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鹰:基督教的佛教文化批戴——试析艾香德创建的传教中心的文字    2015年4月2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内容摘要]20世纪上半叶,挪威传教士艾香德通过中国文化批戴,尤其是佛教文化批戴的方式在华传播基督教。他创建的传教中心以佛释耶内在逻辑为主导,挖掘了耶佛教义的联系点,也发挥了耶佛对话的作用,实现了耶佛教义一定程度上的融合。

 

[关键词]艾香德;文化批戴;本色化;耶佛对话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风云突变、急剧转型的动荡时期,中国作为一个新的殖民地目标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的对象。代表着西方文化的基督教也伴随军事侵略的号角参与到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变革中来,与中华儒释道文化直面应对,在内核都很坚硬的中西文化的冲撞和对峙中,中西国力的强弱对比令大部分传教士自觉、不自觉地以优势文化姿态出现,将中国文化尤其是佛教批判为黑暗、迷信、落后的象征,通过诋毁佛教以凸显基督教优越性的方式传播基督教。因此,一批开明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本色化进路的传教士被定位为时代的边缘人物,成为西方差会和大部分在华传教士排斥的对象。挪威传教士艾香德(Karl Ludvig Reichelt1877-1952)就属于被边缘化的传教士之一。他以佛释耶的传教策略,其创立的中国式“教堂”,在本色化的理论探究和实践层面都显得独树一帜。

 

在本色化的实践进路下,艾香德传教中心的文字构思,外在形式表现为耶佛对话;内在信息和整体空间设计,表达了以佛释耶,通过佛教文化批戴传播基督教的目的。这种构思与艾香德的宗教观和对佛教的看法密切相关。在宗教对话的探索中,艾香德相信基督教的上帝之光可以在所有人类中闪耀,因此他将各教的忠诚信徒,都看作是在虔敬的宗教感地驱动下共同追求宇宙真理的道友。而对大乘佛教的认同,让他认为有必要将基督教从外部征服佛教的方式,改变为从内部寻找双方相似点的传教策略。因此,艾香德循着理解、同情、友好、开放、包容的本色化进路,以不破坏中国本土文化、不触犯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民族习惯为原则,结合各教都可接受的相似点,通过营造一个中国各教信徒都很熟悉的中国文化氛围的方式传播基督教。本文拟通过艾香德传教中心使用的文字,来解释、分析他是如何运用佛教术语阐释基督教义,以了解他以佛释耶构思的特点。

 

 

基督教在西方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融合了犹太信仰、希腊哲学、罗马文化特征,最终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内涵。来到异国的传教士,他们的感情、语言、行为、表达方式都承载着基督教文化特色,成为理解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基础。毫无疑问,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着文化背景的差异,随着艾香德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入,一方面,他逐渐认识到以基督教的知识背景和语词理解佛教教义的狭隘和不足,明白只有深入佛教内部思想,通过学习佛教的宗教仪式等内容,才可探寻佛教内部的真相[1];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融通两种宗教,处境化地传播基督教,让佛教徒充分地理解基督教义,他非常赞同在阐释基督教义之时,须熟练运用佛教语词,以便让中国人在精神层面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基督教义。[2]

 

艾香德认为佛经和佛教仪式中有着丰富的宗教术语和表达方式。[3]1923年的“中国第一届世界佛教会议”上,为了让佛教徒和居士们充分理解《约翰福音》第一章第1-18节的内容,艾香德尽量使用听众熟悉的佛教术语和表达方式,这是他在跨文化传教时对他者文化的适应。在艾香德看来,运用东方的宗教语言去诠释基督教义,其目的是更大程度地丰富基督教的词汇,而且这种做法应该不会遭到在中国工作的教界人士的反对,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已经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大量的佛教语词和句子已经出现在中国基督教的聚会中——无论是《圣经》的中文翻译还是圣歌和宣教册子里出现的中文词汇,很多都源于佛教术语。这些词句渐渐地被“洗礼”,充满基督教的精神,帮助基督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向外延伸和发挥最大的效用。而这项工作无疑有助于建立、完善一个中国本土教会。[4]

 

因此,艾香德在佛教术语的翻译上下了一定功夫,翻译的范围覆盖了佛教教义中关于宗教生命的转变、对宗教生活的认识、净土宗用词、上帝观、罪观等多个领域。艾香德也曾用基督教的语言精炼地表达佛教术语:“发菩提心(心里动了善功)心净土净(天国在人心里)得大解脱(在主里面得以释放)冤亲平等(爱仇敌)皆大欢喜(大喜信息)——真法界(上帝的国)福增无量(蒙主祝福)无碍辩才(真理必叫得以自由)精进向道(敬醒祷告)感应道交(与上帝交通)大雄大力大慈悲(大有权能大有恩惠平安)微妙法(奥秘道)正等正觉(真理生命)从闻思修(信道是从听道而来)大有愿力(信心坚固)。”[5]

 

 

在实践层面,艾香德的传教中心运用了大量的佛教术语。下文拟从传教中心建筑物上的各种题词和对联,了解艾香德通过中国文化批戴传播基督教的构思,以及耶佛教义通过传教中心的文字进行的对话和融合。

 

艾香德1922年创建的第一个传教中心大门两旁的立柱上有木质题词:法轮妙转,慧日空明。其内容完全取意佛教,指佛所说法开始在世间传播,智慧的真言如日当空,照亮一切。“对于艾香德,这题词暗指福音布道现在已经开始,圣言的智慧将在黑暗中闪耀。”[6]一进入教堂,一幅基督的雕像[7],雕像上方有金色牌匾“太初有道”,牌匾两侧题词“灵光普照”、“大愿慈航”。“太初有道”是《圣经》“约翰福音”开篇第一句话,说明圣子基督与上帝是同一本质。“灵光普照”、“大愿慈航”描述佛菩萨的光芒普照大地,菩萨发大慈悲心誓将众生渡到脱离苦海的彼岸。艾香德赋予这两句佛教修辞以基督教的内涵:“灵光普照寓意圣灵之光普照世界,大愿慈航象征立誓将迷失的羔羊引入基督拯救的神圣恩典。”[8]

 

教堂内有一组书法题词:

顿超幔裂  圣意西来

普度门开  景风东扇[9]

 

第一,顿悟和幔裂。顿超,意为顿悟超脱。渐悟和顿悟是佛教两种不同的修行方法和理论。汉朝来华的安世高所传小乘禅学,需累世积累功德和修行,方可达到小乘的最高境界阿罗汉果位,即属渐悟的修行方法。后中国大乘佛教也有很多宗派以渐悟为修行指导;相对渐悟来说,顿悟认为无需累世按次第修行,一旦把握佛教真理,便可立即成佛。如中国南宗禅的惠能提出明心见性,直指人心,认为成佛的方式是一念间的由迷而悟,瞬间成佛。

 

“幔裂”与基督教《圣经》中的一段记载有关。耶稣时代,基督教的圣殿分外部的前厅、中堂和里面的内殿,通常的礼拜仪式都在前厅和中堂举行,内殿是上帝的居所,是最神圣的地方,由幔子和外部隔开,幔子是圣俗的界限。《圣经》中记载当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不仅天昏地动,石崩墓开,圣殿里的幔子也忽然从上到下裂为两半。(马太福音2751)这个故事说明了基督为了人类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种奉献自我的牺牲行为赎了人类的罪,撕裂了隔在上帝和人之间的幔子,人类才可重修与上帝的和谐关系,踏上通往天堂的光明之路。

 

“圣意西来”:佛教禅宗有所谓“祖师西来意”的话头,指菩提达摩从西方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者指菩提达摩从西方到东方传播了什么。艾香德则借用这一表述,指代神圣的上帝旨意从西方而来。

 

将顿超幔裂,圣意西来连贯起来理解:顿悟了(佛教的真理)基督教的真理,上帝和人类之间的隔膜不复存在,(佛教真理)上帝神圣的旨意从西方而来。这段题词中顿悟的对象——佛教真理与基督教真理在内涵上等同了。自然,在上述题词中,艾香德将佛教真理置换为基督教的真理。

 

第二,普度和门开。佛教教义中,“普度”指佛菩萨悲悯众生流转于生死苦海,发誓不分区别地将所有众苦充满的此岸众生渡到常乐我净的彼岸。在大乘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音菩萨助人离苦得乐的菩萨行,是各种灵验记和佛经中最典型的普度实例:“观世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10]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列举了多个观音救助众生的实例:众生无论身处何种危难之时——在海上遇难、被野兽袭击,被强盗劫持……只要诚心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即会显灵现身,挽救众生于危难之中。在以信仰型的民众佛教为主流的宋代以后,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在民间的影响力仿佛超越了佛教的其他菩萨,成为佛教寺庙和寻常百姓家中主要供奉的菩萨之一。

 

与佛教观音菩萨的菩萨行相似,《圣经》中也有关于上帝对人类无私给予,“求则得之”的记载:“不断祈求吧,就会给你们;不断寻找吧,就会找到;不断敲门吧,就会为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到;寻找的,就找到;敲门的,就为他开门。(路加福音119

 

可见,“普度”和“门开”是内涵接近的两个概念,都表示菩萨或上帝对苦难人类祈求的无私救助。

 

“景风东扇”是对唐朝景教碑文的直接引用,喻意西方的基督教之风吹向东方。由于佛教也是从西域(印度)传到东方(中国)的,所以,上述表述很容易引起佛教信徒的联想与认同。

 

如果将“普度门开”和“景风东扇”分开理解,前半句通过将菩萨和基督相似的行为并列,弘扬菩萨或基督对人类的无私救度,求则得之的品格,后半句在说基督教之风吹向东方。有趣的是,当把前后句连贯理解,句意就演变为:(普度)拯救众生的(观音菩萨)上帝之门从此打开,基督教的圣灵之风吹向东方。拯救行为的主体被替换了,佛教的观音菩萨变身为基督教的上帝。

 

教堂里还有一幅与观音菩萨相关的卷轴,右边的题词称基督的大慈大悲“拯救苦海中的有情众生”,左边题词讲观音为“一个具有完全自由、正在照看着的人”。[11]前半句的涵义在上文中已有阐释,后半句的“完全自由”,指观音菩萨已经脱离世俗的各种烦恼,进入摆脱六道束缚的无我、自在、自由境界,可以从心所欲、了无障碍地寻声救苦,解脱众生。“正在照看着的人”指观音菩萨随时照看着众生,一观苦难,即往解救。这幅对联相对简单,上下联都在描写观音菩萨,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说:观音菩萨随时照看着苦海中的有情众生。艾香德的创意是将上联的拯救行为的发出者观世音菩萨替换成基督,使人了解基督也如观音菩萨一样,是来世间拯救众生的。

 

艾香德的助手田莲德先生收藏一张关于第一个传教中心的照片,照片中的题词混合了佛教和基督教的内容:其中一句关于“地上的生活是无尽的、痛苦的生死轮回;另一句可能提及(神圣)生命跃向不朽,就像一粒麦子结出果实”。[12]第一句关于佛教的人生观和轮回的基本教义。佛教认为世间是众苦充满的,苦恼不会因死亡而消失。人死后在业力地驱动下,继续在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道等六道轮回,摆脱苦难的唯一方式就是进入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第二句是《圣经》中记载的内容,基督曾说当麦子活着,他只是一粒麦子;当麦子死了,他会结出更多的麦子。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害怕失去生命的命不保夕,舍弃生命的人反而得到永生。(《约翰福音》122425)将题词前后两句合起来理解:人生活在无尽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摆脱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进入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摆脱痛苦的唯一方式是在上帝的天堂里获得永生。该题词将佛教的涅槃境界替换成基督教的天堂。

 

从传教中心的小教堂步入内部的云水堂,道友们发现在主体的佛教建筑风格下,运用了一些基督教元素的题词“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将给予你休息之所……”等。[13]

 

 

值得注意的是,传教中心的文字安排,隐现着艾香德的宗教情感。首先,与大乘菩萨无私奉献自我的菩萨道有关的内容在题词中频繁出现,如“大愿慈航”、“普度”、“拯救苦海中的有情众生”,这些佛教修辞通常比拟基督自我牺牲的奉献品格,行文中洋溢着艾香德敬虔派的宗教热情。其次,当艾香德采纳大乘菩萨行的佛教修辞时,转换的手法是在佛教文本基础上调换两教不同信仰对象的名称,除此之外,佛教原文基本不变。这种尝试表明艾香德对大乘菩萨行的认可,说明艾香德认为大乘菩萨行所宣扬的真理与基督教义相似,因此在以佛释耶的过程中无需任何更改,完全可以原样照搬。

 

经过上述分析,总结艾香德传教中心的题词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第一类题词直接引用佛教的内容,从题词的字里行间看不出任何基督教的痕迹,但在艾香德和外籍传教士的理解中,表达佛教思想的题词下蕴含着基督教的精神;其二,基督教信息的独立使用。这类题词与佛教从内容到形式上没有任何关联,完全是基督教固有的表达方式;其三,题词中或是佛教语词和基督教语词的简单并列,或将中国佛教的人物事迹直接套用在基督教人物身上;其四,在题词中将基督教和佛教的语词和句子穿插使用,并列的内容虽分属不同宗教,但相互间或有相似的含义、或存在语意上的逻辑关系,这与第二类题词的简单并列或套用相仿,是试图寻找两教相似点的对话方式,如再进一步挖掘,将此类题词的上下句进行融会贯通的理解,佛教的相关信息会自然地被基督教内涵所替代,题词完全指向基督教的真理和上帝。

 

注释:

 

[1]Karl Ludwig Reichelt,“Extracts from the Buddhist Ritual”Chinese Recorder1928p.160.

[2][4][5]Karl Ludwig Reichelt,“Indigenous Religious Phrases That May be Used to Interpret the Christian Message”Chinese Recorder1927p.123p.123p.126.

[3]Karl Ludwig Reichelt,“A Conference of Chinese Buddhist Leaders”Chinese Recorder1923p.668.

[6]田道乐:《艾香德和中国基督教神学》,杨熙楠编:《风随意思而吹》,香港:道风书社,2010年版,第64页。

[7]这幅基督雕像是丹麦雕刻家托瓦尔森(Thorvaldsen)的作品。

[8][12][13]Notto Normann Thelle,“The Christian Mission to Buddhists”Chinese Recorder1927p.572.

[9][11]田道乐:《艾香德的圣山》,杨熙楠编:《风随意思而吹》,香港:道风书社,2010年版,第138141页。

[10]《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6期)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 【 打印 】 【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