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如意法师:试说和谐世界与佛教的关系   2013年8月15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在世事纷乱、人心浮动的时代里,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人,都有着和平的愿望。人人都有权利要求过安定、福乐、没有战争、没有恐惧的生活。纵观纽约、马德里、伦敦先后遭遇恐怖袭击,以及巴黎、雅典、悉尼相继爆发社会骚乱,恐怖主义肆虐,社会矛盾激化,种族冲突、阶级对抗和国家利益争夺……为了避免人类残酷暴行的一次次重现,人们不得不寻求诊治人类弊病的途径,来化解消除这些危机。置身动荡的世界,人们企盼和乐,和谐世界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国际议题。

 

如何建构和谐世界?佛教讲发心,发善心,人心定了,世界就安定了。而构建和谐世界,也必须从开始,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佛教以不昧本心为宗旨,以直指人心为依归,佛教的修行重在修心。《大般若经·念住品》中讲到:于一切法,心为前导,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造。心不自见,种种过失,若善若恶,皆由心起。佛教中的智慧心、慈悲心、平等心与宽容心,以慈悲喜舍为核心,正是通往和谐世界的心灵管道。

 

因此,要想彻底根绝纷争,消除种种潜在的不和谐因素,博大精深的佛学所蕴藏的深广智慧,正如对症良药、歧路明灯。佛法所蕴藏的明哲睿智,足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和谐的本质

 

和谐可以分成两大类别:一是暂时的和谐,二是真正的长久的和谐。

 

(一)暂时的和谐

 

即现在所说的和谐世界,其中包括了人们内在的身体和心灵上的和谐,以及外部生活的和谐两部分。而在这两部分中,又以内在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和谐为最主要。

 

如果没有了内在的身体和心灵上的和谐,那么外在的、生活方面的条件再好,也不会产生大家公认的、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的幸福感受。

 

1、 身体、心理上的和谐

 

我们一直以来所说的身体、心灵上的和谐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说身体的长寿、无病无恼、体力充沛、耳聪目明等等,都属于身体的和谐。而如果心中长存乐于助人之心,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心中都能够保持安详,没有很大的心理波动;在一件事情最终没有成功时,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执著,能够看得开,因而能够保持开朗的心情,心中没有痛苦;见到别人的富裕、幸福、名望、学识等而产生由衷的高兴;没有非常强烈的爱憎分别;尊重别人;就算自己的学识渊博,也都能保持平和安详的心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心理上的和谐。

 

2、生活上的和谐

 

在内心能够保持和谐的基础上,衣食无忧,家宅安宁,各种生活设施和居家用品齐备,亲友众多,众人称赞爱护,自己的事业顺利等等,这些都属于外在生活上的和谐。而当内在的身体和心灵上的和谐,以及外在的生活上的和谐同时具备时,就可以称作是完整的、圆满的和谐了。

 

如果没有内心的和谐,就算生活条件再好,也不会在心中产生丝毫的快乐和幸福;而当拥有了心中的和谐时,哪怕生活的条件稍微差点,也不会影响人们心中的安乐。因此和谐的主要方面就是内心的和谐,这一点是我们应当明确的。

 

(二)长久的和谐

 

佛教经典中明确地告诉我们,只要沿着小乘、中乘、大乘的道路不断地修习,在逐渐摒弃了种种的烦恼和障碍之后,就可以得到阿罗汉、辟支佛、大乘菩萨甚至圆满的佛陀果位。人人皆能转染成净、转凡成圣。世界岂不是长久的和谐了吗!

 

二、佛教关于和谐的教理

 

(一)和谐首先要从心灵深处做起,要发挥心灵的光辉

 

经云:心净故国土净,心染故国土染。不论是小乘经典还是大乘经典,都在谈心的内容。特别是大乘经典——《华严经》、《心地观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尤为突出心的重要。《华严经》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心,无法而不造若人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趣,令心所向皆无碍。这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境广大如虚空,可以容纳万象,所以我们就要学习具足这颗包容心、广大心、清净心、佛心。

 

佛教讲和谐,首先要求我们自己的内心就要善良、慈悲,要具有大悲心、大智心。这个和谐就不是形式上的了,而是与内心深处结合起来的。假如缺乏这一点,只是表现在形式上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貌合神离,遇到具体问题就将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所以《金刚经》讲:庄严国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庄严国土必须从心灵的深处去庄严,佛说庄严国土不是口头上的,不是形式上的,而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就是要净化心灵,内心净化以后,内心与形式相结合,才是中道,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庄严。所以《金刚经》的这一段,它的深意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佛说庄严国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所以和谐要从心灵深处做起,发挥心灵的光辉,才能求得真正的和谐。

 

(二)和谐是道德的根本

 

因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互相支持而成为一个社会;互相关爱、理解而成为一个人群;彼此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尊重,能够共同合作,获得利益,这就是我们人类和谐世界的道德准则。

 

佛教讲,人人皆具佛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觉悟者。觉悟又分为本觉、始觉、妙觉。本觉就是人人本有的佛性,就是从我开始的和谐;众生平等,要发扬成就这个佛性,必须经过熏习佛法、皈依三宝、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学习经典,就是从现在开始的和谐,也就是开始觉悟了;由始觉再经过一定的努力,从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到究竟位,就可以达到等觉,进入妙觉位人人成佛。这就是世界的和谐、和谐的世界。所以佛教尊重众生的佛性,发挥人生的灵性,就是发挥众生的佛性,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和谐的道德根本。

 

三、实现和谐之行

 

佛教讲信解行证,在懂得道理以后就要付诸行动实践,而不只是空谈。

 

(一)以菩萨行的大悲大智、福慧双修、度诸苦厄,来庄严国土、净化世界

 

修菩萨行就是叫广大行,就是发菩提心,包括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要做到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我们就要修德。德是什么呢?以悲为主,有悲心就有德。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这就是最高的德。有德就有福,就会一切吉祥。有德的人,诸佛护念,人天欢喜,众人拥护。所以必须要修德,修德才能得到福。

 

佛教提倡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成好人。小善要做,大善也要做,积小善成大善,积小功德成大功德。但是光有福报还是不行的,还要有智慧。慧是什么呢?就是明因识果。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就能化生气为争气、化嫉妒为随喜。有了智慧自然就会有正见,就可以走正道,才可以开悟,才可以证菩提。所以要做到悲智双运、福慧双修。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度脱一切苦厄,救苦救难,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社会有了这种精神,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稳定的社会;国家有了这种精神,就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人民丰乐的国家;世界有了这种精神,就是一个大同的世界、和谐的世界。

 

(二)以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实践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菩萨行,着重在四摄六度的实践。四摄,就是菩萨以四种方法来摄受团结人群、教化众生。

 

1、布施摄: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解决实际困难,以物质来供给别人、帮助别人;法施就是以佛法真理来解决众生的迷惑;无畏施就是祛除别人的恐怖,给人以安全感,让别人得到保护。这就是物质利益的和谐。

 

2、爱语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说慈悲的语言、和合的语言、真实的语言、美丽正直的语言。要从爱语中获得和谐,不要说挑拨离间的话,不要说粗言恶语,不要说谎话,不要说下流粗鄙的话。这就是言论的和谐。

 

3、利行摄:利行就是利益人民的行动,就是尽量做好事而不夸夸其谈,默默耕耘,只讲奉献而不计回报。这就是行为上的和谐。

 

4、同事摄:就是共同遵守法律法规,甘苦与共,共同生活而不起纷争,见善随喜,平等对人,不分男女尊卑老幼贵贱。这就是道德上的和谐。

 

如果人人能以四无量心来实践四摄,就可以实现人间的和谐,和谐的世界也就实现了。

 

四、发菩提心圆满和谐之愿

 

菩提心即是慈悲济世、利乐众生之心。菩提心的着力点就是时刻想着许多人的苦难与需求,时刻以成就众生为她的历史使命。因为在她的感情中,众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只要尚有众生受苦受难,就等于自己在苦难中挣扎。

 

因此,在人间佛教的实践上,佛教首先提出发菩提心。《华严经》云:欲修菩萨一切行愿,先当发菩提心。不但对一切有情发悲心,而且还要对一切法起慈悲心,知恩报恩,切实躬行。诸佛如来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心,因于大悲心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觉。太虚大师曾说:世界人类的利益为第一,国家民族的利益为第二,个人家属的利益为第三。但是,人类众生中有极少数的众生却以牺牲世界人类、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手段。更为可怕的是,它一旦成为群体意识而存在,那么世界就干戈纷扰、生灵涂炭……罪恶亦互为因缘,人类相残就会恶性循环、轮回不息。

 

因此,只有人人发心,从我做起,从心开始,则人人慈悲,皆大欢喜;事事公正宽容,注重协调沟通,则是和谐的社会;以慈悲代替怨恨,以智慧代替愚昧,以宽容代替狭隘,以和谐代替斗争,而最终实现真实的、究竟的、圆满的和谐世界。

 

(来源:《法音》2006年第3期,引自佛教导航网)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