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詹石窗: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在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作用    2011年6月30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台湾海峡两岸虽然一水相隔,但人民之间所存在的血缘关系却是客观的。故而,两岸文化一脉相承,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两岸曾经在不太短的一段时间彼此隔绝;直到大陆改革开放之后,彼此的交流才慢慢恢复。目前,台湾许多商人积极到大陆投资办企业,民间的交往还是相当频繁的。审视多年来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在两岸的交流中,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的中国人文背景

 

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为什么在两岸的沟通中具有独特作用呢?为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就传统宗教民间信仰的含义与特点略作说明。

 

传统这个词是与非传统相对而言的。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从内容和对象上看,传统有许多表现形态,宗教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传统宗教也就是一个民族自古代代相传的宗教信仰。中国的传统宗教由来已久。早在上古时期所形成的祖先崇拜即可称为原始形态的传统宗教。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的形态也在变迁着。自东汉开始,以张道陵为首的一批人将黄帝、老子的道德学说同倡导延年益寿的神仙之学以及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道教。这就是以为教化之本、倡导性命修养的宗教。因其在中国土生土长,故向来也被当作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从理论体系以及组织程度方面看,道教可视为中华民族传统宗教的相对完善形态。本文以下所讨论的传统宗教乃是从相对完善的形态这一角度考虑的。

 

传统宗教��道教与民间信仰既相互区别,但又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宗教与信仰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从逻辑关系上看,信仰的范围应该更广一些。宗教是一种信仰,但不是说任何信仰都是宗教。传统宗教与一般民间信仰的区别在于:前者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形而上思维并且构造了系统的理论与合乎其基本教义精神的组织形式和仪式;后者尽管也有理论但缺乏系统性,其形而上思维的水准也较低,其宣教基本上停留于具形的层面。其次,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也具有思想上的密切关联。在上古时期,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原始形态传统宗教当发端于民间;至于道教在早期也从民间吸取有关的信仰成份。当然,道教一经产生又反过来对后来的民间信仰产生影响。加上儒家与印度传来的佛教,彼此相交错,构成了中国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相互关系的复杂局面。

 

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之所以存在着相互交融的可能,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它们具有共同的中国人文思想背景。什么是人文呢?在不同的国度,对人文内涵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从中国传统上说,它既指人事,又指礼教文化。在更多场合,人文是就后一种意义讲的。因此,人文精神主要是从礼教文化引发出来的。就现存可考的文献而论,最早使用人文概念的是《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阳刚与柔美交相错杂,这是天的文彩;文章灿明止于礼仪,这是人类的文彩。观察天的文彩,可以知晓四季转变的规律;观察人类的文彩,可以推行教化,促成天下昌明。由此可知,古典人文意义是与天文对举而言的。古代所谓往往代表了宇宙自然;所以,对天文的观察孕育了后来的自然科学;而对人文的观察实际上就是对人际社会的调查研究,这可以看作是人文科学的发源。古人所谓观乎人文不仅是与观乎天文密切相关的,而且蕴含着一种社会规范的精神。人文的思想核心在一个字,这就是《周易·艮卦》所象征的��因而止;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那就意味着人应该知止;换言之,所谓知止就是要遵循社会生活习俗或规范,预防发生不可控制的越轨行为。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人文这个概念首出于《易传》,但就观念而言却由来已久。倘若稽考一下道家代表作《道德经》,我们即可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精神。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从宏观角度思考与宇宙万物的关联,不仅确立了的本体核心意义,而且肯定了作为域中即宇宙中四大”(道、天、地、人)之一的地位,提出了知常修身自胜的一系列命题,阐述自我人格修养的基本方法,申明了道家学派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立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奠定了传统人本主义的根基,从现实角度来考虑人对无限性永恒感的安顿,提倡人文生活的道德自觉仁者爱人止乎礼义的群体生活社会责任感,并把这种精神贯注于人格完善的修持践履过程中,以内圣外王圣功①为人格完善的境界。

 

道家和儒家不仅发扬光大了中国古典人文精神,而且造就了人文社会的思想氛围。这可以说就是后来的宗教以及民间信仰的人文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道教以及诸多民间信仰必然受到其人文精神的熏陶。至于汉代传入我国的佛教,自魏晋以来即开始其中国化的历程,它在早期以道家神仙之教的面目介入中国社会,后来也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名教纲常思想。大陆人在迁徙台湾开发生息时,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便随同入台且逐步扎根。从大陆传入台湾的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实际上成为早期迁徙开发者的精神依托。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是迁徙入台的汉人之生存保障,代表着他们的根本,反映了他们眷念故土的心声。这种深层次的思想意识直到今天依然在那些具有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情怀的人中间延续着。

 

二、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促进两岸交流的思想根据

 

从总体上,我们已经发现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所植根的社会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之所以在两岸交流中具有独特作用,是因为它在深层次上潜藏着华夏民族意识。具体说来,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体认与保存了以黄帝、尧、舜为传序的道统文化。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素以炎、黄为人文初祖。尤其是黄帝更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即便是流落于天涯海角,华夏族裔因为有了黄帝信仰,便有了归宿感。不过,这种传统不是平白无故保存下来的,而是借助学派文化来承载的。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崇拜黄帝的思想传统。《史记·封禅书》称,春秋末年在位的秦灵公祭黄帝于雍旁;战国初年齐宣王以敬慕的口吻谓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此外,一些文人学士也纷纷赞美黄帝。从五行家邹衍,到齐都西门稷下学宫的一大批学者们,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一时间,百家言黄帝,出现一股黄帝热,以至到了如《庄子·盗跖》所说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的地步。战国时期出现百家言黄帝,极力推崇黄帝的局面,反映了长期分裂的各国,要求大一统的历史趋势。到了汉代,有关黄帝的学术思想更风靡一时,几乎到了炽热化的阶段。学术流派纷呈,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盛。

 

有趣的是,黄帝在道教祭拜仪式中成为信仰的一面旗帜。考道教文献,冠以黄帝之名的经书不胜枚举。如《广黄帝本行纪》、《黄帝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略》、《黄帝阴符经》、《黄帝龙首经》、《黄帝九鼎神丹诀》、《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轩辕黄帝水经药法》、《黄帝宅经》等。这些著作,或者叙说黄帝神迹,或者阐述修炼秘法,或者暗示升仙途径。其内容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那就是无论哪一部经典,只要冠以黄帝之名或记述黄帝故事,都反映了道教关于“大祖先崇拜的心迹。上述收入《道藏》的经书,以《广黄帝本行纪》所记载的黄帝事迹最为详细。此书有相当大的篇幅描述黄帝如何寻真访隐、问道求仙的故事,但在字里行间却不时流露出那种崇拜民族祖先的特殊心情。在该书的末尾,作者特别追溯了黄帝之后的姓氏源流,谓黄帝子孙各得姓于事,帝吹律定姓者十二,又称黄帝之子各封一国,总三十三氏,出黄帝之后,子孙相承凡一千二百五十年。该书由上古一直追溯到唐朝。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唐朝人,如果他是清朝人,相信他的故事将更加丰富多彩。作者进行如此的姓氏源流追溯,反映了仙道文化本来就有相当深厚的祭祀拜祖之底蕴。

 

先秦时期的黄帝信仰在东汉以后不仅像百川归海一样汇入道教的思想体系之中,而且衍生发展,形成了相当顽强的民族情感;而民间信仰又为这种情感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因为民间信仰说到底是以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为中心内容的。分布于各地的民间信仰尽管其所崇拜的神明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都保存了祖先崇拜或者英雄崇拜的特点。这种情况在台湾也是相似的。我们知道,祖先崇拜代表了一种尚本的寻根意识,若追根到底,则可以回归于黄帝信仰。事实上,从台湾流传的新兴民间信仰当中,我们也能发现这种复归黄帝本根的信息。例如轩辕教就是一种代表。该教派为王寒生所创,他自称于民国三十九年(1950)某日子时蒙轩辕黄帝降灵启示,以发扬中国道统。所谓道统乃远溯于画卦之父伏羲,继以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伊尹以及曾经垂钓潘溪的姜太公。这些名字或为古帝,或为辅佐古帝的贤相良臣,他们都各有英雄事迹流传于世。在这个道统中,轩辕教尤其推崇黄帝。轩辕本是黄帝的号,相传他发明制造了故而有轩辕之称。既然以黄帝之号为教名,黄帝也就成为该教的一面旗帜了。轩辕教算是目前台湾民间宗教信仰的一个代表,其所反映的华夏民族意识是明显的。

 

其次,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还有另一个特征,这就是眷念故土的寻根情怀。在传统上,所谓五帝与五行、五方是相互配合的,他们实际上被作为思想符号。就黄帝而言,他被配以,或者说黄帝所代表的是土德。在历史上,黄帝之一直是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依照上古五色五行的配合原则,五行之代表着黄颜色和居中之大道。上古之世有占卜书名曰《归藏》,以八卦推衍出六十四卦。贾公彦说:《归藏》,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为《归藏》也。②按照这一说法,则《归藏》首卦为坤。在《易》学中,坤之本义为地为土。土或地于五色中配黄,于五方居中,故《坤》卦六五爻辞谓: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这表现了崇尚中黄的观念和热爱土地的情感。另一方面,在有关黄帝事迹的描述内,亦常可看见尚中崇土的思想观念。象《吕览·应同》称: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螟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又《淮南子·天文训》谓: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阴阳五行家们把黄帝同中土配合起来,这或许是从五方观念出发来安排的,但恐怕与农业社会的发展很有些关联。根据《大戴礼记·五帝德》的记载,黄帝时期,农业已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在整个民族当中具有重要作用,时播百谷草木,故教化淳。③由此可知,农业在当时的突出地位。由于农业受重视,土地价值即升高。反映到八卦学中坤土也就显示出特有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在古代经典解释问题上存在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但推崇黄帝并且以黄土作为黄帝子孙的信物这种观念却一直流传不息。华人在迁徙之初,为了适应恶劣生存环境,鼓舞自己开拓进取,更需要有精神上的支撑。从大陆往它处(包括往台湾)迁徙的老一代华人往往有很强的怀念故土的情怀,他们为了表达自己不忘本,甚至在离开时带上一抔黄土,以示纪念。这种眷恋故土的情怀在传统宗教��道教以及相关的民间信仰之中依然保存着。如道教神仙典籍《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一《轩辕黄帝》篇,在对黄帝的事迹进行一番歌颂的同时就把他同黄土联系在一起。谓黄帝土德,中央之位,以主四方。按照这个说法,黄帝是居中的,因为在五行内就是居中的;但是,并非与四方相分离,而是密不可分的,以主四方即说明了这一点。在道教中,还有所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④的说法,这也表明中土四方的密切关系。在古老的黄帝传说中,黄帝是四面的。这个传说包含了以为本的土地完整性。与道教密切相关的民间信仰尽管有的并没有明确标榜黄帝的旗号,但因其祖先崇拜精神的作用,也必然导致其信奉者以其拥有古老源头为光荣。许多具有民间信仰的台湾同胞在追溯其历史源头的时候往往将之远推于中原河洛,所谓河洛即黄河洛水流域,主要是河南洛阳一带。这种推本于中原的观念正反映了中土精神与黄帝信仰符号的合一。

 

复次,在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之中还包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固有的伦理规范,这些规范是以社会的和谐与统一为价值取向的。故而在本质上也蕴含着华夏民族意识。关于这一点,在道教中的表现是比较明显的。从总体上看,道教尽管杂而多端,但其内在价值取向上则依然具有伦理的特质。从天地和合、阴阳相得的哲学立场出发,道教主张社会和合,以公正无私为治理的社会境界,认为万物相通相爱,无复有害,就可以达到快乐、无灾害的和睦社会。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对这种和谐境界做了许多描述。例如在第一百一十六卷中,作者说:元气自然乐,则合共生天地,悦则阴阳和合,风雨调。风雨调,则共生万二千物。凡物乐,则奇瑞应俱出,生万物之应,精上著天,三光更明察察也。三光乐而合,则四时顺行。春乐生,夏乐长,秋乐收,冬乐藏。四时乐喜,五行不逆,则人民兴。人民兴则帝王寿,帝王寿则凡民乐,凡民乐则精物鬼邪伏矣。精邪伏则无夭病死之人,无夭伤人,则太平气至矣。⑤可见,《太平经》的太平世道理想是包括元气、天地、阴阳、万物、四时、五行、人民、帝王、精物鬼邪统统在内的一个大和谐系统。这种的伦理精神在民间信仰之中也普遍认可,因为民间信仰把家和万事兴,作为宣教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理论上看,的根本是因为,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谓冲气中气,也就是中和之气。老子讲冲气,儒家经典《中庸》则讲中和,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中和精神的基本概括。不论是老子的冲和说还是《中庸》的中和论,它们都出自《周易》的刚柔得中思想。《周易》以经卦三爻代表天地人,人是居中的,这个在古代就是以中国为原形的。可见,中和的伦理倡导在根本上依旧蕴含着大中华意识。

 

与中和的精神相一致,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还注重孝道修行。早期道教经典《抱朴子》即吸收了许多儒家孝道内容。后来,道教干脆将《孝经》作为必修课,有的道观则刻有二十四孝图。两晋时期,江西出现了一个以许逊为中心的道教派别,这个派别因为特别崇尚孝道,所以就以孝道为其道派之名。孝道一派流传着许多经典,其中讲到一个故事,说有吴孟者孝养老母,他害怕老母被蚊子叮咬,于是每日总先坐在老母床上以自己的血让蚊虫吮吸。把蚊虫喂饱之后,他再请老母入房间歇息。故事中的吴孟看起来似乎有点迂腐,但体现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大约在唐代,该派别从江西传入福建,形成了闾山派,该派虽然增加了许多法术成份,但推崇孝道则是一贯的。闾山派以陈靖姑为开派之祖,尊称之为奶娘。目前,陈靖姑信仰尚流行台湾,所属宫庙近200座。台湾的陈靖姑信仰与福建的陈靖姑信仰颇为类似,即道教与民间信仰杂糅。不论闽台陈靖姑信仰的宫庙是否挂道教的牌子,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思想旨趣上依旧保存了传统孝道的精神。道教与民间信仰中的孝道不仅是一种伦理,而且是一种养生方法。因为孝道宣传者以为修持者如果能够孝敬父母,那就不仅可以使父母颐养天年,而且也能够使修持孝道者得返本还原之气。从伦理的层面上看,孝道所贯注的依然是祖先崇拜的精神,在总体功能上乃是维护宗法制度的和谐秩序的。如果进行一番溯源的工作,那就可以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寻根意识,因为祖先尽管也可以有不同的层次,但归根结底则必然归本于黄帝。所以,闽台道教与民间信仰所包含的孝道也可以成为推动祖国统一的伦理根据。

 

三、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是推动海峡两岸沟通的桥梁之一

 

事实证明,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的确存在着华夏民族意识,它们在客观上是有利于祖国统一的。因此,正确认识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的思想主张与功能,是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关于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在海峡两岸中的沟通交流,在近20年来呈现出日益发展的趋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随着我国宗教政策的重新审定与落实,我国各地开放了一批重点宫观,这为两岸传统宗教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硬体的保证,同时也营造了一定的气氛。例如北京白云观、陕西省周至县楼观、湖北省的武当山紫霄宫、西安市的八仙宫、河南省嵩山中岳庙、青岛崂山太清宫等数十座宫庙向信众开放,这不仅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也为海峡两岸交流提供了方便。于此背景下,一些地方的著名宫庙在两岸交流活动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在这方面,尤其以福建为突出。例如莆田的妈祖信仰与三一教信仰、福州的陈靖姑信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成为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和纽带,通过这种交流,台湾百姓增进了认祖归宗的感情,对推动两岸沟通发挥了积极作用。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在一定历史时期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其文化精神应该引起重视。

 

注释:

 

①《周易·蒙卦》之彖传谓:蒙以养正,圣功也。

②《周礼·春官·大卜》;贾公彦疏。

③《大戴礼记·五帝德》。

④《周易参同契》,《正统道藏》本。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第647-648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参考文献:

 

[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马西沙、韩秉方著:《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詹石窗著:《道教与女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赖宗贤著:《台湾道教源流》,中华道统出版社1999年版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引自海南玉蟾宫网)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 【 打印 】 【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