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西南地区碑刻、民族、哲学研讨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道坚法师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 有理有据
黄正良教授讲话
殷永林教授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研究院宣方副教授讲话
云南社科院宗教所所长萧霁虹教授讲话
上海师范大学侯冲教授讲话
活动现场
探讨佛教神通观作《佛教的神通观——以虚云法师为例》主旨演讲
合影留念
2015年12月6日上午,由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与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的“第四届西南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碑刻·民族·哲学”在东陆校区科学馆举行。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系系主任、云南大学佛教与现代宗教理论研究所所长李兵教授主持并介绍各位专家学者。
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家昌教授致欢迎辞,祝贺云南大学佛教与现代宗教理论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不远千里来参加研讨活动,并阐述了西南地区碑刻、民族、哲学研讨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莅临这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研究院宣方副教授、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理事长道坚法师、鉴真佛学院克能法师、上海师范大学侯冲教授、西南大学张爱林副教授、云南社科院宗教所所长萧霁虹教授、云大出版社总编审李东红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李广良教授、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彭多毅及来自北京、上海、江苏、贵州、重庆等省市的专家学者齐聚云南大学,一起研讨佛教碑刻学。
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在云南大学设立专志于佛教碑刻研究,并每年举办佛教碑刻学术研讨会。并为云南大学学子设立学术研究基金,对学术研究有成者给予奖励。今年已成功举办四届。
在本届的西南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宣方教授以《慧思大师的禅学思想初探——以神通观为中心的考察》为题作主旨演讲。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理事长、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作《重庆古阿育王塔及佛迹考》学术报告。首先,道坚法师引经据典,梳理了中国传说中的阿育王塔的史料并引出了古巴地(今重庆)有无阿育王塔的考证问题。道坚法师认为关于佛塔之考订,是有其社会宗教学价值的,尤其是在考察宗教圣地观念的发展和研究佛教东传的早期佛教遗址方面,有重要的价值。道坚法师接着介绍了重庆地区历史上曾有两处阿育王塔或佛迹的记载。一是渝州相思寺佛迹,二是涪陵相思寺佛迹,并运用文献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详尽的论述与考证。道坚法师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本届研讨会精彩纷呈,上海师范大学侯冲教授作《斋一中、咒食一中与长生库》主旨演讲。云南省社科院萧霁虹教授作《云南民间信仰与道教的互动研究——以碑刻、科仪为中心》主旨演讲。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殷永林教授作《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和影响的不对等性及其启示》主旨演讲。云南大理大学黄正良研究员作《云南古代佛教碑刻文化浅析》主旨演讲。
重庆华岩文教基金会同云南大学的学术合作由来已久。2011年12月24日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联合云南大学佛教与现代宗教理论研究所成立庆典暨“佛学与现代性”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方立天教授受邀担任研究所名誉所长。道坚法师受邀担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高级顾问,并与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华岩奖助金”。李兵所长主持研究所成立庆典及研讨会开幕式。2012年12月23日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联合云南大学举办第二届西南佛教遗址与历史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云南大学90周年校庆年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2014年12月24日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联合云南大学佛教与现代宗教理论研究所举办的《第三届佛教哲学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颁发华岩奖学金,并召开2014年度的西南佛教碑刻学术会议。
(来源:菩萨在线网)
(编辑:霍群英)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