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第11期“道教学术研究沙龙”在北京大学举行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6年12月7日 时间:2016-12-07
2016年11月2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室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协办的第11期“道教学术研究沙龙”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414教室举行。“道教学术研究沙龙”是北京的道教学界同仁共同提议,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室筹建的一个主要面向中青年研究者的开放型的学术交流团体,也是中国社科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的年度活动之一。广大同仁希望能借此相互砥砺,共同切磋,以推进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的深入发展。
本次道教沙龙的主题是“第一届博士生工作坊”,邀请几位青年教师与北京大学博士候选人以其相关领域为题作报告,旨在推动中青年道教学者之间学术交流,为其以后道教学术研究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沙龙邀请了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杨浩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学立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生张阳以及周奴鲁做专题报告,并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广保教授、王宗昱教授、程乐松副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汪桂平研究员做评议人。活动由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主持。
首先发言的是北京大学青年学者杨浩博士,他的论文题目为“王玄览《玄珠录》佛道思想交涉探微”,通过对于王玄览《玄珠录》文本的分析,梳理了其中佛道交涉的各个方面,从中将王玄览以道士立场借鉴与运用佛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加以总结,并指出其中创新的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汪桂平研究员在点评时肯定了杨博士论述的条理性与完整性,同时提出,王玄览身为蜀中高道,生平从未离开蜀地,在讨论其思想来源脉络的同时,应该考虑王玄览所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状的影响。
张阳博士报告的题目为“《道枢》编撰浅析——以《坐忘篇》、《五化篇》、《真诰篇》为例”。在报告中,张阳博士以《道枢》的版本讨论进行概述性论述,并以文本的编撰特点为题,讨论《道枢》的篇数,以及《坐忘论》、《五化篇》、《真诰篇》的成书来源,并从中讨论作者曾慥的丹道思想,以及《道枢》的存世价值。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程乐松教授在点评过程中,肯定了论文对于文本的梳理工作,并建议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其思想性的研究。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周努鲁以《宋徽宗崇道与道教主神体系之变革》作报告,将政和至宣和年间徽宗崇道的要点分为降神与创造神迹、“赤明和阳天地”和“上真紫虚元君”、“神霄运动”等几方面内容,并讨论了政和以前的道教体系变革和《三才定位图》中的神系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宗昱教授在点评中对作者写作训练提出几点修改意见,并且建议将史料考据更加完善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学立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全真教史家李道谦及其教史思想》,报告以金元时期仙传、事迹于一体的全真教文献为基础,以李道谦生平及其创造的三部教史文献为核心,考察这一时期教史文献的创作特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广保对论文进行了点评,认为在史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考察人物的教史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道教学院等单位40余位专家学者、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参与了活动,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供稿:申琛;编辑:李文彬)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