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著作
《宗教人类学》第二辑   2010年12月3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主编:金泽,陈进国

出版时间:201012

版  次:201012月第1

页  数:472

所属分类:宗教文化

字:图书 宗教人类学 田野调查 历史变迁 文化交融

 

内容简介

尽管宗教人类学并不像历史学那样注重有关宗教信仰之社会文化事实的考证,或像神学研究那样关切宗教信仰的真理或精神的体证,却不能回避宗教信仰与历史社会事实或地方文化体系之间的整体关联,也不能回避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紧密连体关系,更不能回避宗教信仰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所呈现的多重维度和象征意义。因此,对于宗教的人类学研究的旨向,不仅仅是为了增长我们有限的宗教知识,而是要透过对域内与域外的宗教生活场景的了解,对日常的宗教实践与信仰生活的意义、象征的多重把握,借以促进自我的心性体会以及不同国家或社群间的相互理解。

 

 

前言 宗教生活世界的“灵性反观”

陈进国

 

自观·我观·他观

尽管宗教人类学并不像历史学那样注重有关宗教信仰之社会文化事实的考证,或像神学研究那样关切宗教信仰的真理或精神的体证,我们却不能由此忽视宗教信仰与历史社会事实或地方文化体系之间的整体关联,忽视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忽视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灵性维度和象征意义。因此,我们对于“宗教”的人类学研究的旨向,不仅仅是为了增长我们有限的宗教知识和见识,而且要透过对域内与域外的宗教生活场景的了解,对日常的宗教实践与信仰生活的经验、意义、象征的把握,借以促进自我的心性体会以及不同社群或国度之间的相互理解。

我们相信,在现有的“民族国家”体系的主导之下,中国的宗教人类学学者要达成或接近“以心契心”的文明理解,至少应当直面三种“文化反观”的向度:自观、我观、他观。文化人类学本来就强调从整体和比较的眼光进行“跨文化”的“观”,以期呈现所“观”事物的“象”和“意”。“三观说”意在表明,我们应当重视“化内”与“化外”的文化关联性,走出当下的“国族”(Nation),去观照那历史的和变动的“天下”(World)

所谓“自观”,就是观看被纳入同一“民族国家”这一“命运共同体”中的事与物,即参与观察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整体,用心性体会这个将我们身体“社会化”,并塑造我们思维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日常世界、文化模式或意义体系等。就个体生活的场域而言,它是一种家乡(或原乡)人类学的视角;就民族国家的场域而言,它是一种本国(或本土)人类学的视角。因为有一个共通的文明化语境,或者作为想像和实体并存的“命运共同体”作为背景,这类“文化自观”也是一种将自我他者化和他者相对化的重要方式,以期“美美与共”,各契本心。研究者除了要深入体察“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嵌”、“嫁接”、“混合”、“交融”外,也要多方考察“本国”文化传统走向海外与异域文化的互动关系。

所谓“我观”,就是观看诸如“民族国家”这一“命运共同体”之外的事与物。与“自观”不同的是,它以海外为媒介,再将自己他者化和非我化,去体察迥异于自身的文化语境或文明体系的各种社会文化事实,甚至是在“本国”之外的同一文明体系变迁的社会文化事实。宗教人类学欲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既要我们在民间、在本土开展针对宗教自身及其相关的社会文化研究,也要我们走向世界,参与海外“宗教现场”的观察和体验。这样,我们今后于全球性的宗教人类学,亦能有所贡献。就像杨庆堃的“混合宗教”(弥散宗教)范畴,就充分体现了立足于中国概念的逆向反思和普适性的文化视角。

所谓“他观”,则是观看域外的学者如何来体察我们“命运共同体”之内的事与物。透过域外学人的他者眼光,从中把握其对于我们本土的日常生活样式和意义世界的洞见,这有助于我们走出自我意识,在反向观察中获得对本土经验世界的深刻理解。而域外学人以中国为媒介对宗教文明体系的跨文化比较,亦有益于其克服西方中心主义,让立足于中国的概念或有关中国的洞见在全球的宗教人类学中得到承认。

近年来,中国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强调从“三圈说”来反思中国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即核心圈(汉族农村和民间文化)、中间圈(“少数民族”地区和跨境民族等)、外围圈(中国的海外人类学)。而从较“熟”的核心圈转移到相对较“生”的中间圈的综合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反思“从天下到国族”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之世界秩序的内外疆界变动,进而理解中国文明的结构体系变化及其传播边界(王铭铭,2007)

所谓“核心圈”,便是根据“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古代天下观念划分,针对传统“华夏中国”或“华夏中心”区域的人类学研究。由于隶属“华夏中国”的汉人区域的相对稳固性,伴随着近世所谓“华夏化”与“夷狄化”(事实上主要是西方化)的文明间互动,有关“华夏中国”的宗教人类学视域,并不必然囿于传统的民间文化(包括民间宗教)的延续或断裂,其几乎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各大宗教传统及其在地革新的形态。

所谓“中间圈”,则含括了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体制内的“熟番”、“化番”(归化生番)和“生番”,即通常具有边界伸缩性的“边陲中国”或“华夏边缘”的人类学研究。如果说“核心圈”是探讨华夏中心的“文质彬彬”之特质,那么后者就是观照华夏边缘的“质胜于文”个性,以及两圈之间的空间伸缩、文化意志和文化心性的历史表象。所谓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表明中国文明体系正是由多元的“文化拼盘”所组成的共同体。目前这个“中间圈”的宗教人类学考察,仍然是相当薄弱的。因此人类学的“自观”视野更离不开对华夏中心和边缘及二者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

当然,所谓“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名例律》),在传统“天下观”视野中的东部周边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尽管彼此曾经有阶序性的朝贡关系,但在族际交往中并不存在清晰的文化边界。“华夏中国”只是处在一个相对具有吸引力的政治和文明的轴心罢了(天朝)。“华夷变态论”下的文化心情和历史记忆,曾经促成了中国周边富有文明归化取向的“小中华”格局。是以17世纪清军入关后,来华朝鲜使臣在《燕行录》中有“三百洪基一梦疑,大明天下竞归谁”的喟叹。此外,伴随着近世汉人区域人口的外移(如琉球和南洋),更是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中国”或“海外华夏”的文明区域。“中国”者由此亦是“无处非中”的“天下”。

基于以上认知,一则,我们对于“华夏中国”的“自观”,还必须兼及对域外的“文化中国”或“海外华夏”的反观;二则,我们对于那些曾经被视为“熟番”或“生番”的“华夏边缘”的认知,甚至有可能比“海外华夏”更为疏离和陌生。缘于“华夏边缘”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我们更应当去观照与“华夏边缘”同根同源或异根异源的“外围圈”即“中国域外”的“生番”或“夷狄”的视域。因此,中国宗教人类学学者的“自观”与“我观”视野,其主体任务甚至包括了华夏中心与华夏边缘、华夏中心与海外华夏、华夏(中心、边缘)与中国域外的复合关系的整体研究,它既指向历史的“文本现场”,也指向当下的“田野现场”,以探索多元信仰传统的传递及各文化模式之间的关联过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跨越“国族”的有限视域,透过不同文化间的“反观”和“互译”,走向自在的“天下之观”。

 

谛视·神事之示·灵性反观

事实上,中国文化话境中所谓的“观”,本身就带有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直观”并呈现万事万物(意象)乃至神明启示的象征内涵。比如,就字形而论,《说文·见部》称:“觀,谛视也,从见,雚声。”又“见,视也。从目、儿”,因此“观”字含括万物意象之呈现的本义。就字义来说,《尔雅·释言》曰:“观,示也。”邢吕疏:“示谓呈见于人也。”《说文·示部》道:“示,神事也。”“观”又含有体会神灵呈现的启示之引申义。与其他文化现象不同,“宗教”作为一种宇宙观、仪式和象征、信仰经验和知识体系的复合体,具有相当独特的、自成一体的意义结构,体现了一种寻求神秘和富有意义的灵性信仰、生命态度、文化心情、生活方式等。研究者如何进行“神事”之观,进入信仰体系的内核和信仰者的经验世界,以理解和揭示信仰者在宗教实践、灵性体验中所构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追求(呈见于人),无疑是宗教人类学最独特的学术使命之一。

既然宗教人类学的研究涉及富有神秘性和体验性的“神事之观”或“观示”、“谛视”,便不能不提及《庄子·秋水》所谓的“以物观物”的“物化”观,即在认知万事万物过程中如何忘却主体、随物而化的思维方式,也即北宋哲人邵雍《观物内篇》所称的“反观”法:“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圣人之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其间哉?是之我亦人也,人亦我也,我与人皆物也,此所以能用天下之目为己之目,其目无所不观矣。……夫其见至广,其闻至远,其论至高,其乐至大,能为至广至远至高至大之事而中无一为焉,岂不谓至神至圣者乎?

著名人类学家庄孔韶提出过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一种“文化反观”观察法。他强调的是一种文化反向、反推法,即重视大传统与小传统、历史与现实、精英与大众、高层与低层、雅文化与俗文化等的“关联的分析”(庄孔韶,2000)。无疑,这是一种针对中国观察的整体的思维、历史的思维、打破时空边界的综合思维。然而,我们所谓宗教人类学研究的“反观”方法,突出强调的是在整体的、比较的、综合的“反推”的基础上,还要有一种直观的“体证”,即揳入所观事物之内在含义或意义的“谛视”。《说文》称“谛,审也。从言,帝声,字亦作谛”。《大毗婆沙论》亦谓“实义是谛义、真义、如义、不颠倒义、无虚诳义”。如果说“反推”包括综合的知性活动,“谛视”就是一种灵性活动的呈现,是一种凝神的、直觉的审视。它不只是一种对真实的知见,还是对于所观事物之美的观照。观照既要“谛视”其真,更要“谛视”其美。确切地说,“反观”是如何“阻断”自我先在的思维偏见(不以我观物),直接揳入所要观察的社会文化事实(意象)自身,以争取真实地呈现并欣赏、体证社会文化事实的本来面目。“以我观物”的实质,仍然是一种重视分析的、知识认知的知性活动;而“以物观物”并非一种简单的主观认知活动,而是洞见文化生命的体验活动,是主体自我暂时的隐退和虚心的消遁。

毋庸置疑,前述的自观、我观、他观,事实上含括了对“华夏中国”(华夏中心)、“边陲中国”(华夏边缘)、“文化中国”(海外中国、海外华夏),以及“中国域外”等不同层级或格局的文明体系及其互动关系的反思,都是“天下之观”的不同视域罢了,同样涉及一个强化“主体间性”的“谛视”、“反观”的问题,即“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的彼此兼容(化内与化外),自我对他者渐进的“嵌入”(非我)、“交融”(无我)、“歧离”(非非我),以及诸“小我”对“大我”(文明背景)的时间追溯和内在审视,等等。因此,“谛视”或“反观”方法所呈现的核心,是关系的视野、人我交融的视野、心性直觉或直观的视野,即将自我他者化和他者自我化的双向过程,是一种带有“自知之明”的研究自觉,更是一种文化间的“互译”和“印证”,亦即庄子所谓“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焉。诸如现象学式的搁置、移情与白描,传统哲思的“智的直觉”和“无我之境”,乃至对“历史进程”的人文敏感,都是相当重要的进入“宗教现场”的多元方式。

因此,作为探索信仰生活世界之意义结构或信仰逻辑的“神事之示”,堪称是一种直接的“灵性反观”,即透过主体的宗教“观示”,由直觉而自觉,由“有我之境”而“无我之境”,在基于“本文化”的参照系下,进入研究对象的宗教生活世界,从而促使宗教自身所蕴藏的真实意义、象征内涵得以自我地涌现,并获得“美”的观照,亦即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谓的“澄怀观道”焉。否则,所谓的“宗教理解”仍然只是站在“宗教”的门外,或者写在“宗教”的边上。当然,研究者这种主客交融、内外互证的“灵性反观”方法或“谛视”方式,并非仅仅针对某个定点的“宗教田野现场”,还必须具有触类旁通的多维向度,一方面反推并揳入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的语境,即理解研究对象所寄居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大小文化传统的整体变迁,另一方面也要以被研究的“他者”作为方法,并以“本文化”为背景进行“文化反刍”和“辩证参照”,形成跨文化或跨宗教的理解,并借以呈现一个“远方”他者的文化洞见和“美人之美”。古人所谓“见乃谓之象”(《易·系辞上》)、“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言有尽而意无穷”(苏轼)、“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云云,正是作为洞见“神事”的宗教人类学所应追求的“即真即美”的反观境界(凝神谛视)。

 

中国概念:“灵格位育”或其他

如果说《宗教人类学》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9)“走近宗教现场”的初步尝试,关注更多的是“华夏中国”民间信仰的地方图景及其合法性空间的话,那么,本辑不仅继续探索中国传统信仰(宗教)体系在地的历史变迁及其在海外中国的“文化变容”,而且着重探讨域外中国的宗教——基督教如何“嵌入”、“嫁接”在地社会并演化出它的独特的信仰形态。诸如在全球基督教“从生到熟”的跨界流动和落地生根过程中,有关“本土化”或“同质化”的争议难免让人疑义丛生,更需要我们从新的“灵性反观”视角去把握互为他者的“文明拼盘”现象。再者,本辑也集中介绍了中国年轻的人类学学者由“到民间去”而“到海外去”的轻盈转身和自信表述,以及中外学人针对传统信仰体系、基督教全球化传播等问题的中层理论反思。

本辑的“本土眼光”板块,展示的正是针对“华夏中心”及“华夏边缘”区域的“自观”成果,以期理解中国日常的宗教实践与地方社会及国家政权力的纠结。四位女性学者关注的并非是那些原生态的、本土自生的信仰体系和文明传统,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嵌入”的基督教在地方社会中的存在样式和意义表达。它既是对地方生活世界中信仰变迁的“灵性反观”,也是对外来信仰的谱系生成的反向体察。即一方面基督教如何与现代民族国家、权力结构、社会网络相适应和相调适,并自我生长和重新塑造;另一方面基督教如何既参与“摒弃”而又“嫁接”地方文化传统,成为新的地方性知识,并塑造着不同地方社群的身份认同和信仰气质。当我们直面曾经被迫接受西方帝国入侵,并将传统文化撕成“碎片”的中国现代化过程,四位女性学者也提供了一个跨性别意识的视界,参与反观其中的“文化中断”与“文化再生”。

本辑的“域外视野”板块,则属于“海外民族志”的一部分,代表了当代本土学人一种“凝视世界的意志与学术行动”(高丙中,2009)。其中最富有象征意义的事情,乃是这些作者皆在最高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同一师门求学,又集体地在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职。这些多国度的“学术凝视”,既有智的直观,又有个体的内在感受和当下的生活体验,展示了中国年轻学人走向“灵性反观”的可贵尝试(如李荣荣的“宗教田野现场”反思,以及吴晓黎的参与白描、龚浩群与信仰者的互动表述),还有从“中国概念”出发的学术自觉,如杨春宇就运用“弥散宗教”(混合宗教)来反思流行化的宗教理性选择学派的理论困境。当然,其中某些章节也糅杂了以西方为经验的理论标准。研究者运用的西方概念,究竟是我们进入西方或东方的“宗教现场”的立论基础,还是需要研究者自觉地改进或抛弃的,以确立我们对于域外社会文化事实特别是灵性经验的自我理解呢?如果这种“西方概念”是正确的和普适的,我们“到海外去”的文化“谛视”,只是单纯的印证和理论配合吗?倘若脱离研究者自我的自觉,仍旧惯常地“以西释西”或“以西释亚”,反而可能筑造新一层的理解“隔膜”,从而离我们审视的“海外”(全球化下的海外也是“我们”的海外)的社会文化事实更远,特别是针对域外宗教信仰的灵性观照更是可能如此。这是我们“到海外去”所要警惕的陷阱。然而,中国人类学重新出发“到海外去”的学术自觉浪潮,足以让我们作为大国学人“法喜充满”。这是我们要大声呐喊并诚心致敬的。

在“历史向度”板块中,我们除有范丽珠先生对于“华夏中心”信仰传统的历史演进和时代变化的“自观”之外,也尝试让历史学者(游子安、危丁明)去朴素“静描”一下中国信仰组织如何随着华人移民而流动到海外——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情形。尽管后者并非想象中的“宗教人类学”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范丽珠对于中国的“灵性再生产”——“女神”自发生成、演化过程的细描,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中国古今“灵性信仰”的原生创造性、历史传递性和文化关联性,以及具有“信仰拼盘”特质和“现世灵应”情怀的混合信仰体系的生命力。恰恰是由于神明的生成与日常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并融入了传统的道德祈求、礼仪规范、生活知识、文化心情、灵性经验的社会场景之中,中国民间信仰虽然不具备科层化的表达形式和教义典籍,却依旧充满着文化传承、历史再造的勃勃生机。尽管神明生成的传统具有形式上的传承和新的发明,其历史和当下的文化逻辑却一直具有典型的“家族相似性”,从而呈现了中国文明体系的文化意志、文化心性的时间绵延及其创造的“宗教历史”。其中,“德性”与“灵性”的双轨动力,构成中国民间神明再生成的最基本“历史心性”和“意义结构”,它并不完全接受传统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结构的支配,比如“帝国的隐喻”,或者遵照大传统的“标准化”和“正统实践”来塑造。

至于日本学者志贺市子通过对华南义冢信仰的细密观察,也促进了我们对于中国神明体系演化逻辑的另类理解。诸如在缺乏至上神信仰的中国地方社会中,鬼、祖先、神尽管呈现出不同的阶序性或差序性,这种边界却是可以跨越的、轮回的,并非静止不变。超自然信仰中的“灵格”(包括鬼格、人格、神格,如鬼—神,动物—神,人—神,人—鬼的互动)的形成和变化,除了其在世的生命(身体性)——身(精气神修炼)(心性、道德养成)修养的要素,也和“万物之中的灵长”——当下的人的“灵性经验”和“祭祀实践”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人与鬼、祖先、神并非典型的仆主关系或绝对服从与恩典的关系,反而具有一种基于相互回馈对等的“德怨相报”的情感结构,只是“自然—超自然”生命状态中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的生态链罢了,并呈现了一种平等的“价值关联”和“轮回格局”。基于“相报情感”之上的“灵格”跨界互动和依存共生,其实是人之自主性、宗教性或所谓灵性的张扬,显然不能仅仅用“功利性”或“巫术”的霸权话语鄙视之。因此,我们在《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榜》等传统小说中,可以看到人—神、动物—神的“灵格”的升降,在民间善书中可以看到“关帝变玉皇”的神明位格变动。

事实上,无论是王二奶奶和香河老人的“灵格化”过程,还是鬼(公妈)因人之祭祀的“神明化”过程,都充分反映了中国本土的“灵性再生产”中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如果我们借用潘光旦先生提出的“中和位育”说,可以称之为“灵格位育”的辩证思维观。位,就是安其所,育即遂其生。不同灵格的“安所遂生”,即求其“中和位育”,即每个灵格都因其自身(或被想象和认知)的“灵性”和“德性”的增减、升降、呈现,而有相应的位置或秩序。因此,中国神明体系的生成模式,或可概称为一种基于“德性”和“灵性”之双轨动力的灵格“位育化”的生产过程。而这种立足于“中国概念”的思考,有助于我们走出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的“帝国的隐喻”或“标准化”、“正统化”理论樊笼,来审视中国宗教神明体系的生成逻辑和信仰心性。

总而言之,针对宗教信仰现象的“灵性反观”方法,实际上也是要克服我们从“宗教进化论”或从“一神教”立场出发来“判教”的文明偏见,通过“凝神谛视”,以达成“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以及“美人之美”的人文胸怀。我们的《宗教人类学》第二辑,走在“灵性反观”的路途中,仍然将与阅者一同“观示”生活世界的宗教和宗教的生活世界,即圣即俗,非圣非俗,若圣若俗。愿志者同行,“凝神谛视”那灵性的微笑,并澄怀我们的赞美。

 

中文目录

目  录

 

[前言]宗教生活世界的“灵性反观”……………………………………………陈进国/1

 

                  域外视野

徘徊在“参与”和“观察”之间——在田野现场研究宗教的方法论浅析………李荣荣/3

宗教现象的弥散化与宗教经济学的盲区——以澳大利亚联合教会为例…………杨春宇/21

法国社会中的世俗主义与天主教式微………………………………………………张金岭/37

佛与他者:现代泰国的文明国家与信仰阶序的建构………………………………龚浩群/59

中产阶级与印度当代的上师信仰……………………………………………………吴晓黎/80

[点评]对于宗教人类学的讨论

   …………〔美〕魏乐博(Robert P.Weller) 李荣荣、张金岭译 杨春宇 校/101

 

                  本土眼光

社会转型中的规范化与变通性——以江苏J市基督教教会为个案 ………………邱永辉/111

信仰的地方表达与实践——对一个基督教村落的人类学考察……………………刘 琪/128

神力的展演——安提阿中央教会的个案研究………………………………………高 瑜/141

信仰、国家与民族——延边朝鲜族的基督教信仰与国家和民族认同……………艾菊红/164

[点评]地方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基督教………………………………………………曹南来/178

 

                  历史向度

粤东海陆丰地区的义冢信仰与其演变

  ——从“圣人公妈”到“百姓公妈”…………〔日〕志贺市子(Shiga Ichiko)/187

北方民间信仰中的肉身成道——从王二奶奶到香河老人…………………………范丽珠/210

道脉南传:20世纪从岭南到越南先天道的传承与变迁……………………………游子安/232

吾道其南:先天道在泰国的流播……………………………………………………危丁明/257

[点评]流动的信仰…………………………………………………………………卢云峰/277

 

                  思想交谈

台湾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现况与展望………………………………………………张 珣/287

在几组对立的思考中认识萨满教……………………………………………………孟慧英/313

社会脉络中的基督教研究

  ——走出神学与思想研究的宗教人类学………〔日〕藤野阳平(Fujino Yohei)/335

灵恩派基督教的全球化 ……………………〔美〕乔尔·罗宾斯(Joel Robbins) 著

                        杨思奇 译 黄剑波、乌媛 校/351

[点评]宗教与生活实践的人类学思考……………………………………………王建新/388

 

                  书评综述

评《文化妈祖:台湾妈祖信仰研究论文集》

  ……………………………〔美〕南微莉(Vivian-Lee Nyitray) 著 张晓梅 译/405

评《中国的宗教性:现代性之困与国家的形成》

  …………………………………………〔美〕伊莱(Eli Alberts) 著 张晓梅 译/409

佛教与现代性的他途——读《信徒与公民》………………………………………张金岭/413

文化并置与道德困境——读Becoming Sinners……………………………………刘 琪/423

历史的画卷、创新的研究——评《官府、宗族与天主教》………………………林金水/431

存在的方式——读《流动的精神社区》……………………………………………马雪峰/435

 

“中国宗教人类学的回顾与前瞻:首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综述……………陈锐刚/441

 

英文目录

 

Contents

 

Spiritual Fanguan of the Religious Life World ................ Chen Jinguo1

 

               Overseas Perspectives

Between Participation and Observation: Analysis

  on the Methodology for Field Study of Christianity ....... Li Rongrong3

Diffuse Religion and the Blind Area of Religious Economy:

  A Case Study on the Uniting Church in Australia .......... Yang Chunyu21

Secularism and Attenuation of Catholicism

  in French Society ...................................... Zhang Jinling37

Buddha and the Others: Building Civil Nation through Hierarchical Belief

  in Modern Thailand ....................................... Gong Haoqun59

Middle Class and Guru Belief in Contemporary India ............. Wu Xiaoli80

Discussion for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 Robert P. Weller(U.S.A.)101

 

                 Local  Visions

Standardization and Versatility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a Protestant Congregation

  in Jiangsu, China ........................................ Qiu Yonghui111

Local Expression and Practice of Belie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a Christian Village ........................................ Liu Qi128

The Performance of Theo-power:A Case Study of Antioch Church

  in Taiwan ..................................................... Kao Yu141

Belief, Minzu and the Nation: Christian Belief of the Korean Minzu

  in Yanbian, and Their National and Minzus Identity ....... Ai Juhong164

On Christianity in a Loc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 Cao Nanlai178

 

               Historical Dimensions

Transition in the Worship of Unidentified Bones and Graves

  in Hailufeng, Eastern GuangdongFrom Shengren Gongmato

  “Baixing Gongma ............................... Shiga Ichiko(Japan)187

Belief of the Incarnation in North Rural China:

  From Wang ernainai to Xianghe laoren ....................... Fan Lizhu210

Continuity and Changes: Development of Xian Tian Dao from South China

  to Vietna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Yau Chion232

Heading for the South: Spreading of Xian Tian Dao in Thailand

  ........................................................ Ngai Tingming257

Floating Belief ............................................... Lu Yunfeng277

 

                Thought Dialogues

Studies of Folk Religion in Taiwa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 Hsun Chang287

What is Shamanism: An Understanding Based

  on Several Opposite Thinkings ........................... Meng Huiying313

A Study of Christianity in the Social Context:

  From Theology to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 Fujino Yohei(Japan) 335

The Globalization of Pentecostal and

  Charismatic Christianity ........................ Joel Robbins(U.S.A.)351

On Religion and Life Practice in Anthropological Thinking ... Wang Jianxin388

 

              Book Reviews & Summaries

On Constructing Mazu: Selected Papers

  in Mazu Cult .............................. Vivian-Lee Nyitray(U.S.A.)405

On Chinese Religiosities: Afflictions of Modernity and

  State Formation .................................. Eli Alberts(U.S.A.)409

Buddhism and Alternative of Modernity: On Buddhists and Citizens:

  A Political Ethnography of Banrai, Thailand ............ Zhang Jinling413

Cultural Adoption and Moral Torment: Review of Becoming Sinners ... Liu Qi423

Historical Picture & Innovative Research: On State, Lineage,

  and Catholicism: Historical Narratives of the Rural Churches

  in Fuan from the 17th to 19th Century .................. Lin Jinshui431

The Way of Being Muslim in Urban China:

  On Spiritual Community on the Move ........................ Ma Xuefeng435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The First Academic Forum of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in China ....................... Chen Ruigang441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