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佛教协会“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承办的2022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主题为“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推进当代佛教中国化实践。20余位专家学者和佛教界人士出席了线上会议。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在致辞中说,“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当前我国佛教界的工作重心。“人间佛教”思想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应当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指引,持续推进佛教界在经典阐释、思想体系建设、教规制度完善、礼仪习俗调整层面的中国化实践进程。构建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是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实践抓手,也是实现佛教健康传承的时代命题。应当沿着佛教无我利他、觉悟奉献的根本精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个体生命质量,建立起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众生的新时代佛教。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主任怡藏法师说,中国佛教积累了丰富的宗教中国化经验。“人间佛教”思想是太虚大师在百年前中国社会动荡、佛教发展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他顺应社会变革思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成功开创了近代佛教中国化的新局面。太虚大师之后,印顺法师、赵朴初居士等后继者契理契机丰富和发展了“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进入新时代,佛教面临新的中国化任务。“人间佛教”思想作为当前中国佛教的主要指导思想,理应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以更好地契合“政治上认同、文化上融合、社会上适应”的宗教中国化要求。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袁莎说,不断续写佛教中国化新篇章,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坚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相结合,根据中国社会实际需要和时代进步要求正确阐释教义教理,按照佛教传播演进的客观规律,形成与时俱进的佛教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人间佛教”的中国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说,构建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崇俭戒奢”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想内涵。唐代道世法师编佛教典籍《法苑珠林》,即专设“俭约篇”,集列佛门俭约的典范。戒贪、节俭、少欲知足的思想既是佛典反复倡导的优秀品质,也是中古以至近代中国佛教高僧不断坚持的实践美德。2022年6月,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倡导传统美德,反对不良风气;倡导修身养德,反对奢靡之风。传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是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推动中国佛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
与会人士认为,“人间佛教”思想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佛教界提出并写入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的重要思想,反映了佛教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实践道路的主体自觉,是近现代以来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背景,是中国佛教积极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现代文明。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问题意识,是把“推进佛教中国化”与“弘扬‘人间佛教’思想”两个当代中国佛教的关键命题和历史任务予以统一,形成思想自觉和实践合力。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的方法论,是在传统佛教与现代佛教、中国佛教与世界佛教、新时代佛教与中国社会、新时代佛教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秉承不变与变、融贯与创新的创造性发展。
与会人士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新时代,建构新时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是推动佛教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让“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社会更适应、更融洽,是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重点。
(来源:《中国民族报》2023年1月4日7版)
(编辑:许津然)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