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段琦:教会要主动适应社会    2018年10月8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基督教中国化是一个过程,其中,与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重要方面。上海浦东4个教会生态各异,但都在各自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为教内外人士提供帮助、排忧解难,得到社会的认同。这表明中国化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中国教会只有走这条道路,才有光明的前途。

 

上海浦东福音堂作为最早向外国人开放的教堂,不仅有英语同声翻译,还有专门的韩国人聚会。该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对外交流的窗口。

 

福音堂信徒的基本构成是周边大公司的白领和一批浦西动迁来的上海居民,文化层次普遍较高。但文化层次高并不等于没有人生困惑。很多白领带着问题,希望得到帮助而来到教会。

 

针对这种情况,教会的田峰牧师和同工都认为职场教育很重要。田牧师说,职场教育的目的是使信徒学会如何做人,让他们在各行各业中找到自己,实践出人的好价值

 

为此,福音堂经常组织职场大讲堂,请各类成功人士来讲自己的体会和人生,对信徒的吸引力很大。笔者有幸听到了原中国女排领队李国君在该教堂所作的讲演。她讲女排队员如何拚搏,如何为国争光,非常生动感人。像这类宣讲正能量的职场讲演,每次都座无虚席。

 

福音堂以此保持了对白领的吸引力,增强了教会的活力,也帮助信徒树立起奉献社会的精神。田牧师告诉笔者,有位默默无闻地为教会打扫卫生的义工,其实是一位大公司的负责人。还有一位为教会做清洁工作的阿姨,也是一位白领。这些义工之所以有很好的操守,也许正是教会职场教育的成果。许多白领都乐意为教会和社会服务。他们来到教会后,获得正能量,并把它带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这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利。

 

鸿恩堂是2005年新建的教堂。该教堂的建立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标志。

 

鸿恩堂也是一个涉外教会。这个教堂每周日有3场礼拜,除了一场是中国人的礼拜外,还有两场是外国人举行的英语礼拜。

 

该堂的中国牧师许磊介绍,鸿恩堂共有2000多位信徒,其中,参加中文礼拜的信徒约有1200人,参加英文礼拜的信徒约有800人。两种语言的信徒互相尊重,各自参加自己的礼拜,财务上也分开管理。也就是说,虽共用一个教堂,但各自独立活动。这也表明外国人在中国参加宗教活动是享有充分自由的。

 

鸿恩堂的中国信徒组成中,有一批白领,也有一批是外来的农民工。由于这是个涉外的教会,如何提高信徒的素质便成为教会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提高信徒素质,首先要提高义工的素质。该教堂对义工有较高的要求。所有报名要求当义工者,不管是哪种工作,都必须经过培训。培训期通常为3个月,对那些要求较高的工种,培训时间还会长些。培训后的义工一般有三五年的实习期,在实习期通过后,才能成为正式义工。义工每年还要定期组织学习。

 

鸿恩堂另一个提高信徒素质的办法,是充分发挥年轻人和文化层次高的信徒的积极作用,让他们反哺文化层次低的信徒。比如举办读书会。参加读书会的人中,有30%是打工者,所选的书不只是与宗教相关的,还有文学性强的。教会组织的鸿恩讲堂所请的人,也都是各行各业中的杰出人才,他们不一定是信徒,但对社会都有较大贡献。此外,教会还会举办一些针对全体信徒的培训班,如圣乐培训。通过这些培训班,不仅提高了信徒的文化素质,还拉近了文化层次高的信徒与文化层次低的信徒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会的凝聚力。

 

鸿恩堂非常重视与社会的互动,鼓励信徒主动关心社会。他们每年为金桥镇8个因大病返贫的家庭提供帮助。这种帮助不只是财物上的,还包括给予这些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等等。教会鼓励信徒为社区服务,比如,有的义工在社区替人修理煤气灶。鸿恩堂还与当地统战部门一起开办了一个半官方的微信平台,客观地介绍基督教知识,使基督教去神秘化。这些做法都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福音堂、鸿恩堂两个教堂是城市教会的一种模式,它们使信徒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文明程度,使教会与上海国际大都会的形象相匹配。而川沙的救恩堂和南汇的洁心堂的目标则是适应城镇化,把教会变成一个城市教会。

 

这两个堂的信徒大多来自农村,两个堂都很关心外来打工者,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由此使教会更有凝聚力。

 

由于外来人口来到上海后遇到的困难较多,因此,救恩堂大力倡导信徒间相互帮助,彼此接纳。教会关心信徒,信徒有困难也都会找教会帮助。不管是婚姻问题,还是生病、找工作、租房子,教会都会尽力帮助。教会还不时开办一些帮助信徒就业的讲座。对外来农民工的子女,教会也会想方设法提供照顾。日前,教会与基督教全国两会合作,为社区办了一个亲子班,请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来堂培训,辅导家长如何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这是教会为社区办的实事。救恩堂翁碧玲牧师说,只有每个家庭和谐了,才会有社会的和谐。

 

救恩堂注重做好青年信徒的工作。教会专门组织了管乐队的培训,吸引了不少青年人参加。这个乐队很受信徒欢迎,因为当地信徒和外来农民工都重视婚丧嫁娶仪式。乐队平时的练习时间也比较多,由此把一批人,特别是一批青年信徒凝聚在一起。

 

由于教会对信徒、特别是外来信徒非常关心,因此,救恩堂教会很团结。随着川沙地区城镇化步伐的加速,教会的人气越来越旺。翁牧师告诉笔者,她2007年来到救恩堂,当时有信徒600多人。10年过去了,现在已有近3000人。她说,救恩堂新堂已落成,很快将搬迁到镇上比较热闹的地方。那时,将会吸引更多的信徒到教会中来。

 

南汇洁心堂登记在册的信徒有4000多人,约1/3是本地人,1/3是上海市搬迁来的,另有1/3是外地打工者。其中,中老年居多,40岁以下的只有20%,教会呈现出老龄化的态势。信徒中,女性又占主体,高达80%。整体而言,信徒的知识层次不太高,教会的牧养采用农村模式。

 

唐林雄牧师介绍说,农村人注重家长里短,由此,洁心堂讲道时,特别注重家庭伦理、邻里关系方面的内容,强调孝道、正确处理好婆媳关系、邻里间要互谅互让等等。这些结合生活实际的讲道很受信徒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而对于外来工信徒,只要他们有困难,洁心堂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唐牧师介绍,洁心堂会专门帮助外来工找工作,如果教会中有办企业的信徒,就会把他们介绍进去,也帮助他们解决婚姻、子女上学、租房这些实际问题。

 

同时,洁心堂注重与当地社区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比如,主动与镇政府联合,请医生来开展义诊活动,服务社区。教会还主动为社区那些走不动路、有需要的老人送盒饭,为社区解忧。洁心堂因此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肯定,被评为南汇唯一的一个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2017124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 【 打印 】 【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