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开幕仪式在京举行

来源:2012年12月29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2-12-29

 

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开幕仪式在京举行

 

 

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致辞

 

 

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台湾灵鹫山开山住持心道法师致辞

 

 

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致辞

 

 

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与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心道法师握手(两件瓷器为首都博物馆与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互赠的礼品)

 

 

参观展览

 

 

合影留念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21228日下午,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开幕仪式在京隆重举行。此次宗教艺术文化展由首都博物馆和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主办,展览位置在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将持续至2013310日结束。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副局长曲萌,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国家文物局港澳台处处长朱晔,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台湾灵鹫山开山住持心道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北京文物局副局长郝东晨,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台湾贸易中心北京首席代表吴政典,世界宗教博物馆江绍莹馆长等领导嘉宾、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台湾灵鹫山开山住持心道法师、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蒋坚永副局长在致辞中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对此次宗教艺术文化展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心道法师多年来致力于弘扬佛教的优良传统,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为积极推动两岸佛教界的交流、交往与合作,推动南北佛教的交流,推动不同宗教间的对话,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贡献良多,令人敬佩。这次宗教艺术文化展无疑是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必将对进一步促进两岸宗教文化交流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表示,此次宗教艺术文化展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两岸宗教交流层次提升、日益深入的见证;必将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同时,他强调,此次宗教艺术文化展的顺利举办正是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

 

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台湾灵鹫山开山住持心道法师致辞时表示,在这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世纪里,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必须透过多元开放与宽容尊重的对话来达成和谐共存。宗教文化不只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更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0年前发想“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建立,就是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民众可以理解宗教中不同文化层面的意义,从不同宗教中学习尊重与谦卑的品德。让家庭和谐、社会有序,让人类体会到相依相存的共生概念,并在多元里肯定自己文化的价值,在大爱里,共同面对人类的灾劫苦难。

 

世界宗教博物馆江绍莹馆长在接受佛教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适合大家静下心来慢慢体验。大家应该关注的并不只是文物本身的可观性,更重要的是应深层次了解这些展览文物代表的内涵和意义。整个展览想让大家知道,如何能够彼此了解不同信仰,彼此尊重、包容别人的信仰及别的宗教。

 

世界宗教博物馆执行长了意法师则表示,希望两岸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宗教作为文化与艺术的角色能带来人心的柔软和美善,同时希望宗教的文化艺术涵养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心性上的宽容及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良善的因缘。

 

据悉,此次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内容由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典藏文物以及多媒体影音所组成,依据多元化、艺术性与科技运用为策展的三大主轴,也由此凸显世界宗教博物馆为全世界第一座生命教育体验馆的特色。展览共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世界宗教概览”以影片、互动地图等多媒体技术介绍宗教的起源、世界宗教的分布等基本资讯,观众还能用手机通过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导览系统将重要展品的图片、说明免费下载到手机中,随时观看。第二部分“世界主要宗教的文化艺术”透过宗教艺术品、文字、多媒体等多重载体,同时呈现世界七大宗教的文物与艺术: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神道教、道教与台湾民间信仰文化,总共104组、121件文物。介绍了七个世界主要宗教的特点、内涵与核心价值。展览最后以不同宗教的婚礼仪式影片展示了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引导。

 

世界宗教博物馆在专业的展示外,多元的教育活动也是重要的发展特色,尤其是儿童解说活动,此次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的展览,由两地的社教组合作,规划了体验式的儿童导览,配合展出的文物,依据宗教艺术、新年节庆等的主题,让孩子们体认宗教艺术不只在博物馆里看得到,在生活中也能接触到,例如衣服上的纹饰、节庆使用的物品等。而且还可以穿着各国的特色服饰,运用五感体验学习世界文化的不同、艺术的多元与丰富性,让一家大小都爱上博物馆。(佛教在线记者 星子 慧心现场报道)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