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正定教堂惨案暨宗教在战时的人道主义援助”学术研讨会在河北举行

来源:2014年11月5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4-11-05

与会人士呼吁加强对宗教界在抗战中贡献的研究

 

1028日至29日,由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与信德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正定教堂惨案暨宗教在战时的人道主义援助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市举行。来自国内外宗教界和学术界共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信德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士江神父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举办此次研讨会是为了纪念77年前在正定教堂惨案中为保护中国妇孺而殉难的荷兰籍遣使会主教文致和及其8位同伴,并怀念在战争中所有为正义而牺牲及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的宗教界同仁。他强调,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此大背景下举办此次研讨会,希望从宗教和学术角度来探讨这些历史问题,还原历史真相;面对暴力伤害,宗教界为社会正义发声,甚至不惜牺牲性命的义举在当时和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其人道主义救援精神值得发扬光大和学习。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徐以骅教授代为宣读了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发来的贺函,许嘉璐高度评价了文致和主教及其同伴的义举:在民族浩劫中,中国人民并不孤立。许多国际友人,包括忠于基督宗教信仰的西方传教士,他们在灭绝人性的野蛮行径面前毫不退缩,以其中立国国民的身份救助了无数中国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教授指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学术界以往对于宗教人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研究不够,有些研究浮于表面,有些历史真相直到近年来才被挖掘出来。他以正定教堂惨案多年来很少为世人所知为例,向与会者指出深入系统地研究宗教界抗战贡献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弥补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宗教界的人道主义救助活动,揭示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为反对战争、倡导和平作出有益的探索。

 

徐以骅在致辞中指出了此次研讨会的学术意义。他说,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文致和主教等9人所进行的人道主义救援,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开了当前国际关系中大规模人道主义救援、保护责任以信仰为基础的外交,以及多轨外交等实践和理念的先河。从中国基督宗教史的角度来看,正定教堂惨案及教会在抗战时的人道主义救助实践,有可能为重写中国基督宗教史或构建中国基督宗教史新宏大叙事,提供资料和实例。

 

96岁高龄、祖籍河北正定的香港煕笃会圣母神乐院赵本笃神父,以文主教见证人的身份在研讨会上发言:我亲见了日本兵士的穷凶极恶,更目睹了文主教等教会仁人不畏强暴,全力保护妇孺、被捕致命的崇高义举。

 

9位正定惨案牺牲者的亲朋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文致和主教的侄外孙何文生说:虽然在安葬9位致命者的墓地,多年来已经没有了他们的墓穴,但这已经没必要了,因为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已经将9位致命者珍藏在他们心中。何文生非常希望这次研讨会将有助于公认这些英雄们为保护中国人民而惨遭杀戮的义举,同时将欧洲对于正定教堂惨案的研究成果奉献给中国。

 

开幕式上,特别宣读了日本天主教主教团主席、东京总教区冈田武夫总主教的来函。来函中引用了已故白柳诚一总主教在1986921日在东京的一次讲道和1995年日本主教团发表的《为和平之决意》文告,表达了日本天主教会对昔日日本所造成的悲剧的反省,并恳求天主和亚太弟兄们的宽恕。开幕式结束后,文主教的家乡荷兰鲁尔蒙德教区德隆辅理主教和河北省天主教神哲学院院长、衡水教区封新卯主教,共同为文致和主教纪念室揭幕。随后,在神哲学院教堂为文致和主教等致命者举行了一场纪念弥撒。

 

研讨会上,学者们希望能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包括传教士在内的宗教界人士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通过研究,重新评估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贡献。

 

河北师范大学李晓晨教授在论文《正定教堂惨案的历史考察及其价值》中指出,文致和主教等9名外国友人的牺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保护了大批难民,特别是女性难民;彰显了文致和主教等人的爱德,使天主教逐渐得到社会人士的认同;为后来外国籍人士在南京建立国际安全区庇护难民奠定了基础。

 

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张化研究员的论文论述了南市难民区作为一个成功的救赎范例在国际人道法订立和人道主义救赎方面的意义。

 

南京理工大学的洪伟、薛莉的论文介绍了抗战时期华东地区回族慈善救济活动的情况,指出回族的救济活动体现了伊斯兰教行善观念,也反映了国难当头的民族情怀。而以回族富商为代表的宗教界、中小业主界积极投身救济活动,营造了全民慈善的良好氛围。

 

安徽大学宗教研究所的钱耕森介绍了抗战中佛教居士赵朴初积极投身于上海佛教界的救亡活动。他指出,赵朴初高扬佛教的人道主义与献身精神,通过孤儿教养院少年村难民收容所,收养了约3000多名孤儿,收容了50多万难民。他以宗教的博大爱心以及平等、公平、正义的原则去救助孤儿与难民,影响深远。

 

同时,学者们也呼吁将原正定主教座堂等古建筑尽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日恢复其历史原貌,使之成为历史的见证。

 

闭幕式上,文致和主教基金会理事长文哈利介绍了文致和主教基金会成立6年来的情况,他说,成立基金会的目的是:让社会变得更有尊严和人道,让所有致命者的记忆鲜活地存在。(记者:吴艳、侯志华)

 

张雪松:善牧为羊舍性命  灵塔涅槃浴火生

 

1025日,在位于河北正定东柏棠的昔日备修院址,举行了隆重的文致和主教的纪念碑揭幕及纪念活动。1028日至29日,正定教堂惨案暨宗教在战时的人道主义救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以国际活动形式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保护中国民众而被日本侵略者残杀的天主教来华传教士。

 

文致和是荷兰遣使会士,时为天主教直隶西南代牧区宗座代牧。与文主教同时遇难的,还有克罗地亚神父柴慎成,法国神父夏露贤、艾德偲和贝德良,荷兰神父魏之纲,波兰神父白来福,法国熙笃会霍修士,捷克俗人毕司固。文致和主教等人的英勇行为被后人赞誉:善牧为羊舍性命,灵塔涅槃浴火生。取义真福八端在,眷顾中华留芳名。

 

我们今天对文致和主教英勇行为的纪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基督宗教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功绩。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视角来看,宗教界大规模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理念与实践,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意义;从我国天主教、基督教教会的成熟和发展视角来看,反帝爱国运动贯穿了近代教会发展的始终。

 

文致和主教的精神一直在鼓励着后人同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201312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当日,荷兰文致和主教基金会连夜起草了《抗议声明》:靖国神社供奉着为日本国牺牲的士兵们,其中就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东南亚阵亡的士兵,而他们被视为英雄。更有甚者,其中之一的日本军官谷寿夫就是当年在中国谋杀了文致和主教等人的罪魁祸首。鉴于其在中国犯下的难以言述的罪行,1947年,谷寿夫被公开枪决。如今,安倍以此方式来向这些士兵表示敬意,无疑是对无数仍然因他们的暴行而受苦的中国人民的当面一击。

 

日本天主教主教团主席、东京教区总主教冈田武夫在《致正定教堂惨案暨宗教在战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研讨会与会者函》中特别提到:日本天主教主教团也于战争结束50周年的1995年发表了《为和平之决意》文告: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是,日军在朝鲜半岛、中国、菲律宾和其他地区蹂躏了当地人民,他们不但践踏了当地人民的人格尊严,而且杀死了无数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包括妇女和孩子……我们有责任坦率承认这些事实并道歉,我们必须弥合亚洲人民至今尚存的创伤。同时,我们也要再次强调,当今的日本国民,虽然没有参与50多年前的战争,也该继续肩负起这些责任。可见,包括日本天主教徒在内的世界各国广大天主教信众,都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深恶痛绝。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中国人民并不孤立,包括西方传教士、在华神职人员在内的众多国际友人,像文致和主教及其教会同工一样,都进行了可歌可泣、顽强不屈的斗争,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如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致正定教堂惨案暨宗教在战时的人道主义救助学术研讨会及与会朋友们的函》中指出的:对于在历史上作出各种贡献乃至殉难的教内外国际友人,我们将永远缅怀;他们许多已近湮没的勇敢事迹,我们还要进一步挖掘、宣传。

 

(来源:《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