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讲“道、经、师”三宝,道在经中,经需师传,经是道教三宝的枢纽,讲经传道是道教薪火相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2013年9月11日-13日,以“正己化人 众善奉行”为主题的中国道教第五届玄门讲经暨华山论道活动在陕西华山举行。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同来自全国各省市包括台湾、香港地区的道教界代表,以及大陆道教研究学者共200多人参加讲经论道。
讲经正己 推动中华文化大繁荣
玄门讲经活动是道教界在新形势下为恢复学经讲经优良传统、弘扬道教优秀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在致辞中说,随着前四届玄门讲经活动的成功举办,在道教界兴起一股学经、讲经之风,讲经水平稳步提升,内容形式不断创新,组织工作日趋成熟,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今年的讲经主题“正己化人众善奉行”既继承了道教文化的传统又富有现实意义,期望以此端正道风、裨益社会。举办玄门讲经活动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正己”的开始,要以讲经堂为起点,让道教思想的精华惠及百姓,在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挥道教独特的优势。
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刘威在开幕式上表示,玄门讲经正逐步走上常态化、机制化的轨道,成为道教界的一个知名文化品牌。能讲经、讲好经是道教教职人员安身立命的基本功课、服务信众的桥梁纽带和弘道宣教的必备资粮。道教界需要不断增强学经明道、讲经传道的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意识,重视经典、研读经典、弘扬经典,在全国道教界形成人人能讲经、观观常讲经的良好局面。本届玄门讲经活动可谓正当其时、契理契机,对于树立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忠孝友悌、慈俭谦让的伦理价值观念,对于净化人心、润泽世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希望以交流为平台,继续深入推进讲经活动;以讲经为切入点,大力加强道教自身建设;以讲经为抓手,积极推动地方道教健康发展。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霍文军表示,道祖老子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进而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其中,理应包括中国道教界和广大道教徒的一份心力。
论道化人 探寻传统思想真精神
任法融在题为《道不远人,但人自远——我们的目的是与道合真》的讲经中,通过对儒释道经典文本相通处的分析,指出:人的言行举措,处世接物,按照自己的天真本性,不应该参杂任何私心杂念,真诚无妄地对待事物,应人处事,这就自然符合道的法则。任法融强调,老子发现了“道”,更明白如何“做人”,即人要“法自然”。因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并与道合一,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身的人。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章伟文回顾了陈抟的经历与思想。章伟文认为,陈抟在学术史上的贡献,体现在他的道教图书易学思想。陈抟道教易图学对于天道自然之理的探讨,在形上之体方面启发了宋儒构建明体达用、贯通形上与形下的新儒学体系,在宋明学术史上有着重要价值;而对于易学史而言,陈抟开启了有宋一代图书易学的学术流派,丰富了易学史的研究内容;对于道教史来说,陈抟的道教易图学,将自然天道与个体的修炼建立起联系,为隋唐道教外丹学向内丹学的过渡做了理论的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据悉,在华山举行第五届玄门讲经活动之前,中国道教协会组织前四届玄门讲经的获奖选手在吉林辽源、双辽和辽宁千山做了巡回讲经。
自2008年起,中国道教协会已先后举办了四届玄门讲经活动,在教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第五届玄门讲经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陕西省道教协会协办,华阴市华山道教协会承办,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支持。(记者:陆航、张翼)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