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2年多时间考古发掘,“道教祖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已发掘4500平方米。专家证实,遗址为大上清宫明代遗存,是我国南方地区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等级宫观建筑遗址。
“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位于江西鹰潭市上清镇东部,总占地30余万平方米。”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介绍,该宫始建于北宋,历经元、明、清各朝维修扩建,至清代已发展成两宫12殿24院,素有“仙灵都会”和“百神受职之所”之誉。1930年,大上清宫因一场意外大火被整体焚毁。
大上清宫考古领队胡胜告诉记者,大上清宫考古发掘项目于2014年8月启动。目前遗址中轴以东的遗迹被揭露出来,包括龙虎门、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文昌殿、天皇殿、五岳殿、三官殿、碑厅两处及厢房等。
“已发掘的建筑群基址体现了明代完整的宫观建筑布局,且与清代写实画家关槐的《龙虎山鸟瞰图》及娄近垣《大上清宫全图》所绘吻合,说明这里就是大上清宫明代遗存,是北宋以后龙虎山道教祖庭的主体。”胡胜说。
遗址还出土了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碎片及各类建筑构件,其中不少是十分精致的琉璃瓦。以出土瓦当为例,分琉璃和素烧两类,有奔龙纹、升龙纹、卷龙纹、团龙纹等11种不同样式的龙纹形态。
“宫观内地面还铺垫了做工精细的‘金砖’(即表面经过严格打磨,敲击后发出金属声响的砖头),一些柱础底座雕刻有精美纹饰,而柱洞内侧的防虫、防蛀、防潮的建造工艺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胡胜认为,大上清宫遗址汇聚了中国道教建筑艺术的精华,是我国宗教建筑史上的杰作。(记者袁慧晶)
(来源:中国网)
(编辑:霍群英)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