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濮文起:“人间佛教”理念的发展历程

来源:2010年12月8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0-12-08

人间佛教理念的提出,已近百年。其间,无论是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还是印顺法师乃至赵朴初的人间佛教,尽管名称上有些变化,但是人间佛教的核心思想并未改变,那就是建立以人为本的适应现代社会、提升现代社会的佛教理念。

 

 

最早提出人生佛教理念的是太虚大师。20世纪初,针对当时佛教某些腐败行径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太虚大师毅然担起佛教革新的重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他在致力于整理僧伽制度实践的同时,努力回溯佛法本源,以寻求推进佛教革新的根本性依据。最迟在1915年,太虚大师就找到了大乘佛教之源:人乘法,主张通过提倡五戒十善,使佛法深入民间,以改良社会、政治、风俗(《人乘正法论》)。1920年,太虚大师又提出圆觉之乘,不外大智慧、大慈悲之两法,而唯人具兹本能唯此仁智是圆觉因,即大乘之习所成种姓,亦即人道之乘也。换言之,人道之正乘,即大乘之始阶也(《佛教之人生观》)。1921年,太虚大师进而认为,当今之世下者可渐之以五乘的佛法,除恶行善,以增进人世的福乐;中者可渐之以三乘的共佛法,断妄证真,以解脱人生的苦恼;上者可顿之以大乘的不共法,即人而佛,以圆满人性之妙觉(《论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同年,针对不少佛教徒偏于厌世,昧于大势的情势,太虚大师指出:中国从来为佛教徒者,大都只知享受福乐静定理性为果无论重理解,或重证悟到如何圆妙,都只空想,不成事实,至近代乃更厉行。一般知识阶级中,或认佛法为达到本体的哲学,或则但认一句禅谜,或则但守一句佛名,或则但以佛的经书、形象、数珠、木鱼、蒲团等项为佛事,而不悟盈人世间无一非佛法,无一非佛事……不知一切有益人群之行为皆佛之因行。他大声疾呼:吾人学佛,须从吾人能实行之佛的因行上去普遍修习。尽吾人的能力,专从事利益人群,便是修习佛的因行??废弃不干,便是断绝佛种(《行为主义之佛乘》)。以此为理论基石,太虚大师开始构建人生佛教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大略可分为四大方面:

 

第一,契合真理的人生佛教。按照他的观点,那种以为佛教的真理与特色,唯在解脱生死的小乘,大乘佛教并非佛法正统的看法,对佛教的危害最为严重。佛法的根本精神是在解决生活问题而非生死问题。

 

第二,契合时机的人生佛教。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佛教应当暂置不论,从追求人生之完成而至发展为超人生,超超人生涤除一切近于天教鬼教等迷信,于各个时代背景基础上建设趋向无上正遍觉的圆渐的大乘佛学

 

第三,人生佛教的目的。人生佛教的目的,则重在于人间改善与法界圆明以实践人乘行果而圆解佛法真理,引发大菩提心,修学菩萨胜行,直达法界圆明之极果

 

第四,人生佛教的层创进化观。第一层为无始无边中的宇宙事变;第二层为事变中有情众生业果相续;第三层为有情业果相续流转中之人生;第四层为有情流转中继善成性之人生;第五层为人生向上胜进中之超人;第六层为人生向上进化至不退转地菩萨;第七层为无始无边中之宇宙完美人生——。太虚大师认为:佛教的本质是平实切近而适合现实人生的,并非如流俗习惯误解为玄虚而渺茫的。具体说就是,佛教,并不脱离世间一切因果法则及物质环境,所以不单是精神的;也不是专为念经拜忏超度鬼灵的,所以不单是死后的。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改善人生的生活行为,使合理化、道德化、不断地向上进步,才是佛教的真相。所以,人生佛教正是体现了佛教的本质。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探索,直到太虚大师圆寂前夕,终于为中国佛教界建立起一套人生佛教理论体系。但是,囿于当时的主客观环境,太虚大师的这套理论体系,每当进入实践,往往就会受挫。尽管如此,太虚大师开创的人生佛教事业,在其后继者的弘扬下,已赢得了中国佛教界越来越多僧侣的认同,并将这种理论变为一系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社会实践。

 

 

印顺大师(19062005),是太虚大师的学生、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理论的坚决拥护者和当代台湾佛学大师。20世纪40年代末,印顺大师进入台湾后,一直以弘扬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论为己任。他对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念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印顺法师在《人间佛教要略》一文中说: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他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刮垢磨光。佛法,只可说发见,不像世间学术的能有所发明。因为佛已圆满证得一切诸法的实相,唯佛是创觉的唯一大师,佛弟子只是依之奉行,温故知新而已。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关涉到一切圣教。这一论题的核心,就是·菩萨·’——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佛是我们所趋向的目标;学佛,要从学菩萨行开始。菩萨道修学圆满了,即是成佛。如泛说学佛,而不从佛的因行——菩萨道着力做起,怎能达成目的?等于要做一毕业生,必定要一级一级学习起,次第升进,才能得到毕业。学佛也就是这样,先从凡夫发菩提心,由初学,久学而进入大菩萨地,福慧圆满才成佛。菩萨道重在实行,不单是赞叹仰信究竟的果德就成,而要着重在学习一切菩萨行。印顺大师在他的佛学思想中,从五个方面继承了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论:一是同样直仰佛陀,不属于宗派徒裔;二是认同菩萨道是佛法正道,菩萨行是人间正行;三是中国佛教应有世界胸怀,不为民族感情所拘弊;四是拥护净化社会,建设人间净土目标;五是赞成佛教适应现代社会,关怀社会,进而提升社会(《游心法海六十年》)。

 

可以说,大乘佛法,印顺法师主张性空,兼摄唯识与真常。人生佛教,是太虚大师针对重鬼神的中国佛教而提出的。人间佛教则是印顺法师以印度佛教的天(神)化情势异常严重,也严重影响到中国佛教,所以不说人生而说人间,希望中国佛教能脱落神化,回到现实的人间。

 

因此,印顺大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从两个方面对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论有重要发展。

 

第一,他把太虚大师由做人而成佛的论点扩展为严整的体系。印顺大师指出:人间佛教的第一个出发点是现代而非死人、鬼神,是由出发浩浩荡荡地向菩萨、佛陀的境界前进。人间佛教的理论原则是法与律合一缘起与空性的统一,以及自利与利他的统一人间佛教所适应的时代倾向是青年时代,因而要重视青年工作;是处世时代,因而要入世传播法音,以利益人类;是集体时代,因而僧团组织要更合理化(《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居士也可负起弘扬佛法的责任,但应有健全的组织,以入世为导向(《教制教典与教学》)。人间佛教的修持应以信、智、悲为心要

 

第二,他在基本继承太虚大师基佛世之淳朴,握持马鸣、龙树、无著之一贯大乘的理论前提下,进而提出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以龙树为菩萨典范,但须防梵化之机),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的取向(《印度之佛教》)。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理论,经过印顺大师的发展,其教理依据已立于磐石般不可动摇的根本之上,厥功甚伟。

 

 

赵朴初(19072000年),是当代杰出爱国宗教领袖、前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青年时代,在中国佛教会从事佛教社会公益事业时,便结识太虚大师,并受到器重。194737日,太虚大师于圆寂前10天,在上海玉佛寺召见赵朴初,以所著《人生佛教》一书见赠,勉余(即赵朴初)今后努力护法(《挽太虚》)。赵朴初没有辜负太虚大师的嘱托,即使在解放后前三十年的特殊形势下,也尽力护法。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确定和实行,赵朴初开始公开提倡人间佛教理念。1981年,他撰写的《佛教常识问答》在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上发表,其最后一节即是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198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赵朴初作了《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报告,提出将人间佛教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方针,获得了广大佛教徒的拥护。此后,赵朴初不断发表言论,对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念进行阐释,并使其简明平易。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提倡菩萨行;二是学佛要从五戒十善做起,由四摄六度扩充,进而得大解脱、大自在,达到永远常乐我净的境界;三是以此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佛教常识问答》)。

 

赵朴初的最大贡献是将人间佛教理念放在中国佛教的指导地位,强调了人间佛教理念的普遍意义,并积极地实践于大陆佛教的恢复与弘扬。主要表现在:首先,将人间佛教理念作为中国佛教发展的指导方针,这对于中国佛教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次,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佛教协会不仅在培养继承发扬人间佛教理念的僧才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开拓了佛教教育事业的新局面,而且还创办与出版了一批以弘扬人间佛教理念为宗旨的佛教书刊,使人间佛教理念的宣传普及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第三,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积极支持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和救济工作,在回报与关怀社会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中国佛教四十年》),得到了政府的充分肯定。

 

世纪之交,赵朴初逝世后,在新一届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下,广大佛教信众继承赵朴初老会长的遗志,继续以人间佛教理念为指导思想,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不断加强自身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积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正确道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勇猛精进!

 

 (来源:中国宗教引自白人岩网)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