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历
王皓月,1983年生,山东东营人,日本早稻田大学东洋哲学专业博士,博士导师为小林正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王卡研究员。现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世界宗教文化》编辑部副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道教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宗教学会道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编辑部主任、道教学译丛编委、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理事等。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研究》《东方宗教》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析经求真:陆修静与灵宝经关系新探》(获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世界宗教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以及《中国的道教》《六朝佛教思想研究》《唐代的道教与天师道》《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等四部译著。
二、主要研究方向
六朝道教史及日本当代宗教。
三、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1、《析经求真:陆修静与灵宝经关系新探》,中华书局,2017年1月。
主要论文:
1、《〈玄覽人鳥山經圖〉の成立とその影響》,《東洋の思想と宗教》第二八號,早稻田大學東洋哲學會,2011年3月。
2、《道教の齋法儀禮における命魔の観念》,《東方宗教》第118號,日本道教學會,2011年11月。
3、《〈枕中書〉の眞偽に關する考察》,《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第五七輯第一分册,2012年1月。
4、《〈三天正法经〉的成书和演变》,《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第6期。
5、《再论〈灵宝经〉之中“元始旧经”的含义》,《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2期。
6、《早期道教醮祭与斋法相融合的考察——以“人鸟山醮祭”为例》,《宗教学研究》,2014年第1期。
7、《道教中的“梵音”与中夏音——〈灵宝经〉所见老子化胡说》,《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8、《“华夏赞”考略》,《中国道教》,2014年第2期。
9、《道藏本〈玉京山步虚经〉的成书过程》,《华人宗教研究》第3期,2014年5月。
10、《基于秘篆文的〈灵宝五篇真文〉合校及研究》,《形象史学研究2014》,2015年。
11、《五斗米道改革与道教兴盛》,《学习时报》,2014年6月23日。
12、《佛教中国化是成功的文化融合》,《学习时报》,2014年8月11日。
13、《儒家兼济精神的当代价值》,《学习时报》,2014年11月17日。
14、《2014年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的道教发展》,《2015宗教蓝皮书》。
15、《东晋末、刘宋时期道教与政权关系问题——以孙恩起事和五斗米道改革为中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3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
16、《佛经三分结构及其对道教〈灵宝经〉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5期。
17、《道教“六天”概念的形成及发展》,《儒道研究》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7月。
18、《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江淮论坛》2016年第5期。
19、《“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蒙古国宗教风险研究》,《世界宗教文化》,2017年第2期。
20、《道教三十六天说溯源》,《儒道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8月。
2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风险的基本类型》,《中国宗教》2017年第3期。
22、《道教研究类刊物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1日。
23、《基于叙事学的佛经与道教《灵宝经》的对比研究——以叙述者为中心》,《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6期。
24、《东晋、南朝时期道经的出世及相关问题》,《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月。
25、《由宗教学期刊看近十年宗教学“三大体系”建设》,《世界宗教研究》, 2020年第5期。
26、《早期道教秘篆文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8期。
27、《基于叙事学的灵宝经时间问题初探》,《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四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年3月。
28、《灵宝经叙事中的功能性人物研究》,《宗教学研究》2021年第3期,2021年9月。
29、《论灵宝经中太上老君与张天师、葛仙公的师承关系》,《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4期。
30、《基于传授谱系的古灵宝经再分类》,《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五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翻译出版:
1、《中国的道教》,齐鲁书社,2010年1月。
2、《六朝佛教思想研究》,齐鲁书社,2013年1月。
3、《唐代的道教与天师道》(合译),齐鲁书社,2013年7月。
4、《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齐鲁书社,2014年5月。
四、承担课题情况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六朝道教变革史考”。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