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百年沧桑宗教街

来源:2012年09月06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2-09-06

你能想象到,一条宽不足3米、长不足500米的巷子,聚集了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四大宗教的教堂和寺庙,是一派怎样的风景吗?


 

基督教堂是宗教一条街现存最完整的建筑。


  8月4日下午,“溯源沅水”采访团走进了沅陵县沅水河畔的宗教街,当天主教天主堂、基督教永生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白圆寺相继呈现在眼前时,大家被这些各有特色的建筑风格深深吸引了。


 

政府开明的宗教政策,使基督教在沅陵得以传承。这座基督教堂内的洋房仍住着六户神职人员。


  宗教建筑如此密集地落地生根,是一段时间宗教文化大规模入侵沅陵的见证。当时,清政府昏庸无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传教士们紧随其后。沅陵马路巷宗教街内,除了白圆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真寺建于清嘉庆八年,天主堂和永生堂相继建于1901年和1904年的清光绪年间。


 

这里的天主教于1986年1月恢复,现有教徒100余人,由沅陵县天主教爱国会负责管理。


  永生堂是典型的中西风格结合,西式的拱门拱窗,中式的屋檐。据说当年院内幽静怡人,只是昔日光景已不再。永生堂对面有家小卖部,同行人问看店的祖孙俩来永生堂的人多不多,另一位朋友插话说她们晓得什么。10来岁的女孩听了很不服气,委屈的模样逗得我们直乐。老人笑着告诉我们,这里有人进出,只是人不多。


 
 

几年前的一场大火,将宗教街这座百年欧派建筑毁于一旦。


  建筑是历史最直观的遗存,眼前的永生堂,它的诞生就镌刻着沅陵人一段屈辱的历史,即震惊中外的“辰州教案”。

 

 

如今的宗教街人烟稀少,略显寂寥。


   当年,英国传教士到沅陵传教,一直遭到群众排斥。1902年,沅陵发生瘟疫,死亡千余人,群众怀疑是在沅陵的两个英国传教士投毒,愤怒之下将他俩打死。在英国政府的压力下,清政府将辰州官吏统统革职查办,有的被处决,还逮捕无辜群众300余人,并把10名群众捆在一起用火炮轰死。英帝国主义除了向中国政府勒索1万英磅(折白银8万余两)外,还强迫当地立了一块被民众称为“屈辱碑”的石碑,刻上清政府对此事的处理结果。这1万英镑赔款,后来被拿来修建了永生堂和发展基督教务。


 

具有百年历史的城墙砖至今仍保存完好。


  1924年冬,贺龙率兵北伐经过沅陵看到屈辱碑,随即令人将碑文全部削去,此举大快民心。湘西剿匪胜利后,该碑被裁为两节,刻上湘西剿匪烈士英名,立于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公园纪念亭中。[来源:常德晚报]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