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天主教研究的发展态势可以作如是概括:学科建设呈现出宗教研究的综合性与宗教学研究的专业性相交织的复合形态;
本文试图从教会史、教会法的双重视角交互考察教宗选举在历史上的变化形态以及日益精细、独立的制度化过程。透过教会史的视角,
欧洲地区,尤其是中、西欧地区宗教信仰的总体特征和最新趋势是世俗化日益加剧、近代以来形成的宗教格局重新洗牌、外来移民宗教人数日益提高。
发生在1922年至1928年间的前后两次“非基运动”,是中国人在反对外国入侵和外国传教士对教会权力的控制方面所发生的精神和心理层面的觉醒,
2013年7月11日,教宗方济各一世(Francesco I)签发了一项新的“Motu Proprio”,即《梵蒂冈城国各司法机构的刑事审判”》
梵蒂冈万民福音传播部(原传信部)历史档案馆(Archivio Storico di Propanganda Fide)所藏1622年以来之档案文献,其持续时间之长、数量之巨、
“他把自己放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话题的核心:那就是关于财富与贫穷、公平与正义、透明性、现代性、全球化、妇女的作用、婚姻的本质、权力的诱惑。”
本文通过对南京政府施政初期在教会教育和教产问题方面所推行的一系列国家整合工程进行描述和考察,试图分析天主教会是如何认知和面对现代国家
两个“残疾人”之间的战争自2010年12月22日两岸10名儒家学者联合发表《尊重中华文化圣地,停建曲阜耶教教堂——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