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卓新平研究员著《宗教学新论》文丛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出版社、中国宗教学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座谈会。
与会嘉宾合影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宗教学“三大体系”建设上做出可贵的尝试,卓新平研究员总结、概括、补充、提炼和完善了其40年来进行宗教学研究的学术体会和收获,推出《宗教学新论》文丛,并于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文丛全套12部著作,约450万字,包括《经典与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唯真与求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之探》、《宗教学史论》、《宗教社会论》、《宗教文明论》、《宗教思想论》、《世界宗教论》、《中国宗教论》、《基督教思想》、《基督教文化》、《中国基督教》和《反思与会通》。
《宗教学新论》文丛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先生对卓新平研究员的这套学术著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套丛书有助于为我们对宗教现象的认识,夯实了文化基础和坚定了文化自信。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发言
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唐晓峰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刘瑞旗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言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认为卓新平研究员不仅具有服务国家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宽广学术视野,还具有推进学术进步的创新精神;这套丛书的研究方法既传承传统又借鉴创新,内容上既检视旧作又反思新物,全面展现出研究的新视野、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研究员表示,卓新平研究员是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中国宗教学承前启后的著名学者,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发挥实事求是的精神,使中国宗教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以及与不同文明对话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宗教学新论》的理论框架搭建,反映了卓新平研究员对中国宗教学现状的反思和对中国宗教学未来发展的展望,体现了其学术研究的厚度、高度和深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致辞
宗教学作为跨学科研究,其显著特点就是其研究视野开阔,方法多样,突出其跨宗教、跨文化、跨时代等跨学科比较的意趣。其在普遍关联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贯通时空,展示出其内向与外向发展的两大方向。这种“内向”趋势使宗教学关注人的内蕴世界及其精神特质,侧重点在于“以人为本”、直指人心,以人的“灵魂”理解达至“神明”关联,讨论“神圣”“神秘”等精神信仰问题,有其内在的深蕴。而其“外向”关注则让宗教学与人的存在社会、自然环境、宇宙万象联系起来,成为与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社会、群体、国际关系等问题联系密切的现实学问,有其外在的广阔。由此而论,宗教学当然有着其继承与创新的使命,而我们中国学者发展出体现中国特色的宗教学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卓新平研究员的《宗教学新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梳理探究宗教学的历史和宗教学的体系,进而展开对世界宗教的全方位研究。其“新”之论,一在视野之新,以一种整体论的视域来纵观古今宗教研究的历史,横贯中外宗教学的范围;二在理论之新,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之举来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之论,探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新思路;三为方法之新,不仅批判性地沿用宗教学历史传统中比较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对之加以新的考量,结合当代学术最新发展的成果来重新整合;四在反思之新,这就是重新审视以往的旧作,总结其40年余年的宗教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体悟、收获,以及经验和教训,在新的思考、新的形势下积极调适,增添新思和新言,以能为当下中国宗教学“三大体系”的建设积极努力地摸索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研究员发言
卓新平研究员表示,自己的研究立足于思考、探索乃实情,而建构、创新则仅为尝试,只是一家之言,故此所谈“新论”乃是相对的、开放的、发展的,必须持有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精神和毅力来继续往前开拓;由于宗教学学科建设涉及面广,研究难度较大,也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故其进程本身就是不断得到合作、得到鼓励和支持的过程,需要中国学界的共同努力。
(图/文:梁建华)
(编辑:许津然)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