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纪华传:宗教对话的困境与展望    2012年8月14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编者按:回望人类足迹,不同国度、不同民族曾以刀光剑影、腥风血雨彼此面对。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使人类饱受悲苦。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佛与基督,人类最伟大的两大精神导师也开始彼此面对,共聚同存。从2009年开始,佛耶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已举办了三届,会议主办方试图通过学术交流,尝试基督教与佛教之间更深度更积极的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纪华传在第二届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全球伦理语境下的佛教慈悲观》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在宗教间的对话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的今天,经过创造性的理论诠释和实践,佛教慈悲的观念完全可以为全球伦理提供独特的资源,并且通过宗教间对话缓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纪华传论文摘要如下: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正日益缩小成为一个地球村,人类共同面临着全球性各种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对于全球伦理的强烈诉求,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显得尤为迫切。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宗教议会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指出当代人类苦难的根源是当代人类的道德危机,“没有新的全球伦理,便没有新的全球秩序。”

 

全球伦理的建设,必须得到世界各大宗教和文化的认可,要在不同宗教中达成共识,就离不开宗教间的对话。佛教的慈悲观念,可以更好地参与世界宗教对话和全球伦理建设。慈悲的观念是基于现实社会人心的关怀,关注人生的苦难和社会的危机,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伦理建设,为推动宗教间对话提供新的思路。

 

由于佛教的理论与实践在当今社会中,与其他宗教对话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全球伦理,首先要克服自身的理论局限和对其他宗教的误解,因此有必要对于佛教中有代表性的关于慈悲与基督教的“爱”的思想加以反省。

 

通常在佛教中认为爱为世间贪欲染污的,《长阿含经》中说:“当知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着,因着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卷10)又说:“由六入身故生触,由触故生受,由受故生爱,由爱故生取,由取故生有,由有故生生,由生故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阴集。若无六入则无触,无触则无受,无受则无爱,无爱则无取,无取则无有,无有则无生,无生则无老、死、忧、悲、苦恼,大患阴集。”(卷12)但是在佛教经典中,亦有进一步解释的地方,如佛经中讲:“复有三法,谓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长阿含经》卷12

 

下面以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两位佛教界大师太虚法师和印顺法师关于慈悲与爱的思想为例,来探讨宗教对话的途径和困境。

 

太虚法师极力赞叹基督教的博爱和佛教的慈悲,他说:“如基督教、佛教之旨,皆具有大博爱心,大悲愿力,冀使世人同得灵知经验之快乐,而不以身体之痛苦为畏惧。此古之士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不以身为累者也。既具超乎寻常之智证,复以大悲愿力彰显而披露之,宗教于是乎成矣。”(《太虚大师全书》“法藏一”,“佛法总学”,第336页)

 

太虚法师将世界上的文化及宗教归纳为五种,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后三种为佛教中的大小乘,前两种又合称人天乘,将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教和道教、西方的基督教都归到人天乘中。“儒教教人由士希贤,由贤希圣,由圣希天;道家老庄之徒使人得仙入天;西洋的基督教说生天;印度之婆罗门教说由人道而生梵天等。此可见人天之善法,为世间共同之教。但世间以此人天之教为其极归,而佛教则以此为出世之阶梯。”(《太虚大师全书》第13编,《真现实论宗体论》,第272页)所以,在太虚法师对于其他宗教,是站在佛教圆融的立场上予以肯定,并不否定其他宗教中的神,而认为他们都是善的和向上的宗教,只是认为他们是不圆满的。

 

这一看法代表了传统佛教的看法。尽管这种对宗教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宽容精神,有助于减少宗教间的对立和冲突,但是却存在两方面的困境。

 

一是佛教自身,过分强调了宗教的包容,最终容易导致宗教自身精神的淡化,后期的印度佛教过多吸收了婆罗门教的天神信仰逐渐失去了佛教的特色。

 

二是这一判摄的方法也难以为其他宗教所接受,由此无法从“独白”走向真正的宗教对话。

 

从宗教对话的角度看,与太虚的思想中所体现出的佛教宽容精神不同,印顺法师的思想则更强调宗教间的差异性,代表了一种新的倾向。

 

印顺指出:“部分的西方人,研究南传的佛教,觉得佛教是无神论,起初本不是宗教。哪里知道,宗教不一定要有神的。无神论的梵我教,自心教,佛教,还是一样的宗教。佛教是无神的宗教,是正觉的宗教,是自力的宗教,这不能以神教的观念来了解他。”(《我之宗教观》,《妙云集》下编之六,第17页)

 

在印顺法师的著作中,既有比较佛教与基督教文章,如《游心法海六十年》、《我之宗教观》等,也有专门论及基督教爱的思想,包括:《上帝爱世人》、《上帝与耶和华之间》等,并且引起了与基督教徒之间激烈的论辩。

 

印顺认为:“论到基督教,他的核心,当然是博爱。耶和华──神为世间的创造主,人类的父。神对于人类,非常慈爱,所以人也应该爱神;体贴神的意思,要爱人如己,这多少根源于家属爱,然主要是启发于万化同体同源的观念,近于缘起法的平等性。”(《学佛三要》,《妙云集》下编之二,第126页)

 

但他更强调了“佛的慈悲,没有狹隘的偏私性”(《佛法是救世之光》)。与太虚试图以佛教包容其他宗教相比,印顺在区别了佛教与有神宗教的差异性的同时,肯定了不同形态的宗教“还是一样的宗教”,这是有意义的,能够使宗教对话得以顺利展开。

 

佛教中的慈悲思想,具有作为共通性伦理规范的普遍意义,但是在与基督教对话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困境。要实现真正的对话,首先要对自己的宗教中的偏见进行反省,放弃成见,承认彼此间的差异性。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以佛教中“众盲摸象”的比喻,初步探讨宗教间对话的可能途径。

 

“众盲摸象”的比喻见于佛教的很多经典中。据《长阿含经》记载,有一国王令侍者牵来一大象,使众盲人各自摸象。摸象鼻的人说象如曲辕,摸象牙的人说象如棒槌,摸象耳的人说象如簸箕,摸象背的人说象如小土丘,摸象肚子的人说象如墙壁,摸象腿的人说象如柱子等等。于是众盲人互相争论不休,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而认为别人所说是错的。

 

佛经中的这一比喻,原是批评佛教之外的宗教或世间没有智慧的众生不知佛法道理,各执异说,彼此争论是非。从“众盲摸象”的比喻的本身,实际上反映了以佛教为中心的绝对主义的立场。在佛教看来,只有佛教如明眼者的国王,其他宗教就像那些盲人一样。“众盲摸象”的比喻在传统的每一种宗教中几乎都存在,都自诩自己的宗教信仰者才是真正的明眼者,宣称只有通过自己的宗教才能把握究竟的真理。这一态度,显然容易成为宗教间对话的障碍。

 

佛教的慈悲精神,完全可以从“众盲摸象”的比喻中,通过创造性解释,为建立全球伦理与展开宗教对话提供新的途径。在每一种宗教的理想的境界、终极的目标和究竟的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如明眼的国王。但是现实中的宗教所面临的是世间平常的人,他们只是通往成佛之路的行者,或者只是上帝、安拉真理的倾听者,不能盲目地自尊自大,认为只有自己的宗教才是唯一正确的,并且以自己的宗教标准否定其他的宗教。

 

从“众盲摸象”的比喻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第一,宗教间的对话应立足于世间,站在人的立场上,从当今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入手,共同探讨解决的道路。一切宗教都是为人而设,都是要解决人自身及人类的问题。

 

第二,宗教间的对话还要从自己宗教传统的反省出发,克服自己的宗教对其他宗教的误解和偏见,尊重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中的差异性。全球伦理所寻求的是一种“世界诸宗教在伦理方面现在已有的最低限度的共同之处”,这种最低限度的宗教伦理,并非要否定各宗教中的“高级伦理”,而是要尊重各宗教中的神圣性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从宗教对抗走向真正的宗教对话。

 

(引自佛学研究网)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 【 打印 】 【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