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佛指舍利被迎请台湾接受百万民众的虔诚瞻拜。
陕西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和浓厚的佛学氛围。陕西省省会西安,古称长安,曾是汉传佛教译经、弘法、开宗立派和与国际交流的中心。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的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华严宗、密宗等6个宗派的祖庭都在长安。汉传佛教四大翻译家中的鸠摩罗什大师、玄奘大师和不空大师,曾先后在长安设立译场,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为佛教在中国的弘扬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谱写了辉煌篇章。
历史上,长安曾很长时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佛教弘传的中心。这里高僧大德之众,佛学研习之深,寺院宝塔之多,法事活动之盛……都是无与伦比的。学术界有这样的说法:长安是佛教的第二故乡,长安佛教史就是半部中国佛教史,陕西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长安是印度佛教在中国内地的最早传播地,也是中国佛教开始快速推进发展的发源地。长安是中国佛教最大的译经重镇。后秦时期,鸠摩罗什在长安创立第一个国立译经场——逍遥园大寺(今草堂寺)译经场,开创了中国佛典翻译的新局面,鸠摩罗什因此成了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的第一人。此后,历元魏、北周而至隋唐,中国佛教逐渐达于鼎盛,佛典翻译亦代不乏人,玄奘、义净、不空是其中之杰出者。那些至今依然盛行的经典,如《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法华经》,均出自长安译经场。
长安是中国佛教各学派、宗派创立、发展、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的六大宗派的祖庭在陕西,即律宗祖庭净业寺和丰德寺,唯识宗祖庭慈恩寺和兴教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和至相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和悟真寺,三论宗祖庭草堂寺,密宗祖庭大兴善寺。这里还曾经是国际佛教文化交流的中心,亚洲各国的很多僧人曾经聚集这里,或弘法传教,或虔心求法,既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也在陕西留下了无数令人神往的遗迹。
陕西佛教文化的物质形态极为丰富,大量历史上极负盛名的寺院至今犹存,大量佛教文物散布在各地的寺院和博物馆。陕西境内现存的寺院数以百计,如法门寺、草堂寺、华严寺、大慈恩寺、兴教寺、大兴善寺、青龙寺、大荐福寺等。至今幸存的佛塔有周至仙游寺之法王塔、南五台圣寿寺之隋塔,唐塔则有大雁塔、小雁塔、善导供塔、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等,宋、金、明各代之宝塔,其数量就更多了。
陕西境内佛教雕塑琳琅满目,石窟艺术异彩纷呈。据统计,陕西境内至今遗存的佛教石窟尚有13处之多,如药王山石窟、子长县石窟寺石窟、富县石泓寺石窟、麟游县千佛院摩崖造像和慈禅寺石窟、米脂县万佛洞、佳县云崖寺石窟、彬县大佛寺石窟、蓝田县水陆庵彩塑等。这些石窟、摩崖、壁塑造像,最早可以上溯到北魏时期,标领各代,涵盖千年,是我国石刻艺术史上的珍品。
陕西所拥有的佛舍利及法器文物举世无双。其中尤以法门寺真身塔下地宫发现的四枚佛真身指骨舍利以及七重宝函、四面十二环锡杖等最为珍贵和著名,这些无一不是国之重宝,成为海内外佛教信众膜拜的圣物。
陕西也是历史上高僧最多的地方,目前畅销全国的《中国高僧正传》中所列出的中国十大高僧中7位出自陕西,玄奘、鸠摩罗什、义净、不空、法藏、澄观、空海、道宣、窥基、善导名震古今,为后人纪念。
历史悠久的遗迹,壮丽的寺院殿堂,巍峨高耸的宝塔,整洁肃穆的庭院,卷帙浩繁的经本,庄严秀美的造像,珍贵绝妙的文物等,构成了陕西佛教文化无穷的魅力。陕西佛教文化遗产在全国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分量,而佛教文化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样厚重的一份文化遗产,我们当引以为傲,要把它保护好,使其重新焕发光彩,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引人向善、协调自然、协调社会、协调人心的功能和作用。
(来源:2014年9月23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