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宏斌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内容提要:
秦汉以后天下得以重新统一的的理据来源于三代以来定型的政治现实操作传统以及凝聚的共同文化价值理念、民众生活常态方式和心理趋向。而在以武力完成全国的统一之后,于国家认同上,则是由损益三代历史文化传统最典型的儒家来奠定。儒家承继三代以来一以贯之的道统,不只是提供了国家形态建构的合法性、政权合法性以及长治久安的方略,还为整合新建国家内部不同族属、利益集团政治文化,塑造新的国族意识提供了时代方案以及历史镜鉴。
著作取北魏为历史背景,以其兴废作为考察对象,旨在说明,北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中国一百多年,第一次取得“正史”书写资格的另类,其国家体制建构和国家文化认同必然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希冀从北魏兴废的历史教训和经验中寻绎中华民族得以整合为一个政治与文化共同体的线索,检索北魏政治、文化制度之所以如是的内在逻辑。具体来说,就是北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如何在具体的国家政治制度设计上合理的安排众多不同族属、乃至利益集团的诉求,这可以视为在政权合法性取得之外,征服者与被征服者重新厘定各方关系,重新定位不同的角色,建构新的国家的一面;就是北魏某种程度上重新建构政治国家之外,如何在不同文化传统中撷取共同的价值,形成主流的文化意识,这可视为在政治拢合之外,或言文化上的政治认同取得之后,重新建构新的文化认同,形成新的国家认同的一面。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的趋势——魏收笔下北魏“汉化”的考查
一、“交好南夏,立司改创”——拓跋氏前期的汉化
二、“行夏之正,草创制度”——拓跋魏的初建
三、“厘革制度,变更风俗”——从拓跋氏到元魏
第二章 崔浩之死——“汉化”背景下政治权力与文化信仰的两途
一、“浩之所坐,更有余衅”——崔浩被诛原因探讨
二、“齐整人伦,分明姓族”——文化理想的践履与族群关系的厘定
三、“定制度,为万世之法”——政治理想的追寻
第三章 从平城到洛阳——政权合法性与文化主体性的认同
一、“去夷即华,易姓建都”——从平城到洛阳
二、“垂拱责成,振网举纲”——都城迁移的个中因素
三、“经营宇宙,一同区域”——孝文帝之“洪业”
第四章 王肃北逃——制度完善与斯文在兹
一、“期间朴略,未能淳也”——拓跋魏先期的制度厘革
二、“朝仪国典,咸自肃出”——典章的规范和完善
三、“衣冠士族,并在中原”——道统的文化象征
四、“斯文在兹”——王肃北奔的意义
第五章 北魏四姓与“勋臣八姓”——身份界定背后的利益角逐
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阀阅制度的源流
二、“详定北人姓”——士族身份的重新划定
三、“勋贵八姓,一同四姓”——文化身份与政治利益
第六章 六镇之叛——制度的失衡与认同的失败
一、“高阙戍主,率下失和“——六镇叛乱烽火
二、“盛简亲贤,拥麾作镇”——爪牙之设的由来
三、“将士之情,莫不解体”——制度易失衡
四、“雅爱本风,不达新式”——文化难认同
第七章 “华壤边民,虏汉相杂”——华夏族群的共生与融合
一、“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彼此的对立与冲突
二、天下汹汹,惟强是视——南北鼎峙
三、“革夷从夏,南北混淆”——融合与同化
第八章 政贵有恒,礼乐是务——区域一统,制度底定
一、“创制立法,邈无所闻”——南朝制度的因循
二、“因时定宪,乃在北朝”——革新与定制
三、“受命维新,八州同贯”——治道文教阜盛
附录 立法以垂教——儒教重建之文化向路的思考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编辑:李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