的外在超越性限制了人自己对自己的超越,以三一神的关系性相通存在否定了人自己的独自面壁与孤独,以虚己与受苦的爱消解了人自己的骄傲、焦虑与虚空。
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系成祖明博士则着重分析了圣经社会学批评,这一当代影响最大的圣经批评学流派之一,源自现代圣经批评学,但将社会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圣经批评中形成圣经社会学批评,则始于20世纪60、70年代。歌德瓦是圣经社会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引入到圣经批评学之中,重构了以耶和华崇拜为中心的古代以色列社会。他从“反抗模式”出发,论述了耶和华信仰和崇拜源于受压迫的乡村农牧民,他们平等的社会关系导致了耶和华信仰的诞生;耶和华崇拜对早期以色列社会的作用不仅产生一套“伦理规范”,更是深入社会结构深层的权力象征,在以色列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是维系以色列共同体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抵御外来侵略不可或缺的力量。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冷欣博士以“潘能伯格《系统神学》中三一上帝论及其对巴特主体性三一论的批判”为题认为,潘能伯格神学的特色之一是对于神学方法论的重视,前期为自下而上(即人类学—历史)的方法论,后期为以自下而上为补充的自上而下(即基督教教义学)的方法论,以此分别对应于基本神学和系统神学。后期神学的代表作品是三卷《系统神学》(Systematische Theologie ,1988-1993),特色在于以三位一体的上帝论(以下简称三一上帝论)为基本构架来统调基督教教义学的各个部分,同时以三一上帝论为起点来解决传统的关于上帝的存在、本质以及属性的一般上帝论(general doctrine of God)的问题。因而,三一上帝论(包括三一论和一般上帝论)是把握潘能伯格后期神学,乃至作为其毕生神学总结的三卷《系统神学》的一个关节点所在。本节就潘能伯格《系统神学》中对主体性三一论批判,三一论出发点、根基、模态等根本性的问题展开论述。最后将这些神学问题放在20世纪三一神学的历史与现状的背景下予以思考,就潘能伯格对于黑格尔-巴特式的奠基于上帝的主体性的三一论的反叛的理由进行深入考察,以及对潘式的作为诸位格的统一之基础的“父的王权”这一概念进行反思。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朱晓红博士详细分析了拉纳的人学中的位格观念,她指出,在天主教神学界,马利坦秉承古希腊哲学和托马斯经院哲学的传统,对位格思想多有发挥。如果没有位格主义的影响,梵二会议那些影响深刻的文献,特别是充满着位格主义烙印的《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和《信仰自由宣言》也就缺乏了特别的魅力。拉纳对位格的论述和这些位格主义者的观点不同,如对位格的主体性的强调胜过对关系性,关注对主体先验条件的探讨胜过对位格作为行动者的关系性的探讨,然而,其对位格的超性存有和顺命潜能、自由和恩宠等强调,都和位格主义者有一脉相承的关联。最后,她从拉纳的人学理论几个维度出发:方法和思想资源、主要观点以及特色进行论述,揭示其位格理论特色。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谢志斌教授则从实际出发,以《爱如何可能:关于基督教伦理与中国社会道德秩序的几点思考》为题,参照莱因霍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与保罗·拉姆齐(Paul Ramsey)两位基督教伦理学家在“爱与正义”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旨在考察基督教伦理核心观念之一的“爱”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秩序的可能意义。文章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基督教之爱的特定内涵;(2)尼布尔论爱与正义:爱作为“不可能的可能”;(3)拉姆齐论爱、共同体与正义:爱转化自然正义;(4)基督教之爱与中国社会道德秩序发言针对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及相关的社会政治条件,探讨在何种意义上基督教之爱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及其存在的各种限制,试图提出一种结合并区别于尼布尔——拉姆齐式的“基督教之爱”在中国处境的可行性。
(作者袁朝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辑)
“慧思大师与南岳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
田 艳
2011年8月15日至17日,由南岳佛教协会主办的“慧思大师与南岳佛教”学术研讨会在慧思当年所辟道场南岳福严寺隆重举行。这次受邀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法师有六十多位,分五场进行发言讨论。来自海内外各地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各级佛学院的法师共提交论文七十余篇,分别从生平、著作、思想、禅学、与天台宗的关系、海内外的研究状况等方面,较为全面地研究和探讨了慧思的思想和精神。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此次会议的论文做一评述。
一、慧思生平研究
袁宗光先生研究了慧思在大苏山十四年中,弘布佛法,度人无数,写出大部分著作,精心培育智顗等人才,创建以净居寺为中心的寺院经济和势力范围,这都为天台宗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王兴国研究员分析了慧思上南岳时,为了立定脚跟,制造神话,和道教斗争取胜,并自觉改善与道教关系,开创了南岳儒、佛、道三家和谐共存局面,佛教从此在南岳得到了兴盛发展。徐孙铭研究员探究了慧思在南岳弘法十年,结下一生三生之情缘、洞察一乘三乘之佛缘、烛破法性无明之法缘。慧思是否曾经入京是一个学术界尚未普遍认同的问题,徐文明教授经过多方论证,认定此为事实,且最有可能发生在太建五年初。
慧思门下的诸多弟子和他在南岳所创建的寺院,这是佛学界研究慧思一直所忽视的议题。慧思为弘扬佛法,辗转南北,门下弟子众多,除智顗外,以僧照、大善、静琬、海东玄光等为首的其他弟子也都继承了慧思的思想和精神。田艳、徐自强、吴梦麟、李起云等学者分别考察了慧思门下这些弟子的修行与弘法经历。张觉明先生通过对史料文献的整理分析,智顗至衡山,遍走与慧思有关的十处弘法道场,并认为衡山行脚是智顗一生重要转折点,怀师及与师兄弟切磋,这种独一无二的学习环境,造就了智顗思想成熟。
二、慧思著作研究
(一)《立誓愿文》研究。杨曾文教授通过对《立誓愿文》的内容,特别对慧思所发二十八愿进行剖析,揭示其中所反映的南北朝后期中国佛教的精神面貌和时代信息,认为当时佛教徒对佛教的危机感和誓愿成佛的信心,正是促使此后隋唐民族佛教宗派形成的重要原因。李志夫教授研究认为,慧思不是“狂僧”,而是守持戒律最严的禅师,能凭自己严厉之修持、愿力,及金经与诸佛威力,自信他就是释迦佛到未来弥勒佛下生中间佛法的承续者。
(二)《受菩萨戒仪》研究。心皓法师研究了《受菩萨戒仪》,认为内容周密详备,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大乘受戒仪轨,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慧思个人修行体验的烙印。郭文博士认为《受菩萨戒仪》中慧思对大乘菩萨戒的作用、功德、菩萨戒的戒体问题有比较集中的阐述,体现出强烈的大乘佛教的自利利他精神、众生平等意识和鲜明的实践精神。
(三)《大乘止观法门》研究。《大乘止观法门》的内容、作者一直是学界极具争议的问题。惠空法师通过与唯识及十二缘起比对观察,认为《大乘止观法门》从对无明的销解、从渐修立场表现了空性的浅深修证次第、所依之理乃如来藏真心三方面,提出了值得注意的禅观思想。尤惠贞教授认为只有扣紧相关之文献与可能之问题争议,对《大乘止观法门》作客观而整体的探究与厘清,才不至于对慧思大师之学思或天台宗之思想传承产生偏失或谬误。傅新毅教授从心识构造的角度,对《大乘止观法门》学理上的异质性予以进一步具体深入的考察,认为在目前所有文献材料尚不足以解决真伪问题的前提下,此类考察或许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吴忠伟教授研究认为,《大乘止观法门》宗旨之混合性决定了其文本归属之不可轻易判定,但通过其“染性”说与宋代天台之理毒性恶论之对比,还是指示了其与宋代天台义学间的某种思想关联。吴可为先生通过与唯识古今之学相为对勘,认为慧思《大乘止观法门》依如来藏教而融释唯识古学,实可比肩《大乘起信论》,或即南岳晚年自用之秘密行法。
(四)《金字摩诃衍般若波罗蜜》研究。黄夏年编审考察了慧思大师与《金字摩诃衍般若波罗蜜》的关系,兼论及梁武帝与其所讲的《金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指出《金字摩诃衍般若波罗蜜》即鸠摩罗什所译二十七卷本《大品经》;之所以题名“金字”,指此经以金粉写制而成,系表达虔敬信仰之意。村田泠博士探讨了北魏宗室、梁武帝萧衍、南岳慧思所制作的金经等渊源,以及中国传统的金玉的象征意义。
(五)另外,王孺童先生对已经失传的慧思著作《四十二字门》进行探佚,将《大品般若经》“四十二字门”义、《大智度论》之释,配属《璎珞经》“四十二位”名义,以显慧思佚著《四十二字门》之要义。王书庆、卢秀文对保留在敦煌文献中的S·2165《思大和尚坐禅铭》进行分析,认为36字坐禅铭是慧思的禅修心要,纵观慧思著述,均与禅法思想息息相关,慧思可谓是中国禅宗思想早期的奠基人和拓荒者。
三、慧思思想研究
(一)法华思想。王雷泉教授通过对如来使精神与实践的历史考察,认为在中国佛教史上最早提出末法思想的慧思禅师,面对佛教内外的现实危机,禀承如来使的精神,以“住忍辱地”为核心,展开艰苦卓绝的法华四安乐行。性广法师从法门特性的角度,从实修经历、经典文献依据、修行要件三方面,剖析慧思所提倡“法华三昧”的意涵,探究其在实修上所需具备的条件。韩焕忠副教授认为,慧思独对《法华经》具有终极、究竟的信心,且有独特体会,形成高妙见解;一生依持《法华》而修行,并得证法华三昧。
(二)般若思想。李勇教授分析认为,慧思般若思想的主要特色是般若与禅定的统一,强调般若要以禅定为基础,禅定要以般若为引导;其随自意三昧、四念处、法华三昧的修行方法都贯彻了这一精神,其中法华三昧又是对般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圣凯法师认为,慧思依《大智度论》而建构了丰富的禅观体系,《大智度论》是立足般若波罗蜜而探讨诸禅观,而慧思是立足于禅波罗蜜,依禅定建构万行差别;同时,根据《大智度论》,建立了“圆顿”、“渐次”、“不定”三种止观,从而形成了天台三种止观的雏型。
(三)末法思想。形成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末法思潮,其兴起的契机固然是当时的法难,然而发其端绪乃肇始于慧思。通贤法师从末法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及慧思末法思想兴起之缘起,就其所著《立誓愿文》深入探讨了慧思的末法思想及其影响。隆裕、圆智、慧和等法师,在分析慧思的末法忧患意识后提出,身处末法的当代,作为正信的佛门弟子,应承担起护法、兴教的责任,以慧思为榜样,严守戒律,精进修行,提升素质,共倡末法时期的佛门新气象。
(四)其它思想。陈兵教授对慧思著述中关于自性清净心修证的说法作了梳理,论述其强调必须以大乘见地为导修习止观,方可证得本来具足的自性清净心;所修止观,以大乘四念处、随自意三昧为基本功,以法华三昧为最圆顿。昭慧法师通过溯源、比较研究,认为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无意于将“无诤三昧”作为一种“法门”,而是要建立依“禅波罗蜜”——“四念处”而“一摄一切”的禅观理论,这应是天台圆顿止观的滥觞。大岳法师研究了慧思的神通思想,从修习神通的理论阐述、神通思想的特点以及对天台宗风的影响三方面,考察了神通是慧思行菩萨道弘法度人的重要方便法门。黄国清教授认为天台宗甚为重视忏悔法门,以忏悔行法辅助禅观修习,这种方向最早由南岳慧思所确立;慧思将忏悔视为主要菩萨行法之一,修习忏悔的功德,可以除灭障道重罪,推进菩萨实践体验。
四、慧思与禅学
(一)大乘禅法。陈坚教授将慧思放在以禅宗为核心的中国大乘禅法发展史上来加以考察,认为慧思是中国大乘禅法的始作俑者,其主要贡献是建构了一套以“定慧等学”为思想的大乘禅法模式,天台宗和禅宗都受其影响并得到“承绪”;慧思的“定慧等学”思想,也贯穿了南岳佛教1500多年历史的始终。曾琦云副教授认为慧思的禅来源于印度大乘佛法,又与中国的本土实际情况相结合,故可定位为中国特色的“慧思禅”;其以大乘止观为禅修指南,强调定慧双开,止观双修,把渐修和顿悟、游戏神通与随缘度生、禅修与念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大乘禅法的内容。
(二)禅观修习。陈英善教授认为,慧思透过“空”的多层义涵来显示圆顿观行,尤其以开展法华的顿中极顿之圆顿观颇具特色,且加以实践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六威仪中,此对天台教观思想和禅宗顿悟法门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王晴薇助教通过对慧思关于四禅与神通观论述进行分析,认为慧思不但从禅观的角度来理解《法华经》,更积极以“四禅”所得之神通来实践《法华经》慈悲的精神;惟有通过“四禅”的修习,方能进入慧思强调的般若实相空观境界,并能在念念中修无相的“法华三昧”,实行真正的法华安乐行。
(三)禅法比较。周建刚副研究员从禅法内容、思想特征和师承源流三个方面比较了慧思的禅学思想与北朝僧稠系统的禅学思想,确证二者更具直接联系,是同一系统的分化流衍;慧思以北朝禅学的“四念处”为基础,引入般若空观,为天台禅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宇恒伟博士从生活背景、个人师承、弘法进程、传法结果等四个层面,对慧思和天台渊源与达摩和禅宗渊源进行比较,剖析了在早期印度佛教中国化阶段不同社会文化传统背景下催生的不同佛教形态。
五、慧思与天台宗
(一)慧思对智顗的影响。心悟法师以同和不同比较了慧思的性具染净和智顗的性具善恶的思想关系,认为二者同属于圆教之极说,只是慧思在文字表述上具有不完整性,智顗以表述上的完整性补充了慧思的学说。洪修平教授、李璐博士则从佛道关系的角度,论述了慧思、智顗师徒对传统道家道教的态度以及对道教仙学的融摄。慧思把道教仙学当作成佛之阶,是对末法时代的一种回应;而智顗则对老庄及其“自然”思想展开批判,并认为佛能统道,把道教仙学当作止观治病的法门之一。
(二)慧思对天台宗的影响。刘立夫教授探究了慧思对天台宗的奠基之功,主要体现在:奠定《法华经》的突出地位,成为天台宗立宗经典依据;首倡“定慧双开”学修思想,成为天台宗“止观并重”的先驱。修正法师认为代表天台宗的教理核心是“性恶’,行法的代表是止观,而慧思的性具染净说奠定了天台宗的性恶妙旨,其《法华经安乐行义》则流出了天台宗的圆妙行法,这对天台宗的成立乃至对推动中国佛教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杨维中教授认为,天台宗心性论的最大特色在于以“性具善恶”理论来论说理体与心体的关系,尤其是性具恶为天台宗之独创;这一创发乃智顗在慧思《大乘止观法门》之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后经九祖湛然、四明知礼加以发展、完备。
六、其它
(一)慧思研究综述。陈力祥副教授综述了东亚与欧美国家学术界对慧思思想的研究与关注。朴永焕教授介绍了慧思研究在韩国的发展以及现况。张文良副教授就日本当代学界对《大乘止观法门》的研究做了概述。陈永革研究员通过民国时期佛教界以谛闲法师、太虚法师为代表的著名学僧对《大乘止观法门》的相关评述为中心,初步探讨《大乘止观法门》的近世影响。
(二)“南岳学”。余君山先生提出“南岳学”的概念,认为“南岳学”应该是以研究大南岳区域的文化、历史、宗教、民俗等为对象的一系列理念和学说的总和,是以南岳为中心的区域文化的系统集成和创新;系统研究南岳止观、南岳禅宗史等非常有必要,且以此为逻辑起点并整合早期南岳道教、南岳民俗和南岳民间信仰的研究等,再整合胡安国、胡宏父子创立的湖湘文化,整合王夫之研究的“船山学”,就一定能够构建起“南岳学”的理论基础。
(三)其它人物研究。万里研究员从惠洪禅师的诗歌内容,考察了他与南岳福严寺结下的深厚因缘。陈靖华副研究员考察了隐居禅修于慧思三生藏二十年的洪諲禅师的生平事迹。邢东风教授综合各种资料考察,断定智顗的出生地就在今天的湖北省公安县境内。
杨曾文教授在学术总结发言中指出,近代以来,海内外有关慧思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此次学术研讨会是专门以慧思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汇聚了天台宗研究和慧思研究的专家学者,展现了当今国内外慧思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南、北方文化的统一与融合时期,慧思继承南、北方的佛教思想,奠定了中国佛教宗派创立的基础,这是时代与历史的必然结果;他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高僧,其思想具备了中国本土佛教的鲜明特色。研究他的思想和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田艳,南岳佛教协会《磨镜台》杂志编辑)
“佛慈祖德茶道祈福——和谐之路同心同行”系列活动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立夫 龙璞
为了进一步增强“两岸四地”佛教信徒的爱国情谊,以佛教慈悲济世精神回报社会,弘扬湖湘文化,构建和谐湖南,为富民强省多作功德,2011年8月26—31日,湖南省佛教协会隆重举办“佛慈祖德茶道祈福——和谐之路同心同行”大型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湖南省佛慈基金会、长沙县佛教协会、汨罗市佛教协会、湘潭县佛教协会、安化县佛教协会(筹)、安化县茶业协会、湖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中心、湖南省红十字会、湖南省参事室(省文史馆)、湖南省茶业协会、香港文汇报、旭日慈善基金会、湖南省佛教协会船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的支持和协助。活动前后持续6天,辗转长沙、汨罗、湘潭、安化等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韩国东国大学等海内外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160余位专家学者,省内外及香港、澳门、台湾各地的100余名高僧大德,省委、省政府及长沙县、湘潭县、安化县等党政领导70余人莅临大会。会务组共收到论文近160余篇,分别在湘潭举办“庆祝湖南省佛慈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纪念敬安大师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安化举办“首届湖南安化黑茶暨禅茶胜缘学术研讨会”。会务组共设计了8场学术会议,包括4场主题学术论坛和4场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佛慈”、“祖德”和“茶道”三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一、扬“佛慈”,促和谐
学术会议的第一大主题是“佛慈”,以纪念湖南省佛慈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为契机,回顾总结省佛慈基金会十年来为扶贫济困、帮残助学、救灾解难、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和谐所做的成绩。圣辉《难得姻缘好时节,如来家业要人担——从两岸佛教慈善事业谈起》一文指出,佛教自东汉明帝时白马驮经传入中国,就与慈善结下不解之缘,从台湾的慈济功德基金会,到大陆的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无不体现着佛教的慈济救世的本怀。希望人类善待所处的世界、珍惜生存的环境、人与人之间互相帮扶,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净土世界。周秋光、张少利《中国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略论》一文认为,近代百年来,国势衰微,民生凋敝。佛教在逆境中求生存,以“人间佛教”为号召,在推动自身复兴的同时,广布慈善功业,积大功德,成为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忠毛的《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的基本运作模式、特点与意义》介绍了民国时期上海居士佛教的民间慈善情况,指出在近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民国上海居士佛教通过制定细致的操作程序与财务监督,突破了传统的慈善局限,不仅体现了佛教信仰的内在需求,呈现出内在的一致性与自觉性,同时也在社会学层面表明了中国佛教的近代转型特征。江涌、释登本在《浅谈现代社会中“人间佛教”慈善事业》一文中,提出近代中国的“人间佛教”强调入世,注重人生,以寓文化、教育、净修于慈善之中的理念,积极兴办慈善事业。其提倡的佛家布施,不仅是金钱物质,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和“利他”性的道德精神食粮。在现代社会,“人间佛教”要更好地实践它的慈悲心、入世的责任感,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走上“现代化”道路,让佛教的道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建立诚信、协作、慈悲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无疑是双赢的出路。武光辉《中古佛教慈善活动内容探微》一文认为,中古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的实践活动内容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考察中古时期佛教慈善事业的实践活动内容,对当前佛教慈善事业乃至整个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伦玉敏《略论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现代化转型》一文提出,在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佛教慈善应该发挥出更多的作用。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应该在现代公益理念的引领指导下,找准现代定位,实现其慈善理念及慈善组织的现代化转变,努力实现佛教慈善救助的国际化,使佛教慈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忆“祖德”,修情操
学术活动的第二大主题是“祖德”,结合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隆重纪念近代高僧敬安大师诞辰一百六十周年,通过纪念高僧、学习高僧来加强佛教自身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佛教徒的爱国爱教情操。邓子美、何锦峰《中国近代伟大的佛教教育家——敬安》一文认为,敬安大师不但创建了宁波等多处僧教育会,兴办了当时曾为国内表率的宁波僧众小学、民众小学,联络当时全国十七省市僧教育会组成了中华佛教总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太虚、园瑛等近代高僧。并以敬安大师对太虚的教诲为例,阐明了其人格感召力和精心栽培、严格调教等佛教教育思想与方法。释渊博在《八指头陀及其爱国爱教思想》一文中,通过回顾敬安大师的爱教护教事迹、阐述其爱国诗篇,以期挖掘佛教优秀文化资源,指出传承弘扬敬安大师的爱国爱教、以身殉职的精神,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和睦宗教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释增慧在《敬爱大师的爱国精神与当代僧伽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文中,对敬安大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忧国忧民情怀进行了阐述,从敬安大师出生成长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他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弘扬敬安大师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当代僧伽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陈永革在《论寄禅敬安与民国初期的浙江佛教》一文中,通过对寄禅敬安大师与浙江佛教界甚深法缘的叙述,再现了敬安大师与民国初期风起云涌的浙江佛教改革活动的深刻关联。同时,颇为详尽地考察了敬安大师在浙江佛教界“寺院办学”、“佛僧组织”的领导地位、组织作用及其深远影响。黄守愚在《八指头陀咏梅诗中的梅花意象》一文中,分析敬安大师在咏梅诗中,为何以“白梅”自居。梅花不仅是敬安大师救苦救难之慈悲精神的寄托,更是他贞白坚韧之独立人格的开显。魏建中《禅机与诗境的圆融》一文指出,敬安大师之所以在艺术境界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就在于他在禅修中能以静穆的观照感受到宇宙万物与自己那清寂而又灵动的生命,在禅修中达到了本心自性的圆满,从无意识的能量海洋中汲取了无尽的精神财富。他的许多禅诗都向读者展示了一片空明的境界,既有意境的空明,更有禅心的空明,诗中有禅,禅中有诗,诗禅不二,体现了禅机与诗境的完美统一与圆融。
三、走“茶道”,净心灵
学术活动的第三大主题是“茶道”,通过走安化茶马古道、喝黑茶、朝古刹、祈福和谐以净化人的心灵。圣辉《茶禅一味之解说》一文指出,佛教在中国兴起之后,由于坐禅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为茶文化在中国和世界传播作出了四大贡献:一是推动饮茶之风流行;二是发展茶树栽培、茶叶加工技术;三是创造饮茶意境;四是推动中国茶道向外传播。曹文成《走茶马古道,品安化黑茶》一文认为,湖南安化是全国闻名的中国黑茶之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化黑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从安化黑茶的性质、特殊功效、流行状况、品茶方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安化黑茶的神奇所在。金镇戊在《看话禅之茶话头考察》一文中认为,禅门语录的流行使得宋代禅宗从“不立文字”向“不离文字”的转变,并由此形成的文字禅逐渐偏离了南宗禅之本质,为了对治此种弊病,于是出现看话禅。茶话头的思想背景是马祖以来的“道不用修”、“平常心是道”,茶话头与看话禅中提倡的“话头”功能一致。王建光《茶的符号意义及茶禅一味的精神象征》认为,茶的栽培与饮用对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文化不断地丰富着茶的社会文化功能,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作为茶文化的一部分,茶与中国禅宗修行方式和精神融合形成了“茶禅一味”的思想,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成就之一。张世敏《陆羽<茶经>中的禅意探微》一中认为,陆羽所著《茶经》被誉为世界第一茶学专著,在茶学上主要有四大贡献:一为茶之性能,二为茶之鉴别,三为煮茶之法,四为品茶之方。后世“茶禅一味”的提法可以溯源到《茶经》。武光辉在《“茶禅一味”与夹山禅茶》一文中认为,“茶禅一味”是中国茶禅文化的精髓,夹山茶禅的代表克勤禅师是“茶禅一味”之说的揭示者,夹山禅茶是“茶禅一味”禅理形成的重要媒介。周建刚《唐宋时期的寺院茶筳、茶会和茶礼汤》一文介绍了唐宋时期寺院的饮茶的两种主要活动形式:一是交际式的“茶筳”,二是礼仪式的“茶会”。茶筳起源于唐,由文人茶宴转化而来,形式较为自由;茶会盛于宋以后,模仿世俗社会的礼制,有严格的礼仪要求。通过唐宋时期“茶筳”、“茶会”和“茶礼汤”的沿革演变,反映出唐宋禅宗的世俗化转变已由思想文化层面而深入到制度文化的层面。
(作者刘立夫,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璞,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