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圣经百科辞典》序言   文章转自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6期
作者:丁光训,现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副校长。
今天,全世界有为数十亿以上的人把《圣经》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圣经》被译成一千几百种语言,是世界译成语言最多、长期以来销路最广的一本书。一本在这么多人中间享有这么崇高权威的著作,如果不加研究,甚至以一笑置之的态度加以否定,这至少说明,我们的文化教养带有不应有的片面性。所幸这一情况近几年已在改变。
  《圣经》是处于亚、非、欧三洲交会地带的希伯来民族给世界作出的贡献,它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其实它不是由一个作者写出的一本书,它有六十六卷,它最早的部分根据古老的文字材料和传说形成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最晚的部分属公元一世纪之末或二世纪之初。《圣经》的内容有上帝创世和人类幼年的故事,有历史、法律、诗词、民谣、政论、格言、书信,有民族英雄的传奇,有痛述亡国之恨的悲歌,有欢庆复兴,迎接新生的乐章。在《圣经》的篇幅里,希伯来民族的忧患、忏悔、希望、欣喜常是通过呼求上帝、信靠上帝、感谢上帝的特殊语言、象征、激情加以表达的。
  我们知道,不掌握儒、道、佛三家就不能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同样,不掌握基督教和它的《圣经》,也无法深入理解西方世界的历史、哲学、文学、语言、艺术。据我所知,在任何一种西方语言里,都存在着无数出自《圣经》的成语。
  有人看到《圣经》中存在同现代科学格格不入的材料,就抹煞《圣经》的价值。例如他们在《圣经》里找不到进化论观点,只能找到创世观点,就以此“证明”《圣经》陈腐,不值一读。但是,我们有什么权利去要求一本完成于许多世纪之前的书提供二十世纪的现代科学观点呢?我们对任何一本其他古书都不应该这么要求。《圣经》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现代科学知识,而是在精神道德方面,在文学方面,在帮助人们研究哲学、宗教、语言、艺术方面。对基督徒来说,《圣经》的价值还在提供神学上的指导和宗教修持的激励。同样的,《圣经》里上帝创世的故事即便同进化论无法调和,至少作为文学和历史材料,这故事的价值仍是无可否认的。
  十九世纪以来,《圣经》的科学研究成了一门专门学科,此中教会学者作出的贡献是不容否定的。恩格斯重视对《圣经》的研究,他参考当时学者的研究成果,根据《新约圣经》就早期基督教问题发表过三篇论文。在《德国农民战争》这一著作里,他对基督教不看作铁板一块,他描述了当时教会在动荡中的分化,赞赏以闵采尔为代表的神学激进派配合群众斗争对《圣经》的解释。
  现在,在我们这个人口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信基督教的国家里,河南大学部分师生经过努力,在我国基督教几位学者协助下编写了这本约有一百五十万字的《圣经百科辞典》,这是十分可喜的,对干扩大我国知识界视野将起重大作用。同这样的意义相比,我自己是否同意每个条目的内容,以及基督徒是否因有些条目缺乏神学处理而感到不足,那都是次要的。能够同这些严肃从事学术工作的朋友合作,我引以为快。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