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带着千年的传统突围——西藏多派唐卡艺术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品全部由西藏拉姆拉绰唐卡画院创作和收集。展期将持续至9月15日。
唐卡是藏语音译,最早出现于1300多年前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被作为便携式解读教义的图录和供奉物。唐卡有“藏民族百科全书”之称,2006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在此次“带着千年的传统突围——西藏多派唐卡艺术作品展”中,所展出的60余幅唐卡全部由西藏拉姆拉绰唐卡画院创作和收集。与其他派别的唐卡相比,多派唐卡在发展过程中自觉地把具有宗教功能的藏传佛教唐卡与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唐卡从题材、配置、风格上区别开来,既保留了对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又满足了市场需要和利益诉求;特别是在题材与审美两方面放开了传统唐卡画师在量度、仪轨方面的限制,并逐步影响了当代唐卡的形态。(文:岳瑞芳)
(来源:新华网)
(编辑:霍群英)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