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长期封闭的护法殿内发现不少壁画和佛像雕塑
8月1至2日,中国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罗文华所带领的团队,在四川甘孜州石渠县真达乡嘛达村嘛达寺内一座长期封闭的护法殿内,发现了保存相当完整的明代壁画和泥塑雕像,这是迄今为止当地发现的最为重要的藏传佛教遗存之一。
护法殿内一角还有残存的盔甲
嘛达寺僧人称,该寺始建于1269年,最初为萨迦派,至1440年改宗格鲁派。“文革”中受破坏以后,除了自然损坏以外,几乎未受扰动。
近年来,甘孜地区虽然有明代的经堂碉发现,但主要集中在甘孜州康定市与丹巴县,石渠的发现是甘孜州最北明代藏传佛教壁画和雕塑分布点,也是首次在石渠发现明代藏传佛教经堂。
一名僧人坐在发现明代壁画与雕塑的寺庙门口
据了解,此前甘孜州境内发现的明代藏传佛教绘画只见于碉楼中,而非纯粹的寺庙建筑,历史背景和宗教功能并不清晰。“嘛达寺护法殿是寺庙的一部分,其宗教意义和历史背景有很大的不同,研究价值更高。”罗文华称,整个藏区藏传佛教寺庙中,同时保存了明代绘画和雕塑的情况极为少见。尤其是大型雕塑,多为泥胎,极易受到破坏,完整保存至今的情况十分少见,嘛达寺护法殿绘画和雕塑保存相当完整,十分难得。
护法殿内发现的精美壁画和佛像雕塑
记者现场看到,护法殿内壁画面积约31平米,保存了主尊14铺之多,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布局紧凑,装饰典雅,又有本土的特色,代表了藏东地区艺术转变期的风格,是目前研究早期藏东艺术风格的最重要的作品。“壁画中有明显的格鲁派绘画内容,结合艺术风格判定其年代在16世纪前后。”罗文华称,此次发现填补了藏传佛教研究的多项空白。
护法殿内墙壁上的精美壁画
殿内雕塑保存完整的有5躯之多,如黄财宝天王、四面大黑天、六臂大黑天、大威德金刚、吉祥天母等,诸尊衣饰繁复,色彩犹新,威慑之气丝毫不减。特别是大威德金刚与吉祥天母几乎是与人等身高度,是16世纪藏传佛教难得一见的佳作。
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罗文华正在介绍发现的壁画情况
记者注意到,由于年久失修护法殿建筑墙体已严重开裂变形,整个经堂状况相当危险,壁画和雕塑均处在自然损坏中,文物部门应尽快采取保护措施,以免珍贵的藏传佛教文物消失。(文/图:记者 刘忠俊)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霍群英)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