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来解释错觉的发生,从根本上关乎感性认识的纯粹性与可靠性。在佛教哲学“量论的转向”即认识论的转向后,陈那的量论体系被导入到唯识学中,唯识今学的理论体系体现出鲜明的认识论特征。唯识今学基于陈那的“量分别”原则,为确保感性认识的纯粹性与可靠性,将错觉的发生都落实到了第六意识上,并进而区分出了纯粹幻像与错误判断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错觉,所谓无分别、有分别的“似现量”,这种解释不能令人信服。从舍勒对“假象”的现象学分析来看,错觉只是在意识中形成,但这并不是说,此时意识将前五识所呈现的感性材料转换为了观念构造物;与错误判断不同之处在于,纯粹幻像的形成并不涉及被给予的纯感知本身,而是由于在意识中它的确然领域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佛教哲学;认识论;错觉;似现量;五俱意识;第六意识
作者:傅新毅,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佛教。
期刊:《南京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233)。
附件:错觉的唯识学解释与现象学分析.pdf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