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携起手来,弘扬伊斯兰教中道思想——伊斯兰教中道思想国际研讨会发言摘要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6年7月26日 时间:2016-07-26

齐心协力,共同解决极端主义问题

俄罗斯穆夫提委员会主席  谢赫·拉威尔盖努特金:

 

现如今,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在俄罗斯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与俄罗斯主要的几所伊斯兰教研究所展开学术合作。我们对教长候选人的预备问题及教学用书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我们组织培训班来提升宗教活动家的能力。邀请合作机构中的经学家来参加国际研讨会议,旨在展开一幅人道主义宏伟的画卷——将《古兰经》关于宗教的多元性、人道主义以及对异教徒的态度传播开来,批判极端主义对圣战的解释,并表达出要与各宗教团体对话的原则。

 

历史上,中国穆斯林与中亚地区穆斯林的联系交流由来已久,这种正面的经验也存在于俄罗斯。希望集思广益、齐心协力、互通友好,共同解决极端主义的问题。(根据录音翻译整理)

 

中道是对宗教的理解之道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与教育部宗教事务协会主席  Г.Н.朔伊金:

 

当今世界见证着各种宗教狂热及国际冲突,其中包括建立在宗教基础之上的国际冲突。并且,任何人都难以从中逃脱,不管是富裕的欧洲、美洲,还是发展中的亚洲及非洲。

 

当我们注意到,一些概念被彻底歪曲,导致整个人类遭遇难以预见的后果之时,上述情况尤为突出。

 

我们有必要谨记,对于所有人来说,宗教——不是一种发动侵略的手段或者动机,而是致力于获得和平共存的手段及动机。

 

然而,众所周知,这些以具体形式呈现出来的侵略性思潮,在过去及现在,同任何一种以人道主义及善意为根基的宗教,都不具有任何共同之处。

 

我们应当考虑到,对于存在着宗教的社会来说,激进主义及极端主义是一种反社会现象,其危险性在于,他们是一种不受制于信仰的威胁行径。

 

作为世俗国家的哈萨克斯坦,穆斯林居民占大多数。我们国家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如今,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已得到大大提升。由于社会意识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宗教价值的兴趣也有所增长。

 

我们成功建立了18种宗教共存的模式,这些宗教和睦共处、相互理解。哈萨克斯坦境内穆斯林清真寺塔、基督教圆顶教堂、犹太教教堂十分和谐地并列并存。我们国内目前有3312座清真寺塔、庙、祷告室、犹太教会及其他同祭祀相关的建筑。现有47种宗教类大众传媒。哈萨克斯坦人民共同庆祝伊斯兰教及基督教教历中的主要节日。所有信教者,都是哈萨克斯坦统一大家族的成员。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向全世界证明,我们能够成功处理国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支持并发展民族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解决国家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这些都是在全球化进程加深、世界总体不稳定性增加、新旧挑战及威胁不断涌现的条件下所完成的。

 

各国领导人、各国际组织、各专家、甚至是不同国家的人民,都感受到了这一点。也正因如此,经常有倡议要在哈萨克斯坦举办大型论坛,例如世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共同的世界:多样化之中的发展外交部长级别国际论坛。根据在联合国大会第62届会议中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倡议,通过了2010年为国际文化和睦年的决议。同时,哈萨克斯坦在致力于增进亚洲、上海合作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内的合作及互信相关会议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上组织对文明间对话的全球化进程,加强互信、和平及团结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会议的特点在于,以世界的整体利益及全球稳定为出发点,对宗教及文化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在伊斯兰教方面,我们支持的是在穆斯林之间及穆斯林对其他宗教人士采取文明、合理及包容态度的基础之上,所有穆斯林群众的大团结。

 

伊斯兰教崇尚的是人类共同的善良、忍耐及公正的价值观。对此,无需再做出多余的佐证,证明伊斯兰教同世界上其他宗教一样,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伊斯兰教义真正的精髓,同激进主义活动,甚至同以宗教教义为掩饰的恐怖组织,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伊斯兰教有四大教法学派,然而现在对于这些教法学派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看法。一方面,有一些穆斯林认为没有必要遵循其中的一些教法学派,伊斯兰教义应直接从其本源传承下来。另一方面,一些穆斯林严格地从属于自己的教法学派,以至于开始认为自己的教法学派便是唯一。他们甚至不接受其他公认教法学派伟大学者的意见,也对针对其他教法学派的指责非难听之任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中道”——这便是伟大先知穆罕默德所展示出的对宗教的理解之道。这一适度性的理解原则,包括对话、承认他人的观点并尊重他人观点、在世界上同周边社会共存。

 

伊斯兰教是和平、善意及创造性的宗教,其意义在于解决社会协调问题,保障统一及稳定,战胜分裂主义,强化和平及和谐。必须要联合各个国家及地区穆斯林组织的力量。在哈萨克斯坦国内及全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应致力于此。

 

时下对伊斯兰教最为普遍的一种看法,便是认为伊斯兰教反科学、腐朽不堪、将社会拉回到了中世纪。可是,《古兰经》明确指出,穆斯林信徒的责任便是成为有学问的、有文化的,进而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创建和平、培养能受人尊敬的人才,保障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天赋权利,让每一个人都担负起与他人可行的、同他人相关的责任,这便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伊斯兰教的根基。心怀恶意的吹毛求疵者,以及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那些人的所作所为,让很多人心中对伊斯兰教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伊斯兰教是阻碍穆斯林同其他宗教和平共处、并将穆斯林同整个人类脱离开来的一种宗教。

 

在伊斯兰教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穆斯林同其他民族得以和平共处,并对其他宗教采取宽容态度——“在宗教上并无强迫,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因此,要对伊斯兰教义进行正确理解,就应以一种新的方式环顾四周,重新反思自身导致并正在引发悲剧的思维方式。(由其代表宣读。根据录音翻译整理)

 

让中道、和平的思想深入穆斯林心中

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马光月阿訇:

 

吉哈德一词,在阿拉伯文中原意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全力以赴,在伊斯兰教教义中指为了真主安拉的事业而努力奋斗。把吉哈德理解为战争、杀戮、暴力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是没有《古兰经》、圣训依据的,是违背《古兰经》与圣训教诲的。在伊斯兰教教义中,战争与暴力从来就不是神圣的。伊斯兰教是倡导和平的宗教,是维护和平的宗教。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是个共同体。只有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各民族之间以诚相待、以大爱为基础,人类社会才可能和谐安宁、和平共处。穆斯林对非穆斯林只有介绍安拉、介绍伊斯兰教的义务,以优美的姿态展示伊斯兰之美、穆斯林之大爱,不应有强迫、仇视、敌对。穆斯林应该成为和平的卫士。凡是崇尚暴力、行为极端者都源于对经训的扭曲,既抹黑了伊斯兰教,又危害了社会秩序。这些人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他们在伤害非穆斯林的同时更多地伤害了伊斯兰教和穆斯林。

 

我们当宣传经训的中道、和平思想,让这些思想深入所有穆斯林心中,不给蛊惑者留下任何可乘之机,从根本上消除极端思想的温床。

 

谨守中正之道

河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吕金虎阿訇:

 

进入21世纪后,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下,伊斯兰教内外交困,面临挑战,面临社会的重新认知。

 

中道思想是美好的原则,是培养人性、体现价值、彰显道德的良药。在当前环境下,我们更应该谨守中道思想,维护伊斯兰教的纯洁,为穆斯林正名。

 

谨守中道思想要摒弃极端思想、远离恐怖主义,不妄断他人为叛教,不打着圣战的旗号滥杀无辜。恐怖和极端是违背伊斯兰教精神的。

 

受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影响,伊斯兰教备受指责,许多穆斯林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对此,我们应有正确认识。当前,没有什么比搁置分歧更为紧迫的。应搁置教派之间的分歧,搁置教法学派之间的分歧,携起手来,与时俱进,深刻理解经训,发扬伊斯兰教坚持中道思想的优良传统,正本清源,杜绝偏激和极端思想,维护伊斯兰教的良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和平、和谐。

 

中正之道是伊斯兰文明绵延发展之道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丁俊:

《古兰经》和圣训强调诸如今世与后世、前定与自由、天启与理性以及精神与物质、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等之间的中正平衡,不偏不倚;主张公平正义,反对极端暴虐,追求人主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伊斯兰教的中正之道,是穆斯林应当恪守遵循的正道。历史昭示,中正之道既是伊斯兰文明的历史传统,也是伊斯兰文明绵延发展之道。

 

中道思想适合中国穆斯林信仰需求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  从恩霖阿訇:

 

伊斯兰教是追求和平的宗教。暴力与极端都是违背伊斯兰教精神的,是不义的行为。中国穆斯林先辈学者就是以讲中道的精神阐发伊斯兰教义,寻求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立足点,并通过这一思想使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延续和发展。

 

中国历代伊斯兰教学者在对伊斯兰教文化的选择过程中,不断进行调和,充分地表现了伊斯兰教中道思想,显示了伊斯兰教本身的适应性。可以说,这一思想适合了中国穆斯林的信仰需要,是中国伊斯兰教必须坚持走下去的一条道路。

 

无论在教法还是教义上,中国伊斯兰教遵循了更能适应中国国情的哈乃斐教法学派和正统教义学主张。这些主张和观点避免了极端思维,使得历史上的中国穆斯林形成了爱国爱教的思想。中国伊斯兰教仍需秉承这种理念,走中道,反对极端思想。

 

继承先辈留下的中道传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艾拜都拉·努尔大毛拉:

 

哈乃斐教法学派强调要坚持伊斯兰教的中道精神。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各宗教需要彼此尊重、和谐相处。而这正是哈乃斐教法学派的主张。因此,千百年来,哈乃斐教法学派得到了广大中国穆斯林的喜爱。哈乃斐教法学派所强调的服从执政者的重要原则,提倡穆斯林坚持走中道的特点,非常适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穆斯林群众。我们必须继承先辈留下的中道传统,坚持走中道,发展中道思想,促进伊斯兰教健康发展。

 

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处处保持中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白大寺哈提甫  艾合买提·肉孜阿吉大毛拉:

 

多民族社会需要中道。中道思想对化解各民族的分歧具有重要价值,对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具有现实意义,是指导伊斯兰教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

 

穆斯林团结需要中道。伊斯兰教多教派共存,需要用中道的思想来维护团结,各教派之间互不干涉、互相尊重。

 

穆斯林健康生活需要中道。伊斯兰教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在处理具体的生活问题时要适度,做到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穆斯林的生活应该是既反对物质享受的放纵,也反对苦行主义,取其中道而行之,合理合法地享受生活。

 

穆斯林人格完善需要中道。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在为人处世方面,仁爱、宽恕他人,处处保持中正,两世兼顾、追求两世幸福,完善自己的人格。

 

宗教人士应坚决批驳极端思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寇金发阿訇:

 

伊斯兰教是倡导中道、谨守中道的宗教。中道是伊斯兰教的重要特征,是穆斯林在宗教功修、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宗教极端分子为达到分裂民族、分裂国家的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对《古兰经》和圣训歪曲、亵渎、糟蹋和背叛。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蔓延,是宗教和谐的最大威胁,已经对新疆各族人民造成了重大伤害。作为有良知的宗教人士,理应身先士卒,坚决批驳极端思想,引导信教群众懂得行善进天堂,作恶下地狱的教理,彻底肃清圣战殉教进天堂这个大毒瘤,树立正信,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

 

宗教人士要在去极端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  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亚孜大毛拉:

 

反对极端思想并揭批其本质,是每一个公民特别是宗教人士不可推卸的责任。宗教人士要坚定反对极端思想的立场,正确宣传伊斯兰教教义教规,在去极端化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宗教人士不能推卸在正确宣传宗教和诠释宗教上的圣神职责,必须发挥好作用,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正信,时刻提高警惕性,努力成为正信挤压极端的重要力量。

 

以正信挤压极端主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马品彦:

 

新疆在去极端化的工作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措施,正信挤压是其中之一。正信挤压,即用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和正信正行,批判和揭露伊斯兰极端主义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和反宗教的本质及危害;积极倡导宗教团体和宗教人士把宗教中的爱国、和平、团结、中道、宽容、善行等思想贯穿到解经讲经活动中;弘扬劝人向善、教人立德、慈悲为怀等理念,引导信教公民确立正信正行,从而压缩宗教极端主义的生存空间。实践证明,正信挤压既充分发挥了伊斯兰教的积极作用,也充分调动和激发了伊斯兰教界的积极性,在去极端化中效果显著。

 

中国伊斯兰教的当代使命:用正信正行引领广大穆斯林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  杨桂萍:

 

中国伊斯兰教的当代使命,是用正信正行引领广大穆斯林抵制极端思想、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继承伊斯兰传统经注学、圣训学、教法学和教义学的优秀成果,博采世界文明之精华,以当代思想阐释传统遗产,与时俱进地解释《古兰经》和圣训,为当代伊斯兰教注入人文精神和现代理念,使传统信仰焕发活力和生机,为穆斯林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以充满现代气息的伊斯兰教引领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应放弃对阿拉伯国家和南亚穆斯林的宗教制度、礼仪习俗和服饰的盲从,立足当代中国国情,发挥中国伊斯兰教的优秀传统,加强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团结,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弘扬传统智慧,遵循中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林:

 

历史上,中国从未出现过以伊斯兰教法取代国法的思想。中国穆斯林通过回避与化解等方式,有效地消弭了教法与国法可能发生的矛盾,表现出了中国穆斯林在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的历程中显示的非凡智慧和中正之道。

 

但是,这套传统中正智慧,在当代社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一些宗教极端主义思想家,提出伊斯兰国家理论,主张建立一个以伊斯兰法治为基础的神权政体,这成为激进政治伊斯兰蛊惑人心的口号。

 

这个挑战是1300多年来,中国穆斯林从未遇到过的。这说明,中国穆斯林仍需弘扬传统智慧,依靠经典,遵循中道;根据时代需要,提出新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有力地回应和反驳当代宗教极端主义提出的挑战。

 

中国穆斯林应当怎么做?

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  马占明:

 

中国穆斯林,作为中国人,要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跟我们共同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因为大家都是兄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作为穆斯林,我们要谨遵《古兰经》的教导,就像自己的亲兄弟那样对待身边的其他人,善待我们的邻居,不能以吉哈德名义实施暴力、伤害无辜。我们要靠智慧和劳动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有诉求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努力争取。我们要牢记自己是中国人,相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的梦想

 

弘扬伊斯兰教正能量,争做优秀公民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马文云阿訇:

 

当前,广大穆斯林应不断发掘和积极弘扬教义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先进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用伊斯兰教的和谐精神来促进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积极弘扬伊斯兰教正能量,争做优秀公民,为社会和谐稳定出力,为社会安定有序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视察甘肃时走访慰问了我所在的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东乡县是甘肃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总书记来到山大沟深的高山乡布楞沟村,到群众家看水窖、问生活、察医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视。我们确信国家对宗教的依法管理是对宗教的最大保护,我们坚决拥护国家对待宗教坚持的保护合法、抵制非法、遏制极端、打击犯罪、抵御渗透的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包括穆斯林在内的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愿望和追求。今天的中国穆斯林要充分发挥伊斯兰教的和谐思想,做虔诚的信士、优秀的公民。

 

(来源:2016726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