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孙颖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专家库”专家。200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硕士、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史学博士学位。2013年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留所工作。
二、研究领域
西夏佛教文献、古典文献学。
三、学术成果
专著:
1.《西夏文<无量寿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3月;
2.《西夏文<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对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4月;
3.《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第五册),安徽:黄山书社,2024年3月;
4.《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第六册),安徽:黄山书社,2024年3月;
论文、译文:
1.西夏《天盛律令?亲节门》辨正,《民族语文》,1999年第5期;
2.俄藏4429号西夏文《类林》残叶考,《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3.《十二国》的西夏文译本,《民族语文》,2003年第6期;
4.西夏译本《孙子传》考补,《西夏学》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5.西夏文《佛说斋经》译证,《西夏研究》,2011年第1期;
6.贺兰山拜寺沟方塔所出佚名诗集用韵考,《西夏学》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7.西夏文《大乘无量寿经》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8.西夏译本《孙子兵法》残卷考,《西夏研究》,2012年第2期;
9.西夏文《佛说疗痔病经》释读,《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0.西夏写本《近住八斋戒文》草书规律初探,《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11.西夏文献中的通假,《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12.西夏文《诸法一心定慧圆满不可思议要门》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13.英国国家图书馆藏《孝经》西夏译本考,《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1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假字书《择要常传同训杂字》,《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
15.再论西夏文献中的通假现象,《语言研究》,2019年第3期;
16.西夏文“孝”“柔”通假考,《西夏研究》,2020年第2期;
17.Тангутская версия ?Да чэн у лян шоу цзин? из Хара-Хото в коллекции ИВР РАН,Письменные памятники Востока, 2020, том 17, № 2 (вып. 41), с. 2.
18.西夏文《正道心照》考,《世界宗教研究》,2021年第3期;
19.西夏文献中通假的类型和起因,《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20.西夏文《大宝积经四转轮王品》考释,《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第一辑),黄山书社,2022年10月;
21.唐玄宗注《孝经》西夏译本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
22.由汉语引发的西夏文同音借用——兼谈音义关系,《宁夏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23.额济纳河三角洲所出梵文陀罗尼刻本补议,《文献》,2022年第5期;
24.《八阳经》在西夏的流传和变异,《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4期;
25.西夏文《佛说甘露经》考释,《西夏研究》,2022年第4期;
26.Phonetic interchange and 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 in a Tangut vocabulary, 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 2023, Vol 7(1): 1-7. (March).
27.西夏字的区别性特征在草书中的表现,《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28.中国文字博物馆藏西夏文《大般若经》草书残片,《西夏研究》,2023年第4期;
29.The Mixed Homonymic Characters: Procedures for Primary Teaching as Recommended by the Tanguts, WRITTEN MONUMENTS OF THE ORIENT 2023, Vol 9,No.S(19): 77-106.(二作)
30.西夏文草书《近住八斋戒文》迻录,《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第二辑),黄山书社,2024年3月;
31.西夏文《七佛所说神咒经》卷四考释,《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第三辑),黄山书社,2024年8月;
32.《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西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西夏词条撰写)
33.西夏国名及西夏人发祥地考述,《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增刊;(俄译汉)
34.吴兢《贞观政要》西夏译本残叶考,《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增刊;(俄译汉)
西夏的亲属称谓,《西夏语言与绘画研究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俄译汉)
35.《西夏语语法》绪论,《西夏学》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俄译汉)科兹洛夫的蒙古—四川考察(1907-1909):发现哈喇浩特,《西夏研究》,2020年特刊;(俄译汉)
36.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哈喇浩特所出SI6564号陀罗尼集,《西夏研究》,2021年第2期。(俄译汉)
四、承担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研究课题“西夏佛经中的通假研究”,课题负责人,已结项;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夏草书研究,课题负责人,已结项;
3.第5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资助,课题负责人,已结项;
4.第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课题负责人,已结项;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夏文佛典文献语法研究,主要参加人,已结项,鉴定等级“优秀”;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夏文《五部经》研究,主要参加人,已结项,鉴定等级“良好”;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佛藏西夏文草书佛典解读研究,主要参加人,已结项,鉴定等级“良好”;
8.中宣部2021年度课题研究项目,我国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状况调查研究,主要参加人,已结项;
9.中宣部2021年度课题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古文字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广,主要参加人,已结项;
10.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封战略”资助计划“西夏文特殊学科”,科研骨干,进行中。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