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冯今源:近代回族教育家王宽    2011年6月8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辛亥革命前夕,受资产阶级新思潮的影响,回族中一些知识分子力图通过提倡文化、改革旧有的经堂教育来振兴回回民族,从而掀起了一场近代中国回族文化运动。这个运动的发起者和代表人物,是北京牛街礼拜寺的阿訇王宽。

 

王宽(1848-1919),字浩然,经名阿布杜·拉合曼,因在兄弟间排行第五,故又被称作王五阿訇,北京人。其先祖名王耀华,宋至道间(995-997始自毫州王回回岗徙于燕之柳河村。村之回民,沿西俗习植枣、榴,村中故有枣林街、榴街二地,今之牛街即榴街一音之转也。王家世代为牛街礼拜寺的札副冠带住持,今寺南有王老师傅胡同,就是以王氏宅在此巷而得名。王宽的先世多饱学通经之士,其叔祖王守谦以精于伊斯兰教认主学,被人誉为北方阿訇泰斗。王宽少承家学,受王守谦的教育和熏陶,后又投沧州名阿訇刘辑五门下学经,致力攻读,穷究义理,燃膏继晷,至忘寝餐,终于达到造诣之深侪辈莫能出其右也的程度。不久,他就成了一名以化导教民为己任的阿訇。

 

王宽生活的时代,回族中普遍实行的是经堂教育制度。所谓经堂教育,又称寺院教育回文大学,是中国伊斯兰教一种私塾式宗教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在清真寺内进行,由开学阿訇招收若干名学员(称作海里凡满拉),传习伊斯兰教的各种经典和功课,用以培养适应中国穆斯林社会生活需要的宗教人才。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始于明中叶,创始人是陕西咸阳市郊渭城的回族经师胡登洲(1522-1597)。这种经堂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熟悉伊斯兰教经典、教义的回族经师。然而,经堂教育也有自身的弱点,如组织结构松散,教学时间很长但效果却很有限,培养出来的学员读经虽无差忒,但在吐字发音等微妙处与阿拉伯人相差甚远,一般人虽能应付日常宗教生活的需要,但缺乏对《古兰经》、圣训及伊斯兰教义、教律的深入系统研究。特别是由于不学习汉语和其它科学课程,甚至连伊斯兰教历史也不学,从而造成学员汉文水平较低或极低、知识面很窄的缺点。王宽曾设帐讲学40余年,教过300多人,其中受幛成名者仅50余人,而真正兼得吾道者仅达浦生、马善亭二人而已。

 

经堂教育的教学效果如此,不能不令热心伊斯兰教育的王宽担忧。19059月,他偕马善亭赴麦加朝觐后,特意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进行实地考察,搜集到大量伊斯兰教典籍,并聘请到两位土耳其专经之士,与之同来中国,以便传授正确的《古兰经》读法。在此基础之上,他锐意兴学,决心将旧式经堂教育改革成为新式回民教育。

 

1907年,王宽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内创办了回文师范学堂,由其得意门生达浦生(1874-1965)主持教务,以培养造就一批不仅懂经文而且懂汉文和科学知识的伊斯兰教师资。继而又在牛街礼拜寺后院起造讲舍,于1908年创建了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由当时任学部主事的马邻冀为监督,乡老孙芝山等为学董,王宽自任堂长,延请南北知名之士前来任教。鉴于北京回民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状况,为方便各地区回民子弟就近入学,又分设四个清真小学于城郊各处:第二小学在三里河,第三小学在花市,第四小学在教子胡同,第五小学在西郊海甸镇。这些学校一改过去陈旧的教学内容,增订课程,经学中兼习汉文及科学不及两年,成绩斐然

 

为了进一步促进回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912年王宽又在京发起组织了中国回教俱进会,提出了兴教育,固团体,回汉亲睦的宗旨。1913年,他亲赴绥远(今呼和浩特),成立了中国回教俱进会分会。他还不辞辛苦,先后到上海、南京、开封、绥远等地清真寺任教长,讲学授徒,宏宣教化。所到之处,莫不以发展教育为急务焉。在王宽的号召和努力下,各地回民纷纷建立回教俱进会分会、支会,兴办学堂。到他去世时,全国各地清真小学己多达六、七百所,中等清真学校也已建立了八、九所,如北京西北中学、成达师范学校、云南明德中学、山西崇实中学、万县伊斯兰师范、湖南偕进中学、宁夏中阿学校、杭州穆兴中学等,都取得很大成就。

 

1912年,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抵北京,与王宽会见于中国回教俱进会,二人一见投契。孙先生赞阿訇为人忠鲠,王阿訇则对孙先生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宏伟大业予以坚决支持。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甘肃总督升允负隅顽抗,反对共和,甘肃提督马安良举兵东向,前驱已抵就州(今陕西乾县),形势十分危急。为支持共和,避免国本动摇,人民涂炭,王宽以同教和阿訇的名义急电回部八王及包括马安良在内的甘肃五马,告诉他们共和成立,五族平等,信仰自由,无妨教典……请勿中奸人谣言之诡计……不为一姓尽愚忠,而拂万兆之幸愿。未几,他们纷电中央,咸赞共和。升允知大势已去,北窜依库伦活佛,共和始基危而复安。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举两广之革命军誓师北伐,号召全国各地掀起护法运动1917年秋,孙中山致函王宽阿訇,要他联合西北回民参加这场革命运动。王宽当即派弟子孙绳五到广州,听命于孙先生,支持他的北伐事业。

 

1919310(阴历二月初九日),王宽病逝于北京。他亲手创办的回文师范学堂和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也因绌于经费而中辍。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敢于革故鼎新的教育家,王静斋阿訇称赞他是阿訇中划时代的人物。他所开创的新式回民教育,在他去世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不仅创办了由达浦生阿訇为第一任院长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而且成立了北京市回民学院,造就了大批回族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活跃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

 

19891

 

(来源:《燕都》1989年第1期,引自中评网)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 【 打印 】 【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